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英文简称:HBG,原为HNTV)于2001年8月由原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创建于1952年)和海南电视台(创建于1979年)合并成立,为省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在新闻舆论导向、工作方针、政策方向等方面接受海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和事业发展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负责。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设有1000平方米、400平方米演播室,配备以数字切换台为中心的演播设备。节目制作采用非线性编辑技术,节目传输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形成地面和空中传输网,以实现大范围、跨地区的信号覆盖。另配备有高清演播室,已于2016年9月开始在《直播海南》等节目中采用。

1952年,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979年,海南电视台成立,2019年5月1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更换全新台标,其中有三个频道改名。(海南综合频道改名为经济频道;海南影视综艺频道改名为文旅频道;旅游卫视改回海南卫视。)

截止到2019年,全台拥有15家媒体,包括2个上星频道(海南卫视、三沙卫视),5个地面电视频道(经济频道、新闻频道、公共频道、文旅频道、少儿频道),5个广播频率(新闻广播、国际旅游岛之声、交通广播、音乐广播、民生广播),2个新媒体(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和海南直播海南媒体发展有限公司)、1个平面媒体(海南声屏报)。1个移动电视频道,拥有以两网三端两微和IPTV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

中文名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别名

海南广播电视台

口号

新视界,再扬帆

经营范围

广播电视传媒

总部地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

类型

省级电视台

创立时间

1982年8月

外文名

Hainan Broadcasting Group

现任台长

郭志民

频道数量

13个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南沙路71号

网络媒体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蓝网、视听海南客户端

成立日期

2001-08

上级组织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

简称

HBG、HNTV

发展历史

广播阶段

1952年10月10日,在原来荒芜的广东省海口市(今归属于海南省)大英山建成了海南第一座广播电台并且开始试播。

1953年3月2日18点20分,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前身)进行播音。开始曲为《歌唱祖国》,波长316米,频率950千周。从此,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担负起了海南地区广播宣传的重要任务。

1957年1月8日,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对部分节目进行调整,早上6点30分开播文艺节目,6点45分为《海南新闻》(普通话),7点正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17点55分《国内外新闻》。工作人员从建台初期的29人增加到48人。

1958年5月30日,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新的播音时间表,增加播出时间,增加节目内容,从每天1次播音增加为3次,播音时间从最初的4小时40分增加到8小时,广播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努力满足各个层次听众的需要。这一时期自办的政治类、服务类节目有《海南新闻》、《听众特约节目》、《生活与知识》、《农村节目》、《宝岛生活》、《科学知识》、《广播体操》、《天气预报》以及不定期的《妇女节目》、《青年节目》等。

1959年,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加紧扩建。国家广播事业管理局拨给海南一部20千瓦中波发射机,设立新的发射台,发射功率由1千瓦扩大到20千瓦,发射塔建在琼山县府城镇和海口市丁村交界处。5月1日,机器安装工程全部完成,海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射功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强了19倍,覆盖率约占海南全岛面积的70%,各地收听广播节目更加清楚,有力地增强了广播的宣传效果。

1963年,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建台10周年时,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已成为具有21千瓦总发射功率的无线广播电台,每天通过无线电波向全区人民进行广播宣传。全区城镇和农村的有线广播也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19个县市广播站、45个公社广播站、58个国营农场站,城镇和农村安装喇叭12700多只,全区有9000多部收音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完整的广播网。随着事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新型的广播技术和宣传业务人员。全台共有74人,专业干部就达到56人,其中,技术人员23人,新闻采编人员33人。此外,基层各广播站也培养了一批技术和宣传业务骨干。广播宣传业务也从原来节目形式单调,内容贫乏,变成能够自采、白编、自录、自制,节目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海南的广播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八七”事件之后,因调离的人员较多,仅剩60%的工作人员应付不了日常工作。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决定8、9月份从速调入人员,分别从海南日报社,海南各大、中专院校,驻岛部队,“四清”工作队等单位调入29人。

1967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广播电台问题的通知》,决定对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地方电台停止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海南人民广播电台遵照执行。台办的《广播节目报》也停刊。全台编辑记者轮流抄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等节目,用海南话播出。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对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组成军管小组,接管海南人民广播电台。

1970年元旦,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恢复自办地方节目。自办的节目有《对工人广播》、《对农村广播》、《部队与民兵》等。另外,又增办了以反映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工作布置、报道海南中心工作和典型事件为宗旨的《海南新闻》节目。1970年后,海南人民广播电台逐渐恢复自办的文艺节目,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只设有《琼剧》栏目,播出琼剧移植的革命样板戏。

1971年10月,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新办了选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语录及报刊的重要言论为主要内容的《活学活用毛著》节目。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又逐步增加了一些知识性节目,如《英语广播》、《广播体操》。

1976年11月8日起,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对节目进行了初步的调整,取消了《对工人广播》等一批对象性很强的节目,增办了面向广大听众的《科学与生活》、《农村科技》等节目。

1981年12月,撤销海南人民广播电台革命委员会,恢复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建制。同年开始,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大幅度增加了新闻播出次数。

1982年5月28日,海南人民广播电台([82]海播字第9号文)上报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宣传部,从6月15日起,《海南新闻》除原来的潘儒炳、黄烈、陈赞日审稿外,再增加王家严(编播部副主任)参加审稿。8月,建立海南广播事业管理局(正处级)后,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台长由副局长兼任。

1987年,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3次,播音时间总共为13小时。自办的新闻类节目有《海南新闻》、《新闻》、《简明新闻》,社教服务类节目有《对农村广播》、《农村科技》、《理论学习》、《科学常识》、《科学与生活》、《英语讲座》、《广播体操》、《天气预报》,自办的文艺节目有《广告或音乐》、《每周一歌》、《听众点播的琼剧节目》、《听众点播的音乐曲艺节目》、《京剧或外地戏曲》、《琼剧》、《周末文艺晚会》等30多个。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大特区,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跨进新的发展时期。

1989年,海南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以音乐、戏曲欣赏为主的调频立体声台,同年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升格为副厅级单位。

1990年1月24日,调频立体声台建成试播。调频立体声开办了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每天播音12个小时52分。至此,两台共开办新闻性、教育性、文艺性和服务性四大类节目,每天共播音25小时52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普通话、海南话广播相互配合,多种节目互为补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广播节目体系。

电视阶段

1959年,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海南行政区公署根据全国广播电视形势发展需要和全岛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要求,决定筹建海南电视台。筹建工作主要由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具体负责。最初电视台台址选定于海口市大同路西侧,即海南华侨大厦对面。土建工程开始后,通过考试招收了17名工作人员,并从中选送罗学平等10名青年学生到广州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前身)和辽宁抚顺电视台学习。

1961年10月,成立电视装配小组,装配工作由海南人民广播电台维修组组长梁振发和青年技术员罗学平负责。经过八个月的紧张工作,初步完成了电视中心立柜和发射机电源部分的安装工作,后来由于国民经济困难,资金不足,海南电视台的筹建工作被迫停止,这是第一次停建。

1972年3月,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决定筹建海南电视转播台。海南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成立了电视组,罗学平任副组长,并被委派带队到中山大学和惠阳电视台学习电视发射机的安装和调试技术。但是由于海南远离广州,电视的信号源问题无法解决,第二次筹建工作被迫暂停。

1976年,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再次决定兴建海南电视转播台,台址选在海拔1815米高的琼中县莺歌岭。当时已派领导干部、技术员组成考察组,深入到鹦歌岭进行工程测量和工程概算,准备筹资兴建。但是由于鹦歌岭山高路陡,地形复杂,工程施工困难,投资过大,建设报告呈送广东省人民政府后没有得到批准。因此,海南电视转播台被迫第三次停建。

1978年,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海南行政区公署再次指定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对海南电视事业发展重新进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经过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海南行政区公署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在大英山(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大院内)兴建海口电视转播台,以录像方式转播广东电视台电视节目,并将方案报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和广东省广播事业管理局。

1979年2月,经广东省广播电视厅批准,成立海口电视转播台,4月被正式列入地方自筹项目,并成立海口电视转播台筹建领导小组,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潘儒炳任组长,陈玉峰、罗学平任副组长。5月,海口电视转播台利用电台大楼底层的两间办公室作为临时机房,开始安装调试发射机和配套设施,并在大楼后面竖立起30多米高的简易铁塔,支撑发射天线,9月25日试播,10月1日建成播出。10月1日,海口电视转播台播出,呼号是海口电视转播台,主要采取录像形式,用十一频道50瓦的彩色电视差转机转播广东电视台二频道节目。

1980年5月1日,海口电视转播台改用八频道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同样采用录像形式转播广东电视台二频道节目。

1981年4日,经广东省广播电视厅批准,在距海口市50多公里的定安县金鸡岭建设一座发射功率10千瓦的电视发射台。5月,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决定,海口电视转播台八频道的1千瓦彩色发射机调给海南铁矿(昌江县石碌镇)电视转播台,海口电视转播台改用七频道的300瓦电视差转发射机录像转播广东电视台二频道节目。

1982年7月12日,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海南电视台,8月,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正式成立海南电视台,海南行政区广播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陈赞日兼任台长、罗学平任副台长。

1983年5月1日,海南电视台试播海南新闻、专题、文艺节目及广告。新闻每次播出5分钟。

1984年2月,海南电视台定为行政区正处级单位,工作人员35人。下设新闻科、社教科,文艺科、制作科、播出科。

1987年底,全台有工作人员51人,其中采编播人员30人,技术人员18人,行政后勤人员3人,下设新闻科、社教科、文艺科、制作科、播出科、广告科等。

1989年6月,海南电视台升格为省级电视台。

1999年9月25日,海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海南卫视)正式开播,当时台标是“TSTV”。

融合阶段

2001年8月,原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和原海南电视台合并组建海南广播电视台。

2002年1月28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海南卫视更名为旅游卫视,并正式开播。

2004年,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更换并启用“4颗星星”台标。刚开始换标只是个标志+字体的透明台标。

2008年,改称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2009年,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台标变成框框+标志+字体的绿白台标。

2014年,该台透明台标才继续使用,但台标是带框的。

2015年,一首《请你常到海南来》的歌出来了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新版蓝色台标。

2016年7月29日,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揭牌。

2019年,为了更好地诠释海南广电在海南自贸建设和媒体发展中的新定位、新形象,海南广电组织了专业机构和相关专家,对台标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设计。设计团队历时2个月,共设计出了90个台标样本。5月1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进行全台改版,并更换为“芒果椰树”台标。同时,对旅游卫视、综合频道、影视剧频道做出调整,原旅游卫视变回为海南卫视;原综合频道变更为经济频道;原影视剧频道变更为文旅频道。

2020年11月1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文旅·亚沙频道开播,标志着三亚亚沙会从此拥有了官方电视媒体资讯平台。12月31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新闻中心东部演播室揭牌仪式在文昌市融媒体中心举行,市委书记钟鸣明出席揭牌仪式并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新闻中心东部演播室揭牌。

2022年6月1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3]

技术概况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设有1000平方米、400平方米演播室,配备以数字切换台为中心的演播设备。节目制作采用非线性编辑技术,节目传输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形成地面和空中传输网,以实现大范围、跨地区的信号覆盖。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高清演播室

另配备有高清演播室,已于2016年9月开始在《直播海南》等节目中采用。

电视频道

旅游卫视

旅游卫视,海南省的专业卫星频道,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于2002年1月28日开播。频道口号:身未动,心已远。旅游卫视已经全天24小时播出,覆盖全国,收视人口超过3亿。

旅游卫视台标

旅游卫视现已实现全频道高度一体化设计,整合全频道广告资源,将可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实现宣传和经营两分开,按市场化要求组建专业团队。

旅游卫视播出画面改16:9

2006年以来,在全国46家上星频道中稳定在29位以上,最高排到第26位。在全国31家省级卫视中,旅游卫视基本稳定在第13位左右。旅游卫视坚持“强化高端、兼顾大众”的覆盖策略。截止到2005年12月,已在全国90%以上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实现落地播出,并对经济发达城市、东南沿海地区进行重点覆盖。国家旅游局评选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卫视落地93个,占总量的68%。调查公司重点考查的全国10大城市,旅游卫视全部落地。

2017年1月1日,旅游卫视开播15周年之际,节目包装进行了升级,同时将播出画面由4:3拉伸改为16:9压缩。

2017年6月27日,旅游卫视高清频道开始在海南省内试播,海南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中,旅游卫视的频道号为200。

综合频道

综合频道台标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2008年1月~2012年称“第一频道”)是倍受海南人民信赖的新闻媒体,是海南省电视媒体的主媒体。它突出了以新闻为主体的特点,同时也是包含了影视剧、专题节目、综艺、生活信息、旅游等多种娱乐因素的综合性频道。

综合频道拥有《直播海南》、《绿色农业进行时》、《海南故事》等多档有影响力,覆盖生活、娱乐、新闻等多方面的综合资讯栏目。每日播出《早间剧场》、《午间剧场》、《第一剧场》、《缤纷剧场》四档剧场。此外,还有一部海南本土方言周播剧《绿岛人家》(原《海南一家亲》),该剧已播出多集,深受海南人民喜爱。

2016年11月18日开始,“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在综合频道播出,当天,旅游卫视、三沙卫视同步播出。此后每逢星期一,该节目在综合频道和三沙卫视播出。

2018年7月11日,综合频道将播出画面由4:3改为16:9。

2018年9月30日,综合频道高清在海南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上线,频道号为211。

公共频道

公共频道台标

公共频道曾定位为“我的频道”、“政法频道”、“影视剧频道”。该频道每日播出《相亲记》、《生活帮》等多档民生服务类栏目,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服务需求。此外还有《温暖剧场》、《早间剧场》、《傍晚剧场》等多档剧场,根据剧场的不同,播出不同类型的电视剧。

2018年8月22日,公共频道将播出画面由4:3改为16:9。

影视综艺频道

影视综艺频道台标

影视综艺频道以大众化为定位,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生活资讯类,综艺娱乐类栏目。该频道拥有旅游服务节目《海南美》,琼剧类节目《呀喏哒嘀》,电影类节目《爱电影》等。此外,每晚播出《黄金剧场》、《星光剧场》两档剧场,播出精彩电视剧。多样化的节目,满足不同喜好的人群的收视需求。

2018年8月22日,影视综艺频道将播出画面由4:3改为16:9。

青少频道

青少频道台标

海南青少频道于2005年1月19日正式开播。

该频道是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旗下专业服务于教育、科技、文化、环保、公益、综艺等领域的综合服务平台。频道关注青少年教育与成长,传播快乐健康理念,颂扬青春励志榜样,崇尚诚信美德,传递人文关怀。

2018年8月22日,青少频道将播出画面由4:3改为16:9。

2018年12月28日,青少频道高清在海南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上线,频道号为238。

新闻频道

2009年1月,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开播,是一个以播出新闻资讯栏目为主的频道。该频道开设的主要栏目有:

新闻频道台标

《现在播报》:以大容量、快节奏、简洁务实的风格,倾力为观众提供最新、最快国内外新闻资讯,实现滚动播出,内容随时刷新。

《说法》:是海南新闻频道2010年打造的一档政法节目。该栏目集公检法司新闻资讯与专题节目于一体,成为海南主流和威望的政法宣传载体。

《新闻现场》:是海南新闻频道主打的大民生综合性新闻资讯栏目,时长45分钟。

《新闻故事会》:是海南首档纪实故事类新闻专题节目。栏目在选题方面紧靠海南老百姓的收视习惯,尽可能的网罗海南本土观众最关注的新闻事件。

《大爱海南》:是海南首档添加手语主播的慈善公益类栏目,主要报道各类助残、助学、扶贫等慈善公益活动及人物,讲好海南故事,传递大爱能量,感召更多有爱心的有志之士加入到社会慈善公益事业,链接公益慈善的资源,为慈善、公益、爱心和正能量搭建一个传播、展示、学习、对接的平台。

在海南省遭遇台风的袭击,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海南新闻频道将会全天候播出特别节目以实时跟踪。

2018年7月11日,新闻频道将播出画面由4:3改为16:9。

2018年9月30日,新闻频道高清在海南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上线,频道号为213。

三沙卫视

三沙卫视是于2013年2月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电视台,于2013年9月3日开播。

三沙卫视台标

三沙卫视是一个综合性的电视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将重点反映海南省特别是三沙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海底考古发现和南海海洋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状况,满足三沙市居民及驻岛官兵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促进与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

三沙卫视节目以《三沙新闻》、《南海直播室》等日播新闻栏目为主干。周一至周五晚间黄金时段播出重点打造的《解密时间》、《海南岛纪事》、《巡航祖宗海》、《美女乐游记》等专题节目,形成节目带。

2016年12月28日,三沙卫视更换台标,更加凸显海洋特色;同时宣布频道改版,推出了《风尚潮》、《美眼看世界》等一批节目。

2018年6月27日,三沙卫视将播出画面由4:3改为16:9。

广播频率

海南新闻广播

海南新闻广播

资讯天下,悦动生活!新闻广播是海南广播电视台的广播主频率,其前身是于1953年开办的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该频率已于2009年8月8日实现全省同频(主频FM88.6,三沙市频率FM94.8)。

该频率开设的主要节目:

《政风行风热线》:该节目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广播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886新闻晚高峰》:类似于海南综合频道的《直播海南》栏目,每晚六点准时播出,为听众传递你我之间发生的民生新闻。

《听说很好玩》:一档夜播的电台DJ栏目,同时带有观众互动。

海南国际旅游岛之声

国际旅游岛之声

国际旅游岛之声(主频FM103.8)以旅游为节目主导,创新性的推出了“4分钟节目,4分钟音乐,2分钟广告”模式,力图为听友提供全新的收听体验。

根据现有频率的市场调查,城市人群最佳车行到达时间为10分钟。国际旅游岛之声以“资讯+音乐”的形式,以10分钟为一标准单元化模版,全天19小时滚动播出。为您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独特的休闲生活聆听方式边走边听,任一时间打开广播都可以轻松获取当下最需要的资讯和音乐。

海南交通广播

海南交通广播

交通广播(主频FM100.0)服务于海南省的有车一族,为听众提供海南省内道路的路况信息,以及给予愉悦的行车体验。

“宣传交通,服务交通”,关注移动人群所需,提供有效服务资讯,监督公正执法,维护民生权利,是海南交通广播最初的办台理念。

海南音乐广播

海南音乐广播

音乐广播(主频FM94.5)为海南的音乐发烧友们提供了至臻纯净的音乐收听体验,并且实时推送与音乐相关的新闻。

音乐广播是海南覆盖全省的音乐频率,光纤传输和专业设备保证了声音的高品质,还具有国际化的广播节目编排播出概念和最专业的主持人。全天18个小时的节目按照听众的作息时间、不同年龄、不同行业及收听习惯设置,以最全面的音乐及时尚资讯塑造节目风格,突破了之前省内电台同质化格局。

海南民生广播

海南民生广播

海南民生广播(主频FM92.2)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广播频率,呼号为“海南广播电视台民生广播”。

民生广播主体受众为城乡百姓,以海南话节目为主要传播载体,立足本土,以民生资讯、政策资讯类节目为核心竞争力主打节目,为城乡百姓提供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健康医疗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资讯及民生服务信息,搭建一个城乡百姓了解国家政策、获取信息、为百姓解决民生问题及弘扬本土文化的平台。

该频率开设的主要节目:

《谢忠故事会》:一档深受海南广大听众喜爱的节目,它由被我省广大听众誉为海南“故事王”的谢忠用海南话以章回式连续播讲。

《琼苑大观》:介绍琼剧和琼剧相关的人和事,是深受广大琼剧爱好者喜爱的一档综合类,本土化的节目。

《农村科技》:一档服务三农的专题栏目。节目针对农时介绍种养新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新方法,为广大农村听众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