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公国(德语:Herzogtum Preußen、波兰语:Prusy Książęce),位于普鲁士地区东部,存在时间为1525年至1701年(其中1618年-1701年间以勃兰登堡-普鲁士形式存在)。普鲁士公国是历史上第一个新教国家,人口中德语使用者为主,亦有为数不少的波兰语和立陶宛语人口。

中文名

普鲁士公国

外文名

Duchy of Prussia

别名

普鲁士

首都

哥尼斯堡

官方语言

德语

民族

德意志人

政体

君主制

所属地区

欧洲

存在时间

1525年–1618年

前身

条顿骑士团国

历史

国徽

中世纪由波兰人和日耳曼人统治的普鲁士人领土;也指1701年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王国;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后设立的邦也称为普鲁士。普鲁士人属波罗的语族。13世纪被条顿骑士团征服,居民改奉基督教。1410年骑士团国家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击败,西部土地连同但泽和玛丽亚堡割让给波兰,东部仍属骑士团,但臣服于波兰。

1525年宗教改革中,条顿骑士团末代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宣布条顿骑士团国世俗化,改信基督教路德宗,建立普鲁士公国,向波兰国王效忠,首都柯尼斯堡。1618年,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侯国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公国王位,勃兰登堡-普鲁士建立。1657年,根据《韦劳条约》,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获得公国完全主权,1660年的《奥利瓦条约》对此进一步确认。1701年,普鲁士公国升级为普鲁士王国。勃兰登堡藩侯兼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三世加冕为普鲁士国王,称腓特烈一世,普鲁士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历任国王通过各种手段扩展自己的疆土,先后夺取西里西亚、东弗里斯兰、西普鲁士和内策行政区。18世纪普鲁士已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官僚组织、军事组织及普鲁士容克的政治统治均获得巩固。奥地利帝国与普鲁士是德意志境内最强大的邦国,为当时欧洲列强之一,19世纪普鲁士王国取得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统一了北德意志邦联与巴伐利亚,1871年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统治者

普鲁士公爵

1525年-1568年阿尔布雷希特;

1568年-1618年阿尔布雷希特·腓特烈;

1618年-1619年约翰·西吉斯蒙德;

1619年–1640年格奥尔格·威廉;

1640年–168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

1688年–1713年腓特烈一世(1701年起改称普鲁士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