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牲灵是一首陕北的地方民歌。在旧社会,陕北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这首歌及另一首《跑旱船》,均为民间艺人张天恩编创,于1949年教唱给西北文工二团的杜锦玉、白秉权等多人,于1956年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期间由中唱制成唱片发行。1956年8月,杜锦玉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在北京演唱了《赶牲灵》,白秉权演唱了《跑旱船》,中国唱片厂把这两首歌分别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

中文名

赶牲灵

音乐风格

地方民歌

创作背景

"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 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这些赶牲灵者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

曲谱

如诗如画,广袤厚重的西部大地,自古就是民歌的摇篮。这里流传着许多与赶牲灵和赶牲灵的脚夫们有关的民歌。陕西省这首闻名全国的信天游《赶牲灵》也是其中之一。山大沟深的陕北,道路崎岖重重阻隔。因此,包括春种秋收,行旅运送等诸多事宜,几乎都离不开马牛驴骡这些大牲畜。对于给自己带来极大利益的牲畜们,当地人爱护备至,充满感情,不仅不能虐待甚至连“牲口”“牲畜”这样的名称也叫不出口,而总是非常亲切地称它们为“牲灵”,好像这些牲畜如人一般有觉悟,有灵性。为了生存,为了贸易,就有了“赶牲灵”的脚夫。赶牲灵的人们笑对人生,用生活创造了这首《赶牲灵》

陕西吴堡县人张天恩,青少年时就赶着牲灵走三边,下柳林,为边区驮盐、送炭。沿路的山山水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编唱了许多民歌。如:《赶牲灵》、《跑旱船》、《白面馍馍虱点点》、《十劝劝的人儿》等,其中《赶牲灵》则被誉为“中国陕北民歌之首”。

张天恩也是我国第一个把《东方红》流传到延安,并亲自唱给毛主席的人,由此李有源有了很大名气。早在四十年代,著名的大作曲家吕骥,誉之为“陕北民歌大师”。1955年,张天恩随陕北民间艺术团到北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国家文化部授予他“民间文艺天才”的称号。

白秉权说:“《赶牲灵》是我在1951年向张天恩老师学的,同时学到的还有《跑旱船》这首歌曲。《赶牲灵》这首歌曲,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是张天恩自己创作的,还是他跟谁学的?反正我访问了那么多的老艺人,都不会唱。张天恩是第一个唱的。1952年赴朝鲜演出时候,我演唱了《赶牲灵》,特别受欢迎。1956年音乐周演出结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请我去录了音,灌制了唱片。”

除此之外,许多民间艺术家对这首曲子进行了改编再创作,很多乐器版版的《赶生灵》也相继诞生。其中,手风琴版本的《赶生灵》独奏曲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歌曲歌词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的那个铃子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哦

朝南得的那个呀

哎呀赶牲灵的那人儿哟

噢 过呀来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妹妹儿哟

招一招你的那个手

你不是我那哥哥/妹妹哟

走你得的那个路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子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你若是我的哥哥/妹妹儿哟

招一招你的那个手

你不是我那哥哥/妹妹哟

走你得的那个路

你若是我的哥哥/妹妹儿哟

招一招你的那个手

你不是我那哥哥/妹妹哟

走你得的那个路

翻唱版本

演唱过《赶牲灵》的著名歌手很多(按照年龄尊长排序),录制过唱片的有:

陕西省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屈忠如;

上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

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女高音歌唱家贠恩凤;[1]

陕西省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冯健雪;

东方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远征;

陕北民间歌唱家王向荣;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阎维文;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王二妮;

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冯晓泉、曾格格,等

他们用不同的演唱特色,为这首歌曲添加了魅力。

首演记录

最早留下这首陕西经典民歌《赶牲灵》录音的人,是杜锦玉。1956年在全国音乐周上杜锦玉、白秉权演唱了《赶牲灵》《跑旱船》等民歌。60年代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在独唱音乐会上曾多次演绎《赶牲灵》,灌制了唱片,成为她众多民歌演唱中的保留曲目之一。

歌名词解

陕北赶牲灵通常会有四头骡子。走在最前面的叫头骡。有的头骡装扮得比较讲究,在笼套顶部两耳之间用铜丝竖扎三簇红缨缨,下端镶着三面圆镜,阳光一照闪闪发光,如同三盏明灯。头骡颈部一般会挂一串响铃,前胸下垂两束红缨缨,中间也坠一串响铃,走动时,颈部和胸前的铜铃一步一响,发出清脆的声音,形容为“哇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