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宗陈昑(越南语:trần nhân tông,1258.12.7—1308.11.16),《元史》作陈日燇,越南陈朝第三代君主(1278年至1293年在位),越南佛教竹林禅宗派创始人。自号“白云大头陀”、“竹林上士”,被尊称为“调御觉皇”。陈圣宗长子,元圣天感皇后所生,自幼笃志禅学。

人物生平

宝符六年(1278年),接受父亲陈圣宗的禅位,称孝皇,尊奉父亲为太上皇。次年(1279年),改元绍宝(1279年–1285年),后改重兴(1285年–1293年)。绍宝二年(1280年),沱江道郑角密发动叛乱,陈仁宗命昭文王陈日燏前去招安。郑角密投降,入京朝见仁宗,并留子为质。

绍宝三年(1281年),仁宗派宗室陈遗爱出使元朝,元朝以陈朝皇帝“不请命而自立”为由,立陈遗爱为安南国王,派柴椿以兵千人护送归国。次年(1282年),元朝以陈遗爱及其同党被杀为借口,遣安南行省右丞唆都领兵五十万,进攻谅山。仁宗同太上皇一起来到陈舍湾指挥抗元。副都统军、仁惠王陈庆余击败了元军。此后,越军又于绍宝六年(1284年)和重兴四年(1288年)在陈兴道的率领下两次击退元军的进攻。

重兴六年(1290年),仁宗御驾亲征讨伐哀牢。重兴九年(英宗兴隆元年,公元1293年),仁宗禅位给皇太子陈烇(是为陈英宗),被尊为宪尧光圣太上皇帝。元朝遣兵部尚书梁曾至越,要求仁宗入朝。仁宗托病,遣陶子奇出使元朝。元朝又欲进攻越南,但因忽必烈的逝世而放弃了出征的计划。

兴隆七年(1299年),仁宗至安子山(今广宁省东潮县内)花烟寺修行,讲授禅法,正式创立竹林禅宗派,亦名竹林安子禅派。兴隆十六年(1308年)十一月十六日,仁宗病逝。谥曰“

法天崇道应世化民隆慈显惠圣文神武元明睿孝皇帝

”,葬德陵。

笃志禅学

陈仁宗继承越南草堂禅学,以弘传中国唐代禅宗五宗之一临济宗为主,提倡佛、儒、道结合,认为佛法亦即老子的“道”和孔子的“中庸”,佛法不离世间法。在人生观方面,渗有许多道教因素,提倡逍遥自在,听其自然。陈仁宗认为心即为佛,佛在众人之中,他称“生、老、病、死”为四座山,认为生老病死,理之常然,求佛学禅,可以越过“四山”,避免轮回,达到解脱。

陈仁宗曾有一首偈言:“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表达了竹林禅宗的哲理观念。他不注重烦琐的宗教仪式,持戒也不严格,主张念佛、节欲、坐禅,进而成佛。陈仁宗常用临济宗的“回宾主”师徒问答方式传道。他曾周游各地,传播禅学,有弟子千余人。死后被尊为“大圣陈朝竹林头陀静慧觉皇祖佛”。他所创立的竹林禅宗在13–14世纪初陈朝时期盛极一时﹐至15世纪初趋于衰微。

个人著作

陈仁宗的主要著作有《禅心切粹语录》《大香海印诗集》《僧伽粹事》和《石室魅语》等,但大多失传。

史籍记载

• 《元史·卷二百九·列传第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