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安涧河城区段的大“变脸”,在城区勾勒出一条和谐的生态线、秀美的风景线:两条大坝逶迤蜿蜒,堤防安全了;一座橡胶坝、5座人字闸蓄水工程造就了100余万平方米的水面,河水清了;音乐喷泉场面壮观,南北两岸绿树掩映,涧河生态改善了,涧河变活了。

简介

汾河支流,古名涧河。根据《水经注》记载:“涧水东出谷远山西山,西南经霍山南,又西经扬县(洪洞)故城北……西流入汾水。”据《大清一统志》平阳府记载:“涧水在洪洞南有一源二出岳阳县安吉岭。一出岳阳县金堆里,合二西流,至洪洞县南入于汾。”

洪安涧河是洪洞县最大的洪水涧河,因发源于安泽县,流经洪洞,故名洪安河。洪安上游分南北二涧,北涧发源于古县境内,南涧河发源于安泽县。流域面积11220.9平方公里。是洪洞县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景观工程

包括橡胶坝工程和喷泉景观工程。

1、橡胶坝工程位于三眼桥以东200米处,长174米、高3.0米,由铺盖、橡胶坝段、消力池、海漫等组成,总投资1500万元。

2、喷泉景观工程位于三眼桥与庄园桥之间,东西向布置,全长200米,宽50米,总投资2500万元。

目前,橡胶坝工程的铺盖、橡胶坝段、消力池、海漫、174米的坝袋安装、管理房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打机电井1眼,完成工程量3.6万方,占总任务的95%。

喷泉景观工程临时工程、基础开挖、垫层混凝土已全部结束,目前正在进行基座分块钢筋绑扎、浇筑,完成工程量2.5万方,占工程量的60%,喷泉设备已开始制作。

治理

洪安涧河从县城南穿越而过,未治理前,城区段河道达不到城市防洪标准,两岸仅有部分石坝和标准不高的防洪土堤,河槽宽窄不一,对县城安全度汛形成威胁。涧河河槽杂乱无章,抢滩种植、垃圾倾倒现象严重,垃圾淤泥上浮,蚊蝇孳生,环境十分恶劣,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区河道污染越来越严重,水体质量恶化。

洪安涧河已成为一条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县城安全度汛的问题河,成为洪洞县城的难治之“疡”。

面对洪安涧河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2004年,决定启动洪安涧河城区段整治工程建设,要求有关部门决心下足,规划到位,全力整治,集中攻坚。通过砌石筑坝、河道清障、截污、景观工程建设,使洪安涧河城区段得到彻底根治,让河水变清,将河道都打造成靓丽的城市景观。

“涧河整治是一项公益性工程,是确保县城安全、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难题再难,必须破题,而且要快速破题;顽症再顽,必须施治,而且要标本兼治。横下一条心,认准一条路,出重拳、施猛药、攻难点、见实效。”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洪安涧河河道整治主要任务包括砌石筑坝、河道清淤、拦水、蓄水工程、景观工程等。

建设前期,县水利局会同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按5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科学规划,及时编制完成《洪安涧河城区段整治工程设计书》,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蓝图。县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了《关于确保洪安涧河城区段治理工程顺利实施的通告》,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拨付了工程建设启动资金。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选择了技术力量强、有实力的专业工程队。

2004年4月,砌石筑坝工程全面启动。水利技术人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分段包干进行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县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到涧河工地,协调处理土地、界限及补偿等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至2007年底,砌石筑坝稳步推进,保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至2010年,县政府结合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把河道整治与河道造景结合起来,分阶段完成了河道清障、拆除违章建筑、人字闸蓄水工程、橡胶坝蓄水工程、喷泉景观工程。

七年连续攻坚,洪安涧河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10月,累计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砌石筑坝12公里,加固维修石坝0.5公里,建筑物30件,整治河槽500米,开挖中水河槽5公里,河道清障120余万方,新建人字闸蓄水工程7座,橡胶坝蓄水工程一座,喷泉景观工程一处。

整治后的洪安涧河城区段,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河水清澈、景色优美。每天早晚,都有很多市民来这儿散步、休闲。

“现在,我们这里的环境大变样,南坝进行了道路改造,北坝修建了生态公园,在河边散步,再也闻不到那令人作呕的恶臭味了,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水面、清澈的河水,多年不见的水鸟也来了,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提及涧河及两岸的变迁,家住涧河南岸小区的居民张先生一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