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站(Chongqingxi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重庆市境内,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特等站,是中国铁路干线“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铁路为主,集长途汽车、公交、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西站于2014年12月1日举行奠基仪式,车站动工建设;于2017年5月28日工程竣工;于2018年1月10日完成站房及相关工程移交工作;于2018年1月25日投用运营。

重庆西站总建筑面积为201052平方米(截至2020年9月),站房建筑面积为119944平方(截至2020年1月),设计最高聚集1.5万人;站台规模为15台31线(截至2020年9月);项目总投资额为28.33亿元人民币。

中文名

重庆西站

车站代码

30077

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中路168号

车站等级

特等站

修建时间

1979年

运营时间

2018年1月25日

站台规模

15台31线(截至2018年10月)

主要线路

渝贵铁路、小梨铁路、井西铁路、兴珞铁路、成渝高速渝贵联络线

车站性质

特等站

外文名

Chongqingxi Railway Station

所属地区

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

区域管理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别

火车站

建筑面积

201052 m²(截至2020年9月)

隶属

成铁重庆办事处

邮政区码

400052

原站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张家湾

拼音名

Chongqingxi Zhan

股道数目

37

历史沿革

  • 旧重庆西站

    重庆西站

1980年10月20日,重庆西站投用运营,时为五等编组站,站型为横列式一级三场,其站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张家湾,提供货运服务。

2000年10月17日,重庆西站进行站场改造工作,扩建为混合式二级三场。

2014年7月30日,重庆西站关闭运营,由兴隆场站承担重庆西部物流运输。

  • 新重庆西站

2010年8月2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召开第79次常务会,会议初步通过《重庆西站设计方案》。

2014年11月4日,重庆西站公布中标公示;12月1日,重庆西站举行奠基仪式,车站动工建设。

2015年9月29日,重庆西站完成第一根下部墩柱的建设工作;10月1日,重庆西站完成首件清水混凝土雨棚柱的浇筑工作;11月13日,重庆西站完成上部梁板首件区域的建设工作;11月23日,重庆西站进行一区、二区的钢结构屋盖提升工作。

2016年1月5日,重庆西站完成钢结构施工二区首次阶段的整体提升工作;3月26日,重庆西站完成组合拱合龙工作;5月8日,重庆西站完成站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11月25日,重庆西站完成首件筏板浇筑工作。

2017年3月13日,重庆西站完成南北高架桥工程的最后一片箱梁吊装工作;3月23日,重庆西站完成最后一块大体积梁板浇筑工作;4月29日,重庆西站完成施工四区的钢结构的置顶工作;5月28日,重庆西站一期工程竣工;12月31日,重庆西站进行亮灯仪式。

2018年1月10日,重庆西站完成站房及相关工程移交工作;1月25日,重庆西站投用运营。

2021年12月,重庆西站枢纽二期土建工程预计本月底将全面完工,为明年5月份二期投用打下坚实基础,届时将完善铁路、城市轨道、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换乘,进一步缓解重庆西站交通压力。[3]

交通区位

重庆西站位于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凤中路168号,为原襄渝线的上桥火车站货场原址,东临沙坪坝区凤天路,西连中梁山脉,南邻华岩风景区,北接西环立交;车站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约40千米,距重庆北站约20.9千米,距重庆站约15千米。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 设计理念

重庆西站整体结合“T”型站房两侧空间,造型体现“英雄之城”概念,流动曲线形态的站房,表达的是两江汇聚的形象;而以岩石和江水刚柔相济的建造外观,则体现重庆“两江汇聚潮头涌”的气势,展现重庆“红岩浪漫英雄城”的革命气概和历史,充分表达出重庆这座西部中心城市的明珠形象。

  • 设计参数

截至2018年1月,重庆西站候车大厅总面积为5.25万平方米,南北面宽276米,东西进深455米,高架候车室长度为335.4米;站房檐口标高33米;出站通道长400米。

截至2018年10月,重庆西站高架桥长度为335.4米、行包地道长度约2750米;基本站台采用(550×20×1.25)立方米规格,共计1座,中间站台采用(550×11.5×1.25)立方米规格,共计14座。

截至2020年1月,重庆西站站房建筑面积为119944平方米,屋盖结构横轨方向长417.3米,顺轨向宽266.88米,矢高13.5米。无站台柱雨棚单侧平行股道方向长度为119米,垂直股道方向宽度为339.65米,结构最低点距离轨道面12.50米;最高点标高8.6米,最低点标高8.1米。

截至2020年9月,重庆西站总建筑面积为201052平方米,站房总高度38.40平方米,雨棚面积为81108平方米。

整体布局
  • 房层构造

重庆西站采用高架候车模式,站房设计采用上进下出为主、下进下出为辅的进出站方式,共设五层,采用“综合交通、立体布局”的方式。

地面二层(1F、2F层)为铁路主站房候车厅,地面层中间设置铁路站台、售票大厅和进站大厅。

地下负一、负二层(B1、B2层),为站台层、出站层,东广场地面与站台层持平,中间设置铁路客流集散大厅、轨道票厅、公共换乘区(轨道区域、出租车区域)。

地下负三(B3层)至负四层(B4层)为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及重庆轨道交通12号线区域。重庆西站楼层图

  • 站房内部

站房分东、南、北三个方向进站口,共计四个售票大厅,其中东门为主入口,两侧各设售票大厅,旅客可通过公交或长途汽车到达,并由站前广场平层行至该入口;南门与北门为次入口,自驾车及出租车下达的旅客,可由该入口进至候车大厅。

地面广场人行导向图西站车行图

候车大厅设置夹层,通过检票闸机进至平台台层,通往负一层,经单向出站通道可至换乘大厅。大厅左侧可前往长途客车发车点,沿右可侧前往公交发车点。负二层铁路出站口左右两侧为出租车搭乘站点。

  • 站房外部

重庆西站出站口设置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城市候机楼,站前广场则以站房为核心,北侧设长途车停车场及配套用房,中部为步行商业景观广场,南侧为公交车站停车场及配套用房,广场景观与地下出站商业结合,构成综合商业立体空间。重庆西站俯瞰

站场线路

站场台层

截至2018年10月,重庆西站站场规模为15台31线(含正线2条),共计29台面,主要情况如下:

场台站台数量线路数量
渝昆场511
渝贵场612
渝厦场(预留)48
连接线路

截至2018年10月,途经重庆西站站内铁路正线为渝贵铁路、小梨铁路、井西铁路、兴珞铁路、成渝高速渝贵联络线。重庆西站可通过小梨铁路于小南海站衔接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可通过井西铁路于井西站衔接渭井铁路、渝怀铁路,可通过兴珞铁路于兴隆场站接入襄渝铁路,可通过成渝高速渝贵联络线于半边山所衔接成渝高速铁路。

运营情况

票务服务

截至2018年1月,重庆西站共设9个取票处,46个人工售票窗口、75台自助售票机,共计22个检票口,并在每个检票口都安装了自动检票的进站闸机。

2019年7月29日,重庆西站试点电子客票业务,购买电子客票乘坐动车组列车的旅客,可直接凭购票证件(如身份证等)刷脸进站、刷证检票、车内查验、刷证出站。

配套设施
  • 常配设施

截至2018年1月,重庆西站在候车大厅设置夹层商业区,同时配备紧急求助按钮;站房、西站枢纽共有27个卫生间,并设置残疾人专用卫生间21个,28台无障碍直升电梯。

  • 停车场位

截至2018年1月,重庆西站共计规划的3200个停车位,先期开放1000余个停车位,有35个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 母婴服务

截至2019年5月,重庆西站在站内添置母婴设施,配置婴儿床、婴儿护理台,安装可提供冷热水的洗手台、便于休息哺乳的沙发以及恒温空调等,以此营造色彩柔和、温馨舒适的哺乳环境。

  • 疫情监测

截至2020年2月,重庆西站在出站口、站前广场、落客平台设置了疫情监测站、4个体温检测点和4个临时留观区,为进出站旅客检测体温。

运输流量
到发时段到发旅客量(人次)到发列车量资料来源
总量日均量单日最高
最高峰日期到发量
2019年6月7日至6月9日30.8万10.3万人/ 
2019年7月1日至7月31日388.6万12.5万7月22日15.3万/ 
2019年9月1日至9月15日156.3万10.4万人/4860列 
展开表格

交通换乘

轨道交通

重庆西站在站房负三(B3层)至负四层(B4层)设置有轨道交通线路:

轨道线路本站名称起始点终末点开通状态运营时间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重庆西站重庆图书馆站—重庆西站—重庆图书馆2021.1.20开通06:30—22:30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石桥铺站跳磴站07:30—20:30
重庆轨道交通12号线(暂无)(未开通)(暂无)
公交线路

截至2018年1月,途径重庆西站公交线路共计18条:

线路名称起始站点终末站点运营时间
重庆公交213路沙坪坝重庆西站05:00-00:00
重庆公交226路西南医院07:00-21:30
重庆公交277路大学城美院06:20-20:30
重庆公交325路重庆西站南坪枢纽站06:20-22:30
重庆公交415路重庆西站民安华福e区06:30-22:30
展开表格长途汽车

截至2020月3日,重庆西站长途汽车站位于站内B1层,因受疫情影响,共恢复长途汽车线路46条,其中,市内线路19条、省际线路22条、接驳线路5条。

市内线路
铜梁合川綦江璧山大足
江津荣昌永川潼南垫江
涪陵白沙长寿香龙南川
丁家二郎三庙燕窝/
省级线路
展开表格市域列车

2018年2月起,重庆西站与重庆北站之间开通直达往返动车组列车,每日9至10列(周末11列),全程运行时间23至26分钟;重庆西至重庆北首班车时间为07:19,末班车时间为22:11;重庆北至重庆西首班车时间为08:05,末班车时间为22:14。

运行起点运行终点车次名称运营时间车次名称运营时间
重庆西站重庆北站D614107:00-07:45D615110:29-10:53
D615312:08-12:32D615513:27-13:51
D615714:56-15:20D615916:16-16:40
D614317:22-17:47D616317:53-18:17
D614519:21-19:45D616320:04-20:28
展开表格出租汽车

截至2018年1月,重庆西站在站房负三层设有网约车专用上客区,共有58个网约车专用停车位。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 建设难题

重庆西站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难题为:

1、施工环境干扰因素多;如施工交叉干扰、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大、站房工程接口协调项目多。

2、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工程体量大,专业多,受既有线和其他施工影响,现场作业面和道路对施工进度的制约严重。

3、站房雨棚预应力施工难度大;超高大跨度预应力庆顺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模板设计、施工及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顺序都有较高要求,施工难度大。

  • 施工技术

重庆西站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为:

1、首个采用超长大跨度预应力结构的无站台柱清水混凝土雨篷;

2、首个采用承载型防屈曲约束支撑与大跨度复合桁架组合拱结构体系;

3、采用了大跨空间钢结构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复杂幕墙身份识别系统;

4、采用了能源管理与节能优化控制技术等29项绿色建造技术;

5、采用6大智能化系统助力智慧型、智能化高铁站运营。

  • 技术创新

重庆西站主要的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为:

1、“无站台柱清水混凝土雨篷”的成功应用,为中国国内后续的高铁站房的设计、施工开了先河。

2、基于屈曲约束支撑建立框架结构抗震二道防线的大跨度不落地拱形结构复合传力体系,通过虚拟仿真分析技术的应用,实现屈曲约束支撑与大跨度组合拱共同作用,形成无柱大跨开阔空间。

3、“超长大跨度双向预应力饰面清水混凝土”、“超大跨度组合拱与超长屈曲约束支撑”、“大面积钢结构屋盖分块吊装整体提升”、“无内天沟超长金属屋面与结构自防水施工成套技术”、“双曲面异形组合幕墙”、“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技术”、“BIM技术应用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技术创新及获得的科技成果较为突出,为重庆西站的设计、施工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相关科技成果获得专利授权24项,科技进步奖6项,省级优秀设计奖3项,省部级工法14项,工程设计、施工中贯彻“四节一环保”的绿色理念,建设管理规范,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科研成果
技术名称所获奖项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综合技术应用与研究》2017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重庆西站站房工程绿色建造与信息化施工控制技术》2018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重庆西站主站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8年度重庆市交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荣誉表彰580次播放05:02重庆西站鲁班奖
项目名称所获奖项
重庆西站2017年度重庆市建筑业协会巴渝杯优质工程奖
2017年度山西省第十三届太行杯土木建筑工程大奖
2018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
2018年度山西省建设工程汾水杯奖
2018至2019年度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展开表格

文化特色

  • 亲子活动

2020年1月19日,重庆西站组织了2020年春运“暖冬行动”“站小青”志愿服务暨亲子体验活动,为旅客免费提供道路咨询与指引、春联发放等服务。

价值意义

重庆西站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三主二辅”客运枢纽中主要车站之一,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投用后,将大幅缩短重庆与周边省会城市、广州和上海的时空距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缓减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完善西北、西南至华南地区铁路运输通道,显著提升重庆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对增强重庆枢纽地位、方便群众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评)

重庆西站是一座创下多项国内之最、以全新理念设计、创新技术施工的高科技含量、功能设施完备的“标杆”车站,车站的建成显著提升了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有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西南地区的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