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钡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为BaO,分子量为153.33。

为无色立方晶体。溶于酸,不溶于丙酮和氨水。与水作用成氢氧化钡。在空气中极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钡。有毒。

中文名

氧化钡

外文名

Barium oxide

熔点

1923 ℃

EINECS

215-127-9

别名

一氧化钡;重土

化学式

BaO

分子量

153.33

CAS登录号

1304-28-5

警示术语

15

沸点

2000 ℃

水溶性

微溶于冷水

密度

5.72 g/cm³

外观

白色固体

安全性描述

稳定

危险性描述

有害品,远离食品

UN危险货物

UN 1884 6.1/PG 3

应用

用作气体的干燥剂,制造过氧化钡和钡盐等

简介

氧化钡

氧化钡为无色立方晶体。溶于酸,不溶于丙酮和氨水。与水或水蒸气反应发生激烈放热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在空气中极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钡。质量标准

企业标准冀Q邢D/HG5—84 氧化钡(BaO)/%95 碳酸钡(BaCO3)/%4

用途

1、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也用于甜菜糖精炼;

2、用于制造过氧化钡和钡盐的原料;

3、可作脱水剂和高效干燥剂等。

制法

1、煅烧法将研细的高纯硝酸钡在1000~1050℃下煅烧,可得到氧化钡。其反应方程式为:

2Ba(NO3)2→2BaO+4NO↑+3O2↑

或将碳酸钡与焦炭混合,在1200℃以下进行反应,得到氧化钡成品。其反应方程式为:

BaCO3+C→BaO+2CO

2、纯净的氧化钡可用纯制的碳酸钡在高真空下进行热分解。光在950℃时使大部分CO2分解放出,然后再加热至1100~1150℃,使CO2全部放出,此方法可避免反应产物熔融。

纯的氧化钡也可由反复重结晶提纯的Ba(OH)2·8H2O仔细地脱水,最后在不含O2和CO2干燥的N2或H2气流中,在800℃加热2h而制得。

应急处理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移入水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静置24小时,然后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用温水或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灭火方法: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经口中毒出现流涎、食道灼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升高、痉挛、出冷汗、步态不稳、视力及言语模糊、呼吸困难、头晕、耳鸣,严重者可死亡。

慢性中毒:对眼睛、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50mg/kg(小鼠皮下)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钡。

实验室监测方法

硅酸二钙-碱土金属体系中游离石灰的测定[刊,英]/Sareswat.P.Mathur V.K.,Ahluwalia S.C.//Analyst(London).-1985,110(11).-1397~1398。《分析化学文摘》1987.7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884 6.1/PG 3

危险品标志:有毒

安全标识:S26S45S36/S37/S39

危险标识:R20R25R34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

7、重原子数量: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