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茅,牧草,英文名:Krylov Needlegrass ,分布于我国东北(辽河平原区)、内蒙古、华北北部(黄土高原区)、宁夏、甘肃、青藏高原、新疆等地;为多年生密丛型草本植物,是典型草原的建群种之一。

中文名

克氏针茅

外文名

Stipa krylovii Roshev

拉丁学名

Stipa krylovii Roshev

二名法

Stipa grandis P. Smir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别名

西北针茅

禾本目

禾本科

亚科

早熟禾亚科(Pooideae)

针茅属(Stipa)

克氏针茅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地区

亚纲

鸭跖草亚纲

植物简介

牧草科名 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 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 Grass Family

牧草属名 针茅属

牧草属拉丁名 Stipa L.

牧草属英文名 Needlegrass,Feathergrass

天然牧草 克氏针茅

牧草学名 Stipa krylovii Roshev.

牧草英文名 Krylov Needlegrass

地理分布 克氏针茅(别名西北针茅)分布于我国东北(辽河平原区)、内蒙古、华北北部(黄土高原区)、宁夏、甘肃、青藏高原、新疆等地;西伯利亚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中亚、蒙古也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密丛型草本。秆直立,高30~60厘米。叶鞘光滑;叶舌披针形,白色,膜质;生叶长达30厘米,茎生叶长10~20厘米。圆锥花序基部包于叶鞘内,分枝细弱,2~4枝簇生;小穗稀疏;颖披针形,草绿色,成熟后淡紫色,光滑,先端白色,膜质,长20~28毫米,第一颖略长,具3脉,第二颖稍短,具4~5脉;外稃长9~11.5毫米,顶端关节处被短毛,基盘长约3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芒二回膝曲,光滑,第一芒柱扭转,长2~2.5厘米,第二芒柱长约1厘米,芒针丝状弯曲,长7~12厘米。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旱生植物。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地上部分由多数分蘖形成密集的草丛,从幅直径30~40厘米。在内蒙古高原,一般4月下旬开始返青,7月末开始抽穗,8月上旬为开花盛期,8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9月下旬植株开始枯黄。克氏针茅是典型草原的建群种。喜暖、耐旱,分布范围较广。一般不进入森林草原,可少量渗入荒漠草原,不构成草地的优势成分。主要分布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10℃的有效积温2000~2500℃,湿润系数0.2~0.4,年降水量约300~400毫米,年均温在0~5℃,每年有1~4个月的半干旱期和1个月的干旱期。地形为开阔平坦的高平原以及平缓起伏的丘陵坡地。土壤大多为壤质、砂壤质或砂砾质的栗钙土,腐殖质层较薄,在20~30厘米下可见钙积层。克氏针茅在干旱区的山地中,一般出现在阴坡,在山地分布的下线为海拔2000~2900米,上线为2300~3200米,土壤为山地暗栗钙土。克氏针茅对土壤盐分的反映很敏感,即使在轻度盐化的土壤上,也难以见到它的生长。克氏针茅在典型地带性生境中的代表类型,是克氏针茅十糙隐子草草地,分布广而面积最大。在略趋湿润时,形成克氏针茅一大针茅草地;趋于低湿时,形成克氏针茅-羊草草地;趋于干旱温暖时,形成克氏针茅-短花针茅草地;趋于干旱时,形成克氏针茅-戈壁针茅或克氏针茅-克列门茨针茅草地;土壤沙砾质化时,形成小叶锦鸡儿-克氏针茅草地或克氏针茅-冰草草地;海拔上升时,形成克氏针茅-羊茅草地;放牧利用过度时,则促使小半灌木作用增强而形成克氏针茅-冷蒿草地。

饲用价值 克氏针茅是一种良好的牧草,春季和夏季抽穗前牛、马、羊均喜食。到秋季果实成熟时,饲用价值大大降低,因为其颖果具长芒针,基盘锐尖而坚硬,对牲畜,特别是小畜有刺伤危害。克氏针茅的产量中等,在内蒙古高原,每公顷可产鲜草1500~3750千克,折合干草600~1500千克。克氏针茅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克氏针茅草地具有耐牲畜践踏的特点,是重要的天然放牧地之一。但放牧利用过重,则引起明显的退化。目前对克氏针茅退化草地的改良较困难,可有计划的进行轮封保护,以恢复其生产力,并采用合理的放牧制度,保证其生产力的充分利用。对克氏针茅一羊草草地在条件优越的地方,可考虑松土改良,以促进羊草比重的加大,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经采集野生克氏针茅种子试种后,其出苗十分良好,当年可进入分蘖期,第二年大量开花结实,据此可建立人工种子繁殖基地。选用适当的去芒机处理种子,和适用的松土补播机,在退化的克氏针茅草地上进行补播,对改良草地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