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河 内陆河,石羊河支流。在武威市西南部。因流经西营堡,故名。上游宁昌河与水关河均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冷龙岭的北坡,东北流汇响水河,入武威市境,西营堡以上河长100公里,年径流量3.88亿立方米。以山区降水补给为主,径流主要集中在夏季。上游冰川面积19.8平方公里,冰川储量2.07亿立方米,年冰川融水量0.17亿立方米。西营以下,进入冲积、洪积平原,河道分叉,渗漏严重,河水断流,是径流的消失区。出山口处建有西营水库,灌溉武威市西营区38万亩农田。

中文名

西营河

地理位置

武威市西南部

发源地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冷龙岭的北坡

主要支流

宁昌河、水关河

流经主要地区

肃南县、武威市

长度

100公里

所属水系

石羊河支流

干流概况

西营河上游一段

西营河西营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的冷龙岭和卡洼掌,主流宁昌河由南向北流,流经铧尖处有左岸支流水关河汇入,宁昌河与水关河河长、集水面积基本相同,两河在铧尖汇合以后到四沟咀(即出山口处)的25km之间,只有响水河、土塔河两条不大的支流汇入,西营河经过西营乡以后散开成扇形河网,大部分水量被引入灌区。河源大雪山主峰4874m,出山口以上流域地处高寒半干旱气候带,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微。

水文特征

西营河在出山口处,原设有四沟咀水文站,该站为西营河的控制站,于1955年开始观测,控制流域面积1455km2,1972年修建西营水库时被撤消,同年于上游19km处设九条岭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077km2,四沟咀站与九跳岭站在1972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同期观测。西营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455km2,河道长度76.7km,河道坡降28.2‰,坝址处河底高程1994m。西营河在出山口以上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冬春季长而冷,据西营水库多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6.3℃,多年平均蒸发量1133.4mm,多年平均降水量281.2mm,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降水量随海拔高程的抬高而增大,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高达700mm,平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14m/s。西营河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兼有融冰化雪补给为铺的综合补给型河流,水文站处多年平均流量11.8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72亿m3。西营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大洪水主要发生在7、8、9月,甘肃省水利厅设计院曾于1965年,在四沟嘴水文站河段做过历史洪水调查,调查到1895年、1945年历史大洪水,其洪峰流量分别为807m3/s、453m3/s。

治理开发

西营河水库及灌区 位于武威市灌区西南40公里西营河出山口段四钩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的调蓄工程,灌区东连金羊、水昌井泉灌区,东南与金塔河灌区相邻,西南与酉北分别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永昌县接搜。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在2150~1510米之间。为冲积洪积扇平原,适宜各种粮油作物种植,多年平均降水盆180毫米,蒸发址达2 115毫米,属大陆性温带千早气候。西营河是石羊河水系的较大河流,水派于祁连山东端冷龙岭北慈,主流宁昌河与支流水关河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铎尖乡水关口处汇合,河道全长77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7亿立方米,河流水能组藏童4.4万千瓦。灌区自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121年)设郡,即开始戍兵屯田,兴修农田水利。但由于历史变迁,灌区内水利设施时兴时废,发展缓馒。新中国成立后,即新修渠道引水枢纽1座,总千渠2条,长25.6公里,干渠9条长97公里,全部为干砌卵石衬砌渠道,灌溉面积扩大为32.2万亩,从1962年开始,对灌区重新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建设,到1990年建成水库,总库容2400万立方米,浆砌卵石总干渠l条,长10.9公里,干渠5条,长82.9公里,各类建筑物230座,支渠65条,长221.4公里。建成条田30万亩。利用干渠水能修建3750千瓦水电站1座,50至160千瓦小水电站8座,在血区下游建成机井355眼,同时在灌区中游地区,建成人畜饮水机井58眼,蓄水池541座,水窖170座,截引地下水工程4处。40年来,累计工程总投资达3600多万元,灌溉面积达到38.5万亩,成为武威市最大的河水灌区。彻底解决了灌区11.5万人和1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永昌灌区 位于武威城北。东邻石羊河,西与西营灌区相连,南接金羊灌区金羊乡,北和永昌县、民勤县交界。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12.6公里,总面积276.3平方公里,永昌灌区的灌溉水源,依次以河水、泉水、井水为主,河水主要依靠西营河水灌溉。随着上游西营灌区的不断开发,可供本灌区引灌的河水日渐减少。50年代到60年代,灌区可用的河水约8万亩,到80年代灌区可用的河水仅能灌溉2.5万亩。泉水主要在西营河下游区及东大河下游区的潜层水,在本区内出尽带所形成的三个泉系,即: 以东大河和西营河渗漏补给为主的北沙河泉系;以西营河渗漏补给为主的南沙河泉系;以西营河渗漏补给为主的石羊河支系泉系。这三大泉系共形成大大小小泉水沟道116条,成为灌区的主要灌溉水源。随着河水、泉水的逐年减少,灌区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用打井提取地下水的方法来补充灌溉水源的不足。最初天早时挖土井,用吊杆等简单提水工具提取地下水灌地,到60年代中后期,少数地方已开始打机并,用柴油机提水范地。到70年代初期,由于河水、泉水锐减,盆区抗早以机井建设为主,截止1989年底,先后打成机并946眼,配套896眼,年提取地下水1.04亿立方米,成为本灌区的主要灌溉水源。灌区共辖永昌、四坝、洪祥、双城4个乡镇,53个村,有人口6.85万人,耕地20.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3万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洋芋,经济作物有胡麻、甜菜、瓜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