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影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由周恩来总理发起的电影大奖。百花奖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

百花奖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奖杯为铜质镀金花神。百花奖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

2014年,百花奖全新改革政策:不再限制演员国籍,且只要在大陆取得龙标(上映许可证)、票房过500万、电视播放次数3000万以上的华语电影都可以参加百花奖评选,不再有地域保护。

大众电影百花奖与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合称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文名

大众电影百花奖

著名获奖影片

手机、集结号、中国合伙人

别名

大众电影百花奖

颁发机构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

所属地区

中国

首次颁发时间

1962年

著名获奖演员

孙俪

著名获奖导演

冯小刚、林超贤

外文名

Hundred Flowers Award

颁奖周期

两年一次

奖励内容

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

评选范围

票房过500万、电视播放次数3000万以上

简介

百花奖

类型

华语电影奖项

颁奖地点

各地申办城市轮流举办

奖项性质

中国电影三大奖、中国电影观众奖

历史沿革

发展历史

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1961年6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文化部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之后,观众提出要设立一个由观众投票产生的电影奖。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和肯定!中国影协立即在所属的电影刊物《电影艺术》和《大众电影》上开展“四好”的宣传,并积极筹划群众性的 电影评奖活动。关于奖项的名称曾经过反复的讨论,在王雄老先生保存的当年会议记录上清楚地记载着1961年9月12日为这项群众电影奖命名时的情况。当时影协书记处书记黄钢曾提出名称为“大众电影读者评选1960—1961最佳电影奖”,由于名称过长念起来也不太顺,后来又提出是否叫“百花奖”、“工农兵奖”,大家一致认可“百花奖”这个名称。最终定下来名称为“大众电影百花奖”,新中国第一个由观众决定的电影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诞生了!并确定每年举办一次,由《大众电影》的读者评选出获奖国产影片。该奖设立故事片奖,分设最佳故事片、编剧、导演、女演员、男演员、电影配角(正角或反角)等15项大奖。

12万名读者的评选

首届由当时在群众中影响甚巨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主办,近12万名《大众电影》读者评选的国产电影“百花奖”的颁奖典礼于1962年5月22日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郭沫若、周扬、夏衍、陈荒煤、蔡楚生、田方等各界领导出席。陈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人还为获奖者题词,由于当时经济困难,连做奖杯的铜都没有,所有获奖的制片厂得到一张奖状,个人荣获一个纪念奖牌并以这些文艺界领导们的墨宝作为奖品。获奖人员先后到石景山钢铁厂、驻京部队、学校与群众联欢,这种前所未有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1964年百花奖评选顶风出台

百花奖影后巩俐

1963年底,文艺界开始了整风运动。第一、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也受到一些非议。一些支持创办“百花奖“的领导同志,一方面继续肯定”百花奖“的群众评选电影的形式;另一方面也要求影协总结经验,扩大参与评选的范围,要深入到农村、工厂、连队去组织工农兵各阶层群众参加评选。据此影协与有关职能单位研究决定:第三届改由中国影协主办,中央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电影处、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联办。投票对象不再限于《大众电影》的读者。评奖项目仍然是各片种、各行当共15个奖项,但增加获奖名额,以得票多少为序,不再冠以“最佳”名目,统称为“百花奖”。

待了的公案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9年《大众电影》得以复刊。而《大众电影》“百花奖”在读者的热烈企望中也于1980年重新恢复。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仍从第三届开始,而对于1964年由影协等单位举办的未能绽放的第三届“百花奖”,采取了隐晦的态度。现在看来,这样处理有欠妥当,被迫封锢的第三届“百花奖”应该实事求是予以公正的了断。这样才不负于当年积极参加评选电影的广大观众;不负于获奖却没能领奖的电影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在“文革”中逝世的电影家们。

评选改革

1992年,应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热切要求。代表专家意见的‘金鸡奖’和代表观众意见的百花奖合二为一!简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金鸡啼晓象征百花齐放’电影节年年举办。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

第36届

2022年,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于7月28日至3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武汉也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承办过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双奖之城。[1][2]

2022年7月29日,大众电影百花奖60周年主题展在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启动,展览以“百花深处,人民心间”为主题,回顾了自1962年创立以来,大众电影百花奖走过的历程和期间评选出的优秀电影作品及电影人。[3]

奖项文化

百花奖奖杯为铜质镀金花神,表示电影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百花奖奖杯是由著名的雕塑美术家姚永康设计。姚永康,1942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现为该院教授、享受国家级"特殊津贴"专家。擅长油画、雕塑,他的城市雕塑作品"难忘的时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他设计的"百花女神"雕像,作为历届中国电影"百花奖"奖杯延用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雕塑协会副会长、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奖项设置

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始于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届评奖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复并举行了第三届评奖。百花奖最初设立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美工、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科教片等奖项。百花奖的选票随《大众电影》发送,评选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983年以来百花奖只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5个单个奖项,以及最佳影片奖和两个优秀影片奖。2006年百花奖百花奖又增设了最佳新人奖,孙俪成为百花奖第一个新人奖获得者。

百花奖奖项
最佳影片奖优秀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
最佳男主角(影帝)最佳女主角(影后)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
最佳新演员奖最佳演唱奖(特设)仅授予歌唱家李谷一

评选规则

大众电影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

一: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工作在主办单位领导下进行。设立大众电影百花奖组织委员会,负责百花奖评选的组织工作。中国电影家协会设立评奖办公室,负责百花奖评选的具体事务工作。

二:大众电影百花奖组织委员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人、中国电影家协会负责人、电影界专家以及评选工作有关单位负责人等组成。

三:组委会设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委员若干人。

四:根据百花奖评选工作程序和需要,组委会下设策划推广、选票统计、技术开发等相应工作部门。

五: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工作严格实行回避制。当届百花奖报名参评作品的主创人员不得担任组委会成员及其组委会办公室和组委会下设部门工作人员。

评选程序

三届百花影帝 葛优

第一步,先由由中国发行放映协会属下的100多名骨干影院经理,在当年评奖年度内(两年),在票房达到500万、电视播出达3000万人次的85部影片中,投票产生出10部候选影片,各单项奖候选名 单均在这10部候选影片的范围内确定。第二步,这十部候选影片公布后,至每年的8月31日为观众投票阶段。观众投票阶段结束后,将由组委会指定的选票统计中心统计出群众投票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评选出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影片提名奖5部、单项提名奖各5名。这提名奖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奖项,在电影节颁奖典礼之前,会举行隆重的提名奖颁奖典礼。

第三步,在产生提名奖的同时,组委会将在公证员的监督下,分三次从所有投票观众中抽取100余名观众评委候选人,此100余名候选人经组委会平衡地区、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后,最终确定101名幸运观众,组成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评委员会。

每年10月中旬,由这101名观众评委组成的终评委员会,将在举行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对10部候选影片进行再次观摩和充分讨论,最后,在现场直播的百花奖颁奖典礼现场,以按表决器的方式当场投票,评选出大众电影百花奖各个最佳奖项的获奖者。

观众评委

百花奖精彩瞬间

关于观众评委

一、观众评委在所投票观众中产生。

二、观众评委共产生101名。观众评委中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青少年学生、商界代表各占一定比例。

三、观众评委应为能够有条件履行评委职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四、观众评委由大众电影百花奖组委会进行资格审查后向社会公示。如有不符合上述资格的,组委会有权利从投票观众中递补。

历届名单

历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回顾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第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第1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2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展开表格帝后导演

届数

年份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导演

第01届1962崔嵬《红旗谱》祝希娟《红色娘子军》谢晋《红色娘子军》
第02届1963张良《哥俩好》张瑞芳《李双双》王苹《槐树庄》
第03届1980李仁堂《泪痕》陈冲《小花》谢添《甜蜜的事业》
第04届1981达式常《燕归来》张瑜《庐山恋》未设
第05届1982王心刚《知音》李秀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未设
展开表格配角新人

届次

年份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人

第01届1962陈强《红色娘子军》
第02届1963仲星火《李双双》
第03届1980刘晓庆《瞧这一家子》

第4届至第5届未设最佳男女配角奖,其中前三届所设为配角奖,不分男女。

第06届1983牛犇《牧马人》姜黎黎《赤橙黄绿青蓝紫》
展开表格导演奖

最佳导演

年份(颁奖典礼)

姓名

奖项

影片

结果

2006年(第28届)周星驰最佳导演《功夫》提名
2006年(第28届)唐季礼最佳导演《神话》提名
2008年(第29届)周星驰最佳导演《长江七号》提名
2010年(第30届)陈德森最佳导演《十月围城》提名
展开表格表演奖

最佳表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

年份(颁奖典礼)

姓名

奖项

影片

结果

2006年(第28届)成龙最佳男主角《新警察故事》提名
2006年(第28届)周星驰最佳男主角《功夫》提名
2006年(第28届)刘若英最佳女主角《天下无贼》获奖
2006年(第28届)元秋最佳女配角《功夫》获奖
展开表格相关介绍

未能公布的1964年“百花奖”主要奖项获奖名单:

故事片奖为《南海潮》、《甲午风云》、《停战以后》;编剧奖为蔡楚生、陈残云、王为一、白辛、辛毅等;导演奖为蔡楚生、王为一(《南海潮》)、崔嵬、欧阳红缨(《小兵张嘎》)、林农等;男演员李默然、张平、安吉斯等;摄影奖为王启民、张翬、李生伟等;女演员为王小棠、吴文华、王丹凤等;音乐奖为雷振邦、巩志伟、吕其明、肖珩等 配角奖为石晓满、王心刚、田华等;美工奖为卢淦、史维钧、黄冲等备注投票对象中,工人占19.9%,农民7.1%,战士15.5%,干部23%,学生26%

奖项之最

历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之最

历届获奖最多的影片

五项奖

《红海行动》 

四项奖

《红色娘子军》 《李双双》《小花》《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集结号》《唐山大地震》

三项奖

《日出》 《老井》《春桃》《开国大典》《过年》《混在北京》《甲方乙方》 《大腕》《手机》《张思德》《云水谣》《惊天动地》《辛亥革命》《失恋33天》《中国合伙人》

获奖最多的女演员:

刘晓庆

『共5次』(蝉联三届最佳女演员)

展开表格

社会评价

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任何一个艺术门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电影市场十分红火,各类大型电影节和行业组织、协会自发评选的奖励、表彰也很多。但这些看似热闹的现象背后,与迅速发展的电影创作和市场实践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与之相应的激励机制也就更无从说起。艺术探索和市场实践早就起跑了,中国电影的理论评论建设必须迅速跟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百花奖面临的危机并不孤单。(《人民日报评论》)

百花奖改革力度最大的是奖项的产生方式,从2006年开始,百花奖评选增设了101位观众评委。在颁奖礼现场,101位观众评委按表决器投票选出奖项,从形式上确实体现了百花奖是真正的群众性奖项。问题在于,形式上虽然改革了,但百花奖的“核心部分”却没有多少变化和起色。其实,无论是对明星还是对观众,作为奖项的主办方都没有必要刻意去迎合谁或回避谁。做好本分工作,摒除一切非市场化的因素。一个群众性的奖项,就应该让它彻底地平民化、草根化甚至有些庸俗化也无妨,只要代表真实性就好。(《京华时报》评)

百花奖依然延续着大众评审投票的传统,选出观众心中的最佳。虽然这是一个人气奖,在标准上与隔年由专业评审评出的金鸡奖有所不同,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够拿到观众心中的最佳,对于每一个演员来说都倍加珍贵。更别说在电影市场,人气对于票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百花奖的设置,更是让电影评选真正让大众参与进来,能够拿到这个奖,对于一个演员的人气也起到指标性的意义。(《广州日报》评)

凑一堆颁奖弄出一个电影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巡演似的全国轮着办,看上去十分隆重且热闹非凡,但全国究竟有多少电影观众关注并参与,恐怕所有奖项获得的票数加起来,都抵不上前几届一部最佳电影的票数。即便开通了网络投票,也没调动起几个观众的热情。事前造势都没啥人理会,事后人走茶凉,既没人期待也没人回味。(《深圳商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