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桐,学名Ceodes grandis (R. Br.) D. Q. Lu,别名:白避霜花、无刺藤、麻枫桐,拉丁文名:Ceodes grandis (R. Br.) D. Q. Lu ,是紫茉莉科、胶果木属常绿无刺乔木,具明显的沟和大叶痕,被微柔毛或几无毛,树皮灰白色,皮孔明显。叶对生,叶片纸质或膜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被微毛或几无毛,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常偏斜,全缘,柱头画笔状,不伸出。果实棍棒状,沿棱具1列有粘液的短皮刺,棱间有毛;花期夏季,果期夏末秋季。常成纯林。因受风影响,枝条很少,叶常丛生。当地人用叶作为猪饲料。木材结构很疏松,材质不佳。

中文名

抗风桐

别名

白避霜花

拉丁学名

Ceodes grandis (R. Br.) D. Q. Lu

植物界

紫茉莉科

胶果木属

命名者及年代

R. Br.

分布区域

产台湾(东部)和西沙群岛。

中央种子目

双子叶植物纲

抗风桐

形态特征

抗风桐

常绿无刺乔木,高达14米。树干直径30-50厘米,最大可达87厘米,叶长 (7-) 10-20 (-30) 厘米,宽 (4-) 8-15 (-20) 厘米,被微毛或几无毛,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常偏斜,全缘,侧脉8-10对;叶柄长1-8厘米。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4厘米,宽3-5厘米;花序梗长约1.5厘米,被淡褐色毛;花梗长1-1.5毫米,顶部有2-4长圆形小苞片;花被筒漏斗状,长约4毫米,5齿裂,有5列黑色腺体;花两性;雄蕊6-10,伸出花被约2毫米;柱头画笔状,不伸出。

果实棍棒状,长约12毫米,宽约2.5毫米,5棱,沿棱具1列有粘液的短皮刺,棱间有毛;种子长9-10毫米,宽1.5-2毫米。花期夏季,果期夏末秋季。

生长环境

生长于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台湾(东部)和西沙群岛。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北部及太平洋岛屿也有。

主要价值

本种植物为西沙群岛最主要的树种,常成纯林。因受风影响,枝条很少,叶常丛生。当地用叶作为猪饲料。木材结构很疏松,材质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