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锥(拉丁学名:Castanopsis fordii),壳斗科锥属植物,在中国南方分布较为广泛。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地灌木或者乔木林中乔木,高10-30米,胸径20-80厘米,树皮浅纵裂,芽鳞、嫩枝顶部及嫩叶叶柄均被与叶背相同但较早脱落的红锈色细片状蜡鳞,枝、叶均无毛。

中文名

毛锥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外文名

Castanopsis fordii

拉丁学名

Castanopsis fordii

二名法

Castanopsis fordii Hanc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别名

南岭栲、毛栲(福建),毛槠、水[木黎](广东)

亚纲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壳斗目(Fagales)

壳斗科(Fagaceae)

锥属(Castanopsis)

毛锥

命名者及年代

Hance

分布区域

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

形态特征

植株

毛锥

乔木,通常高8-15米,大树高达30米,胸径约1米,老树的树皮纵深裂且甚厚,芽鳞、一年生枝、叶柄、叶背及花序轴均密被棕色或红褐色稍粗糙的长绒毛,二年生枝的毛较少。

托叶宽卵形,宽达7毫米,顶端略钝,有多数的纵细脉,常较迟脱落。叶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圆形,或兼有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9-18厘米,宽3-6厘米,顶端急尖,或甚短尖,稀圆形,基部心形或浅耳垂状,少有圆形,全缘,很少在顶部叶缘有甚浅裂的1-3个细裂齿或浅波浪状,中脉在叶面明显凹陷,侧脉每边14-18条,稀较少,在叶面裂缝状凹陷,网状叶脉明显或纤细,叶背红棕色(嫩叶),棕灰色或灰白色(成长叶);叶柄粗而短,长2-5毫米。

雄穗状花序常多穗排成圆锥花序,花密集,花被裂片内面被短柔毛,雄蕊12枚,雌花的花被裂片密被毛,花柱3枚,长不及1毫米。

果序长6-12厘米,果序轴与其着生的枝约等粗,横切面径达12毫米;壳斗密聚于果序轴上,每壳斗有坚果1个,连刺径50-60毫米,整齐的4、很少兼有5瓣开裂,刺长10-20毫米,在下部合生成多束,被短柔毛,壳壁厚3-4毫米,外壁为密刺完全遮蔽。

坚果扁圆锥形,高12-15毫米,横径15-20毫米,密被伏毛,果脐占坚果面积约1/3。

花果期

花期3-4月,果次年9-10月成熟。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22卷)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约1 200米以下山地灌木或乔木林中,在河溪两岸有时成小面积纯林,或与刺栲、木荷、甜槠、锥栗、红皮树、豹皮樟等混生。是萌生林的先锋树种之一。较喜光,幼年耐荫。较速生。

木材淡黄至棕黄色,年轮可辨,环孔材至半环孔材。木射线有细、宽二类,宽木射线常见聚合射线,材质略轻软,干时常爆裂,不耐腐。

分布范围

产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省南部、广东、广西东南部。

主要价值

树皮厚,暗灰褐色,外皮粗糙,内皮红褐色,韧皮纤维发达。心边材分明,心材红棕色,年轮分明,半环孔材,木质部仅有细木射线。材质坚重,有弹性,结构略粗,纹理直,在红锥类材质较次,为南方较常见的用材树种,但常遭砍伐,大树少见。

毛锥

材质坚重,有弹性,结构略粗,纹理直,是南方常见用材树种,用于造船,建筑装饰,包装等,且是上等栽培木耳的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