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坊门,即尧化门,为南京明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因附近有姚坊存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英国人修京沪铁路时将姚坊门误译为尧化门,此名沿用至今。

姚坊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姚坊门有外瓮城一座,城门及瓮城由城砖砌就,两侧城墙用泥土堆筑,俗称“土城头”。

清末至民国时期,姚坊门逐渐衰败,门址现已无存,尧化门、土城头地名仍存。

中文名

姚坊门

别名

尧化门

消失时间

清末至民国时期

始建年代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历史沿革

姚坊门,明代南京外城城门之一。原址在今尧化街道。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朝在此修建外城城郭门时,借用姚坊村名将城门命名为姚坊门。

在外郭十八门中,对于姚坊门这个门,很多人觉得陌生,而南京却有一个地名叫尧化门。“其实就是一个城门。”高松说,尧化门真名应该是姚坊门,朱元璋下令在此地修建外郭城门,是因为附近有一座姚坊山。而到了清末,英国人来此修建京沪铁路,拆掉了姚坊门,他们把此地名发成了“尧化门”的音,便一直被当地人所用,所以现在多数人知道的是尧化门。

之前专家已经对此地考证过,基本能确定尧化门的位置就在仙尧路与尧化门街的交叉路口。根据史料,英国人修铁路拆姚坊门时,为了使北边土城和南边土城所形成的道路不被隔断,曾经在铁路上架了一座木质的桥,当地人都叫“洋桥”,位置就在这附近。

有了“洋桥”的历史,确定尧化门的位置就不难了,而且这片在没有拆迁前,有个村就叫做“门里村”,显然这个村和门有关系,而且在周边发现了一些散落的明城砖,更能证明这一点了。

根据有关专家的前期考古,附近还有可能有瓮城。想来这个城门在当年防御的功能可不一般。

立法保护

南京城墙是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成以来,对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南京城市特色的塑造以及城市格局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南京城墙的保护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1996年4月,南京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南京城墙的规划、保护和管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墙保护管理体制的变化,南京城墙保护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现有关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方面的规定,与目前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立法上进行完善。

《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经2014年12月30日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制定,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批准。该《条例》分总则、保护和利用、监督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5章程40条,例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28日南京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制定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予以废止。除现存的20多公里明代京城城墙及皇城、宫城城墙外,总长达60多公里的明城墙外廓也被纳入保护范围。

条例规定,城墙保护范围划定前已经存在的建(构)筑物,不得翻建、改建或扩建;影响城墙保护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改造、拆除;城墙保护范围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影响城墙保护的建(构)筑物;宫城遗址范围内及其城墙遗址外侧10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建(构)筑物;皇城城墙遗址上不得新建建(构)筑物,逐步拆除现存建(构)筑物,不能拆除的建(构)筑物及原城墙拐点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进行展示;外郭墙基(体)两侧各划定30米至50米的公共绿地,可以采用绿化景观标示城墙走向。

城墙沿线的建筑将被严格限制高度。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建(构)筑物的,其高度不得超过所在地区城墙高度。条例对建筑的高度也进行了细化:其中,遗址、遗迹段不超过十二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外至一百米范围内不超过十八米。体量、风格、色调、密度应当符合城墙保护规划要求,与周边环境风貌相协调,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因公共利益确需突破上述高度控制标准的,应当进行景观视线影响分析,向社会公示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此外,按照城墙保护条例,城墙的城砖、条石、内包夯土、门楣、碑石、礌石及古建构件等属文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城墙上的城砖铭文也不得擅自拓印。

地理位置

姚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