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芳,由她领队发掘的汉长安城陶俑官窑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参与阿房宫遗址考古项目让她深刻体会到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艰巨与不易。

中文名

李毓芳

性别

民族

国籍

中国

职业

考古学家

学术讲座

《考古发现与历史诠释——以秦阿房宫遗址考古发现为例》

闻名世界

在上林苑四号遗址发掘现场

李毓芳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1年调入陕西咸阳博物馆工作,1979年又调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她一直活跃在考古发掘第一线,2002年前,先后参加了汉高祖长陵陪葬墓——杨家湾大汉墓、秦都咸阳遗址、唐代青龙寺、秦都栎阳城遗址、汉宣帝杜陵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重大项目的考古发掘,其中由她领队发掘的汉长安城陶俑官窑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她和爱人刘庆柱根据考古发掘成果编撰的《汉长城未央宫》获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不过,即使早已成果累累、誉满业界,但真正让李毓芳走进大众视线、甚至“闻名世界”的却是2002年10月她主持并参加的阿房宫遗址考古项目。而这个项目,也让李毓芳深刻体会到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艰巨与不易。 2002年10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保考古所组成了以李毓芳为领队的阿房宫考古队,决定以考古揭开阿房宫神秘的面纱。“我们都知道阿房宫遗址仅剩下一个前殿,所以我们的考古工作最初也是从阿房宫前殿开始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高12米。“这个高度是从秦代地面算起的。”李毓芳指出。在这个夯土台基之上,西、北、东三面已夯筑土墙,墙顶部则已铺了瓦。不过,夯土台基上面还没有建筑南墙。而已有的三面墙里面根本没有宫殿建筑,没有柱础石、壁柱、排水设施、水井等等宫殿建筑的那一套。

“这说明阿房宫前殿并没有建成。”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边沿有一条东西向壕沟,为后代所挖的防御设施。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面3米处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了一片秦汉铺瓦遗迹。据此,李毓芳判断,所谓阿房宫只是一个建设规划而已。更重要的是,考古队在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上面即东、西、北三面墙里都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仅发现有东汉—北朝时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筑遗存和墓葬。所以,种种迹象表明,阿房宫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仅建了一座前殿而已。即使是这座前殿,离建成也还远得很。事实上,很多文献,比如《水经注》,所记的‘阿房宫’也就是这座前殿而已。”

但为保万无一失,李毓芳还是做了更多工作:“除了这个前殿夯土台基,我们还一寸一寸地察看周围的建筑遗址。因为秦朝时间很短,这个土台基附近如果有跟它同一时期的建筑,应该也是阿房宫的建筑。所以从2003年直到2008年,我们队一共费时6年多,把这135平方公里的遗址区域捋了一遍,都没有再找到其它的秦代建筑,于是得出之前的结论。”

这个结论一出,不仅阿房宫三百里的神话瞬间灰飞烟灭,历史中著名的楚霸王项羽也顺便被“平反了”,卸下了头顶火烧秦朝最雄伟精美的宫殿的罪行。

时至今日,阿房宫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已为大众广泛了解并接受,“现在也没有其他人再来质疑了。”李毓芳因此声名鹊起,不仅频频出现于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发现之旅》、《走进科学》、《魅力科学》、《科技之光》等名牌栏目,而且还被海外它国,台湾等地区请去讲座,“每到一处,我都会反复强调出土资料才是还原历史的最可靠手段,这其实也是考古最让我信仰的真理”。

田野考古生涯

“我第一次参加挖掘是1964年实习时,那时看到枯骨并不害怕。我从现场挖掘出骷髅头骨没地儿保存就都拿回住处。当时住的是当地农民的破房子,条件简陋,也没有桌子、柜子等家具,我就把装着头骨的麻袋放在自己床底下。”也许职业和人之间也有某种缘分,李毓芳这番胆量,别说女性,就是男性也算少有。

毕业后几经辗转被分到咸阳博物馆工作的李毓芳,到单位报到的第二天就被派往了工地:“我一个人从咸阳坐火车到达那个工地所在的村庄,直到走到垣上。那座墓葬是刘邦的陪葬墓,墓室深24米,长10米,宽12米,墓道100多米长,比刚发现的曹操墓还长,属于汉代高规格的大墓。因为这个墓太大了,我们当时的条件又只能靠人拿着头一点一点挖,所以竟一直挖到了1976年,光墓室的土就筛了三个月。”

高强度的体力工作还不是苦难的全部内容。因为考古工作包括发掘和科研两大部分,要求考古工作者具备野外发掘和室内研究的双重能力。所以,白天发掘一天的李毓芳晚上还必须整理资料,编写考古简报。“我们的居住环境大多很差,牛马棚、农民堆放柴草的无窗窑洞、老鼠横行的破房子都住过。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毓芳执著坚持白天挖掘,晚上编写考古简报,往往一处遗址发掘完毕后不久,其研究简报也编写完成。近十年来《考古》杂志上每年都有她的发掘简报,几十年间,她在中国古代都城和帝陵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撰写论文、简报、中篇报告40多篇,独著及合著专著4部,其中《前汉皇帝陵的研究》曾获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未央宫》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处于领先水平。

汉代骨签研究

1987年9月,李毓芳在未央宫西北部发掘一个遗址,一下子挖出许多小骨片,个个比柳树叶还小。回到研究室,她和老刘用醋酸配了一种溶液,把骨片放进去。等骨片上凝固的土质溶化之后,在放大镜下一看,每个骨片上都有文字!在两千年以前的文物上发现当今普通人能认出的文字,无疑是重大发现。

“我们俩的眼睛从那一次看骨片就看坏了,过去我们的眼睛可好了,从不带眼镜。现在不行了。那几个月,除了吃饭、睡觉,一睁眼,全世界仿佛都是用骨片串成的,我看老刘都是一片一片的。”

而这次发现的骨片,就是李毓芳退休后主要承担的社科院重大课题——汉代骨签研究。“我们共挖出了58000多片骨片,现在释文基本弄完了,已发表360片,主要是汉代各地工官给当时的皇室缴纳的武器记录,这对研究当时汉代的官职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史料。”下一步,李毓芳说他们的任务是精细核对释文,研究上面的刻字、分类,要出一个完整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