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一剑》是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封笔之作,实指书中主角耿玉京外号。

原在书报上连载,但后来出版时因故删除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将连载时众多的重要人物都删去。

小说以一宗十五年的悬案为线索展开情节,讲述了明末武当派门下耿玉京的传奇经历。

中文名

武当一剑

语言

中文

作者

梁羽生

连载状态

已完结

小说类型

武侠小说

字数

584449

连载时间

1980年~1983年

章回

十八回

连载报刊

大公报·小说林

主要人物

耿玉京、西门燕

创作年代

现代

内容简介

基本资料

卷首词

灯火阑珊,暗香浮动,伊人何处?露白葭苍,曾是旧时行路。

清梦已随潮咽尽,怅望家山云树。恨鸿爪还留,盟鸥非旧,又西飞去。

记宝扇求诗,香巾索字,见笑当年崔护。燕子穿帘,早入王堂谢户。

凌波微步姗姗远,肠断江郎别浦。怕桃叶桃根,他年重见,此心良苦!

——调寄陌上花

主人公

:耿玉京、西门燕

故事历史年代

:明末

看点

:侦探,独立成篇,羽生最后一部作品

前集

:无

续书

:无

首发资料

:1980年05月09日至1983年08月02日,大公报

主要内容

梁羽生笔下作品

明朝末年,关外后金兴起,虎视关内大明江山。而明廷腐败,两湖大侠何其武为首的武林侠士成为抗击后金的一股重要力量。何其武系武当俗家弟子领袖,威名素著。女儿何玉燕却爱上他的二弟子耿京士而于一年前与耿私奔辽东。这天深夜,离家一年的耿京士、何玉燕准备回家待产,不料变生不测,何其武被人害死,而一切嫌疑均指向耿京士。何其武的首徒戈振军杀害了耿京士,而何玉燕在生下儿子取名耿玉京后亦自杀。而这晚武当首席长老无极道长也被人暗算而死。戈振军收养了耿玉京,并将其交托于朋友蓝靠山夫妇而改名蓝玉京,而后孤身上武当山,被武当掌门无相真人收为关门弟子,道号不歧。同时将玉京收为义子,带在身边学艺。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不歧也以学艺有成,但害怕蓝玉京就知道自己身世而向其报仇,在传授武功时将似是而非的武功传予蓝玉京,而这时无相真人首徒不戒道长也在外遇害。无相真人在临终之际,作出了两个出乎大家意料的决定,一是接引武当派俗家弟子、中州大侠牟沧浪出家,赐道号无名,并立即传之为武当掌门,这一决定招致了首席长老无量道长以及不歧道长的不满,原来三十六年前,昆仑派玄贞子道长带徒弟向天明上武当山,向当时的武当掌门人金光真人比剑,无相道长击败了玄贞子之后,玄贞子之徒向天明表示艺成会上山再度比剑。而今三十六年过去了,向天明已在武林中闯出“剑圣”的名头,能否迎接向天明的挑战,将是摆在新掌门之前的一件大事。这一日,一人自称昆仑门下闯山,并连败不波、不歧,结果虽被无名真人击败,但这人只是向的徒弟东方亮。无相真人临终第二件事是将他一向钟爱的徒孙蓝玉京遣下山,并授以剑诀秘籍,要求蓝到少林寺寻找慧可大师并要求他陪蓝玉京到辽东寻访七星剑客郭东来。此事瞒住了蓝的师父兼义父的不歧道长,使不歧道长深感不安。而这时,新任掌门的无名真人也派其儿子牟一羽下山寻找蓝玉京,以防无相真人临终交给蓝的剑谱秘籍落入敌手。

蓝玉京按照师祖的要求下山后,边赶路边学习师祖交给他的剑谱与心法。江湖败类常五娘伺机截人,被东方亮所救。双方相互切磋剑术,各自得益非浅。东方亮有意偷艺,而蓝玉京却是悟性惊人,进展比东方亮更为神速。几度历险之后,蓝玉京的剑术达到大成,步入了“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极高境界。

同时,蓝玉京找到慧可大师之后,两人结伴前往辽东,一番经历,蓝玉京逐渐明白了自己的身世,知道其本名为耿玉京,而慧可大师却在途中遭到暗算身亡,十几年悬而未决的疑案又添了一条人命,但当年的疑案也一步步揭开。耿京士并非杀师凶手,更非叛徒,然而正的凶手又是何人。原来三十年前,武林中出现了五个年轻高手,合称“小五义”。其中有的为侠,有的为盗、有的则处于邪正之间。包括在辽东的七星剑客郭东来,在少林隐居的慧可大师,在无相真人身边服侍的聋哑道人王晦闻,以及东方亮之父东方晓和其姨父西门牧。后来又冒起了中州大侠牟沧浪,与前五人齐名相交。而五人的一段恩怨及对各自人生道路的选择,终酿成了十五年前一桩桩悬案、血案。

耿玉京终练成神剑,回山之路,养父母蓝靠山夫妇和义父不歧又先后遭到暗杀,而一直疼爱他的聋哑道人王晦闻竟是奸细,玉京身心大受打击。在无相真人忌辰上,剑圣向天明上山挑战,玉京奋起精神,击败了向天明,而一举天下成名。而随之一系列的疑案也慢慢解开,罪魁祸首分别是王晦闻和西门牧,王晦闻早投靠了后金,阴谋杀害武林正义之士,而西门牧与牟沧浪由于一段个人恩怨,假死报复,许多正义之士成了牺牲品。这些人终一一身死,恩怨相抵。耿玉京受西门夫人临终之托,带着爱侣西门燕赴关东行侠,并于数年后在战场上刺杀了努尔哈切,打击了后金势力,东方亮得到武当剑法心法,游侠江湖,而牟一羽则成了新的武当掌门,使到武当派欣欣向荣。三名“武当一剑”,同时名震天下。

补充说明

现在大家看到的《武当一剑》,是经过删节的“天地本”,该版本删去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内容。而原作中还包括有蓝玉京的原配郑巧儿,以及和郑巧儿的爷爷郑铁岗,有儿女私情,有血雨型风,有民族大义,可以说,未删节版本的《武当一剑》在合理性、思想性以及艺术性上都要高出现行天地本。(详情请到梁羽生家园查询)

作品目录

楔子 疑案未明还孽债 忏情无奈托遗孤
第一回 未泯杂念参无相 三戒当持号不岐
第二回 各逞机谋缘底事 自疑身世感亲情
第三回 空嗟变幻迁枯骨 莫测高深立掌门
第四回 恩同义父犹藏诈 逼露庐山始识非
第五回 无相无碍观自在 不岐不谈训终违
展开表格

人物介绍

主要人物

耿玉京 即蓝玉京,“武当一剑”,武当派少年弟子。

西门燕 耿玉京情侣,牟一羽妹妹。

东方亮 西门燕表哥,向天明徒弟。

牟一羽 牟沧浪儿子,后任武当派掌门。

蓝水灵 耿玉京姐姐,不悔挂名弟子。

不歧 即戈振军,原何其武大弟子,后为无相真人关门弟子。

牟沧浪 即无名真人,原中州大侠,武当俗家弟子,后为武当派第十九代掌门人。

其他人物

殷明珠 西门夫人,牟沧浪恋人。

慧可 少林寺烧火和尚,原“小五义”中老五。

耿京士 何其武二弟子,耿玉京父亲。

何玉燕 何其武独生女儿,耿玉京母亲。

何亮 何其武家老家人。

蓝靠山 耿玉京养父,蓝水灵父亲。

蓝大嫂 蓝靠山老婆。

郭东来 沧州剑客,原“小五义”中老大。

郭璞 即霍卜托,郭东来儿子。

无相真人 武当派第十八代掌门。

无极道人 武当三老之首。

无量道人 武当三老之二。

无色道人 武当三老之三。

不波 无极长老首徒。

不悔道姑 武当女道士,蓝水灵师父。

不戒 无相真人大弟子。

不浮 无色道人三弟子。

不败 无量道人大弟子。

不呆 无量道人弟子。

不破 无量道人三弟子。

不弱 无量道人四弟子。

不妄 武当派紫霄宫管事。

不难 武当派第二代弟子。

不嗔 武当派第二代弟子。

不疑 武当派第二代弟子。

不忧 武当派第二代弟子。

不惑 武当派第二代弟子。

悟性 武当派第三代弟子。

玄通 武当派清虚观中管理杂工的道人。

向天明“剑圣”,玄贞子徒弟,东方亮师父。

痛禅上人 少林寺方丈。

本无大师 少林寺达摩院首座。

圆真 少林寺罗汉堂主持,十八罗汉第一位。

圆性 少林寺十八罗汉第二位。

圆通 少林寺十八罗汉第十三位。

圆业 少林寺僧人。

了凡 少林寺香积厨的主持僧人。

了缘 少林寺挑水和尚,慧可挂名弟子。

凤栖梧 陆志诚手下女香主。

平大嫂 凤栖梧手下。

泉如镜 甘肃泉家使毒高手。

米千钟 陕北武师。

过铁铮 号称“剑神”的巴山剑客,出身崆峒派。

秦岭云 过铁铮好友。

鲁顺 一出卖西门燕的客店主人。

韩翔 断魂谷主,强盗头子。

班大超 断魂谷副谷主,后背叛韩翔。

马一同 断魂谷副谷主。

韩成 韩翔侄儿。

龙霸天 龙门帮帮主,龙门五霸老大。

殷天德 龙门五霸老二。

郑天豪 龙门五霸老三。

李文杰 龙门五霸老四。

司马操 凤栖梧一仇人,后为龙门五霸老五。

红绡 西门燕家丫鬟。

紫玉 西门燕家丫鬟。

反派人物

王晦闻 原“小五义”中老二,后伪装为服侍无相真人的聋哑道人。

西门牧“小五义”中老四。

常五娘“青蜂”,唐仲山情妇。

唐仲山 唐二先生,暗器世家四川唐家二公子。

陆志诚“阴间秀才”,原西门牧手下。

周雄 鲁南的独脚大盗。

金鼎和 辽东乌鲨镇大渔霸,实为金国奸细。

廖掌柜 金鼎和手下掌柜。

英松龄 金鼎和客卿。

嘉错法师 红衣番僧,西藏密宗高手。

韩超 原为西门牧手下,后为金国龙骑军军官。

齐真君 努尔哈赤的金帐武士之一。

来保儿 陆志诚手下。

褚千石 御林军副统领,实为金国内奸。

赵太康 御林军高级军官,实为金国内奸。

连横 四笔战八脉连家子侄,黑鲨帮主罗江峰副手。

提到人物

达摩禅师 少林武功始祖。

张三丰 武当派开山祖师。

昙宗 唐时助秦王少林十三僧之一。

牟独逸 武当派第三代俗家掌门人,当时天下第一剑客。

霍天都 天山派掌门人。

努尔哈赤 后金大汗。

幻空真人 上一代武当掌门人,何其武与无量道人的师父。

金光真人 上任武当掌门人,无相真人师父。

何其武 两湖大侠,武当俗家弟子。

丁云鹤 何其武三师弟。

石铸 震远镖局前总镖头。

钟柳堂 无极派掌门人。

玄贞子 昆仑派前代第一剑术高手。

玄通子 昆仑派前代掌门人。

石灵子 昆仑派现掌门。

唐伯山 唐仲山大哥。

东方晓 东方亮父亲,“小五义”中老三。

殷丽珠 东方晓夫人,殷明珠姐姐。

丁六娘“青蛇”,黑道上一个著名女匪。

穆盈盈 西门牧情妇,穆家排行第七的女儿。

罗江峰 黑鲨帮帮主。

王晦声 王晦闻兄长。

熊廷弼 明朝辽东经略。

袁崇焕 明朝宁远守将。

作品评价

我看武当一剑

(作者:天山游龙)

《武当一剑》是梁羽生的封笔之作。作者在创作本篇小说过程中继续探索新的创作思路。整篇小说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情节”的创新,小说以一宗十五年的悬案为线索展开情节,将读者一下子吸引到小说中去。直到小说最后一章,真相才最终大白,这在梁羽生以前的小说中显属少见。整篇情节扣人心弦,每有出人意料之笔,吸引读者一口气追看。很多人说梁羽生小说开篇吸引人,中间显得平淡,呈现前工后拙之势,但通过这部小说,可以看到,梁羽生在设置小说悬念,增加小说曲折程度上也有很高的水准,不过是早年不致力于此而已。二是“人物”上的创新。本书在人物创作上作者显然是希望继续围绕“人性”方面进行更深的发掘,力求表现人性的复杂。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试看小说的几名主要人物,老一辈的“小五义”中,七星剑客郭东来是一名正义的侠客,但明朝和后金的双料间谍,堂堂的大侠居然是“双料间谍”,这和作者之前多坚持的侠客“独来独往”的思路有了明显不同。“聋哑道人”王晦闻在小五义中有着较响亮的名声,也颇受江湖中人尊重,但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后金奸细。但他同时又对武当掌门无相真人忠心耿耿,对蓝玉京则是疼爱有加,以致多次有机会将之致之死地而主动放手,最终反而死于蓝玉京剑下。西门牧由爱生恨,处身积虑,图谋报复,在武当山掀起了一场十五年的风波,表现出黑道枭雄的霸道、狠毒,但无疑对西门夫人付出了真正的爱,而且在民族大节上表现了凛凛气概。慧可一身武功,但无疑个性过于软弱,因情避世于少林二十多年,仍无法忘情,再度出山。虽有一身武功,但易受人欺,容易动感情,最终身死辽东,令人惋叹。中州大侠牟沧浪(后为无名真人)武功、才干、智计均为上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领袖之才。但早年用情不专,背弃西门夫人,又误交常九娘,为日后埋下了隐患。加之太过重视大侠这一形象,为人处事带有虚伪的一面。牟一羽精明强干,却心机过于深沉,私心过重,所做多从维护其父子的形象利益出发,而且还多次利用蓝水灵,设计对付东方亮,缺乏光明磊落。东方亮绝顶聪明,珍重与耿玉京之间的友谊,多次在其危难之际出手相助,但为了压倒武当,多次设置陷阱从耿玉京手中偷学武当剑法,无疑缺乏朋友之间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之品格。武当一派的人物的作者笔下也都各有所表现,无相道长雍荣大度,一派得道高人之风。但当爱徒临死之时也表现了常人般的悲痛。无量道长则深沉奸诈,无色道长耿直豪爽,重视感情。甚至武当的不戒、不波、不败、不悔等二代弟子也在作者笔下显现出不同的个性。作者在书中塑造了众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基础上,又从本书主角蓝玉京的义父不歧道长身上充分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不歧道长早年无疑深爱着师妹,但一方面个性懦弱,另一方面却因嫉生恨,假公济私杀了耿京士。他抚养耿玉京成人,两人之间具有父子之情,而又怕耿玉京报仇,在教授剑法时故意教得似是而非,差点害了耿玉京。同时由于个性懦弱,不敢面对当年的错事,因此被无量道长所挟持,差点成为师门罪人。小说中许许多多的人物,都不能从其表面去看,不能从其表象去猜度,也不能简单定性为“好与不好,邪抑或正”,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都有各自的形象和人格,也有各自的私心和弱点。

相形之下,本书男女主角耿玉京、西门燕显得单纯,毕竟他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简单的生活阅历不容许他们表现出太复杂的个性。但作者在塑造他们也独具笔墨,既单纯又不死板,另具一格。三是“武功”上的创新。梁羽生小说的“武功”描写早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创造出了反天山剑法、双剑合璧等激动人心的武功。但进入中期以后较少创新,过于注重道德力量,正邪区分过于清楚,从而导致被一些缺乏全面了解 的读者进行讥评,认为过于单调。但是进入后期可能作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进行了创新,如冰川剑法中的剑意、幻剑非剑的灵气等。在本书中作者借鉴了“庖丁解牛法”的哲学原理,描写了耿玉京领悟“剑道”的过程,颇为耐人寻味。庄子的哲学,既符合武当的道家 宗旨,而且也是一种“治学之道”。同样的一招“白鹤亮翅”,不同的人使出有不同的后果,在乎各人的领悟,各人的入道。对武功的描写,显然已进入了另一个境界。最后,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中还别出心裁的把“武当一剑”一化为三,既写了耿玉京学剑悟剑道的艰难历程,又相对刻画了东方亮、牟一羽。最后三人都称得上“武当一剑”,一在辽东,一在西域,一在中原腹地。走的都是侠义之道,也最终贯彻了作者“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创作精神,可谓作者推陈出新之作。

这部小说无论在情节、人物、结构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本书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我个人认为本书仍然难以达到前期一些巅峰之作水准。一是本书情节扑朔迷离,但是也出现有一定的情节漏洞,结构上也未能尽善尽美,如作者苦心安排的“武当悬案”中,西门牧的报仇与王晦闻的挑动武当内乱,夺取武当大权照作者交代他们是各行其是,但却在同一时间互为配合,有点不近情理。慧可究竟为谁所杀,西门牧、王晦闻书中欠了一个交代,照理解应是西门牧,为什么杀他,为什么慧可不肯说出凶手,书中都没有进行说明。二是作者在本书中着力发掘“人性”,表现出人性的多方面,但书中男女主角显然压不住阵脚。尽管我在前面认为他们都是十五、六岁少年,不可能有太多的阅历,因而显得单纯,但是读者仍然希望书中的主角应是最为光彩夺目,本书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使人觉得遗憾。三是作者是写“情”高手,但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写得不是很好,需要在梁羽生小说中排名的话,这方面我认为可能排到34或35位,书中所写的不歧道长因嫉生恨,西门燕的痴心东方亮均是泛泛而谈,最后作者又因为西门夫人一句话,强行将耿玉京和西门燕撮合一起,令人莫名其妙,充着这方面的缺陷,本书难以进入梁羽生十佳之作。我个人认为本书排中的话可排十二三位吧。

拨开迷雾,见证你的沧桑容颜

——评天地本《武当一剑》

(作者:情定昆吾)

《武当一剑》是梁羽生的封笔之作,在我的梁羽生小说的阅读顺序中也非常靠后。初读《武当一剑》,是一种欣喜,更是一种震撼。小说一开始,梁羽生就让读者面临一个堪称完美的阴谋。一个个疑案接踵而至,情节的层层递进,让我应接不暇。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已经迷失在《武当一剑》中,不忍释卷。这部小说让我的心与思想都随之而动。紧张的氛围,让我在读小说时,目瞪口呆。这是梁羽生在小说中鲜少展现的一面,不料却是如此的娴熟。这种感觉,只有在读《还剑奇情录》时,才曾有过,但情节方面《武当一剑》比《还剑奇情录》更引人入胜。难得的是,在这个大范围背景的设定之中,梁羽生没有忘记细节,笔触直击人心,细腻之处,更是前所未有。计谋在长时间的酝酿中成熟,在迷雾里,把魔爪全面伸向整个江湖。长夜黑暗,处处险恶。在忧伤的雨夜,梁羽生展现出了人物不可察觉的小小的角落,不岐内心复杂的感情交割。小说从不岐的心灵负罪感入手,一步步乃至彻底攻破不岐的心理防线。大自然与心理的融合,梁羽生成功地暴露了不岐心里一道道清晰的伤口。雨点从天际降落,也伴随着脓汁由不岐的伤口滴下。“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午夜的梦回,见证了一位被折磨的极度扭曲的人物。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不必以恐惧为耻,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已定的现实。但是不岐不敢,他逃避了!而不岐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渐渐变成一只可怜虫,由鲜明转为黯淡!明月无情,一位位大侠的逝去,天空也为之落泪。哭泣吧,哭泣吧!大雨滂沱,洗刷了剑上的鲜血,冲不散弥漫的悬疑,掩盖不了人性的卑微。可惜的是,璀璨仅仅只属于开头的篇章。《武当一剑》的这份欣喜并没有持久,我还没来得及陶醉,已经消失!纵观全文,当初的震撼却变成了整部小说的束缚。 《武当一剑》前后两种迥然不同的写作风格,以东方亮的出现为分界点,由此梁羽生回归了自我,但交接不当。岁月带不走人们的记忆。无头公案还停留在那个雨夜,那座山头,没有一点进展,却在任何方面都限制了情节的发散。这个公案,经过十六年的时间,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形成了一个黑洞,吸引了小说中的任何人,任何事,围绕它转动。引申已经没有出路,终止则是欲罢不能,梁羽生也把握不住了,只好把一个个人物都往黑洞里填,结果全被无情的吞噬,与公案毫无瓜葛的人也都成为了牺牲品。使《武当一剑》的整体格局相当混乱,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乱七八糟。而蓦然回首,当初对这个公案不停的渲染,伏笔,没有发生一点作用,只是变成了一遍又一遍无意义的重复。如果,最后不是凶手莫名其妙的出来告诉大家“我是凶手啊。”《武当一剑》还真不知得如何收手。如此,这个曾经扑面而来的疑案,每一件小事都有意义,整件事却没有了意思,一团麻绳一团糟!两种风格的穿插,小说的中间与后面部分没有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而是互拉后腿。纠缠、扭曲;再纠缠、再扭曲,使《武当一剑》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局面。而梁羽生把笔墨全都放在了这个公案上,使小说其他的人物大失颜色。每个人都把权术当成了家常便饭,在失去性格的同时,又演变成千篇一律。而对于蓝玉京、牟一羽、蓝水灵、西门燕、东方亮等主角的描写也相对的脆弱,让人不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是这个公案拖累了整部《武当一剑》,在东方亮出现后,梁羽生就算回归自我,也没有能真正展示出自己的魅力。这部小说没有一点自由,全被无头公案奴役。就像东方亮所说,不要把全部的天鹅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梁羽生不能梳理好无头公案时,《武当一剑》散失的是灵魂。但是,我以上所说是不全面,因为《武当一剑》三分之一的部分已经被删节了。三分之一足以扭转乾坤。不是说得不到的就是好的,我无意夸张被删节的部分。我在那里面找到了我期待的东西,重先领略欣喜,再次感受震撼。于我来说,删节的部分才是真正的《武当一剑》,是如此的精彩,是全小说的灵魂。删节的是什么? “本书以明末的大动乱为时代背景,写武当剑客耿玉京的传奇事迹,有儿女私情,有民族大义,有宫闱秘史,有江湖秘闻,更具有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之长,敬请留意!”——一九八零年五月八日《大公报》 以上便是连载时对《武当一剑》的预告,天地本的《武当一剑》和这个预告完全不挂钩,因为这些内容与无头公案也是不挂钩的。蓝玉京如何可以被称为剑客?他只不过是一个对太极剑法很有天赋的少年,而丝毫没有体现出剑客的本质、内涵,他的成长历程也根本谈不上“传奇事迹”。爱情在何处?东方亮、牟一羽、蓝水灵、西门燕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微妙,朦朦胧胧的关系还真是够不上“儿女私情”。倒是西门夫人与常五娘这两位“大众情人”独领风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大众情人”的爱并不能带来一点共鸣。民族大义呢?宫闱秘史呢?江湖秘闻呢?这些更是一笔带过,轻如羽毛。天地本《武当一剑》当真为了突出重点,剩下无头公案这个骨架,血与肉都被削去了,是一位光杆司令。现在,容我带引大家一起进入连载本《武当一剑》,品味一番丰满的《武当一剑》吧。

侠之大者

《武当一剑》中有大侠之称的人物太多了:两湖大侠何其武,中州大侠牟沧浪,扬州大侠楚江清。只是何其武一开始已是无头公案的牺牲品,无从谈起;牟沧浪虽无大错,但工于心计,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枉为大侠;楚江清更是怕东方亮为父报仇,而甘去当奸细,使得儿子楚碧山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当真是一句英雄无觅!沧州剑客郭东来虽然素有侠名,但每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除了无相真人葬礼上,轰烈一番外,也无其它可称道的事迹。真正配称为大侠的人,便只有他——郑铁岗——大盗郑铁岗。由于梁羽生的笔误,郑铁岗前后共有三个外号,分别是“摔碑手”、“铁掌神拳”、“铁掌金刀”,不必太过于在意,共同点都着重于“掌”。郑铁岗刚出现时是一位需要孙女搀扶的佝偻的老汉。但正是他凭着双掌掀起了江湖与朝廷的风起云涌。他敢于从唐二先生手中救下蓝玉京,使唐二先生心灰意冷,感叹“英雄迟暮”;他敢于与《武当一剑》的二号Boss王晦闻对掌,再次救蓝玉京于危难;他敢于在武当山上,脚踢无量,结束了这位老谋深算的长老的性命;他敢于只身闯天牢,营救熊廷弼;他敢于夜入皇宫,刺杀魏忠贤;他还在一天之内就给袁崇焕一百十三万两银票。这些丰功伟绩,衬托了他的伟岸,不会消逝。当与他有深仇的赵太康与褚千石都佩服他时,他便无愧大侠之名。可是,郑铁岗却不曾拥有一个伟大的死亡,竟是在受伤之际死于宵小之辈的偷袭。为他哀悼!是他成就了蓝玉京,是他与蓝玉京体现了“民族大义”。而当正义与公道留给无情的天去主宰之际,死亡却降临在他的身上,罪孽何在?天从未慈悲过。对于一个人,勇敢总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失,但在郑铁岗死时,我才发现他的皮囊,是个老人,他一直拥有一个年轻的跳动的心!我记得,他的一部分一直活在我心里。逝者不死,也唯有他才能跨越生与死而至永恒。

蓝玉京·东方亮·蓝水灵·西门燕

天地本《武当一剑》,在群星都失去光彩的夜空,东方亮相对来说是一个亮点。他分享了蓝玉京作为主角的光环。只是当被删节的三分之一全与东方亮无关,而又是讲述蓝玉京传奇的剑客生涯时,蓝玉京便巩固了他第一主角的地位。天地本《武当一剑》蓝玉京确实无甚出彩之处,最风光的想必是打败剑圣向天明了。只是在连载本中,就算除却他与郑铁岗祖孙的部分,这也只不过是蓝玉京之万一。一剑在手,傲立武当。如今的蓝玉京已经改用剑说话了,他的生命在于长剑。为救郑铁岗,蓝玉京用一招拦住了牟沧浪的追击;为救袁崇焕,他用一招杀了英松龄,再用一招杀了陆志诚。其后,何老大、祁老三、唐二先生、金鼎和,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是江湖仇人还是朝廷渣滓,他都一视同仁,只用一招。他的一生是一生对“私生子”的审判,他用剑洗消了以前的耻辱,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无所畏惧,自己的强大。按小说家言,甚至努尔哈赤也因为蓝玉京的剑而死。蓝玉京杀人,已是只须一剑了。从今往后,他的路由他自己的剑来书写。这不是重点,死人没有重点可言,重点在于他与东方亮的决斗。东方亮手中刀剑冰冷,心地更是冷酷无情。只是双英比剑,兄弟唯一剑,两次都是瞬间解决,留下落寞的东方亮。除非迫不得已,否则绝不要逼蓝玉京拔剑。安静处如投于大地的影子,轻巧处如随风而飘的羽毛,迅即处如蓄力待发的蛇,休止处如平滑如镜的水。不动如山。闭上眼睛,置于天地间,蓝玉京随意发挥,已是无敌。闭上眼睛会比较安心,这份安心来自觉悟,来自信心。闭上眼睛的蓝玉京让多少人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中招的,死不瞑目,为名利奔波,到死,都还是一个傻子,一无所有。删节的三分之一与西门燕无多大关系,基本她的形象就是天地本的形象。但却略微提到了蓝水灵,而这一闪而过的影子,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泥爪。蓝水灵的剑术也有精彩之极的表现,并不下于蓝玉京。她剑光霍霍,一人一剑全歼龙门帮。只是在这光辉灿烂之际,她选择了退出——削发为尼!当初与东方亮一路同行,雨夜的驻守,她在雨季结识了东方亮。而年轻的心接受的都是痛楚,痛楚在提醒她别忘记发生过的事。唯有出家,才能割舍一切。“蓝姑娘,我愧对你,请你原谅。”“出家人元真,敬谢施主!”一颗眼泪,泪水一流下来意味着放弃,便是接受了成长之痛。那水灵灵清澈无比的大眼睛,就是用眼泪洗出来的效果。这悲伤结束了,由一颗泪水引发的浪漫而使两人天各一边。尾声 处处无家处处家,你的家在我的心里。

论《武当一剑》中的灰色人性

(作者:练霓裳)最近读了梁老公开出版的收山之作《武当一剑》,感慨颇多。写这部书时,梁老大约已属于英雄迟暮,在书中再不见他早期作品中意气飞扬的白马书生、挑战世俗的野性女子、狂放不羁的叛逆少年、凋零在绽放时的滴血玫瑰,其主人公耿玉京、蓝水灵不过是面目平板、思想单纯、性格苍白的普通少男少女,西门燕也只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任性小姐,在梁老著作体系中毫无特别之处,可谓有之不多,缺之不少,其他如东方亮、牟一羽虽颇有心机谋略,性格中同时具备正邪两种元素,较以上几人丰满,但在作品的最后,却莫名其妙地一概成了坚定的革命战士,未免有虎头蛇尾。之而反面人物常五娘、唐二先生、西门牧等,虽手段狠辣,心计阴沉,具有令人不寒而栗的效果,但终究难逃梁老笔下常见的脸谱化之嫌。在整部书中,真正可称得上亮点的,却是几位游走在正邪之间,具备灰色人性的人物。

若论及全书人性复杂程度,首推者自然是性格深沉的武当长老不歧。此人出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将他当作居心叵测的真凶看待的。看他杀害师弟时咄咄逼人迫不及待,毫不手软的表现,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正派侠士,倒像是为了而借“正义、公理”为幌子,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样。后来事实证明,他固然没有卑劣到这般程度,但也绝不是梁老前期作品中随处可见的“高、大、全”的正派人物,他的私心一直都是很重的,人格中的污点也有不少:嫉妒师弟,公报私仇;玩弄权术,图谋高位;私德不检,结交妖妇;掩盖真相,篡改剑法……但由于平时掩盖伪饰的比较深,不为人所知,是以维护了他正派、高尚的个人形象。这种人物倘若出现在梁老的早期作品中,只怕基本便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死得极度难看,且永世不得翻身了吧。但在这部作品中,我虽然感觉他不乏可恨之处,但更多的是对他的理解与同情。事实上,人生在世,很少有人能够高尚得全无私心,全心全意的牺牲与付出虽然可敬可感,但在现实中达到这个境界的毕竟为数不多,在真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是那种游走在善恶道德边缘的人性。不歧可谓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做的许多事情,表面上看来可恶,但若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考虑,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与无奈。深爱多年的师妹抛弃他与人私奔,他内心该是何等感受?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憎恶师弟也是正常情感的反应,在杀死师弟一事上,虽不乏私心作祟,但这些行为都建立在“师弟是奸细”的基本前提上,就像革命队伍中的某人借队伍的力量杀死夺走自己财产的恶霸一样,这种公报私仇在道德上并不能算作罪状。而他包庇常五娘、隐瞒真相、见到凶手却不敢现身、对无量态度暧昧、故意教耿玉京错误剑法等行为,虽然表现得相当自私怯懦,但也是一个普通人在面临危机时的正常反应。既然没有,至少在他能够预见到的情况中没有对他人造成损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他“不够大侠的道德标准”呢?至于觊觎掌门之位,培植自己势力,更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罪状。如果我们中的谁有机会竞选市长,多半还是要用尽一切心机手段,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去努力争取吧。说到底,许多武侠小说中人物的软弱动摇行为被人唾弃不齿,甚至于为自己利益考虑算计一点,也会成为难以抹去的污点,并不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是什么罪大恶极,不可原谅的错误,而是我们自己自动为人物制定了一个过高的,甚至近于圣人的道德标尺啊。“没有罪的人,就可以杀死这个罪人”,在现实中,我们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多半也会作出和他一样的选择,甚至还达不到他的高尚程度。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以道德评判者的姿态,对他大加指责呢?《武当一剑》的情感描写并不是很成功,全书中只有一处情节令我真正感到心酸,就是不歧甘愿死在耿玉京手下,请求他临动手前点亮蜡烛,好让自己看他最后一眼的一幕。这一场文字的动情效果,并不比《七剑》中易兰珠母女天牢相见逊色许多,足以让许多读者原谅不歧前期的许多错误。其实,不歧的心理为人虽多有阴暗之处,但就他的行为细论,除了与常五娘纠缠不清这一条外,并不曾触犯道德底线,总体上来看,他还是可以称为一名正派人物的。

牟沧浪是书中的另一名具有灰色人性的重要人物。名满天下的中州大侠,道貌岸然的无名真人,却“贪、嗔、痴”三毒俱全。野心权欲极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大肆玩弄权术手段,种种深沉城府,着实令人寒毛倒立,而他与西门夫人和常五娘的畸情纠葛,则更加令人不齿。一开始,我也确是将他当成不择手段的野心家、阴谋家一流人物的,他身上的污点也确实比不歧更多更重。但随着情节的不断展开,我也像他的儿子牟一羽一样,逐渐理解了他,对他有了一个新的定位:他不是什么道德上的完美典范,高高在上的标杆式大侠,而是一个有缺点,有错误,但同时也有着正义感和道德底线的普通人。在作品后期,他对耿玉京捐弃前嫌偏见,全力维护,悉心栽培,对西门夫人情深不渝,不惜以死相殉,则使这个人物的性格与形象得到了升华,也在很大程度上抹去了他前期的种种不光彩行径。

比起上边两名人物,王晦闻可谓不折不扣的真正反派。但梁老在本书中的一个进步是,即便对这样一个反派,也没有像诸多前期作品一样简单化、脸谱化处理,而是为他添加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元素。他投入武当、杀害门人固然是险恶之极的阴谋,但在这个阴谋的实施过程中,王确实对耿玉京产生了真正的关爱之情。就是这一点善念的作用,使他在面对耿时多次手下留情,也使这个人物的可恨可恶程度得到了相当削减,避免了梁老笔下常见的恶人“千人一面”之弊。

可以说,《武当一剑》并不是一部十分成功的作品,书中的硬伤之多、破绽之大几乎可以在梁氏作品中排到前几名,但在人性刻画描写上的突破,却是此书的一大亮点。可以说,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思考最多的,绝不是几位“少侠”主人公,而是那些具有灰色人性的配角。可惜梁老在成书后不久便即封笔归隐,我们再无机会见到他在这条道路上的继续创新。

评连载版《武当一剑》

(作者:有泪如倾)

1983年《武当一剑》的连载结束,标志着一个属于梁氏武侠的璀璨时代缓缓落下帷幕。从1954年到1983年,梁老一写就是30年,而二十多年后的现在,他也终究撒手人寰,将武侠这个烂摊子交给了新一代的初生牛犊们。于是,《武当一剑》,也变成了梁氏武侠的绝笔。

侠走了,然而留下的,还有侠的精神,还有武当山上那精彩绝伦的一剑。

《武当一剑》此书对我来说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当年正是在此书的召唤下走入了梁书浩瀚的天地之中,而一年半前,阅遍梁书的我,也终于得见这本传说中删节了三分之一内容的小说的真面目,并再次为之震撼,除了昔年的感动之外,也从中领略到了晚年梁公的不俗笔力。我想,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作为体现梁老晚年积极探索和反思的代表性作品,这本书无疑是倾注了梁老极大的心血的。他费尽心思所编织出来的这样一个宏大故事,明显比起《幻剑》中混乱的故事发展模式要成熟许多,而其中的人物塑造与武学禅学的思考,在以往的梁书中都是不曾有过的,因而我们或许更可以从中窥见些梁老晚年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一、波谲云诡的情节

《武当一剑》给人最大的直觉感受,便是情节奇诡多变,迷雾重重,颇有几分侦探推理小说的味道,但梁老当然不是要写推理小说,他是在描绘一种更真实的江湖,一种充满了机心险诈与风云动荡的江湖,少了几分明快,却多了几分诡异而瑰丽的想象。这想象在书中随着作者的笔锋肆意绵延开来,从山脚到武当之巅,从金陵到宫廷,从大漠飞烟的关外到碧波潋滟的西湖,情节一直紧锣密鼓的发展着,时而明暗线条交汇在一起,在剧烈的碰撞中把紧张与悬念推向高潮。

然而,纵然情节如何向“奇”的方面发展,此书的布局还是比较清晰的,尤其是看完连载版你更能发现这一点。书中的主线围绕不歧与蓝玉京以及他的一干年轻朋友展开,从不歧带着蓝玉京上山,到蓝玉京长大成人,受命于危难,一剑下武当,读者的视角只是跟随着主角的脚步在探索未知的种种因素,去逐步解开凶手之谜、身世之谜。然而,局是早已布好了的,主线只意味着寻找终结,而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要部分,这整个棋局是由两条暗线布下的,这两条线,一曰“情变与仇杀”,二曰“通敌”,然而这第二条线,在删节版中基本被抹去了,于是我们所见的便只有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一些感情纠葛,戈振军的误杀与愧悔,西门牧与牟沧浪的争风吃醋,以及常五娘的搅风搅雨等等。而暗流涌动的背后,更是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从武当掌门的继位典礼就可看出来。一个小小的掌门册封仪式,竟然冒出了两帮人来进行册封,一是朝廷特使,一是齐王府的特使。小小的齐王府,竟然敢和朝廷并驾齐驱,权力可谓如日中天,而朝中魏忠贤把持朝政,关外满清虎视眈眈,明朝晚期的危机在这里明显地展露出来,然而更让人扼腕的是,似熊廷弼和袁崇焕这种国之肱骨,仍得不到重用。

于是,这个艰巨的救亡图存的重任只好依靠侠士,但这里的侠士不再似以前的武侠小说那般理想主义,那样冲入战场所向披靡,他们也只能做些自己可以做的。他们隐姓埋名,投入可汗帐下做双面间谍,劫囚不成,又助将军筹措军饷,此时,比武功更让人惊叹的,是侠士们的勇气与智谋。故事发展不疾不徐,如抽丝剥茧,层层推进。于是迷雾逐渐被廓清,通敌卖国的齐王府,祸国殃民的魏忠贤,以及他手下的狗官们,都受到了主角的惩治,一时大快人心。但这些使全书的思想性上了一个档次的情节,却在现行版中被无情地删去了是,使其少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与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

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很多细节发展都颇值得玩味,对话也不再像梁老早期那种直来直往的形式,尤其是西湖边树林中众人的对话,更是颇向古龙靠拢。比较经典的如牟一羽对不歧的试探,不歧的内心独白,东方亮诱拐萝莉与正太,武当山上的针锋相对与真相大白,都不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越来越多地体现着复杂的人性,这在后文再表。而幽冷的月色之下,牟一羽与郭璞的互相试探也写的奇变叠生,杀人灭口的并不一定是坏人,口口声声通敌卖国的也并非真正的叛国,乍一看让人觉得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然而事实却证明这两个人之间纯属一场误会,捧腹释然之后只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匠心独运。

二、丰满而复杂的人物个性

梁氏武侠最易受人诟病的地方便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在梁老早期的概念里,正邪之分太过绝对,而随着他的创作经验和阅历的增长,诸如厉胜男、杨炎、齐勒铭等异数也不断涌现,到了武当一剑里,这里的人物个性早已变得立体化,没有绝对的正邪之分(通番卖国除外),没有单纯的对和错,他容忍了这些人物性格中自私的一面,并将其放大,使其真正成为了有些有肉的现实中人。即便是外表光鲜的主角蓝玉京,在以为自己错杀了不败之后,内心惶惶,也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然而这些都是人性当中可以包容的缺点,这些缺点的展现使得这些侠客们更像是活生生的人,而非圣人。或许,正是几十年的摸索与坎坷,让梁老对人生与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不少变化,他逐渐成熟,也逐渐入世,也因而才有了他笔下这么多别具一格的人物。

作为主角义父的不歧长老,是最值得玩味的一个人物。用以前的眼光,很难想象一个正派侠士,可以为了争风吃醋以锄奸的理由杀死自己的师弟,可以为了防止报复而故意给徒弟教授似是而非的武功,可以和一个为正道所不容的妖妇结下一段孽缘。然而以平凡人的视角来看待他,却是没有什么好诟病的,嫉妒、自私,都是一个人的天性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痛苦的内心挣扎所带来的苦闷与愧疚,只是越发使这个形象显得真实而高大。而墓园中面对蓝玉京时真情的自然流露,让人恍然醒悟,原来他并没有在这世俗的沾染之下完全堕落,人类的真情是任何人生的蜕变都无法磨灭的。

牟氏父子在书中也不怎么让人待见,两人对权力的渴求,使其城府与手段都高明得让人寒心。但用蓝玉京的话说,牟一羽的性格虽然和他不大合得来,但却是信得过的。作者让读者从旁人的眼光观察着书中的人物,也随着迷局的解开,逐步意识到自己观点的偏颇。正如牟一羽对他父亲的看法一样,从最初的猜疑与迷惑,到最终的释然与理解,在迷惘与思索之中,使的人物的形象愈发丰满。这样的人纵然有着强烈的欲望,有过这样那样的糊涂账,却并没有忘记大是大非,忘记做人的原则,原来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复杂而污浊的尘世之中,并不是只有让人纠结的尔虞我诈的。郑铁岗与郑巧儿这对爷孙俩的出现,也为全书增添了一丝暖意,他们是那样的清明而澄澈,仿佛填满人胸臆的一束阳光,在满是城府的人群中,却成了恰到好处的异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如果说郑铁岗寄托了梁老笔下的“侠”之神髓的话,那么郑巧儿便是真情与真爱的寄托与诠释。“丫环也好,书僮也好,总之我是跟定你了。”貌似无心的言语,却洋溢着一种真情与盎然的意趣,只可惜郑铁岗最终还是成了情节的绊脚石,被梁老无情地借宵小之辈杀死了,否则蓝玉京还真没法带着郑巧儿闯荡塞外,成就侠名了。

连载版中的楚碧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一开始的出场就显得异常惊艳,兰舟画舫之中浅斟低唱,视官老爷的邀请如无物,与蓝玉京斟酒较技,相视而笑,潇洒而孤傲,且重情重义,后文的描写更可见其城府与机智,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最终死的不明不白,实在让人扼腕。

三、古色古香的意境与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

尔虞我诈的现实并未将书中一个个绝妙的意境所湮没,相反,这种时而出现的,古色古香的意境,却让人在扑朔迷离的前途之中,获得一丝惊艳与感动,定格成一个个美妙的画面,将字里行间流淌的古韵释放开来。

从书的一开始,这种古朴而柔和的意境便开始铺就,斜风细雨之中,一双燕子姗姗归来,随着悠扬的笛声,诉说着沧桑而美好的往昔时光。展旗峰下姐弟俩纯真的笑脸在碧波清荷之间烂漫地绽放,展开一幅年轻而唯美的画面。森林夜雨之中,蓝水灵凝视东方亮的背影,清冷的雨夜仿佛顿时被注入了一股暖意。燕子矶的晚照夕岚,秦淮河的携美邀醉,以及楚府的幽宅月色,都生动而美妙地出现在金陵之行之中,使这次原本让人困惑迷惘的金陵之行带上了一丝浪漫的色彩。再到最后小树林中的刀光剑影,西子湖畔的喋血柔情,可以说整部小说都是在古朴而清幽的气氛中发展着,不知不觉中被印上了梁氏武侠的独特印记。

而书中大大小小的打斗场面,在梁书中也是空前的精彩。一开始东方亮代表师父上武当挑战,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东方亮倔强而孤傲的个性仿佛融入剑法之中,连绵不绝的剑意似抽丝剥茧,奇变叠生,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武当之巅决战向天明,耿玉京将自己的领悟发挥得淋漓尽致,斗到酣处,闭眼出招,丝毫不落下风,最终一招白鹤亮翅挫败强敌,举坐震惊。金陵月色之下耿玉京大战七星剑法传人,夜空之下寒光湛湛,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在月光与寒光的辉映之下浪漫着,也奔放着。而删节部分之中,耿玉京更是大放异彩,他一剑逼退牟沧浪,一剑击杀英松龄、唐二先生等人,他将武当剑法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多强的敌人,一招白鹤亮翅便已足够,这才是真正的武当一剑!

书中的打斗场面之所以如此精彩,当然与梁老对于武学建设性的探索与创新是分不开的。一门武学是死的,然而一个人对其的思索与领悟却可以让其绽放出不同的光彩,而关于一些事物的联想与思考也可以同时融入武学,极大地丰富了书中的武学体系。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睹。官知止而神欲行。批大却,导大窾”,再如“任彼金刚猛扑,四两可拨千斤,任彼如泰山压顶,我只当清风拂面”,如“圆转加环,无使断缺,意在剑先,绵绵不绝。”而诸如“北斗七星”、“白鹤亮翅”等招式,更是被赋予了独特的浪漫色彩,可以很好地融入意境当中,使人从武学之中获得美感。

四、亲情友情胜过爱情

可以说,《武当一剑》最大的缺陷在于其中爱情的表现。删节版之中把西门燕配给耿玉京显得莫名其妙,即使是连载版,虽然有了郑巧儿,但两个人的爱情发展还是显得有些不疼不痒,真正可圈可点的,或许只有西门夫人殷明珠的爱情了。

然而同梁氏武侠前期的爱情史诗有所不同的是,梁老晚期的小说中更注重于对亲情与友情的表现。比如孟华与杨炎的兄弟情深,便写得颇有感染力,再如杨炎与龙则灵的祖孙情,齐燕然与齐勒铭的父子情,而这些,都是早期的小说所很少触及的。

《武当一剑》之中亲情与友情的光芒也是远远盖过了爱情。不歧是如此深沉地爱着这个他亲眼看着长大的义子,纵然还有一丝戒心,有一丝愧疚,然而在晕暖的灯光下,他却用最后一眼,道尽了两人之间十余年的真挚感情。夜晚山洞中疲惫的西门夫人与牟一羽相濡以沫,虽然明知这是自己的儿子,然而叫出一声“儿子”竟是如此之难,她只能用一个母亲细心的呵护,将儿子带入美妙的梦境。展旗峰下姐弟俩的笑语盈盈,洋溢着纯真无邪的感情,如鲜花般纯真明澈,让人因不歧复杂的心事而产生的阴霾与郁闷一扫而空。再如王晦闻对耿玉京的浓厚的“舐犊”之情,无相真人与耿玉京的师徒之情,牟沧浪与牟一羽的父子之情,郑铁岗与郑巧儿耿玉京的祖孙之情,耿玉京与东方亮及楚碧山之间的友情,都写得细腻而生动,跃然纸上,让人不知不觉之中为之触动,幻化成萦绕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温暖。

五、一些缺陷与不足

当然,《武当一剑》这本书的一些硬伤还是不少的,纵然是连载版,在故事完整性和思想性上要好不少,但同时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武当》的情节固然精彩,但是对两条暗线的触及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潜在幕后的西门牧等人,除了最后出来露了个脸,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显得有些突兀。

而书的结尾尤其显得仓促,删节版的速配固然显得莫名其妙,但该收即收,虽是有缺憾,但也影响不大。连载版在西湖畔小树林一段之后,又有东方亮上山与耿玉京决战,这本应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宿命大战,然而梁老就这样轻描淡写两句话就结束了,反而还比不上很多小的打斗,若是这样,反不如不写,用传说的方式交代出来可能会更好。而最后耿玉京和郑巧儿回乌鲨镇几段更是因赶工而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平淡而乏味。反观删节版,将小树林一段放在最后,小树林中的刀光剑影将故事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用生命凋亡所带来的美感予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然后很自然地结束,余韵悠长,不落窠臼,相比之下反而还算是好一些了。不得不再叹一句,都是连载惹的祸啊。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书中人物太多,梁老可能也没那么多心力全照顾到,以至于有些人物的处理方式有欠斟酌。如郑铁岗救熊廷弼一段,本可好好描写一番,使这个人物更能融入人心,然而却只是几句回忆就一笔带过了。而郑铁岗的死也有些不值得,徒然为情节服务,做出了无谓的牺牲。再者,如楚碧山之死,更是显得太过草草,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机智而果毅的人物,怎么会突然就变节了,突然就死掉了,也让我为这个人物感到深深的惋惜。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主角耿玉京的形象,仍是稍显单薄了一些。虽说连载版中的内容,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这一人物形象,使其有了几次独立自主决断的权力,然而仍然不是很出彩,以至于被许多配角抢去了风头。我想究其原因,可能还是这个人物的年龄设定的始终太小,尤其是心理年龄,纵观全书不难发现,出场的这么多人物中,他和郑巧儿竟然是其中年龄最小的,这随之也带来的一个现象是,书中的主要矛盾都被他的长辈与哥哥姐姐们抢去了,他走得实在太顺,以至于没遇到多少烦恼和忧愁。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即使有着再多的篇幅,也无法全面观察出一个人的个性,没有矛盾,就没有激情的碰撞,当然,也就产生不了一个鲜明而伟大的人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策。

但不管怎样,《武当一剑》应该算是一部不错的武侠小说,尤其是连载版的《武当》,它对于人性的思索与波澜壮阔的布局,以及关于武学禅学的一些大胆探索与尝试,都使它在梁氏武侠中独树一帜。或许,梁老若是沿着这条路再写下去的话,有可能会取得更大的突破,然而,梁公已然作古,这本《武当一剑》,当然也就变成了梁氏武侠最终的绝唱,让人在遍览梁书之余不免有些遗憾,只得长叹一声,惜哉!

作者简介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生[1]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他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3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一九四三年,冬季毕业于桂林中学)抗战胜利后,他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学国际经济,1949年定居香港,供职于《大公报》。他平时爱看武侠小说,还常常拉了查良镛交流心得。1952年一台雷声大雨点小的白鹤派与太极拳的打擂,《新晚报》为了再造声势扩大发行,遂请这位著名的武侠迷写连载小说,这就是新武侠小说之始的《龙虎斗京华》。到1984年“封刀”,一共是32年,35部,160册,1000万字。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开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除武侠外,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话,笔名有陈鲁、冯瑜宁、李夫人等,著有《中国历史新话》、《文艺新谈》、《古今漫话》等。

武当一剑作者

梁羽生、金庸的功绩,在于开了武侠小说的一代新风。“新派”不仅是他们自命的,也是得到社会承认的,旧武侠小说虽也热火朝天,但自始至终为新文学所瞧不起,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当时自命为大雅的报纸和自命为大报的报纸,都不屑于刊登,武侠的读者,还缺少知识分子,而主要是下层的“识字分子”。当时武侠小说的地位,犹如流浪江湖的卖解艺人,看的人虽多,却始终算不得名门正派,金、梁一出,局面顿时改观,各大报也都以重金作稿酬,争相刊登,读者也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港、台、新、马,一时风起云涌,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世纪。随后,关于武侠小说的专门研究也渐成热潮,与纯文学相比美。

“金梁并称,一时瑜亮”。1966年,受人之邀,梁羽生署名“佟硕之”,写了《金庸梁羽生合论》,谈到两人的不同: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重。本是切中肯綮的比较,但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左右对立,令他承受了莫大的压力。30年后,又有文人曲解评论,认为此文有借金庸标榜自己之嫌,从而引发一段金梁公案。但任凭世人如何揣度,梁羽生和金庸,在不同场合都表示过,他们是好朋友。其实,孰优孰劣,只是庸人所想,缺了任何一人,武侠世界怎能有如此的绚烂?

他生性平淡,不求功名,一生只在《大公报》及其副刊工作,编辑,撰述员。和曾经的同事金庸相比,普普通通,晚年没有诸多荣誉头衔,也甚少在内地曝光露面。他自小浸染国学,四书五经,爱好诗词。词比诗好,武侠小说中篇章回目多用诗词,堪称一绝。他爱下棋,围棋和象棋水平都不错,可以同时应付几人。除了小说、诗词,棋评也写得很妙。

本书是其作品之一,十六年武当悬案,三十年江湖迷踪,梁羽生演绎悬疑叙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