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四松堂集

作品类型

借古寄怀

主题

友情

主题

抒怀

主题

生活

主题

赞颂

主题

勉励

主题

文学

人物

古人

作品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高度地赞扬了曹雪芹的才华、品德,对其怀才不遇、家境的穷困深表同情,并告诫朋友不要寄食权门,要乐于贫贱,安心著述。

全诗十八句,分三层。第一层为前六句,叙述曹雪芹出身名门,但遭到不幸,家境穷困。这层中用曹霸、司马相如作比,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刻同情。

第二层是中间六句,赞扬曹雪芹的才华、品德、风度及他们之间的友谊。“诗笔有奇气”,不仅指诗,也包括文。其诗文的风格渊源于李贺的奇诡,又能冲破其“篙樊”,自有创造。“当时”以下四句是作者回忆与曹雪芹在“宗学”时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及曹的谈吐、风度。据载,曹雪芹曾在宗学任职,他们之间有一段很深的交谊。“西窗剪烛风雨昏”,借用李商隐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接体倒著”,用晋代山简的故事写醉后狂态,“高谈雄辩虱手扪”,用前秦名相王猛作比。用山简、用王猛作比,写出曹雪芹的傲岸不屈、才华出众。

第三层是写对朋友的思念和希望。“感时思君”,起过渡作用。这二句之下作者自注,在青峰口(长城关口,在今河北迁西县北),而曹雪芹在北京,故云“不相见“,由于思君,自然想起往日的友谊;在蓟丘(今北京)同看落日、在松亭(在今河北)对酒畅饮的日子。“劝君”以下四句是劝勉。“食客铗”,用《战国策·齐策》冯谖为孟尝君门下客,三弹剑铗而歌的故事。富儿门,是化用杜甫诗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劝戒朋友不要寄食权门,也饱含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辛酸。“著书黄叶村“,是活用苏轼诗句“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萎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这里殷切希望朋友要发挥其天才,安心著述,不能在贫穷中倒下。

全诗写曹雪芹的身世、才华、品德、风度及他们的友谊和作者的希望,层次井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用典虽多,但贴切而自然,没有枯燥、生僻之感。[4]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当时爱新觉罗·敦诚正受父命在松亭关(喜峰口)分管税务。爱新觉罗·敦诚与曹雪芹曾经朝夕相处,交谊颇深,现在两地睽隔,思念甚切。这年秋天,他写下了这首寄怀曹雪芹的诗。[2]

作品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勤印、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兰廷:全首诗感情热烈洋溢,既有对曹雪芹昔日繁盛家世的缅怀,又有对今日现实惨淡的同情;既有对老友的赞叹同情。又有对老友的勉励鼓舞。憾情起伏跌宕,时露不平之气。就写法而言,多用典故,多引诗句,而又紧紧切合曹雪芹的身世和性格,读来竟有一种雄奇奔放的气势。其风格情调略类于李白的歌行体古诗,令人感慨流连不已。(《清诗鉴赏辞典》)[5]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敦诚(1734——1791),字敬亭,号松堂,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世孙,爱新觉罗·敦敏之弟。清朝宗室、诗人。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寄怀曹雪芹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 有关曹雪芹诗二十首译注[M] . 徐州 : 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1975 . 2-3 .[3] 吕晴飞 李观鼎主编 . 中国历代名诗今译[M] . 北京 : 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1 . 1473-1474 .[4] 周啸天主编 . 元明清名诗鉴赏[M]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 1076-1077 .[5] 张秉成 萧哲庵主编 . 清诗鉴赏辞典[M] . 重庆 : 重庆出版社 ,1992 . 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