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河是琼南最长的河流,除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外是海南岛的第四大河。发源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部毛感乡仙安石林南麓,在三亚崖城镇(现崖州区)港门村注入南海。

中文名

宁远河

外文名

NingYuanHe

注入

南海

长度

90 km

地理位置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

主要支流

雅边方河,龙潭河

平均流量

20.6 m³/s

发源地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部毛感乡仙安石林南麓

面积

986 km²(1996年)

集雨面积

1020平方公里

坡降

4.63%

年均降雨

1462毫米

年均径流量

6.49亿立方米

落差

1101 m

形成变迁

宁远河,发源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部毛感乡仙安石林南麓,在三亚崖城镇港门村注入南海。除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外,为海南第四长河流。宁远河从毛感石林出发,上游流经崇山峻岭和原始密林,中游进入三亚北部的丘陵地区,到了三亚西北部的雅亮就开始进入了平缓的下游河谷平原,最后在三亚的崖城镇出海。因流经古宁远县治(今崖城,隋大业六年宁远县治此)得名。[1]

流经区域

流域位于东经109°5′46″至109°33′20″,北纬18°19′30″至18°39′30″之间,总的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上游河源地区为500米以上山地,中游多为丘陵,抱古以下多为河口冲积平原、台地,河道平缓,河床淤积,汛期洪水渲泄不畅,常造成崖城、保港一带严重洪灾。[2]

水文设施

流域内设有雅亮水文站1处,雨量站11处。最大年降雨量岭曲站2951毫米(1978年),最小年降雨量抱古站575毫米(1977年)。最大24小时雨量是抱古站的492毫米(1971年5月29日),最大3天雨量是南滨站的547毫米(1971年5月28日)。雨量总趋势是东北上游地区高(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900毫米),逐渐向西南下游递减,至河口崖城一带只有1200毫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620毫米,河口地区只有360毫米。历史最大的洪峰流量9917立方米/秒(1927年雅亮),最小枯水流量0.37立方米/秒(1996年5月7日,雅亮站)。流域内已建的主要水工程有中型抱古水库及抱古引水。[2]

宁远河

90年代中后期,在流域上游建设毛拉洞水库。计划总库容489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540万立方米。拟将宁远河上游集雨面积87.3平方公里的水拦住,引入藤桥东河梯级电站发电。其尾水可供灌溉与供水。2000年底,其下游的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在进行中,已于2007年竣工。[2]

新项目

宁远河是崖州的母亲河,不仅养育着崖州人民,也是三亚文化资源的积聚之地,保护和开发宁远河,是每个崖州人的心愿。崖州区斥资1.2亿元打造“新宁远河”的下游整治工程于2015年4月28日在三亚崖州区正式启动,通过为期1年的施工改造,使崖城大桥至高速公路桥河段(右岸)全长3.088公里变成宜居、宜景的河流生态景观,不仅能满足排洪防汛灌溉的生产需求,更成为崖州区人民未来的生活休闲去处。

新旅游

根据三亚市城市规划,崖州区将成为三亚市的西部中心城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沿宁远河两岸的发展廊道将成为重点发展区域,其滨河建设用地面积、居住人口规模和跨河交通运输工程数量将大幅增加,宁远河下游两岸防洪压力将不断加大。为兴利除害,充分发挥宁远河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解决宁远河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增加两岸高附加值土地开发面积,对宁远河下游地区进行全面整治与改造,将为崖州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滨河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本次宁远河整治前期第一阶段工程主要以清淤和护堤为主,力争在汛期到来前恢复河道的泄洪防汛功能”。崖州区副区长殷光标告诉人民网三亚频道记者,第二阶段将全面改善宁远河的沿河景观和生态环境,将宁远河打造成排洪和旅游兼具的河道景观工程,未来可将崖州中心渔港与创意产业园相连接,形成旅游景观带,从而带动崖州区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希望政府本次对宁远河的整治能够打造出像三亚河一样美丽的休闲景观河道,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水南村村民王明艳称,大隆水库建好后,宁远河因水流量较低导致河道变窄,周边村民利用宁远河床淤积抬升面积堆起沙场、开起虾塘、种起槟榔……使宁远河变得满目苍夷。崖州区政府成立后,对崖州区的母亲河——宁远河快速启动保护工程得到村民们的积极支持。

为了保障宁远河整治工程顺利开展,崖州区政府将本次整治的3.088公里宁远河下游分成两部分,同时开工以推进进度。

分三段保护

有着崖州区母的同时亲河之称的宁远河不仅创造着崖州古城辉煌历史,也孕育了承担国家使命的南繁育种产业走廊。由于缺少保护导致宁远河河岸多处堆放建筑生活垃圾,城区雨污同排等问题导致宁远河受到一定程度污染;而河岸的年久失修以及滨河道路缺少等问题,使宁远河的城市发展生命线作用未能显现。

崖州区成立后,对宁远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邀请了国内顶级的专家学者为宁远河保护、发展“把脉”,为宁远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划出“红线”,提升其承载三亚市西部城市中心生命线的活力。

崖州区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宁远河崖州段保护将分成上、中、下三段进行,上游部分主要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主,确保流域相关的林地植被、支流湿地生态环境的原始性;中游部分主要以村庄整治改造、田洋治理和河道生态化修复为主,突出南繁育种产业的发展,适度发展乡村休闲游;下游在结合崖州城区发展保护生态、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配套商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宁远河功能业态与崖州区水岸文化、经济、生态、景观价值相融合,滨水景观与城市融为一体,以廊道为线串联城市内部,实现宁远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

概况

宁远河,位于岛南部偏西,发源于保亭县红水岭,从三亚市港门港口海。集雨面积1020平方公里,干流总长83.5公里,坡降4.63‰,总落差1101米。年均降雨深1462毫米,年均径流量6.49亿立方米,年均流量20.6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流域内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2条,

河流 发源地 出口地 集雨面积 河长 坡降 年均径流

名称 (平方公里) (公里) (‰)(亿立方米)

雅边方河 乐东县毫子弄山 三亚市雅亮 116 17.2 11.8 0.7

龙潭河 三亚市扎造老村 三亚市落基村 104 20.5 9.86 0.46

治理开发

流域内已建主要水工程有中型抱古水库及抱古引水。

1990年代中后期,在流域上游建设毛拉洞水库。计划总库容489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540万立方米。拟将宁远河上游集雨面积87.3平方公里的水拦住,引入藤桥东河梯级电站发电。其尾水可供灌溉与供水。2000年底,其下游的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在进行中。已于2007年竣工。

水库

三亚市抱古水库

位于三亚市宁远河的崖城镇,于1977年开工建设。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176米,上游护坡为干砌块石。溢洪道为临时泄洪道,宽度40米。库区工程于1979年11月建成。因填坝土料含粒较多,蓄水位达一定高度,坝身渗漏严重。1991年进行背水坡埋设砂碎石导渗沟,坝身灌泥土浆,上游护坡加固,溢洪道进口建小矮浆砌石堰,泄洪道泄水渠按过水断面修挖顺直。坝后电站装机2台,装机容量360千瓦。

设计灌溉面积694公顷。水库水源主要是补充宁远河引水工程,另开挖直接灌溉渠道长度6公里,直灌面积20公顷。

水坝

建设年度 工程名称 所在河流 所在市县 坝型 引用流量(立方米/秒)灌 溉 面 积(公顷)

设计 实用 设计 现达 旱涝保收

1966 宁远河水坝 宁远河 三亚市 浆砌石重力坝 0.95 0.95 967 867 533。

宁远河引水工程 位于三亚市崖城镇境内的宁远河中下游,集雨面积787.3平方公里。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6月完工。拦河引水坝是浆砌石硬壳溢流坝,坝高6.8米,长180米。水坝采用底流消能,南北两端开渠引水,引水流量0.95立方米/秒,北干渠长19公里,南干渠长14公里。建坝清基时因无法解决大量渗水,决定提高基础2米,原设计消力池长24米,改为护坦长21米,护坦尾端加砌消力墩,消力墩下设消力池长5米,当年护坦冲坏多处,按原样修复。1961年洪水再将护坦冲坏,采用钢筋混凝土铺筑加固。1962年洪水将钢筋凝土护面冲卷起来,同年进行水工模型试验,该坝暂按原样修复,1963年洪水将水坝冲垮。广东省水电厅工作组检查认为:“消力不够,河床被冲刷淘空,冲垮先从中间冲断,逐渐向两端扩展”。1966年水坝复建,采用面流消能。在施工中,采用成排沉井,井缝设有钢板缝,中间充填浓沙浆,1968年建成。原设计灌溉967公顷,现有效灌溉面积867公顷。

发电

编号 电站名称 所在河流 主管单位 水头 流量(立 装机容 2000年发电 投产日期

(米)方米/秒) 量(千瓦)量(万千瓦时)

39 南 文 宁远河 乐东保国农场 72 2 630×2 220 1985

42 南 塔 宁远河 三亚立才农场 23 10 500×3 350 1987

四、南改梯级电站

1975年保亭县在宁远河上游建有南改水陂,与南改二级电站,宁远河上游的水被跨流域引入藤桥东河。后相继又建成南改三、四级。规划还将建设五、六、七级电站。南改二、三、四级站特性见表12-1。90年代中期,县政府引来投资商开发建设毛拉洞水库,该库控制集水面积87.3平方公里,总库容489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540万立方米。设有坝后电站(装机800千瓦×2),相当于南改一级。2000年底,因资金等问题,该库与坝后电站均在续建。一旦龙头水库建成后,南改各级电站可适当扩大装机,规划梯级电站总装机可达2.2万千瓦,水能资源将得以充分利用。而目前已运行的几级站总装机才486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