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诚),北宋天台(今属浙江)人。敕封“紫阳真人”,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之一。

年长任台州府吏,嘉祐二年(1060年)因受累谪戍岭南,走上访道修仙之路。熙宁二年(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得金丹火候之诀。于熙宁八年(1075年)著成《悟真篇》。晚年返台州,居桐柏山崇道观,广授道徒,卒于百步溪。

被后世尊为“道教南宗始祖”,并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四库全书》将其所著《悟真篇》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此外还著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方》《金丹四百字》《金华秘诀》。

元丰五年(1082年)在百步(今临海百步)“天炎浴水中”,趺坐而化。

中文名

张伯端

别名

张紫阳

性别

出生日期

0984

去世日期

1082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天台(今属浙江)

信仰

道教

主要成就

《四库全书》将其所著《悟真篇》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

代表作品

悟真篇

所处时代

北宋

字号

字平叔,号紫阳

人物生平

人物简介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又名用诚(成),号紫阳,敕封紫阳真人。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北宋时浙江天台人。自幼博学,三教经籍、医、卜、兵、算,无不涉猎。曾长期居台州府城临海为府吏,后因火烧文书被流放岭南。从此,浪迹云水,寻师访道,修炼内丹。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张伯端投桂林知府陆诜为机要典事。隔年随调成都。在成都天回寺得高道刘海蟾(吕洞宾传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使他原来不明之处顿时“雾开日莹”。

次年(1070)陆诜病逝,张伯端便前往汉阴山中(今陕西省紫阳县)修炼。道成后,转徒于秦陇(陕甘一带)云游布道。不料 “三传非人,三遭祸患”,被凤州太守流放。幸解押途中遇石泰为之申冤而获释,感激之余,张伯端将所得秘诀倾囊相授。

随后经翼城返回,乡居天台山桐柏宫修炼、著书、传道授徒。熙宁八年(1075)著成内丹经典《悟真篇》。后赴山东兖州,嘱知州马默“流布此书”。然后经常州、杭州返桐柏宫修炼。元丰五年(1082)三月十五日,张伯端往返临海途经百步溪(今属临海)时水解羽化,世寿99岁。后人在桐柏宫建紫阳殿供奉,还在其羽化地百步和临海旧居建祠立观以志纪念。

紫阳真人

张伯端的《悟真篇》倡导“三教归一”,在道教传统的命功的基础上,引入儒家“穷理尽性”和佛教“达本明性”的心性修养方法,将隐匿在金丹术中的内丹妙道和盘端出,形成“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南宗丹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道教的发展。《悟真篇》与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张伯端被尊为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桐柏宫亦因此成为南宗祖庭。张伯端与其嫡系法脉传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合称南五祖。

人物经历

张伯端生平相关史料多语焉不详,亦间有虚妄,为后世研究带来困难。好在《悟真篇》的自序留下了可靠记载,故本条目以张伯端亲撰的《悟真篇》两序为基础,与相交集人物的正史记载相印证,并吸收今人研究成果,对历代相关史料进行严谨的考辩取舍,力图梳理出最贴近历史真相的张伯端生平。

乡籍天台

《悟真篇·序》中张伯端亲笔署名“天台张伯端平叔”,其天台籍贯明白无疑。此后六百年亦无人异议。然而自清《康熙临海县志》首现“临海说”后,张伯端的乡籍成了三百年争议不绝的历史公案。直至新中国修志,学者们求真务实,1989年版《临海县志》率先摒弃旧志关于张伯端的失实记载,不再为之立传;而《天台县志》和《台州地区志》都为之立传,明确了张伯端的天台的身份份。至此,“张伯端是天台人”已成共识。

然而,在世纪之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引发的争名人风潮中,临海学者著《台州道教考》,以“郡人就是临海人”、“雍正皇帝认可张伯端是临海人”、“天台齐召南将张伯端改为临海人”等为依据,重新主张“张伯端是临海人”,引起了学术界的新一轮争论。但随着“张伯端籍贯考辨的几个关键问题”的针对性考辨论文在刊物《宗教学研究》上公开发表,原先曾持“临海说”的几位学者纷纷转而认同“天台说”,持“保留意见”的《台州道教考》作者也公开表示“不再争论”。而在道教界,无论社会上对张伯端的籍贯如何争议,几百年来道士们每天早课诵念的《南五祖宝诰》开句“九皇降迹于天台”,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九皇)张伯端是天台人。

2014年,台州市社科张伯端开展伯端籍贯问题专列课题研究,其成果《张伯端籍贯考辩的正本清源》得出了“张伯端是天台人”的明确结论,标志着张伯端的籍贯之争再次划上句号。

台州府吏

张伯端虽然少年博学,从洛阳会邵雍时自言“曾肆力于儒,肄业国学,久不第”和南宋翁葆光《悟真篇注》称他“肄业辟雍,唯翁(张伯端)不第”的记载可知,张伯端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作为一个科举不第的读书人,为了生计屈就台州府吏就是地理成章地选择了。于是,府城临海也就有他的旧居遗迹。

明确称张伯端任台州府吏的说法首见于清《康熙临海县志》。此前南宋白玉蟾在《高祖先师天台紫阳真人赞》中称其为“元丰一皂吏”,这皂吏应该就是指台州府吏,而元丰两字也许是泛指,因为元丰期间张伯端已是95岁以上的老人,根本不可能再去当皂吏了。

后来,据〔宋〕陆思诚《陆彦孚记》称张伯端“坐累,谪岭南兵籍。”这“坐累”两个字作何解释?清《康熙临海县志》给出的答案是: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食鱼戏匿之梁间。平叔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平叔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因赋诗云:“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因按火烧文书律遣戍。”不似此说看似合理,却经不起推敲。所载“鱼案”只是一个并非临海专有的传说故事,譬如常州版的故事情节雷同只是主人公不是府吏张伯端而是县吏龚子彬。“赋诗”更是元至顺年间福建廉访使蜜兰沙扶乩所得的乩笔诗。故该志所继难以为继。《台州道教考》称张伯端“因火烧文书罪,被流放岭南。……一方面是对所掌冤屈案件的同情,更主要的是他内心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可备一说。

岭南访道

岭南,是指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的地区,相当于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历史上,由于岭南远离中原相对荒蛮,曾被作为流放之地。

通常认为,遭流放是不幸的,可是对于好道的张伯端来说,却可以因此抛却俗务专心事道,从而走上修道成仙的光明大道。张伯端被流放岭南的具体地点未见史料记载。元《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悟真篇本末事迹》均称:“浪迹云水。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历四方。”这里的“云水”,有人认为是广东省乐昌县的云水河,但是那里没有任何与张伯端相关的遗迹或者传说,而乐昌亦非道教名胜,因此称张伯端在云水一带访道缺乏依据。事实上,“浪迹云水”是指张伯端如行云流水般地在岭南地区四处访道。正如他在《悟真篇·序》中所言:“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其足迹所至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有史料记载的主要地方是桂林。

张伯端桂林赠歌刘道人是第一个有时间可考的生平节点。据南宋桂林摩崖石刻《张平叔真人歌跋》:“刘君讳景,字仲远,桂林人也,嘉祐末得是歌”可知,嘉佑末为公元1063年,此时张伯端年已八十,经过数十年访道修炼,已是道行高深的一方名人了。

桂林依陆

根据陆思诚《悟真篇记》所载,宋治平中,张伯端在桂林依龙图公陆诜,此后“公移他镇,皆以自随。最后公薨于成都,平叔转徙秦陇。”又据曾金兰等考证,陆诜于嘉祐八年(1063)六月帅桂林,治平元年(1064)十月赴邕州处理峒亊,治平三年(1066)四月知延州,治平四年(1067)十一月知晋州,熙宁元年(1068)知真定、成都。可以判断,张伯端很可能是在治平元年(1064)上半年桂林遇陆诜的,此后一直相随,直至熙宁三年(1070)八月陆诜在成都病故。其间张伯端的活动轨迹与陆诜的仕宦变迁相一致。

《历代神仙通鉴》曾记载有张伯端治平中在洛阳会邵雍的故事。有学者认为,“治平年号共四年,如按治平二、三年(1065-1066)推算,生年则为雍熙元年(984)左右,与‘住世九十九’相吻合。但此说似乎根据不足。按其他史料,治平中张伯端先在桂林,后随陆诜转成都,似不可能另去一趟洛阳。”其实,陆诜知桂林后,因处理邕州峒蛮事宜有功,被英宗任命为天章阁待制(从四品)、知谏院。可就在赴京任职的途中,又被重新任命为“兵部郎中鄜延路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时间是治平三年(1066)夏四月。于是陆诜赶紧到京城觐见皇帝,然后赴延州上任。其间途经洛阳,此时著名的易理大师邵雍亦居洛阳,张伯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请教机会,于是就有了张伯端会邵雍的故事。由于陆诜己经知道进京觐见皇帝后马上就要返经洛阳赴延州上任,所以很可能就让年迈的张伯端在洛阳歇息等候,这就为张伯端会邵雍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成都遇师

张伯端在《悟真篇·序》中称:“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憔悴。虽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后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

成都遇师是张伯端访道过程的关键节点和终点。他此前数十年苦苦寻求的金丹真诀,终于如愿以偿。

成都遇师时间序中已讲明是“熙宁己酉岁”,即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

遇师的具体地点,据《悟真篇集注肆薛紫贤肆迹》所记:“平叔先生,旧名伯端,始于成都宿天回寺,遇异人,改名用成,授以丹诀”,当是天回寺。

至于师父是谁?陆思诚《悟说的是记》说的是刘海蟾。翁葆光《悟真篇注序》则说是青城丈人。但是青城丈人只是一个道号,究竟所指何人并没有明说。白玉蟾等南宗嫡系传人,以及南宋《混元仙派图》和元《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历代文献多认定是刘海蟾。至于教内道士们天天颂念的《南五祖宝诰》,则明白无误地称“一脉浚通于刘祖”,也就是刘海蟾。

汉阴成道

张降端成都降降之后不久,熙宁三年(1070)八月,年仅59岁光龙图公光光即亡故。失去依托的张伯端何去何从呢?

《青华秘文》称张伯端“自成都归于故山”,显然不合情理。设身处地想一下,曾让张伯端“寝食不安,精神憔悴,虽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的金丹真诀,在成都意外地得到真人传授而豁然开悟之后,张伯端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不是回家,而是尽快地找个合适地方潜心修炼,将真诀付诸实践,以成就金丹大道。陆诜的英年早逝,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这个念头。

那么到哪里去修炼呢?陈耆卿《嘉定赤城志》称其“曾入成都遇真人得金丹术,归以所得萃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陆诜之孙陆彦孚《悟真篇记》则称其在桂林随陆诜后,“公移他镇,皆以自随。最后公薨于成都,平叔转徙秦陇。”《历代神仙通鉴》云:“往荆南访都运马处厚,得其资材,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修炼,丹成遂返台州。”三种说法貌似矛盾,实则一致,就是去汉阴山中修炼(其地也因此被命名为紫阳县)。

就在这天造地设的修仙圣地,张伯端在多年内丹修炼功底的基础上,按照师父所传的丹诀,全心全意地投入修炼之中。经过大约二个年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金丹大道。

秦陇传道

道成之后,张伯端怀着济世度人的慈悲心开始了秦陇传道之旅。张伯端在《悟真篇·后序》中写道:“伯端向己酉岁于成都遇师,授以丹法,自后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皆不愈两旬”,最终触怒凤州太守而遭黥窜。好在解押途中偶遇石泰,不仅因而脱缰解锁,而且得到了理想传人。

传道石泰后,张伯端心头的大事已了,一种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于是,不久就告别石泰踏上了回乡之路。时间当在严冬之后,即熙宁七年(1074)春。

天台著书

根据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载:“张伯端,天台人……归以所得萃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清台州知府张联元《天台山全志》所载亦同。当年好道的张伯端迫于生计离开天台赴府城临海当差,结果临海成了不堪回首的伤心地,以自由之身回天台桐柏宫修道著述。这正是教内一直奉桐柏宫为道教南宗祖庭的重要原因,也是清雍正重修桐柏宫的撰联“东浙无双地,南宗第一家”的缘由。

一说,临海有张伯端故居、悟真坊、悟真桥、紫阳街等遗迹,主张《悟真篇》在临海写成,但是台湾学者曾金兰等经过分析“不得不怀疑为事后附会之作”,而紫阳街更是直到1998年才命名,难以为凭。

天台授徒

张伯端的《悟真篇·后序》称,此书“既出,而求学者凑然而来,观其意勤,心不忍拒,乃择而授之。”寥寥数语,就将天台上伯端天台上台授徒的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现存北京白云观的《诸真宗派总薄》称:“紫阳派”系“张紫阳真人于雍熙(疑为熙宁之误)年间,在台州府天台县崇道观(即桐柏宫)流传。”也印证了张伯端在桐柏宫著书授徒的历史事实。

这篇后序接着指出:“然所授者,皆非有巨势强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达、能仁明道之士。初再罹祸患,心犹未知,竟至于三,乃省前过。……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居前,刀剑加项,亦无复敢言矣。”此序写于“元丰改元(1078)”,讲明张伯端在桐柏宫的授徒活动,在这一年宣告结束,转而以《悟真篇》书籍形式来传播丹道。让“根性猛利之士,见闻此篇,……可因一言而悟万法”,而“如其习气尚余,则归中下之见,亦非伯端之咎矣”。

必须指出的是,张伯端秦陇传道的“三传非人”与天台授徒的“竟至于三”不是一回事。若不认真研读两序,将两者混为一谈,张伯端理清平就很难理传说

兖州传书

据陆彦孚《悟真篇记》载:“久之,事扶风马默于河东。处厚被召,临行,平叔以此书授之曰:平生所学,尽在是矣,原公流布,当有因书而会意者”。据《宋史》,马默在元丰元年(1078)开始知兖州,元丰三年(1080)被召还京。其时间点与文中“久之”相符,地点亦与“河东”(黄河以东)相合。估计张伯端在《悟真篇》书成之后,认定马默是流布此书的合适人选,就打听他的去向。当得知马默在兖州任职后,即携书前往拜访。时间可能在马默知兖州不久,即元丰二年(1079)。马默亦是好道之人,就留张伯端在身边以便讨教,直至元丰三年(1080)马默被召赴京任职。临别时,张伯端将《悟真篇》郑重交给马默,嘱其流布。传书既毕,张伯端即循大运河返回天台。途经常州、杭州时,有可能短暂滞留,遂演绎出红梅阁、瑞石山著书的故事来。

天台修道

张伯端兖州传书的心事既了,即回天台桐柏宫安心修炼,会友论道。

据元《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后处厚(马默)出为广南漕,紫阳复从之游。”然据《宋史》和相关史料考证,马默任广南漕是在元丰四年(1081)秋到任,后“以疾求归,知徐州”。而张伯端元丰五年三月即于天台百步仙逝,要说他在逝前几个月还千里迢迢去广南“从游”,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至于罗浮山传王邦叔的故亊,首见于《青华秘文》序,次见于清《罗浮山志会编》,而后者显然是前者的翻版。据曾金兰在《张伯端访道与传道路线考》文中考证,若张伯端到罗浮山,赴广南会马默应是最可能的时间点。然如前所述,这个时间点存在的可能性极小。再说,罗浮山并无张伯端踪迹的可靠记载,已考明是白玉蟾再传弟子的王邦叔亦不可能与之交集,加上张伯端在写后序以后已发誓不再授徒等等因素的分析,曾金兰就用此事“迨不可能”给以断然否定。

所以,张伯端自兖州回天台桐柏宫直至仙逝的一年多时间中,除了偶尔往来临海等近距离走动外,没有再出过远门。

百步升仙

元丰五年(1082)三月十五日,张伯端在往返临海途经天台百步(现属临海)时尸解羽化,住世九十九岁。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张伯端“元丰五年(1082)三月十五趺坐而化,住世九十九岁。有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一好禅弟子,用火烧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焉,色皆绀碧。群弟子至,遂指谓曰:“此道书所谓‘舍利耀金姿’也!”

史学界对于张伯端逝于元丰五年的说法都无异议,日期则有“三月十五”和“三月初五”两种说法,通常依教内所持前说。争议较大的是年龄,这关系到张伯端的生年。

南宋翁葆光《悟真篇直指详说·序》称张伯端“于元丰五年三月初五日尸解……其阅世亦九十六载矣”,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称“住世九十九岁”异。经与《历代神仙通鉴》中张伯端治平年间会邵雍时自称八十二岁相印证,恰与后者吻合。所以张伯端住世99岁得到道教界和多数学者的认同。中国道教协会主编的《道教大辞典》和任继愈主编的《宗教大辞典》等许多文献所载“张伯端(984-1082)”,即是由“元丰五年(1082)”羽化再按住世99虚岁推算所得。

至于张伯端羽化地,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称张伯端为“郡人,……归,以所得粹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已而仙去。”可知,张伯端当逝于台州。《天台山全志》等则进一步明确为天台山百步溪。张伯端自百步溪水解成仙,遗蜕漂至竹溪村被捞上岸。其村遂改名仙人村。乡民在其解化处建祠纪念,匾题“紫阳真人神化处”。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台州推官张滂在百步修建紫阳庵,并重修碑石,题曰“重修紫阳题诗碑记”。

主要成就

思想成就

思想可大致划为三个时期,大约可以以他的三本著作为界:

1、《悟真篇》代表早期的出儒入道,倡道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合一思想;

2、《悟真篇后遗》(篡改版本)代表中期思想,出儒入禅,以彻了性学为阶段目标;

3、《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代表晚期的转变,性命双修双融,而正式酿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内丹学说。

任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还入身;何时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内丹学说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紫阳真人张伯端

张伯端虽然认为道、儒、释“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不同,主张先修命、后修性,最后性命双修,形神俱妙,儒释道三教都是太上老君的宗教,老子化胡,随方设教。

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撰写的《悟真篇》,以《阴符经》《道德经》为两大理论依据,“略仿《参同契》”(清·朱元育的《悟真篇阐幽》),全书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道臧精华录》谓:“是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

该书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同被尊为道教的“丹经之祖”。

其他作品

张伯端《悟真篇》

创作的道家养生功法《悟真篇》,总结北宋之前的道家内丹思想,为丹道集大成之作;后信奉道教的雍正将其所撰的《悟真篇》后篇改编编入《御选语录》中。自北宋以来,《悟真篇》历受学者推重。但佛者、近佛者,多加曲解,甚至臆改本文,以致各本真伪并存,文字颇多出入。

(此书序各本均有同异。宋夏宗禹《讲义》本,翁象川渊明无名子《注解》本,清朱元育《阐幽》本,明陆西星《外史》本,均未收此序;清董元真《正义》本有删节,自注云“稍节从陶氏本”;《十书》《注疏》《三注》《直指》、等则收全部序文,但亦互有出入。

轶事典故

修炼功成

张伯端年轻时聪明好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云:“张伯端,天台人也。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历四方。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陆龙图公诜,镇益都,乃依以游蜀,遂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修炼功成,作《悟真篇》行于世。”

尝有一僧,修戒定慧,自以为得最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顷刻辄到。一日,与紫阳相遇,雅志契合。紫阳曰:“禅师今日能与同游远方乎?”僧曰:“可也。”紫阳曰:“唯命是听。”僧曰:“愿同往杨州观琼花。”紫阳曰:“诺。”于是,紫阳与僧处一净室,相对瞑目趺坐,皆出神游。紫阳才至其地,僧已先至。绕花三匝,紫阳曰:“今日与禅师至此,各折一花为记。”僧与紫阳各折一花归。少顷,紫阳与僧欠伸而觉。紫阳云:“禅师琼花何在?”僧袖手皆空。紫阳于手中拈出琼花,与僧笑玩,紫阳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人者,亦间见矣。”紫阳遂与僧为莫逆之交。后弟子问紫阳曰:“彼禅师者,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紫阳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弟子曰:“唯。”

紫阳常云:“道家以命宗立教,故祥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祥言性而略言命。性命本不相离,道释本无二致。彼释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是为最上乘法,故号曰金仙。传大士诗云:‘六年雪岭为何因,只为调和气与神。一百刻中为一息,方知大道是全身。’钟离正阳亦云: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出凡龙。以此知,释迦性命兼修分晓。其定中出阴神,乃二乘坐禅之法,奈何其神属阴,宅舍难固,不免常用迁徙。一念差误,则透灵别壳异胎,安能成佛?是即我教第五等鬼仙也。其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入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舍而已。其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故神仙不取。释迦亦云:‘惟以佛乘得灭度,无有余乘。’又曰:‘世间无有二乘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尔。’释迦之不取二乘,即我教之不取鬼仙也。奈何人之根器、分量不同,所以释氏说‘三乘之法’;道家分‘五等仙’、三千六百旁门法也。钟离真人云:‘妙法三千六百门,学人各执一为根。岂知些子神仙诀,不在三千六百门。’此正释迦所谓‘惟一佛乘得灭度’之意也。”

满庭芳

真铁牛儿,形容丑恶,性刚偏好争驰。人人皆有,那角解牵骑。种就黄芽满院,更须用、神水浇之。宫里,若无此兽,安得似婴儿。乾坤真动静,生成家活,总赖于伊。饥餐虎髓,渴饮水银池。夜半牵车进火,霞光迸、海底腾辉。牧童笑,华池宴罢,乘个月明归。

解佩令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识五行、逆顺颠倒。妙理玄玄。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偏三岛。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合真空,太虚是了。

朱涣

白云封断仙岩路,重重洞门深窈。翠竹笼烟,苍崖溅瀑,古木阴森回抱。坛空不老。锁一片莓台、几丛莎草。试把桃源,较量风景是谁好。

乘鸾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鹤飞猿啸。树拥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尘氛可笑。久志慕丹台,梦思蓬岛,愿把英游,细参梨与枣。

人物争议

籍贯考辨

清朝时《临海县志》记载: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嗜鱼戏匿之梁间。……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因赋诗曰:‘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衍。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经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因按火烧文书律遣戍”。事实是不是如此所说,让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重回到张伯端的生活年代去看一看吧

宋临海人陈耆卿(1180~1237年)在其所著的《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五中称:张伯端郡人,字平叔”。大家都知道,宋代时,设府于州,“郡”即州府所在地。临海是台州的所在地,故“郡人”的意味自是不言而喻。而后,言称张伯端为“天台璎珞街人”或“璎珞街人”,还有玉枢子王建章的《历代仙史》及《张真人本末》与清康熙《临海县志》等。按戚学标《台州外书》,璎珞街在临海“府治东北,有宋真人张伯端故宅,即今紫阳楼是也”。陈耆卿本为临海人,其生活年代与张伯端仅相差百余年,有关张伯端生平活动的口碑和史实,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陈耆卿受学于叶适,文章法度,具有师承。他所著的《嘉定赤城志》为台州总志,以所属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条分件系,分十五门。宋世荦赞其志“积十数年参考之功,创千百载遗缺之迹,词旨博赡,笔法精严,称杰构焉”。因此,陈耆卿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即张伯端为临海人。

清雍正皇帝在其御书的《道观碑文》中讲得更明白了:“紫阳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尤其重要的是,齐召南在清乾隆三十二年所撰的《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卷七中,清清楚楚的有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之记载。齐召南(1703~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城关人。自幼聪颖,有“神童”之誉。后累官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礼部侍郎等职。曾得到乾隆皇帝“不愧是博学鸿词“的赞美。作为一个天台人,早在清乾隆时就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张伯端的籍贯问题,足见其治学的严谨。再则,临海历代《县志》均记载有张伯端及其生平,而天台没有;临海城内有紫阳故居、紫阳道观,天台也没有。这些于陈耆卿的记载相印证,足以证明张伯端为临海人,是无可辩驳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