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公元1至6世纪七代王朝的都城。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

汉魏洛阳城市规模在北魏时达到最大,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分为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圈。[3]

西周初周公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东周时称洛阳。西汉汉高祖刘邦定都于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迁都于此。因汉魏两代之繁荣,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1961年,国务院公布汉魏洛阳故城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中文名

汉魏洛阳故城

外文名

Hanwei Dynasty Capital of Luoyang

所处时代

东汉至北魏

占地面积

100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保护级别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编号

Ⅰ-153

发掘时间

1962年

遗址现状

城墙遗址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4座,北墙东段有3座。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城门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中国古代都城遗址]

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最北一门是北魏的承明门,向南是北魏的阖闾门,即东汉的上西门,再南是北魏的西阳门,再南是东汉的雍门,北魏时废,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门,即东汉的广阳门。北城墙探出2座城门,西面的一门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门,即东汉的夏门,东面的门洞已破坏,有一条路土通过,应是北魏的广莫门,即东汉的谷门。东城墙探出3座城门,皆为一门一洞。北起第一门是北魏的建春门,即东汉的上东门,与阖闾门相对。第二门是北魏的东阳门即东汉的中东门,与西阳门相对。第三门是北魏的青阳门,即东汉的旄门(又称望京门),与西明门相对。文献中所载南城墙的4座门,自西向东为北魏时的津阳门(东汉津门)、宜阳门(东汉小苑门)、平昌门(东汉平城门)、开阳门(东汉同名),没于洛水已无迹可寻。

阊阖门

阊阖门是北魏宫城的正门,其北面正对宫城正殿太极殿;南面为御道铜驼街,并直通内城正门宣阳门。阊阖门始建于曹魏明帝时期,西晋、北魏时沿用。

阊阖门复原图

阊阖门北面正对宫城正殿太极殿;南面为御道铜驼大街,并直通内城正门宣阳门。作为象征帝王威仪的礼仪性建筑,阊阖门是举行帝王登基、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极少用于通行。洛阳市阊阖门遗址是为止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都城宫城正门,阊阖门的左右双阙也是迄今为止发掘所见最早的宫城门阙。[1]宫城遗址

宫城遗址

东汉时期,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曹魏、西晋变化不大。北魏时建立了单独的宫城。北魏的宫城位于城内北中部,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占全城总面积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南、东、西三面城门已找到,南门也称阊阖门,门洞阙口宽约46米,门两侧有厚大的夯筑土阙,形制雄伟;东门云龙门与西门神虎门相对。宫城内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应是北魏太极殿遗址。在宫城其他地方还发现夯土台基20余处,亦为宫殿遗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12~13米,残高6米左右。城内也发现有20多处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阳全城,是进攻和防守的制高点,在城墙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见这里应是一座军事要塞。

太极殿

中国第一座太极殿

太极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宫殿名称。自三国时期,魏明帝始建太极殿后,直至唐朝历代皇宫正殿(类似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皆为太极殿,之后北宋西京洛阳的大内正殿亦为太极殿,清代北京紫阊阖门、太极殿遗址禁城亦有太极殿。

太极殿的建造,确定了汉魏洛阳城的建筑布局中心,而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宫城布局形态,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布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永宁寺塔

永宁寺塔为北魏永宁寺佛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国都洛阳城内,现已不存,遗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310国道与陇海铁路交叉口处。

永宁寺复原图

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塔刹上有相轮30重(一说为13重之误),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悬挂金铃。晚上和风吹动,十余里外都可听见。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围以锦绣,门窗涂红漆,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太学遗址

始建于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学生曾多达3万余人。熹平四年(175)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块,史称熹平石经。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

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达3万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万平方米左右。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东汉灵台遗址在内城南郊,今洛阳市伊滨区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

灵台

灵台遗址

灵台创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灵台遗址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8米余。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78~139),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金墉城

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255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唐初,洛阳县治设金墉城,贞观六年(632)移于东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废。经勘察发现三座小城连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环流,各城门阙皆有遗迹。城内发现夯筑台基多处,以及砖砌基址、水池等。

永宁寺

永宁寺

北魏时,增修外廓城,长、宽各约10公里和7公里。城内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丽。永宁寺在宫城外西南面,初创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建成16年后被雷击焚毁。据勘测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60米,中心为塔,塔基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位于今地表之下,上层基座长宽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垒砌镶包。在发掘塔基的过程中,出土一批工艺精湛的泥塑造像,给研究北魏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另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平等寺北齐造像碑俗称寺里碑,在汉魏故城内城东垣外,今偃师市寺里碑村南。计四通,下部皆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萨、弟子像,结跏趺坐的六佛图,姿态优美的飞天,慢步行进的大象,造型生动的猛兽,以及帐幔、火焰、莲花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1962年开始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历史沿革

周武王元年(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都城。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国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也是秦都咸阳通往东方各地的要道。 

汉更始三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汉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焚洛阳宫庙及人家,繁华的洛阳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魏延康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前赵永嘉五年(311年),刘聪率军攻入洛阳,焚毁城池。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洛阳城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宫城、内城、外郭城。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灭亡,洛阳城沦为一片废墟。 

1956年,河南省将汉魏洛阳故城列为保护古迹之一。

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

198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依法划定了汉魏洛阳故城的保护范围,并予以公布。 

2005年,洛阳市完成了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保护工程。

2006年,《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出台,为汉魏故城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武器。 

2009年,尘封千年的汉魏洛阳故城铜驼大街首次露面。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太极殿遗址进行了发掘。 

2017年1月至11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洛阳片区大遗址保护工程之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的实施,洛阳市文物局组织联合考察队伍对阊阖门遗址及周边区域再次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此次发掘的意义在于长期以来,对于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沿革,尤其是城址始建和建城初期的情况,由于考古资料的匮乏一直不甚明朗。此次勘探和发掘工作,为了解该城址的早期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汉魏洛阳故城曾发现过时代约为西周中晚期的城墙,此次西周墓葬的发掘为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0年,考古人员首次发掘内城西明门内大街遗址,不仅让汉魏洛阳故城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得以再现,还直观展现了500多年间的朝代更替。

建城详情

文物工作者通过对汉魏故城城垣的解剖、试掘,发现汉魏洛阳故城现存规模和形制不是某一时代的产物,而是经过长期的修缮和增筑活动才逐渐形成的。

汉魏洛阳故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组成。在内城,即汉至晋代洛阳城的中部,发现了时代最早的城址。其规模基本为方形,大致合当时的东西六里、南北五里,从掌握的材料看,其具体时代不晚于西周中晚期,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建城的开始。时代稍晚的城址位于汉至晋代洛阳城的中部和北部,约为春秋晚期筑造,除北部为新扩部分外,南部沿用西周时期所筑之城,并略有修补或增筑。时代最晚的城址则是沿用西周、春秋晚期城址并向南扩大而成,其筑造年代约晚于东周,早于汉代。前期城址仍被沿用并有所修补。这时期的城址约南北九里、东西六里,已达到并形成了汉晋时期洛阳城的形制和规模。此期城圈在西汉至北魏历代均有修补或增筑,并被各代所一直沿用。由此可知,在汉晋洛阳城的城址上,至少有三个规模不同、时代各异的古代城址叠压在一起,而且每一时代较晚的城址都是在沿用前代的基础上,向北或向南扩大而形成新城的。

西周筑城

文献中关于在洛阳在周代的营建,其间有两次大的城市建设高潮。一次在西周开国之初,另一次则在春秋战国之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考古勘查发掘工作,已经确认,早在西周时期,这里已涌现出一座规模可观的城址,为汉魏洛阳故城建城之始。

关于西周初年营筑洛邑一事,《尚书》、《逸周书》、《史记》等文献资料及出土青铜器铭文皆有记述。周武王灭商以后,产生在黄河以南、伊洛一带的“有夏之居”建都的想法,并初步“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二年后,周武王病死,其子成王继位,周公辅政。据《尚书·召诰》记载,为了实现武王在洛邑建都的遗愿,成王派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具体规划建都的地址。召公在途中走了半个月,三月初五到达洛邑。初七日,召公指使殷民在洛水北岸规度城郭、宫室、郊庙、朝市的位置,到十一日规划完成。第二天,周公到达洛邑,全面视察了新邑,并且进行了占卜,在涧水东、湟水西之间和德水东的洛水之滨营建新邑,皆卜兆大吉。于是周公便把营建洛邑的地图和卜兆呈送给成王,得到成王的赞许批准后,于十四、十五日,杀牛、羊、猪等牺牲,在新邑立庙祭地。又过了七天,周公向各诸侯国民和殷民颁布命令,之后命令殷民开始大举动工,经过八九个月的兴建,年底成周城便告建成。

东周建都洛阳王城,周敬王为避王子朝之乱迁都于成周城,因其城小,晋率诸侯扩而大之,称为“成周”,共历经周敬王、周元王、周贞定王、周哀王、周思王、周考王、周威烈王、周安王、周烈王、周显王、周慎靓王11帝,合205年。

秦朝扩增

秦有天下,封吕不韦“文信候”,食洛阳10万户,再次扩修洛阳城。秦时在河南设三川郡,洛阳为三川郡的治所,也是秦都咸阳通往东方各地的要道。因吕不韦扶立秦王子楚有功,被封为丞相,又加封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吕不韦再次扩大了洛阳城。这与考古勘探发现的城址南部的增筑扩建情况相符。这次扩建在汉魏洛阳城形制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城市的形制又一次发生变化,达到了东西六里、南北九里的规模,俗称“九六城”。东汉、曹魏、西晋国都洛阳城以及北魏洛阳都城的内城,即是在这个城址基础上修建沿用的。也就是说,汉晋洛阳城形成规模是在秦代。

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汉高祖五年,天下大定,诸侯臣属,刘邦定都洛阳,并于洛阳南宫置酒论诸侯,高祖本想长期定都洛阳,但因齐人刘敬及留侯张良劝说,刘邦遂入都关中,而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西汉时期的洛阳城基本沿用了秦代的城市规模,未有大的增修活动。从该城的早期沿革可以看出,汉魏洛阳故城是公西周城址、东周成周城、秦代三川郡和西汉初年洛阳城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东汉时期

东汉从建武元年(公元25年)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后,开始了165年的统治经营。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于郁(今河北柏乡)即皇帝位,沿用汉的国号。同年冬十月,刘秀定都于洛阳。汉崇火德,刘秀定都洛阳后,认为“洛”字的三点水不利于他的火德,因火遇水则灭,于是他把“洛”去水,洛阳’变成“雒阳”。刘秀在洛阳大兴土木,起高庙,建社樱,修官室,立太学、明堂、辟雍、灵台于南郊。刘秀还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特别是连续6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记令,部分解决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光武中兴”。东汉自光武帝定都洛阳,先后有光武帝(秀)、汉明帝(庄)、汉章帝(旭)、汉和帝(肇)、汉殇帝(陡)、汉安帝(访)、汉顺帝(保)、汉冲帝(炳)、汉质帝(绩)、汉桓帝(志)、汉灵帝(宏)、汉少帝(辩)、汉献帝(协),共13帝,达196年之久。

考古发现的晋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夯筑城墙厚14~25米。西城垣长约3500米,北城垣长2523米,东城垣长3895米,南城垣早因洛河改道而冲毁。12座城门中夏门保存最好。城里的大街与城门相通,据钻探结果,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大街各有5条。城内主要建筑是坐落在城南部的南宫和北宫,南宫是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000米的长方形。北宫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00米。此外,北宫东北靠近上东门处还有永安宫,城西北则有皇家的宫苑濯龙苑。最高的行政机构如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在南宫的东南,靠近旄门和开阳门;而储存粮食和兵器的太仓、武库则建在北宫的东北。城内东北角即上东门附近居住着达官贵族,平民百姓多生活在城外靠近城门的地方,工商业区有金市、马市、羊市。礼制建筑辟雍、太学、明堂和灵台位于城南。辟雍平面为方形,边长170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是边长45米的方形夯土殿基,殿基南曾出土晋辟雍碑。辟雍遗址东北的一处遗址,曾出土过汉魏石经残块,可能是东汉以来太学的遗存。明堂遗址在辟雍遗址西侧,平面亦呈方形,边长240米,中心为直径60余米的圆形夯筑殿基。灵台在明堂西侧,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迹,边长220米,中心是边长50米的方形夯土台基。南郊还发现了东汉时期被征调到都城洛阳来服役的刑徒墓地,数十人骨骸留有被砍击和刺杀的创伤。墓中用废砖刻写姓名、部属和刑名,是研究东汉的法律和刑徒问题的重要资料。

魏晋时期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焚洛阳宫庙及人家,繁华的洛阳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魏主土德,水得土乃流,土遇水则柔,故改“雒阳”仍为“洛阳”。土乃黄色,因此定年号为黄初,由此开始了对东汉雒阳城的新建与重建。魏文帝曹丕时修复了北宫的部分建筑物,魏明帝曹叡大兴土木,在东汉南宫崇德殿的旧基上建太极、昭阳诸殿,又增饰芳林园等。曹魏政权重点修复北宫,起太极殿,采取了单一宫制,即宫城位于全城中轴线北端“居中建极”。居中建极的宫城上应北极星,这是中央集权得以强化的表现。单一宫制意在树立中央皇权的绝对威信,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两宫并置的模式。

曹魏又将东汉旧城北城墙加厚至30米左右,并在西城墙北段、北城墙外侧增筑马面,改建大夏门,其意义在于加强宫城的防卫。而城内高台、城墙、马面、护城河等完备防护体系的形成,则标志着它的成熟。

最重要的是,魏文帝曹丕在洛阳城西北隅兴建百尺楼,随后魏明帝曹散扩建成军事堡垒——金墉城。金墉城由南北排列的3个小城堡组成,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150~255米。城墙版筑而成,墙外侧筑有城垛。城东、北、西三面有护城河环绕。最新发掘表明,金墉城的3个小城堡是不同时期建造增扩的产物,只有南面的城堡才是魏明帝创建的金墉城。

曹魏历魏文帝(丕)、魏明帝(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魏元帝(奂),共都洛46年。

西晋也以洛阳为国都,但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没有大的改变。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的刘聪率军攻入城内,洛阳城再次成为灰烬。

北魏时期

180余年后,洛阳城为北魏的国都。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后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宫城、内城、外郭城组成的都城使这里达到辉煌的顶峰。宫城位于东汉北宫故地,在内城偏北部的中央位置,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除北墙不甚明确外,其他三面宫城城墙尚存。发现宫门4座,正南门阊阖门门洞宽达46米,足见规模之宏伟。宫城内夯土台基密集,宫廷建筑均集中于此。闾阖门正北东西100米南北60米的长方形宫殿基址,是宫城正殿——太极殿,为全城的中心。内城沿用汉晋洛阳城的城垣,城门略有变更。城内街道更加规整,东西大道基本贯通内城,其中东阳门至西阳门的大道是内城的重要分界,道路以北地势较高,分布宫城、园囿、武库、太仓等;道路以南主要有衙署、庙坛、寺院和贵族宅邸等。宣阳门内通达官城正门的铜驼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宽约42米。街道两侧是中央官署以及太庙、太社、国子学遗迹。自宫城的太极殿,经阊阖门沿铜驼街抵宣阳门,过洛水上的永桥至南郭城外圜丘,构成了北魏洛阳城的中轴,虽在内城略偏西处,但基本上使宫城处于居中位置。所以北魏洛阳城总体布局体现了帝王之居建中立极、官府外设、左祖右社的封建都城建筑原则。外郭城内主要由普通百姓居住,划分的区域整齐严密,称为里或坊。考古发现外郭城东、西二垣各距内城3500米,北垣距内城850米,至此洛阳城的东西宽度和南北长度皆达10公里,成为我国古代史上规模宏大的城市之一。文献记载北魏洛阳城有佛寺1300余座,经过考古探查的只有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的永宁寺1处。寺院遗址位于宫城南门西南,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060米,方形塔基出土的遗物主要是与佛教有关的泥塑。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王朝瓦解,这里再次沦为一片废墟,从此告别了都城的辉煌。汉魏洛阳城留下的四朝都城的遗迹,再现了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城市布局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东汉至晋代,宫殿区经历了由相对分散的南北宫制向集中于城区北中部的单一宫制转化;北魏时城区扩大,汉晋洛阳城变成了内城,大部分被宫城、宗庙和中央衙署所占据,已具备了某些后世皇城的性质,外郭城内则成为主要居民里坊区和工商市场所在地。这种宫城、内城、郭城三重城垣的布局成为此后历代都城的宫城、皇城、郭城布局的祖型。就这样,汉魏洛阳城如同在烈火中涅檠的凤凰,随着“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朝代更迭,历经修建、焚毁、重建、焚毁、再重建,形成了古代都城的基本格局,对隋唐时代及以后的都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定鼎的数百年里,汉魏洛阳故城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引人瞩目的变化:一是三国魏时修建洛阳官,并在大城西北隅修建了一座具有离宫性质的小城——金墉城;二是在北魏宣武帝时兴建外郭城并筑坊320。这两次建设尤其是后者,不但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而且奠定了汉魏洛阳故城今天的规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如此规模,使汉魏洛阳故城成为我国甚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古代都城。

北魏历孝文帝(宏)、宣武帝(格)、孝明帝(诩)、孝庄帝(子攸)、节闵帝(恭)、孝武帝(修),以洛阳为都共42年。

此后,在北周宣帝时,以洛阳为西京,又调兵大修洛阳宫、常役使4万人。将邺城六府迁于洛阳,又将原迁邺的太学石经迁回洛阳。据《周书·宣帝纪》记载:“其规模壮丽,逾于汉魏远矣。”但因时间短促,皆未完成。

至隋统一全国,隋炀帝在洛阳另辟新址,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历史上曾经辉煌的汉魏洛阳城失去了往日悠久的正统地位。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洛阳县与河南府的治所从金墉城迁到东都毓德坊。从此,数百年锦绣帝都汉魏洛阳城逐渐沦为废墟。

文物遗存

  • 北魏泥塑佛面造像

汉魏洛阳故城中的永宁寺塔基出土的泥塑佛像,制作精细,形象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

北魏泥塑佛面造像是一件残缺的北魏泥塑佛面造像,像残缺双臂的维纳斯一样,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佛面舒展光洁,鼻子端正秀美。佛面表情从容慈祥,笑容含蓄沉稳,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 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出土于汉魏洛阳故城太学遗址,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系东汉末年蔡邕等奉诏,为正定经本文字以隶书一体写成,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前,不久即毁于战乱。石经至宋代已有残石出土,如洛阳张氏发地得十余块,约九百七十余字,为《尚书》、《鲁诗》、《仪礼》、《公羊》、《春秋》、《论语》等。另有翻刻本,如胡宗愈刻于成都西楼,洪适刻于会稽蓬莱阁,还有越州石氏本等。民国后亦多有残石陆续出土。

  • 正始石经

正始石经出土于汉魏洛阳故城太学遗址,《正始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正始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辟雍碑

辟雍碑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汉魏洛阳故城的辟雍遗址上发现的西晋巨碑。碑通高3.22米,上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后来碑身、碑座合而为一,成为一件完整的文物,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周墓随葬文物

2017年1月至11月,洛阳市文物局组织联合考察队伍对阊阖门遗址及周边区域再次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此次西周墓葬的发掘为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依照墓葬在阊阖门遗址四周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工程圈占土地的范围,将该批墓葬分为4个区,分别将位于阊阖门遗址以西、以南、以东和以北的区域编号为Ⅰ、Ⅱ、Ⅲ、Ⅳ区。已经发掘的墓葬分属Ⅰ、Ⅱ区。

Ⅰ区M142位于Ⅰ区T11内。墓内共发现随葬品40余件,包括陶器12件,其中鬲、簋、豆、罐各3件,另有石片、贝、蚌片、兽骨等。

Ⅱ区M109位于Ⅱ区T5内。随葬器物共80余件,其中有铜器8件,包括鼎1、簋2、爵2、觯2、尊1,另有陶器39件,包括鬲、簋、罐等其他器物若干。

Ⅱ区M110也位于Ⅱ区T5内。随葬器物共40余件,包括铜器3件,鼎1、簋2;陶器27件、玉器2件、蚌器3件。

Ⅰ区M175位于Ⅰ区T12内。随葬器物50余件,其中铜器4件,鼎2、簋2;陶器20件,鬲4、簋4、罐12;另有蚌器、玉器等小件器物。Ⅰ区M45位于Ⅰ区T2内。随葬器物共8件,其中陶器7件,分别为鼎1、豆2、罐1、器盖3、器型不明陶器1;另有骨器1件。

Ⅱ区M134位于Ⅱ区T1内。有随葬品8件,其中陶器6件,分别为鼎1、盖豆2、壶1等。其年代约为战国早中期。

文物价值

在中国所有都城遗址中,历代在汉魏洛阳故城定都的总时间最长,是西汉长安城的8倍、隋唐长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9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8.2倍。在此可找到春秋晚期以后的周文化、东汉文化、曹魏和西晋文化、迁洛后的北魏文化典型的遗存,此段历史在中国四千年的文明史中,几乎占了七分之一。汉魏洛阳故城在研究中国城市发展史方面,特别是对于了解都城设计规划的变化方面,表现出了从先秦城市向隋唐城市的转变,汉魏洛阳城所示中轴线的萌芽和形成,正表现出都城规划在此时发生了一次转折性变化,并影响后代达千年之久。要认识清楚汉唐两大盛世的差别和联系,认识当时拓跋鲜卑的民族精神及其愿望,汉魏洛阳故城是一个意义重要的新视角。

丝绸之路发展时期的东方起点城市,代表了东汉至北魏历代中原王朝的文明与文化特征,见证了北魏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大融合所促生的独特城市文化,展现了城市形制的跨区域、跨时间交流,展现了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

文物保护

1961年,国务院公布汉魏洛阳故城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确定了汉魏洛阳故坡的文物保护重点,并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地区文物部门和偃师、孟津文物部门在重点保护处竖立了标志牌。

从1992年开始,首先着手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的保护工作,并制订上报了永宁寺塔基遗址的保护方案。经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拨专款进行塔基保护的征地围墙工作。

199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了永宁寺塔基的保护方案,东汉灵台遗址的保护方案,也已上报国家文物局。该方案在保护灵台遗址的前提下,注重了展示的功能。 

2014年6月22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等22个遗产点。 

获得荣誉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4]

交通

乘坐公交801路,在龙虎滩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