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鼯鼠(学名:Petaurista hainana G.Allen),别名飞狸、巨鼯鼠,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没有亚种分化,仅产于海南省。体形大,体长约420毫米,背毛基部棕黑色,腹部毛尖乳白色,尾除尾基背面与体背颜色相同外,其余部分全为黑色。

海南鼯鼠是夜行性动物,主要以各种植物的花朵、果实为食,通常生活与山地林区里,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大山岭林区。

海南鼯鼠2000年8月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概述图来源: )

中文名

海南鼯鼠

别名

飞狸

海南鼯鼠

动物界

啮齿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鼯鼠属

鼯鼠科

分布区域

海南省

拉丁学名

Petaurista hainan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命名人

G.Allen

亚纲

兽亚纲

亚目

松鼠亚目

命名年

1925

形态特征

海南鼯鼠

体形大,体长约420毫米,尾长440~540毫米,后足长57~90毫米,耳长30~48毫米。体侧飞膜发达,使前后肢相连,四肢不连飞膜部分短小;前肢4趾,后肢5趾,都很发达。尾比身长,呈圆形。乳头3对,胸部1对,腹部2对。背毛基部棕黑色,毛尖棕色或黑色交替,背面呈棕黑颜色。腹部毛尖乳白色,毛基灰色。头部背面全被黑毛,耳壳前缘白色,后缘黑色。颏中部毛黑色。尾除尾基背面与体背颜色相同外,其余部分全为黑色。幼体背毛以棕黄色为主。

颅骨相当宽,约为颅长的64.8%;前端至额后部几乎平直。眶间凹陷明显。眶上带细长呈三角形,其前端无凹刻。鼻骨相当长,约为颅长的33.7%。鼻骨前端明显宽于后端。每一鼻骨外侧比内侧短,鼻骨后端尖细,两者在中间合成1小而浅的三角形缺刻,与棕鼯鼠及云南鼯鼠的截然不同。另外,鼻骨后端明显地超出前颔骨后端,并向后超出眼眶前缘水平线。门齿孔与其他鼯鼠类一样短小而窄。腭后缘中间有1短小尖突。听泡不甚发达,长仅为颅长的19.1%。

头骨吻短,鼻骨前端微拱。眶间凹穴明显;眶上突尖细,前缘无缺口,后缘平直。眶上突后有额骨纵嵴。

齿式=22。上额第一前臼齿小,呈柱状,从外侧尚能看到一部分;第二上前臼齿与第一和第二上臼齿约等大;第三上臼齿略小。臼齿式型与鼯鼠属其他种类基本上相似。臼齿咀嚼面较复杂,呈长方形。鼯鼠的前臼齿是最后长出的。

生活习性

海南鼯鼠

夜行性动物,傍晚时刻出洞,久雨初晴出洞时间较早,出洞时探头在洞口张望,而后爬出,直向树梢,待留2、3分钟后,再滑翔至它方。出洞后觅食频繁,每滑到一树都要停留一些时间,很少连续滑翔,其对电筒光好奇,用光束进行搜索容易发现(两眼反射出红光),见光逃逸的反应迟钝,在所有夜行动物中,海南鼯鼠这种自卫反应是最迟钝的。

海南鼯鼠滑翔能力强,能滑翔几十米,活动时滑翔与爬攀交替,爬攀时前后脚交替,像兔子那样跳跃前进,能跳越几米宽的枝桠,也能收起飞膜(皮膜),上攀下爬。在深沟谷里,也偶尔白天出来活动的,见人迅速逃走,形似巨松鼠。

海南鼯鼠巢穴多筑在高大乔木的树洞或枯木中,通宵活动,以晚上10点钟前最活跃,黎明回巢。海南鼯鼠胃容量约200一300克,食物几乎与巨松鼠相同,喜啃硬壳果,如山毛榉科的稠类、槌类各种;桃金娘科的红营、水央、水双本、赤兰等。其他如桑科的常树;无患子科的假荔枝;樟科的粟米槁等。有时吃南亚松果子。

繁殖方式

海南鼯鼠

海南鼯鼠的产仔期和巨松鼠一样,比较集中在夏季,但其他季节亦可繁殖,很可能一年繁殖2次,每次大多产一仔。每年12月底至翌年1月,以及10月前后,雌雄成对活动交配,交配期间海南鼯鼠发出“咯、咯”声(其他季节叫声较少)。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原始林、热带雨林的山坑沟谷地带的高树上,那里枯树古木甚多,适于栖居。次生林中因高大的乔木较少,林中闭塞,无自然树洞可供利用,海南鼯鼠一般不喜在此栖居。

分布范围

海南鼯鼠为中国特有,只产于海南,分布在海南岛的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猕猴岭等大山岭林区。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20世纪60年代,海南鼯鼠在海南岛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坝王岭大山岭林区。

20世纪80至90年代间颁布海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后,海南鼯鼠种群趋于稳定。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措施

由于海南岛的热带原始雨林面积在不断减少,以致大批热带林栖的种类濒临灭绝。亟待抓紧仅存的原生林保护,加强对海南岛坝王岭等几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物种价值

经济价值

海南鼯鼠皮张大,毛皮颜色美观,毛长柔软,绒密,但皮板脆薄,影响毛皮质量,可做手套或装饰性裘料。

科研价值

海南鼯鼠觅食对森林有重要的更新作用,不过此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