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孝诚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的结发妻子,清朝第二位从大清门抬进紫禁城的皇后,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女。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康熙八年生嫡长子承祜,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夭折,年仅两岁,未序齿。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诞育嫡次子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时年二十一岁,康熙帝赐谥号“仁孝皇后”。两年后康熙经太皇太后恩准打破清朝生前不事先预立皇太子的祖训将胤礽立为储君。雍正元年皇后因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而被改谥孝诚,其后乾隆、嘉庆年间又累加谥,全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中文名

孝诚仁皇后

别名

赫舍里皇后

原名

赫舍里氏

性别

出生日期

1654-02-03

去世日期

1674-06-06

民族

满族

出生地

直隶顺天府(今北京)

所处时代

中国(清朝)

配偶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寝宫

坤宁宫

婆婆

孝康章皇后

妹妹

平妃

身份

皇后

谥号

孝诚仁

陵墓

清景陵

旗籍

满洲正黄旗

父亲

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一等公噶布喇

儿子

承祜、皇太子胤礽

外甥

爱新觉罗·胤禨

祖父

赫舍里·索尼

人物生平

顺治十年(1654年)十二月十七日,赫舍里氏生于穆瑚禄都督大系的都英额穆坤·赫舍里氏家族,隶属正黄旗满洲。真实名讳不详。祖父是清朝开国功臣、康熙朝初期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父亲为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

赫舍里氏出身名门,曾祖父(硕色巴克什)、祖父索尼及叔曾祖(内弘文院大学士三等子希福)皆有“巴克什”(满语:意为有学识之人)之名。

康熙初年,索尼年已老迈且已病疾。据《康熙朝实录》记载:“鳌拜因内大臣噶布喇之女册立皇后,心怀妒忌,感行奏阻”。“内大臣噶布喇之女册立皇后,遏必隆心怀妒忌,与鳌拜同入奏阻”。

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初七日,太皇太后选择与康熙帝年龄相近的赫舍里氏作为皇后。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赫舍里氏册立为皇后。遵照前朝的礼仪,举办大婚时,皇后的凤舆在仪仗队伍经大清中门进入在太和殿台阶前下轿,步行到坤宁宫与皇帝行合卺礼。皇后诣太皇太后宫筵宴,诸王以下免行礼。大婚礼仪与顺治帝第一任皇后略为相同。

康熙四年(1665年)十月,礼部题,今后每年元旦,直隶各省官员照例应进皇后笺文。皇后的千秋节所进笺文。前朝世祖皇帝时,未经赍进,无式可查,恭候皇帝裁定。康熙皇帝谕:“元旦笺文,依议行;千秋节进笺,前朝世祖皇帝时,既未举行,命令停止进笺”。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皇后的祖父辅政大臣索尼年迈染痾病逝。

康熙八年(1670年)十二月十三日,皇后生下嫡长子承祜。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五日,承祜染病早殇夭折。据《康熙起居注册》记载:“皇后所生长子承祜方两岁,天性聪慧,上甚爱之”。承祜出生后,年仅两岁时就聪明灵巧,深受康熙皇帝的喜爱。但是好景不常,承祜染病后,早殇夭折。康熙帝自听闻承祜病逝的消息后,郁闷不已,并异于平常垂着眼泪,面谕礼部官员安葬承祜的事宜。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康熙帝驻跸京城外面颜家工,因太皇太后身体违和,康熙帝陪祖母于汤泉疗疾。隔日后,康熙帝闻知皇后身体更加不适病况更剧,因康熙帝本来是陪同祖母于汤泉疗疾,所以征得太皇太后同意之后,立即飞骑进京探望皇后,并在宫内陪伴皇后一整天,直到皇后病情好转。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巳时,皇后生下康熙帝的第二子胤礽时,约一个时辰申时后,因产后或难产问题病逝,皇后得年仅有二十一岁。

康熙帝辍朝五日,并命令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二十六日,以册谥大行皇后,特令佟国纲(康熙帝的舅父),告祭太庙。

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二十七日,康熙皇帝上大行皇后谥号:仁孝皇后。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二十七日,奉移皇后梓宫暂安于都城北沙河巩华城殡宫。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由于康熙皇帝非常思念她,康熙皇帝晚年时曾经亦亲口道出了:“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亲加训谕…”之语,亦向臣子们透露因与皇后感情深厚,所以更要亲加训谕册立皇太子的。在康熙帝取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慈命和同意后才能立年仅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因康熙皇帝特别宠爱皇后,所以只为皇后的儿子胤礽,特别突破清朝祖宗八代的惯例,极早事先预立皇太子)

雍正皇帝之登极恩诏中亦特别评价“胤礽年幼即深受康熙帝所钟爱,寝处时依恩勤倍笃”。朝鲜使臣回国之后,亦向朝鲜国王回报清国康熙帝晚期亦很钟爱皇后的孙子。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三日。康熙皇帝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奉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中央研究院馆藏档案康熙皇帝朱批谕旨)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二日,以册立胤礽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册立胤礽为皇太子,御太和殿。十四日,布告中外。

(在十二月十三日适逢已夭折承祜生祭,康熙帝亲自挑选皇太子胤礽继承之日,并参考吉期,选择当日与承祜出生日为同一日,康熙帝亲自举办典礼以册宝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十六年(1677年)九月甲申,康熙皇帝往阅仁孝皇后山陵。是日启行,驻跸三河县南。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二月九日,康熙皇帝谕礼部:“元良关系国本庆喜懋膺天眷,今皇太子出痘荷天地祖宗社稷之佑,已经痊愈,朕心欣悦,应遣官致祭圜丘方泽太庙社稷行告谢礼,尔部作速择吉来奏”。——《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四库全书本)卷八》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二月十六日,奉天承运康熙皇帝诏曰:“兹皇太子出痘仰荷天地祖宗眷佑,已经痊愈,朕心欣悦,率土同欢遘斯纯嘏之祥,宜有鸿恩之沛,应行事宜开列于后,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因原谥“仁孝皇后”与康熙帝谥号“仁皇帝”出现重字,故于雍正元年改谥,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简称“孝诚仁皇后”。

在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之后,由于冲龄无力理政,故顺治帝临终前委幼子于四大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强大。鳌拜为人十分专横,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持不与鳌拜发生冲突的回避态度。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孝庄太皇太后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同时,赫舍里氏的入宫之路也极其坎坷:鳌拜多次上奏以“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为由,不断嘲讽着索尼一家,同时毫无主见的遏必隆也迎风附和。就在这些闲言碎语的包围下,年仅十二岁的赫舍里氏终于在康熙四年九月嫁入皇宫。事实证明,孝庄文皇后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与鳌拜的斗争中,赫舍里氏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三儿子,即孝诚仁皇后的叔父——索额图,在这次斗争中帮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孝诚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2]

婚礼细节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日,聘皇后赫舍里氏,行纳采礼。

九月初七日,因为第二日为大婚吉日,故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之后行大征礼(即纳聘礼)。聘礼包括两万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一个金茶罐、两个银茶罐、一对银箱、一千匹锦缎、二十付马鞍、及四十匹骏马。这一礼仪同样以女方亲属向北三跪九叩谢恩而结束。

九月初八日,清代入关以来第三次皇帝大婚在北京隆重举行——根据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吴秀良《康熙朝储位斗争记实》叙述,婚礼过程如下:礼仪的程序几乎完全按照汉族的传统,其间也杂有满洲的旧习,最明显的是,纳彩(送礼品到新娘家,是订婚仪式的步骤之一)的重要礼品是马匹和马鞍。婚礼前,由钦天监的官员择一吉日,康熙皇帝派以内务府大臣为首的一行人,其中包括三位公主、三位摄政大臣的夫人以及内侍和侍卫,把礼品送到新娘家。计有十匹鞍辔齐全的骏马,十仗盔甲,一百匹锦缎,以及二百匹其他精美布料。新娘的父亲噶布喇及祖父索尼率家中男性成员,索尼夫人率女性成员迎礼。全家人分列庭院两侧,向跪叩(皇帝的宝座朝南),感谢皇上的恩宠。康熙皇帝进入太和殿观看册立皇后的封册和金印。接着,他把两件皇后的象征物交给钦派使臣,使臣手捧册宝,众侍臣尾随其后,送到后邸。

皇后接到这两件象征物,行了跪叩礼之后,乘轿到皇宫。轿前由四位大臣的夫人带领,轿后有七位大臣的夫人跟随,她们全部骑马而行(妇女骑马是满洲传统的一个显著特点)。两侧由侍卫和内侍护送,皇后的随从们被恩准在通向中宫的御道上行走。此时,康熙皇帝身着大婚礼服,先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宫中行礼谢恩,接着到太和殿赐皇后亲属(此时皇后仍留在中宫)及诸王百官宴席。与此同时,皇太后率诸大臣和摄政大臣的夫人们到太皇太后宫中,在那里设宴招待皇后的母亲及其母系亲属。下午六时许,大婚礼以汉族传统的合卺宴结束。此宴结束后,皇帝和皇后便留在中宫。

九月初九日,皇帝谕礼部援引汉族先例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号。同一天,皇后到太皇太后宫及皇太后宫行朝见礼。

九月初十日,皇帝御太和殿,诸王百官上表朝贺,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诏书阐明了确立皇后,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延本支的意义。

诏曰:“帝王承天立极,作民父母,使四海同伦,万方向化。匪独外治,盖亦内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宫壸,所以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本支,睦九族,甚钜典也。朕祗缵鸿基,笃念伦纪,兹者圣祖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深惟婚礼为天秩之原、王化之始,遴选贤淑,俾佐朕躬,正位中宫,以母仪天下。钦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庙,于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册立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朕躬暨后,允修厥德,夙夜敬勤,期克绍于徽音,庶俾薄海内外。丕协伦常,洽被仁恩,聿臻上理。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节日礼仪

清宫三大节即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诞辰),节日期间,须有皇后参与。

康熙八年,定元日太皇太后、皇太后仪驾、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全设。帝率王公大臣、侍卫暨都统、子、尚书以上官,先朝太皇太后宫,次诣皇太后宫,行礼如仪。毕,皇后率公主、福晋、命妇行礼亦如之。(即元旦朝贺礼仪)

从康熙四年至康熙十二年每年十二月十七日是皇后的生日(称“千秋节”),这日宫中皇后可大行庆贺,唯独笺文,因世祖皇帝未行,此下例康熙皇帝不允许以笺文庆贺。该日皇后先诣太皇太后宫,次皇太后宫行礼,还宫升座,自公主迄镇国将军夫人,公、侯,迄尚书命妇,咸朝服行礼。冬至受贺仪同。

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康熙同太皇太后、皇太后及皇后一同谒孝陵。夫妻二人共同为顺治帝陵寝举哀、致祭。

嫡子夭折

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日,皇后生下她的第一子承祜。

据《康熙起居注》记载,‘‘承祜方两岁,天性聪慧,上甚爱之”。承祜才两岁而已就聪明灵巧,康熙皇帝非常喜爱承祜。但是,于康熙十一年年正月,因孝庄太皇太后“身疾特甚”,所以康熙皇帝玄烨陪伴祖母前往赤诚汤泉(位于今天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疗养。二十四日正式启程。二月初三抵达目的地,初五日,承祜卒,时父亲康熙正在赤城。当他听说唯一的嫡子夭折的消息后,“痛悼之”。因为怕祖母悲伤,所以他虽然“郁闷不已”,并连续多日痛苦难耐,深居简出,但依旧在祖母跟前“笑语如常”;随行官员们眼见皇帝痛苦不堪,于是接连上奏加以规劝,康熙强忍悲痛,道出“稚子事,朕无济于事...”,并召礼部官员安葬皇子,到了一个僻静安静之地方,康熙皇帝垂着泪哭着安排了承祜的后事。

皇后无法承受爱子突然夭折的打击,这年十月,她病倒了。康熙皇帝闻知此信,征得祖母同意,即刻飞骑进京探望,并在宫内陪伴皇后整整一天,直到皇后病情好转,方才放下心来。

《圣祖仁皇帝实录》载:

(康熙十一年二月)辛巳。……皇子承祜薨。上悼之。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笑语如常。出、谕内大臣觉罗塔达曰、恐太皇太后闻之伤悼、倘诸王等闻信、前来慰朕、俱令散去。

(康熙十一年二月)癸未。……上自闻皇子信、郁闷不已。宗室公、内大臣等奏曰、皇上闻皇子之信、往往郁闷。臣等愿皇上移跸、借境舒怀。上曰、朕每日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颇可自慰。既随太皇太后至汤泉、如太皇太后圣躬全安。朕不胜欢忭。穉子事、朕无甚介意。

皇二子承祜不序齿,皇二子之位恰为承祜亲弟胤礽取代。

再育嫡子3735次播放01:15她12岁成为皇后,独得康熙恩宠,因难产去世,去世时年仅21岁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皇后第二次临盆。此时的坤宁宫内外一片忙碌,准备迎接新皇子的到来。念喜歌的两位接生嬷嬷早已等候在一旁,掩埋小皇子胎盘的“喜坑”也挖好,并把寓意皇后快生贵子的筷子和红绸、金、银、八宝等物安放在喜坑内,只等赫舍里氏皇后顺利生产。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终于在初三日上午巳时出生。康熙皇帝见皇后终于又诞育了健康的皇子,十分高兴,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嫡次子胤礽),祝愿他能够平安成长。然而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时辰不见转机,尽管御医使尽浑身解数,仍无法挽救渐渐逝去的皇后生命,年仅21岁(周岁仅20岁)的赫舍里氏皇后于当日下午申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坤宁宫里的气氛一下子由开始的喜悦骤变成悲伤。仅仅几个时辰的时间,康熙皇帝就经历了再得嫡子和痛失爱妻得大喜大悲,这种悲喜交加的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得清楚。

康熙追悼

1.皇后上谥号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逝世时,清朝已有孝慈高皇后、孝端文皇后、孝康章皇后等以“孝”字为首的皇后谥号,而康熙皇帝却没有遵从前例,而是为嫡妻另取谥号。

2.康熙十三年(1674年),仁孝皇后大事:内务府总管乾清宫总管内监率掌仪司官司俎官内监,奉请乾清宫祭神殿神位恭送堂子,安奉百日内停止祭神堂子停止挂纸;百日后选择吉期坤宁宫安神行祭祀礼。

仁孝皇后崩于坤宁宫,康熙皇帝破例逾越礼制,奉安梓宫于康熙皇帝本人居住的宫殿乾清宫。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皇朝文献通考》《钦定皇朝通典》《钦定大淸会典则例》:“仁孝皇后崩,皇帝安梓宫于乾清宫,设几筵、丹旐于乾清宫门外之右。”仁孝皇后是清朝第一位亦是唯一一位停灵于乾清宫的皇后。

3.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日,皇后的梓宫安放在紫禁城的西方。

4.从五月初五日开始,康熙几乎每日去梓宫前举哀。

5.五月二十七日,康熙亲自送仁孝皇后梓宫至巩华城。

6.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

7.康熙十四年六月,康熙三番两次取得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慈命同意后,才得以立为太子(满洲祖训家法不事先极早预立太子),康熙皇帝突破满清祖宗制立年仅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作为康熙帝的接班人。在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帝亲自举办册封胤礽为皇太子(胤礽继承日恰与承祜出生是同一日)。

8.康熙十五年二月,康熙陵寝景陵开始兴建。

9.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康熙去巩华城7次。当时已立第二任孝昭皇后。

10.康熙十五年十二月,朝鲜使臣面见康熙皇帝,康熙在仁孝皇后的灵柩梓宫前停留陪伴皇后,不愿召见朝鲜使臣。之后朝鲜使臣有向他的朝鲜国王报告说:「清皇玄烨不恤国事诶……每往哭沙河宫殡后之所」。

11.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帝前往巩华城34次;康熙十四年,康熙帝前往巩华城24次;康熙十五年,康熙帝前往巩华城15次,一直持续多年。前后共计八十余次。康熙十六年,尽管册立了第二任皇后孝昭皇后才过了十几天,康熙帝不顾大喜之期应有避讳,康熙帝亲自前往巩华城祭奠嫡妻仁孝皇后。甚至康熙十六年除夕,康熙帝也依然如故地冒着风吹雨打前去巩华城陪伴嫡妻仁孝皇后。

12.“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仁孝皇后崩,权攒巩华城,康熙皇帝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

由于仁孝皇后崩世后,康熙帝出于思念嫡妻,康熙帝频繁极其多次驾临巩华城,但当时正值三藩之乱,御史姚文然上书康熙帝,觉得康熙帝去巩华城的次数太过频繁,担心他身体有损,故而上谏,让他以大清国为重心。

13.康熙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康熙帝谕礼工二部:“仁孝皇后陵寝(景陵)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理应备依典制营建,但目今军需浩繁民力维艰,著将地宫先行修造,其余一应工程俟国用充足之日次第举行,著即选择吉期并应行事宜详议具奏特谕”。——《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五》

康熙二十年二月,陵寝地宫成。康熙二十年三月,奉安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梓宫安葬于康熙皇帝的主陵景陵地宫。

景陵历经规划后,于康熙十五年开始动工,康熙二十年建成;在丧葬制度方面也有诸多重要的改变,景陵地宫开创了皇帝陵内可以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制度。

景陵

14.根据《康熙起居注册》的记载,除非朝中有重要祭祀或大事,康熙皇帝在孝诚仁皇后忌辰五月初三日(康熙皇帝亲自前去山陵祭奠孝诚仁皇后)当天破例是不到乾清宫处理政事的。

15.由于康熙帝对皇后感情深厚之故,康熙帝转而为为唯一皇后所出的仅两岁的胤礽,立皇后唯一仅存的儿子为皇太子,‘‘以皇太子的规格教育,康熙帝特用心亲自

青年康熙

栽培教导和训练作为自己未来的预备储君’’,已是清朝历代极为训练已久的太子,实属清朝历代极罕见和凤毛麟角。

康熙四十七年(事隔三十二年后),晚年的康熙帝亲口道出:「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亲加训谕…」、「胤礽生而克母…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胤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等语,康熙帝晚年时曾经表达出舍不得废太子。朝鲜国使臣回国禀报朝鲜国王,亦述说康熙帝晚年其实很舍不得废太子胤礽的,康熙帝晚年甚至很钟爱皇后的孙子,一度被康熙帝列为继位人选。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画像

坤宁宫

巩华城行宫

家族成员

关系人物备注
祖父赫舍里·索尼辅政大臣,一等公
父亲赫舍里·噶布喇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
叔父赫舍里·索额图任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
叔叔柯尔坤任正三品头等侍卫侍卫领班
叔叔心裕康熙六年袭一等伯、任领侍卫内大臣,都统
展开表格

轶事典故

康熙帝祭文

仁孝皇后五周祭文

壶德垂型配坤仪之永耀璇闱,撒御感星纪之频迁,忆音容(指:仁孝皇后)初逝之辰,适当夏仲痛节序五周之日,复近天中恒恻,良殷馨香式荐。惟皇后宽仁秉性诚孝,因心令躅表于椒涂,淑誉流于彤管,一自尘生兰寝,空留祎翟之衣,遂使聿届甤宾,长辍玉琴之响,炎风倏至,每触物以含凄永日,方升益抚时而增悼,特申奠享用展悲悰。呜呼。怀哲思贤冀云軿之来格陈芬荐苾庶雕俎之式凭惟灵有知尚克歆享。——《皇朝文典·十三卷之十九》

仁孝皇后六周年祭文

淑德长新配坤仪,于有永嶶音杳隔,感节候之频移岁,忽届乎六周眷怀,滋切时适当乎中夏,追悼良殷,爰藉馨香式申馈奠。惟皇后中和秉性礼度,垂型惠问协于家邦阴教,孚于中外自兰帏,撤御久虚琴瑟之音,遂玉鉴凝尘终閟,祎褕之影月哉生而乍掩露方湛以旋晞,触景含思经时弥恸,特令储嗣往诣(指:皇太子胤礽),几筵展芬苾以凄怆,僾音容于髣髴聿纾悲轸,用格幽户向。鸣呼怅望,云軿十载之遗规,如觏顾瞻椒寝,千秋之令范常存,尚冀凭依歆兹雕俎。——《皇朝文典·十三卷之十九》

史籍记载

《清圣祖实录》[1]

《皇朝文献通考》《圣祖仁皇帝实录》:

册立赫舍里氏为皇后册文:“授册封使臣、捧册宝至皇后第宣读。册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咨尔赫舍里氏。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仁孝皇后定谥册文:“朕惟王化肇于闺门,洵藉内庭之助;阴教成于宫壸,尤资后德之贤。故皇英嫔而帝道兴,任姒归而王图永。缅稽淑行,载籍攸存。惟翚服之有光,斯彤管其纪盛。聿彰令闻,爰著徽称:皇后赫舍里氏,毓自名门,躬全懿范。作朕元配,正位中宫。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维则;温恭笃于天赋,礼度攸娴。主雅化于闺闱,表芳型于海宇。勤两宫之孝养,婉以承颜;遇九御以宽和,恩能逮下。苹蘩时饬,克佐精诚;浣濯常衣,允昭节俭。箴规之益,赞宵旰而弥勤;贞顺之风,御家邦而式化。方期永绥福履,讵意顿隔音容!月掩椒涂,鉴亡兰殿。朕心伤悼,率土悲哀!怀哲思贤,惓徽音于靡尽;扬休宣誉,垂鸿号于无疆。彝典式遵,崇褒用锡。特以册宝,谥曰仁孝皇后。于戏!圣善弘宣,奕世颂祎褕之盛;母仪备美,千秋耀琬琰之辉。灵其有知,膺兹光宠!”——《皇朝文献通考·一百十六卷》

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以册谥:“仁孝皇后”,颁诏天下。诏曰:‘国家化理,肇起宫闱,阴教敷宣,实资壸德。自古贤后,咸有徽称,昭垂奕世,诚历代之钜典也。皇后赫舍里氏,温惠性成,柔嘉天亶,发祥世胄,正位中宫,佐朕奉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诚克孝;统理内治维敬维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徽音茂著,懿范彰闻。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淑仪之备美,宜显号以褒扬;爰敕所司,详稽典礼,祗告太庙。六月二十七日,册谥为仁孝皇后礼成。于戏。翟祎在御,难忘十载之芳型;琬琰增辉,永播千秋之令誉’。颁示天下,咸使闻知。

拟定谥号

谕礼部:皇后赫舍里氏作配朕躬已经十载,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佐朕内治尤极敬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宫闱式化,淑德彰闻。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怀懿范痛悼弥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㑹同拟奏,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特谕。

清史稿

》:

圣祖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女。康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於是日崩,年二十二。谥曰仁孝皇后。二十年,葬孝东陵之东,即景陵也。雍正元年,改谥。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子二:承祐,两岁殇;允礽。——《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

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

作为康熙帝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与玄烨共同生活十载。她本人未曾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痕迹,但事实上对玄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其所有后妃中,是最重要的一位。玄烨大婚后最初十年,对于整个康熙朝的发展,乃至奠定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这十年中玄烨的所作所为,应当说与赫舍里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后者以自己“宫闱式化,淑德彰闻”的行动,给予玄烨有力的支持。

玄烨读书

由于皇后的得力辅佐与勤理内治,玄烨能够在祖母的指导下,顺利渡过他继位后的早期阶段,为其后近半个世纪的出色统治,开了一个好头。这其中有赫舍里氏一份功劳,她对于康熙朝早期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康熙初年,身为皇祖母的孝庄文皇后在为康熙皇帝选皇后时颇费了一番苦心。其实在候选人中,既有鳌拜的女儿,又有遏必隆的女儿。选谁为皇后必然会导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壮大。当时,鳌拜的狂妄已经日益暴露出来,洞察力很好孝庄文皇后当然不会没有察,遏必隆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哪一方强大,他就倾向于那一方,对待遏必隆即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次女,之后的孝昭仁皇后入宫为妃(康熙没有册封号的妃子)。

另外一位候选人就是老臣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索尼身为朝廷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对朝廷还是算衷心的,而且,他对于鳌拜的专权也早有意见,册立他的孙女再合适不过了。

赫舍里氏的入宫之路也极其坎坷:鳌拜多次上奏以:「若将噶布喇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皇后之理?」不断威胁索尼一家和康熙皇帝一家。就在清朝皇室在这鰲拜威胁下,在康熙四年(1665)九月,年仅12岁的赫舍里氏嫁入清朝皇室册封皇后。

康熙六年(1667年)6月,皇后的老祖父索尼逝世。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决定命人活捉擒拿消灭鳌拜和其党羽,加上索尼第三子索额图的意见后,于是布置身强力壮的勇士太监活捉鳌拜。

虽然皇后老祖父索尼在皇后与玄烨大婚后两年逝世,从大喜之日转为丧事。但之后的夫妻生活,孝诚仁皇后也依然受到了康熙皇帝关心和关爱,生二子嫡长子承祜(早夭)、嫡次子胤礽(立为皇太子)。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孝诚仁皇后因产子而崩逝,年轻的康熙皇帝悲痛不已,不但送孝诚仁皇后的梓宫往巩华城,更在皇后逝后半年内经常前去陪伴爱妻,一去就是一整日。

根据《康熙起居注册》的记载,除非朝中有重要祭祀或大事,康熙皇帝在

孝诚仁皇后忌辰五月初三日

(康熙亲自去祭奠孝诚仁皇后山陵)当天破例是不到乾清宫处理政事的,这样的持续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这样的维持已有二十五年载,足见康熙对结发之妻的喜爱和思念。由于康熙皇帝对皇后感情深厚之故,康熙立嫡皇后所生两岁嫡次子胤礽封皇太子,作为未来预备储君。

康熙皇帝后来也曾先后册立妃嫔为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二位皇后,但却未见康熙皇帝表现出如同对待孝诚仁皇后这般深厚的情感,因此也间接的道出了康熙皇帝心中的位置只保留给孝诚仁皇后一人。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年份影视版本演员剧中名
1988《满清十三皇朝》陈靖允
1993《康熙大帝》王爱民
1993《顺治与康熙》司马玉娇
1994《天子屠龙》林映辉赫舍里·芳仪
1997《康熙情锁金殿》陈滢赫舍里·秀儿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