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威尔逊》是美国作家爱伦·坡写于1839年的一篇短篇小说。

《威廉·威尔逊》讲述了威尔逊和他的替身的故事。这两个男孩拥有共同的名字、相似的面容,并且出生于同一天:1月19日(作者的生日)。威尔逊和他的替身在各个方面都进行竞争:学业、运动和受欢迎程度。他们之间存在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由于难以忍受他们之间的令人感到难堪的关系,威尔逊决定逃离那个自己所处的学校,并在另外一所学校里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当威尔逊在这所新学校进行赌博欺诈时,他的替身突然出现并且立即揭露了他的诡计。由于难以忍受替身对他接二连三的干预,威尔逊向他的替身提出挑战,并最终用刀子把他捅死。

该作表现了现代人格的分裂及双重人格中善恶两方的对立与统一。

中文名

威廉·威尔逊

外文名

William Wilson

文学体裁

短篇小说

创作年代

1839年

作者

【美】埃德加·爱伦·坡

字数

8500

作品简介

威廉·威尔逊是书中的同名主人公,故事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点来描述的,这更有助于揭示主人公内心发展变化的历程,把主人公与另一位威尔逊之间的对立冲突,按照心理发展的进程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逐层揭示“我”与威廉·威尔逊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我”十到十五岁在布兰斯比求学时,有一位和“我”既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又具有相同音容笑貌的同学。这位同学举手投足间与“我”极其相似,对“我”的一举一动竭力模仿,令“我”极为烦恼。令“我”更为烦恼的是另一位威廉 威尔逊对“我”令人厌恶的监督,“以及他不时对我意愿的私下强行干预”。对他的监督“我最终达到了忍耐的极限,而且对他那不可容忍的骚扰产生了日益深重的怨恨”,最终“我”逃离了这所学校。几个月之后,“我”又成了伊顿的一名学生,“我”在这里很快就陷入了肤浅愚蠢的旋涡之中。没有了另一位威廉·威尔逊的监督与干扰,三年来除了无谓的胡闹、根深蒂固的恶习、对学院法规警戒的蔑视、对酒精的沉溺之外可以说毫无收获。就在要结束这种生活的时候,在一次秘密的晚宴上另一位威廉·威尔逊再次出现,对“我”的生活加以干扰,对“我”进行劝告。很快“我”又忙于牛津之行,把威尔逊的再次出现抛在了一边。在牛律,“我”过着更为放荡不羁的生活,“我甚至践踏了作为正派人应有的普遍约束”,“我肆无忌惮地犯罪,无疑是因为我缺德之至丧尽天良”。就在赌博的时候,威廉·威尔逊不期而至,无情地揭露“我”所设的骗局,使得“我”脸面尽失,无地自容,“我”被迫离开牛律。“我”对他的干扰与控制再也无法忍受,产生了反抗情绪,终于在一次那不勒斯的假面舞会上,在“我”准备和布罗列奥年轻、放荡、美丽的妻子幽会时,威廉·威尔逊再次出现,对“我”的行动加以阻止,使“我”极为恼怒,我“以野兽般的凶残,一次次将利剑刺入他的胸口”,终于摆脱了他的控制与干扰。但威尔逊之死也是“我”的“死亡”’“我”在幻觉中听到威尔逊的声音;“你已获胜,我投降。而自此以往,你也死去——从世上,从天堂与希望中死去!你在于我之中——而在你所见我死之影中,也是你自身之死,看你把自己残杀得多么彻底呀。”

创作背景

《威廉·威尔逊》中包含众多的自传色彩,文中提到的庄园学校就是坡曾经就读的地方;主人公和坡的生日时间相同;两者都喜欢赌博并最终被迫离校。这就解释了用这部短篇小说分析坡的善恶观的原因。坡把自己的人生投射在这部小说中,所以通过它,读者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坡的善恶观。

角色介绍

“我”

《威廉·威尔逊》中的“我”代表的是本我,正如“我”的形象:专横跋扈:“自然而然地,年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都听我摆布了”。厚乐奢侈:“我就此得到一笔旅费和一年花销,这才能随意过着向往已久的奢华生活”;荒淫放荡:在罗马的舞会上,“我”“急着想找到年迈昏庸的德·布罗里奥那位又年轻、又放荡、又漂亮的夫人。”

威廉·威尔逊

暗中一直对“我”进行劝导、阻止的那个威廉·威尔逊则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超我。他常在“我”作恶时赶到,对我的放纵予以揭露制止。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这篇故事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两个威廉·威尔逊,相同的相貌,不同的品质。一个威尔逊是两个威尔逊,两个威尔逊又是一个威尔逊,既联系又对立,相反相成,象征着一个人身上所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本性。“我”沉溺于根深蒂固的恶习,象征着人性中向恶的一面,代表了人的本能的冲动。“我”的同名同姓者则洁身自爱,时时对“我”的恶习加以规劝,象征着人性中向善的一面,代表了人性中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与法律的约束。

这个故事反映了爱伦·坡对人性的思索。爱伦·坡一生时乖运窘,历尽了世态炎凉,受尽了人生的苦难,促使他对人性的善恶不断地思索,在他的其他短篇小说中也表现了他对人性的探索,对人类精神本质的兴趣。爱伦·坡“强调对人的内心活动,包括对人的下意识的开掘,并且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文学命题称为心理学命题”。从《威廉·威尔逊》的结局可以推测出爱伦·坡对人性思索的结果。在最终的本能冲动与道德约束的斗争中,本能冲动占了上风,成为人格中的主宰力量,由此可以看出爱伦·坡对人性现状的悲观失望以及他的悲观主义的世界观。

“你胜利了,我输了。但是,你也死去了—对这个世界来说,对于天堂来说,对于希望来说,你已经不复存在。我的死去,其实也就是你的死去,看看你是如何亲手杀害了你自己。”这是威尔逊的替身在弥留之际的话语。通过这些遗言,可以看出威尔逊的自我反思:善的失去象征着威尔逊的不复存在,象征着着毫无希望,象征着生存的无意义。善恶之间的争斗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这种争斗使得威尔逊关注自身的良知、人类的道义,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同时,这种反思使得读者密切关注文中的善恶争斗,思考如何扬善从而避免灵魂的堕落,找寻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

艺术特色

爱伦·坡在《威廉·威尔逊》中广泛地使用了象征这一修辞手法来表现人格冲突这一主题。首先是人物的象征意义:相互对立的两个威廉·威尔逊分别象征着思想意识的冲突,人格结构中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威廉·威尔逊象征着人格结构中服从于享乐原则的本我,另一个威廉·威尔逊则象征着服从于至善原则的超我,双方的对立与统一象征着人格结构的不同层次间的矛盾冲突与相互依存。在故事中另外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布兰斯比学校的校长,他既是学校的校长又是教堂的牧师,具有双重的身份和双重的人格,同时他还是多重人格的象征。

作品影响

《威廉·威尔逊》是19世纪中在道德层面探讨人类的弱点的杰出作品,将人的善恶两面性的争斗一览无遗的展示在众人面前,在奇思妙想所营造恐怖的氛围中探究人类的内心世界,展嚣人类最原始赤裸裸的需要,暴露平时竭尽全力掩盖的丑恶,造成善恶的冲突,带给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放纵,同时反过来思考人类如同镜中人的善恶两面性,对于人类善恶的争斗题材的描写,促使人们对自身进行反思,如何去使用自己的善,避免灵魂的堕落,关注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斗争,上升对到人性的关怀。

作者简介

威廉·威尔逊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生于1809年1月19日,逝于1849年10月7日,美国作家,诗人,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又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进而也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依赖写作谋生的知名美国作家,从而导致贫困潦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