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实,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麻栎Carruth.或辽东栎 Mayr的果实。麻栎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辽东栎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四川等地。具有收敛固涩,止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泄泻痢疾,便血,痔疮,脱肛,小儿疝气,疮痈久溃不敛,乳腺炎,睾丸炎,面䵟。

中文名

橡实

壳斗目

外文名

Quercus acutissima Carr;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

拉丁学名

Fructus Querci Acutissima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别名

芧栗

壳斗科

栎属

麻栎、辽东栎

分布区域

海拔200-2200m的山地、丘陵与针叶林、阔叶林中

采集时间

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

毒性

无毒

别名

芋栗、橡栗、棣、皂斗、橡子、栎子、抒斗、橡斗子、栎木子、柞子、麻枥果。

入药部位

果实。

性味

味苦、涩,性微温。

归经

归脾、大肠、肾经。

功效

收敛固涩,止血,解毒。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便血,痔疮,脱肛,小儿疝气,疮痈久溃不敛,乳腺炎,睾丸炎,面䵟。

相关配伍

1、治乳腺炎:麻栎18g,瓜蒌皮15g,紫花地丁30g。煎服。

2、治睾丸炎:麻栎焙焦存性研粉。每次6g,每日2次,黄酒冲服。(1-2方出自《安徽中草药》)

3、治面䵟:以橡斗子仁碎为粉,和大豆澡面良。(《普济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炒焦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湿热初泻初痢者禁服。不宜多食。湿热作痢者不宜用。

采集加工

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后除去壳斗,再晒至足干。

形态特性

1、麻栎又名:栩、栎、枥、橡枥、橡子树。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深灰褐色,深纵裂。幼枝被灰黄色柔毛,后渐脱落,老时灰黄色,具淡黄色皮孔。冬芽圆锥形,被柔毛。叶片形态多样,通常为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9厘米,宽2-6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缘有刺芒状锯齿,叶片两面同色,幼时被柔毛,老时无毛或叶背面脉上有柔毛,侧脉每边13-18条;叶柄长1-3(-5)厘米,幼时被柔毛,后渐脱落。雄花序常数个集生于当年生枝下部叶腋,有花1-3朵,花柱30壳斗杯形,包着坚果约1/2,连小苞片直径2-4厘米,高约1.5厘米;小苞片钻形或扁条形,向外反曲,被灰白色绒毛。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直径1.5-2厘米,高1.7-2.2厘米,顶端圆形,果脐突起。花期3-4月,果期翌年9-10月。

2、辽东栎又名:辽东柞、杠木、柴树、青冈柳。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绿色,无毛,老时灰绿色,具淡褐色圆形皮孔。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5-17厘米,宽2-10厘米,顶端圆钝或短渐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有5-7对圆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幼时沿脉有毛,老时无毛,侧脉每边5-7(-10)条;叶柄长2-5毫米,无毛。雄花序生于新枝基部,长5-7厘米,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0.5-2厘米,花被通常6裂。壳斗浅杯形,包着坚果约1/3,直径1.2-1.5厘米,高约8毫米;小苞片长三角形,长1.5毫米,扁平微突起,被稀疏短绒毛。坚果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直径1-1.3厘米,高1.5-1.8厘米,顶端有短绒毛;果脐微突起,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1、生于海拔200-2200m的山地、丘陵与针叶林、阔叶林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陕西、陕西、甘肃等地。

2、生于海拔300-2500m的山坡或山顶阔叶落叶林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四川等地。

药材鉴别

1、麻栎实:坚果卵状球形至长卵形,长约2cm,直径1.5-2cm;表面淡褐色,果脐突起。种仁白色。气微,味淡、微涩。

2、辽东栎实:坚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7-1.9cm,直径1-1.3cm;果脐略突起。种仁白色。气微,味淡、微涩。

现代应用

用于慢性结肠炎、痢疾、脱肛、痔疮出血、乳腺炎、睾丸炎等。

相关论述

《新修本草》:“主下痢,厚肠胃,肥健人。”

附注

橡实加工脱涩后,磨粉制糕点,做面食,配酒。产品有湖北橡酒、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