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荣,男,1964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

于思荣

性别

出生日期

1964-02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

吉林工业大学

职称

教授

人物经历

l 1982.9-1986.7:在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系铸造专业获学士学位。

l 1986.9-1989.6:在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获硕士学位。

l 1992.3-1996.4: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铸造专业获博士学位。

l 1989.7-1991.7: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助教。

l 1991.8-1993.7: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讲师。

l 1993.8-1998.9: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提前晋升为副教授。

l 1996.7-1998.11:吉林工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l 1998.9-2000.6: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l 2000.6-2010.2: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l 2002.4-2010.2: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l 2010.3-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生导师。

l 2004.1-2005.1: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航空机械与机电学院,访问学者。

主要贡献

长期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铸造合金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多孔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迄今,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有50余篇收入“SCI”,有110余篇收入“EI”。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8770044):钢基铸造颗粒复合材料开发的基础研究。3.5万。1988.1—1990.12,为参加人。

2. 吉林省科委青年基金(907022):陶瓷颗粒/中锰钢表面复合材料开发的研究。3万。1990.8—1993.4,为主要参加人。

3. 吉林工业大学基金:Al2O3短纤维/ZA27复合材料的开发。0.9万。1994.8—1995.12,为主要参加人。

4.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995.135):碳化钨/钢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4万。1995.1—1997.6,为主要参加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471007):锌铝合金复合材料宏观及微观力学行为及优化设计。8万。1995.1—1997.12,为第二负责人(执笔)。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571005):陶瓷颗粒/铝合金复合材料中颗粒的行为及机理。10万。1996.1—1998.12,为主要参加人。

7. 吉林省科委项目(963543):Al2O3、碳纤维共同增强铝合金缸套用复合材料开发。3万。1996.6—1998.12,为主要参加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71055):两相流体在定向加速条件下充型及凝固行为及其机理研究。11万。1998.1—2000.12,为负责人。

9. 吉林省科委攻关项目(980101—2):捷达轿车五气门发动机曲轴材料及毛坯国产化研究。20万。1998.1—2000.12。为主要参加人。

10.吉林省计委攻关项目:捷达轿车五气门发动机凸轮轴材料及毛坯国产化研究。18万。1998.8—2001.8,为主要参加人。

11.吉林省科委项目(19990503-01):连续复合技术及新型高速钢/结构钢复合材料的开发,5万,1999.10—2001.12,主要参加人。

1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999018510):新型高速钢/45#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研究,5万,1999.10—2001.12,主要参加人。

13.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金属材料表面的纳米改性技术开发,1.0万,2001.10—2002.10,负责人。

14.吉林大学创新基金(2001CX104):新型绿色钛合金牙科材料的开发研究,3.5万,2001.1—2003.12,负责人。

1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杰出青年20020108):铝基梯度功能复合材料及在轿车件上的应用研究。10万,2002.8—2005.8,负责人。

16.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高技术20020329):金属材料表面的纳米仿生改性技术开发。15万,2002.1—2004.12,主要参加人。

17.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20030183019):超声驱动颗粒增强铝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6万,2004.1—2006.12,负责人。

18.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合同号:20040315):镁合金件接触和连接腐蚀防护技术开发与应用。30.00万。2004.1-2006.12。主要参加人。

19. 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计划文号:长科发[2004]120号):汽车冲压件模具近终成型技术开发。10.00万。2004.10-2006.10。主要参加人。

20.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碳短纤维在混杂复合材料中的行为及机理。5万,2005.1-2007.12。主要参加人。

2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及纳米摩擦学行为。50万,2006.1—2008.12。负责人。

2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Organoclay/nylon66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机制研究。2万,2006.1—2008.12。负责人。

2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耐热球铁模具材料开发。5万,2007.7—2010.6。负责人。

24.长春市科技支撑计划高性能稀土镁合金专项(长科合(2007019)):稀土镁合金在轨道车辆等行走机械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30万,2007.7—2009.6。负责人。

专利

1. 发明专利:耐磨表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专利号:ZL 93 1 00863.8。

2. 发明专利:液态金属复合处理工艺及装置。专利号:ZL 96 1 13139.X。

3.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口腔用钛合金。专利号:ZL 02 1 44726.8。

4. 实用新型专利:超声变幅坩埚。专利号:ZL200620029665.6。

获奖记录

l 吉林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l 吉林省杰出青年资助计划获得者。

l 吉林省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l 长春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l 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

l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l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4项。

1. 1999年“稀土、铌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项目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 1999年“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性能”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2001年“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理论及性能研究”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2006年“壳型工艺下新型铸态球铁及轿车曲轴产业化”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