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奥运会召开前,依照宗教规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然后奔赴希腊各个城邦。火炬手高举火炬,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火炬像一道严格的命令,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力,火炬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熄灭了。即使是在激烈厮杀的城邦也都纷纷放下武器,神圣休战开始了。希腊又恢复了和平的生活,人们忘记了仇恨,忘记了战争,都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0年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日本多地进入紧急状态后,在日本东北部福岛举行的奥运会圣火展览也被紧急叫停,展览只进行了6天。

2021年3月15日,东京奥组委当地时间宣布,25日启动的圣火传递出发仪式将在无观众状态下实施。这是为避免人群密集而采取的防疫措施。

中文名

奥林匹克圣火

象征

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点燃地点

赫拉神庙

传递方式

火炬手接力

基本简介

奥林匹克圣火(àolínpǐkèshènghuǒ)

奥运会期间在主体育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奥运会圣火通常于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圣火采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通过将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没有人群围观。圣火点燃后,火种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盆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场内的祭坛,向等待那里的人们展示圣火,点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行程。

为保持奥运圣火的纯洁性,在整个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使用从奥林匹克采集来的圣火进行传递,圣火不能与具有任何其他象征意义的火焰混合。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将在圣火完成希腊境内的传递后,前往希腊泛雅典体育场体育场迎接圣火。在那里,奥运圣火火种将被放入数个火种灯。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火炬接力进行期间要保持圣火持续燃烧,圣火火种在从奥林匹亚到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传递过程中不能熄灭,一旦火炬熄灭,必须由专门的护跑手用火种灯内的圣火火种引燃,以确保奥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是由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点燃。

庄重的奥运圣火点火仪式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也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最重要的传播工具,同时更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连接。历次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在总共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都充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正如当年宣布“神圣休战”的传令兵,今天的火炬手,手持奥运会火炬,传递奥林匹克圣火,鼓励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奥林匹克梦想。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圣火一直在赫斯提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女灶神)祭坛前的城市公共会堂中静静地燃烧。这里的圣火同样是通过使用凹面镜汇聚阳光采集而成,它还被作为火种去点燃其他神圣场所的圣火。

与现代奥运会圣火传递相比,古代的泛希腊奥运会从来没有组织过火炬接力或手持火炬赛跑。但是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头戴橄榄枝环的传令兵在各城邦之间奔走相告运动会正式开始的准确时间。他们邀请各城邦的公民前往奥林匹亚,并宣布“神圣休战”的开始。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传递起源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当年,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的赫拉神庙前采集圣火,随后进行火炬传递活动。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现今已经有1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举行了圣火采集仪式。从1964年开始,冬季奥运会也开始了圣火采集活动,虽然也在古奥林匹亚遗址进行,但圣火采集的地点与夏季奥运会取火点赫拉神庙不同,是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纪念碑前举行。

72年来,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已成为奥运会主办国提升公众对奥运会认知度和创造宣传点的最有力的传播活动。火炬接力使主办国人民有机会全面感受奥运会的力量,也为举办国家和城市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神圣传说

相传在远古洪荒时代,人类都居住在黑暗的洞穴里生活。人类的朋友普罗米休斯教人类建造了比洞穴舒适的简单房屋。虽然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当时人类还很虚弱,而森林的野兽和在岩石上筑巢的猛禽都很强壮。

奥林匹克圣火[奥运会主会场火炬燃烧火焰]

狮子、老虎有利爪和坚牙、老鹰长着强健的翅膀,就连乌龟也有坚硬的外壳作保护。可人类却没有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以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

尽管普罗米修斯万般恳求,宙斯还是不答应赐火种给人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带了一根空心的芦苇到奥林匹斯山去盗火种,引起了一场大火,终于把火种带给了人类。

有了火种以后,人们开始变得强壮起来,人类从地里挖出铁矿,用火炼成比狮子、老虎牙齿更坚韧的利器;借着动物怕火把野牛驯服,教他们犁田种地;人类用火还制造了许多东西。有了火,人类不再害怕寒冷和黑暗,也不再畏惧猛禽和凶兽;人类开始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生活变得幸福和美好起来。

宙斯在天上看到人类一天天强壮起来,非常惊讶。当他发现人类已偷走了他用来照亮天空的火种后,便知道这是普罗米修斯的所为。他大发雷霆,命令力量和武力两个奴隶,把普罗米休斯牢牢地绑在荒凉的高加索的悬崖绝壁上。就这样,普罗米修斯被绑了好几百年。他天天被烈日暴晒,经受着寒夜的刺骨;还有一只非常凶残的老鹰用利爪尖嘴啄他。唯有海神有时会来安慰他。但是,后来宙斯的王位受到了很大威胁,而仁慈的普罗米休斯非常同情宙斯的处境。于是,他便告诉宙斯一个解除危险的秘诀。事情平息后,宙斯方派大力神海格力斯(也译赫刺克勒斯)把那只可恶的老鹰杀死,并打开普罗米休斯的铁链,使他重新得到自由。(但为使宙斯得到安慰,他身上还绑着高加索山的岩石碎片)

圣火接力从这里开始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使人类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人们崇拜火,甚至把它视如神明,当做一种吉祥的象征。古希腊人就是这样,他们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不但为它编织了神话,感谢和赞美给人间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且还对火赋予许多特殊的含意。他们用点燃火炬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胜利,于是当阿伽门依宣布占领了特洛伊时,希腊人的火炬队伍沿着海岸一直排到天际。他们还把火视为净化灵魂的圣物:妇女分娩后,火炬就会出现在新生儿的身旁;婚礼中新郎和新娘的母亲总是手持着火炬,以示训诫与祝福;送葬的队伍中也会有火炬出现,于是,氛围被净化,葬礼更庄严、肃穆,最后,死者被火葬,亡灵被净化,神圣的火焰伴他飞升到新的境界。除此之外,重大的宗教活动和庆典都离不开火的伴随。于是,火与体育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联系。在具有祭典性质的古代奥运会中,点燃火炬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庄严的活动。每当奥林匹克祭典运动会举行之前,伊利斯城邦便要选派经过严格挑选的三名纯希腊血统的运动员,在宙斯神殿的“圣火坛”前,接过希腊少女经过宗教仪式点燃的太阳火炬,并高擎火炬,跑遍希腊全境各个城邦,传渝“神圣休战”的告示。于是火炬便成了一道无声而不可抗拒的命令,以至高无上的权威令人们肃然起敬。所到之处,人们无不服从,即使剑拔弩张的地方,激烈交战的城邦也不得不罢戈息兵,听令火炬所带来的训示。当火炬回到奥林匹克时,古代奥运会便在“圣火”中宣布开幕。按照神示,这“圣火”一直要等到运动会结束时才能熄灭。这便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仪式的渊源。后来,点燃奥林匹亚祭典运动会“圣火”的仪式还演变出了一项持火炬的接力赛跑。据说,持火炬接力跑最初是为了传送天神在奥林匹亚灵山的某个地点点燃的火种,后来演变为一项竞赛,把它作为祭把仪式中的一项内容。有时也作为奥运会上的一个竞技表演项目。

每逢这项比赛举行时,两名祭司手擎燃烧的火炬站立在祭坛前,当裁判员发令后,两名头戴王冠的竞技者便飞奔祭坛,从祭司手中接过火炬,然后穿过街道跑向另一个祭台,以接力跑的形式把火炬传递给队友,直至最后把火炬传递到作为终点的祭台上。其优胜者被授予最高的宗教荣誉,并能获得一大坛橄榄油的奖励。

据记载,这项运动在当时希腊许多城邦青少年中开展得比较普及。当时在希腊雅典梭伦执政时期,参加体育训练的雅典青少年不定期举行一种“海麦”的庆典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要举行隆重的持火炬接力赛跑。届时,要求由男少年组成的各代表队以祭把竞赛的形式,最终将“圣火”传送到海密斯神坛上,以向神灵表达其虔诚之心,而最先到达神坛的队即为优胜。[1]

象征意义

奥运会期间在主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古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偷取火种带到人间,火一到人间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规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须向他祭祀。根据这个神话,古奥运会在开幕前必须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嚷奥林匹亚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三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谕停止一切战争,开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

传统仪式

奥林匹克圣火是「由奥林匹斯山上的阳光点燃」,传递者步行传递到奥运会会场。

现代的奥林匹克圣火在奥运会开幕数月之前从希腊的奥利匹克发源地奥林匹亚采集。11位女祭司(演员扮演)从凹面镜聚光采集圣火。圣火接下来便通过接力传递到下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虽然传统上传递只能步行,但是如今使用交通工具(包括轮椅,例如曾宪梓)也是允许的。圣火传递者来自不同领域,包括运动员和名人,也有一些普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

奥林匹克圣火传递在奥运会开幕式举行时结束。最后一位传递者总是很神秘,通常是举办国的体育界名人。最后一位传递者会以独特的方式点燃位于体育场上方的主火炬。奥运圣火在奥运会开始的那天点燃,结束的那天熄灭。

信仰火种

苏格拉底死因可能是政治性的,但判死的罪名,却是死在与神祭话语权的争夺之中,被指控为“渎神”!苏格拉底本人,反复以反问的方式宣扬非神所控的“哲学”,引人外神(希腊城邦有一个守护的主神),实际上就已经是冲击了城邦守护神的信仰;宣扬真理logos取代神谶,又削弱了城邦宗教的威信。“渎神”在今天看是一个荒诞的罪名,但是以当时的雅典法,没有冤枉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自已又拒绝应对指控,进一步在表面上证实了“渎神”不敬神的罪名。在几乎肯定可以以被放逐代替死刑时,对陪审员广泛指责,更令“渎神”的指控似无疑问。但实际上渎神这种情操型的罪名作用于知名的人物,背后总是有着深刻的政治斗争的痕迹。如果不理解“城邦之神”的意义,就无法理解希腊神庙在社会的作用,也无法理解基督教在罗马早期所受的“迫害”是什么回事。

理解希腊罗马代表着最高权威的“神”,自Delphi和奥林匹克神庙,又经城邦显祭诸神对于城邦的“真理裁决”的意义,可能就会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哲学,实际上是尝试从“神”手中,争得自我利益的话语权。其目的与罗马君权基督教化,以一神教排挤各地“假神之名”的分离倾向,目的一模一样。

早期哲学之源,当是从宗教祭师对“真理”的掌控中争得个人权力的手段,这就是哲学家在宗教社会总是被迫害的原因。世间一切存在自有其道理。哲学在它出现的时侯,就是个人主义的工具。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生命周期中,早期不能突破邦神信仰相伴的君权,中世纪成为基督教会的玩偶,现代社会成了侵犯个人权益的理性主义工具。

古希腊和罗马社会的信仰,是颇具“个人主义”色彩的拜火多神教,因为家火,族火,多半独立于邦火;而邦火又总是独立于大神庙的圣火。“圣火”代表着神意的绵续,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奥林匹克圣火。希腊罗马的崇拜主要不是“圣象崇拜”而是圣火崇拜,不知为什么的到了Teodosio时,把圣火也当成圣象给灭了。

奥林匹克神庙和Delphi神庙(还有几个),以及雅典帝国时期的雅典娜-帕特农神庙,是当时希腊社会最权威、最富有的神庙,有专职的祭师团,任何城邦不敢与之争锋。Delphi后来被用作今天一种程序软件的代号。城邦的圣火要次一级,在城邦的卫城神庙中,由专职的祭师负责永恒不息。

奥林匹克圣火[奥运会主会场火炬燃烧火焰]

如果城市曾被敌人侵占,(如波斯侵占雅典),收复后必须熄灭圣火再重新点燃,以免亵渎;称为“祛除”,大概相当于中国的“辟邪”。因为圣火是极私极神圣的,任为窥伺圣火都是渎神,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里污损先人灵位。一旦沾染了外人气息,圣火就必须祛除,大意可能是指不让自家的神气让外人带去了。

今天奥林匹克大会实际上是很有古希腊的宗教色彩的。大会竞技原意确实是“和平时的战争”,以代替对双方可能胜不偿失的战争,含有由奥林匹克山诸神裁决,选优秀者竞技代替战争的意识。理解这种由战争到竞技的争斗,可以参考《特洛伊》开场Achilles与一位笨拙巨人的阵前决斗。而传火,更是希腊拜火教之意,含有奥林匹克太阳神庇护之灵的意思。

最后说明,希腊-罗马的拜火,与波斯祆教(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er)的拜火教所崇拜的“光明之神阿胡拉Ormusd和阿胡拉的儿子密特拉神Mithra(相当于阿波罗)”,彼此有渊源,但不是一回事。后者与中国称为“明教”的摩尼教同样有渊源,也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可以将明教视为琐罗亚斯德教的一个新解教义的支派。

历史沿革

传统上,奥林匹克火炬是“由奥林匹斯山上的阳光点燃”,传递者步行传递到奥运会会场。古希腊神话中,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取火种带回人间。在奥运会进行时,为了纪念宙斯,人们在他和他妻子赫拉的神庙中也点燃火炬。

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恢复后,最初几届并没有将点燃圣火的传统继承下来。191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首次提出恢复古希腊人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未能实行。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第七届奥运会上,为了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协约国将士,在运动会期间燃起了象征胜利、和平、光明的奥林匹克火焰,并决定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始,恢复古代奥运会的这一传统仪式。荷兰建筑师简·威尔斯在设计1928年奥运会会场时设计了一个塔,并有了点燃主火炬台的构想。1928年7月28日一个供电机构的职工点燃了被称为马拉松塔的火焰。在1936年以前,点燃奥运会圣火的火种并不是来自奥林匹亚,也没有接力传递。

193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举行的会议上决定:从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始,恢复古代奥运会旧制,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从开幕日起至闭幕式上,在主体运动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还规定,火种必须取自奥林匹亚,在希腊女神赫拉的神殿祭坛旁,由穿着民族服装的希腊少女用凹面镜聚集日光点燃第一支火炬,然后用接力传递的方式将火炬传送到奥运会主办地。火种传送必须在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到达(沿途如遇高山、大海可用飞机、轮船运送)。

开幕式上由主办国著名运动员接受最后一棒火炬,然后绕场慢跑一圈,再跑上主体运动场火炬台点燃巨型火炬。熊熊燃烧的火炬,在奥运会闭幕时才能熄灭。火炬传递使用了很多不同的形式。

1948年在船上穿越英吉利海峡。

1952年通过飞机传递到赫尔辛基。

1956年骑马穿越澳大利亚。

1976年通过卫星传递。

2000年在大堡礁附近水下传递。

1936年柏林

奥运火炬首次燃起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了希特勒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是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

1936年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递先后经过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凌晨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1956年墨尔本

奥运圣火首度照亮

南半球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1964年东京

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传递奥运圣火

1964年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此前一周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1964年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1964年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1976年蒙特利尔

卫星传递奥运圣火

运动会于1976年7月17日正式开幕。本届奥林匹克火焰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1976年7月13日于奥林匹亚点燃,火种传到雅典后,不象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通过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了奥运圣火。

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后来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1984年洛杉矶

尤伯罗斯大胆地将商业运作的方法用到了火炬接力活动中。这次火炬接力横跨美国50个州,共15000公里。与以往不同的是,任何赞助3000美元的个人、地区、团体或公司都可以指定一个人持火炬跑1英里。圣火接力于5月8日在美国本土开始,第一棒由吉姆·索普的孙子比尔·索普完成,7月28日奥运会开幕时,由杰西·欧文斯的外孙女吉娜·亨普希尔持火炬跑进主会场,然后将火炬交给罗马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约翰逊,由他点燃了玫瑰碗体育场的圣火。

1996年亚特兰大

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拳王阿里,用他颤微微的双手点燃了火炬,也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他们用欢呼声表达着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崇敬和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则由土著女运动员弗莱曼点燃了主会场的圣火。

2000年悉尼

奥运圣火水下传递

本届奥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

2004年雅典

五洲共享奥运荣耀

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圣火传遍历史上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使这些城市有机会再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再次体验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

现代的奥林匹克火炬在奥运会开幕数月之前从希腊的奥利匹克发源地奥林匹亚采集。11位女教士(演员扮演)从凹面镜聚光采集圣火。

火炬接下来便通过接力传递到下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虽然传统上传递只能步行,但是如今使用交通工具也是允许的。火炬传递者来自不同领域,包括运动员和名人,也有一些不知名的人参与其中。

奥林匹克火炬传递在奥运会开幕式举行时结束。最后一位传递者总是很神秘,通常是举办国的体育界名人。最后一位传递者会以独特的方式点燃位于体育场上方的主火炬台。奥运圣火在奥运会开始的那天点燃,结束的那天熄灭。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后,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1928年奥运会开始,施行点燃奥运会火焰的仪式,恢复古奥运会的这种传统。冬季奥运会于1952年开始点燃“圣火”。

燃烧在奥运赛场的圣火

古希腊在每届奥运会举行以前,人们都要高举着在赫拉神庙前点燃的火炬,奔赴各个城邦,去传递停战的神谕和奥运会召开的消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以后,最初并没有承继这个传统。直到1920年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上,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主办者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但没有进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种也不是从奥林匹亚采集的。193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正式做出决定,在奥运会期间,从开幕到闭幕,主会场要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并且火种必须采自奥林匹亚,以火炬接力的形式传到奥运会主办城市。从此,圣火传递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前,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遗址前都要举行庄重的点火仪式,国际奥委会、奥运会主办地和当地的官员都要出席。身着古装的希腊少女用聚光镜采得火种,然后用火炬传到雅典,再由雅典传到主办城市。火炬接力的整个过程都是很隆重的,往往政界要员、著名运动员都亲自参加。在火炬接力途中,如遇高山峻岭、江河湖海,则可用飞机、轮船运送。火种必须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主办城市,在开幕式举行时由一人手持火炬,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点燃位于主体育场醒目位置的“

奥林匹克圣火

”。有幸承担这个使命的多是一些著名运动员。2008年北京

奥运圣火首次在中国点燃,奥运主火炬由奥运冠军李宁点燃。

2012年伦敦

2012年5月10日,在距离伦敦奥运会揭幕还有78天之际,伦敦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而本次圣火采集仪式,也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进行了直播。2012伦敦奥运,首次出现奥运主火炬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熄灭再点燃的情况。

2020年东京

2020年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应对新冠疫情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宣布东京、大阪、埼玉、千叶、神奈川、兵库和福冈7个都道府县进入紧急状态,有效期限至5月6日。在日本东北部福岛举行的奥运会圣火展览也被紧急叫停,展览只进行了6天。[2]

2020年4月11日报道,东京奥运会圣火在福岛的展览被紧急叫停后,现在已经被放置在一个“秘密地点”保存。[3]8月31日,东京奥运会圣火在日本奥林匹克博物馆公开亮相,从2020年9月1日起,圣火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展览。[5]

2021年1月2日,东京奥运会官方发布最新奥运年指南,奥运圣火传递将于3月25日开始,传递路线涵盖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包括2011年“3.11”大地震灾区。[6]

2021年3月15日,东京奥组委宣布,3月25日启动的圣火传递出发仪式将在无观众状态下实施。这是为避免人群密集而采取的防疫措施。[7]

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出发仪式2021年3月25日将在福岛县的国家级足球训练中心“J-VILLAGE”举行,原计划邀请来宾和普通观众共约3000人入场。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将缩小演出规模并削减来宾人数。圣火传递将维持原计划,在121天时间内巡回全国859个市区町村。[7]

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拉开帷幕。经过连续传递,最终日本网球运动员、大满贯得主大坂直美点燃圣火。[8]

2022北京冬奥会

2021年10月18日下午,2022北京冬奥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的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这也意味着——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的大幕就此正式拉开。希腊总统萨克拉罗普卢、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希腊奥委会主席卡普拉洛斯与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共同出席了当天的采集仪式。手持“飞扬”火炬的安东尼乌一路奔跑来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纪念碑旁后,将火种传递给第二名火炬手——中国前短道速滑运动员李佳军。[9]

祭司

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主火炬台

库拉·普拉吉卡,1936年柏林奥运会玛利亚·安捷拉克普鲁,1948年伦敦奥运会

哈希皮·皮齐翁-西奥洛吉提,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

阿丽卡·卡齐利-玛扎拉基,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1960年罗马奥运会以及1964年东京奥运会

玛利亚·莫斯霍利欧,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以及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卡特琳娜·迪达斯卡鲁,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

玛利亚·潘布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塔莉娅·普罗科皮欧,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

玛利亚·娜芙普利都,2008年北京奥运会

伊诺·梅妮佳奇2012年伦敦奥运会

点火者

多年来,运动员和名人点火成了传统。

下面是历年点燃主火炬台的人员名单。

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弗里茨·希尔干,田径选手。

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约翰·马克,田径选手。

195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依吉尔·南森。

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帕沃·努尔米,1920年9枚金牌得主。

195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古一多·卡罗利,速滑选手。

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荣·克拉克和汉斯·基根。

196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肯·亨利,1952年500米速滑冠军。

196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吉安卡罗·佩里斯,田径选手。

196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约瑟夫·里德,田径选手。

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坂井义则,田径选手,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当天出生。

196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阿兰·卡迈特,1964年花样滑冰亚军。

196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诺玛·恩里魁塔·巴西里奥·德·索特罗,第一位女性点火者。

197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高田中岛,速滑选手。

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古泽尔·萨恩,中长跑选手。

北京奥运会火炬

197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克里斯·哈斯和约瑟夫·费斯曼特。

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史蒂芬·普利方天和桑德拉·汉德森,2位青年。

198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查尔斯·科尔,一位投票选出的精神病患者。

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瑟尔基·比洛夫,篮球运动员,1972年冠军

198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桑德拉·杜布拉维奇,花样滑冰选手。

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拉夫尔·约翰逊,1960年田径全能冠军。

198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罗比·佩里,12岁的花样滑冰选手.。

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孙基祯,1936年马拉松冠军将火炬带入田径场,郑善万,金元卓和孙美廷,3位田径选手点燃了火炬台。

199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普拉蒂尼和一位来自法国萨瓦省名叫格兰奇(Franois-CyrilleGrange)的八岁少年,普拉蒂尼是前法国国家足球队球员,曾经协助法国夺得1976年奥运足球金牌。

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安东尼·里贝罗,参加残奥会的射箭选手.

199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哈肯,马格努斯。挪威王子,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参加过奥运会。

19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默罕默德·阿里,拳击选手

199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伊藤绿,日本花样滑冰选手,1992年银牌.

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凯西·弗里曼,田径选手。

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80年美国奥运冰球队。

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尼古拉斯·卡克拉曼拉基斯,希腊风帆选手。

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斯蒂法尼娅·贝尔蒙多,意大利前冬季奥运会越野滑雪金牌得主。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操王子李宁

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冠军勒梅-多恩、南希-格林,“冰球大帝”韦恩-格雷茨基,NBA球星史蒂夫·纳什

2010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蔡旺龙,新加坡帆船选手

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国七位少年

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弗拉基斯拉夫·特列季亚克,前苏联三届冬奥会冰球冠军、伊琳娜·罗德尼娜,前苏联三届冬奥会花滑冠军

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陈若琳,北京、伦敦奥运会跳水冠军

圣火相关事件

北京奥运圣火的“和谐之旅”是一次挑战人心理和生理极限的环球之旅。从阿拉木图的融融春色、伦敦巴黎的料峭春寒、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探戈,到达累斯萨拉姆的瓢泼大雨、马斯喀特的炎炎烈日和茫茫夜色,在种种极限状态下发生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故事。一路追随圣火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记下了其中的十大镜头。

镜头一:观众热情似火

华侨铺出爱国心

奥运圣火在马斯喀特进行夜间传递时,一群华人华侨和在当地居住的印度人手拉一条长长的横幅向圣火致意,上面写着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他们本身的举动就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圣火每到一处均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在阿拉木图,三十万人自发走上大街恭迎圣火,整个城市处于空前盛大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圣彼得堡,七十万居民涌上街头,熊熊燃烧的圣火让他们忘记了料峭春寒;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演了数万群众追随圣火的壮观场面;在马斯喀特,一群孩子为了能亲眼目睹首次造访海湾地区的奥运圣火,呼朋结伴步行6公里赶到山里的传递路线等候圣火的到来。

看到这些热情的观众,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团队执行指挥张明一次又一次感慨:“圣火让我们感受到她强大的魅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镜头二:残疾人火炬手以身捍卫火炬尊严

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时,一群“藏独”分子向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大打出手,试图抢夺她手中的火炬。金晶临危不惧,用她的残疾之躯死死护住火炬,捍卫了火炬的尊严。外电称,金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而人们也记住了那名“藏独”分子的丑陋嘴脸,那是野蛮、无耻的标志。

镜头三:圣火护卫以血肉之躯保护圣火前行

奥运圣火在伦敦、巴黎遭遇“藏独”等不法之徒的无耻刁难,西红柿、臭鸡蛋、矿泉水瓶夹杂着恶言恶语砸向圣火护卫。小伙子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用文明和克制还击对方的野蛮和卑鄙,一路护卫圣火未遭任何亵渎。坐在指挥车内的张明目睹了这一切,难过得几乎不能自抑。事后她表示,作为一个母亲,她感觉那是自己的孩子在遭受凌辱,她的心在流血。

镜头四:华人华侨爱国情深

圣火在伦敦、巴黎遭受冷遇,让美国华人华侨气愤异常;他们自发赶到旧金山,组成十万圣火“护驾”大军。旧金山火炬传递起跑现场满眼是一片爱国旗帜,华人华侨打出各种各样的标语,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一位名叫邹舟的小伙子专门从北卡罗来纳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赶来,他表示要一路跑步全程陪伴圣火。由于“藏独”分子穷凶极恶,开始暴力破坏活动,火炬接力临时改变路线,令多数华人华侨亲眼目睹圣火的愿望落空,留下一个不小的遗憾。

镜头五:“铁娘子”任劳任怨

谷民率领的火炬手运行组是一支由三人组成的小型“娘子军”,她们肩负着繁重的接送火炬手的重要任务。她们的胳膊上、手上全都伤痕累累,有的是被火炬燃料罐烫伤的,有的是被火炬碰伤的。她们还担负着克服各种语言障碍与火炬手沟通、运行前规划踩点等艰难而细致的任务。每个运行日,她们只能睡一个多小时。因为工作任务繁重,即使在酒店她们也很少能有时间休息。谷民表示,每次登上飞机时,是她们心理最放松的时刻,因为那意味着工作暂时结束了。三位“铁娘子”虽严重缺乏休息,但却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工作没出任何差错。

镜头六:新闻发言人大公忘私

奥运圣火运行团队新闻发言人曲莹璞是哈佛大学硕士,在与中外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的周旋中,他充分发挥了中英文俱佳、机智灵活的特长,促进了运行团队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消除了种种误会。他的工作日记也被西方一些报纸摘抄转载。当奥运圣火传递在伦敦、巴黎遭到“藏独”等抗议分子的破坏时,他成了最忙碌的人,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曲莹璞忙于应对媒体,忘记了使用的是自己的私人手机,每个电话都是国际长途漫游。几天下来,话费已经过万,全部要从他的个人账户上扣除。

曲莹璞领导的是一支为媒体服务的专业队伍。另一新闻发言人李萍以及彭婕、卢川、张亮等新闻官员也都恪尽职守,为媒体采访创造最好的条件。彭婕拖着瘦弱的身躯忙上忙下照顾各方媒体,一天忙碌下来,每次她都显得疲惫不堪;有一次她在登上包机后,因劳累过度而呕吐不止。

镜头七:负重狂奔六千米

奥运火炬在达累斯萨拉姆传递时,由于不能上媒体车,中国日报记者胡亦南为了能完整地采访一站火炬接力,决定全程跟跑。他背着装有两台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物资的采访包,一路跟随火炬拍照采访,忙得不亦乐乎。就这样他一直跑完全程6000米。小伙子上学时是万米和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六千米跑从来不在话下,这次他却感到有些累了。在最后的庆典结束现场,他斜躺在一把椅子上,强忍疲劳整理照片和写稿子。

镜头八:后勤服务“宾至如归”

从托运行李到护照管理,以及圣火团队的吃穿住行,后勤服务细枝末节多如牛毛,这一切都要由后勤组来具体实施完成。组长吕实珉是个63岁、精神矍铄的老头,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定要把团队内每个人都给照顾好”。为此,老同志一天只睡三个来小时。每到后勤办公室,大家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对工作,他有老一辈人那种典型的忘我热情。

后勤办公室在主团队到达时开张,主团队离开后关闭。在吕实珉的领导下,办公室高效有序地工作,为主团队创造出一种家的氛围。董华钢和王亭把大家托运的行李照顾得妥妥帖帖。庞柯几乎每天都要忙于办理团队进出海关手续,以及清点全团的100多本绿皮公务护照,声称把自己的脸都“点绿了”。来自中国银行的“财神爷”周跃武每天在整理完烦琐的财务账目之后,还要经常在后勤办公室从半夜值班到天亮。

镜头九:第二个温暖的家

除了从北京到阿拉木图外,圣火团队其他几次城市间转场都在夜间进行,几次都是长途飞行。比如从巴黎到旧金山、从旧金山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达累斯萨拉姆这连续三段飞行,时间都超过了10个小时。大家在飞机上度过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躺在酒店床上睡觉的时间。因此,“奥运圣火”号包机就成为大家的第二个家。空姐为大家提供的周到体贴的服务,让大家好像回到了家。

传递城市所在国的中国使馆是圣火团队的另一个家。土耳其使馆为每人配备了两袋干果,阿根廷使馆招待团队享用中餐晚宴,让每一个队员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亲人照顾的温暖。当包机在罗安达技术停留时,中国驻安哥拉大使专门登机问候,更是让大家倍感亲切。

镜头十:临危不惧为工作

奥运圣火在旧金山传递开始前,发生了一个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故事。当时以雷涛为首的5名圣火团队工作人员从起跑现场乘车赶往庆典仪式现场,他们的车刚刚驶离起跑现场,就被一大群“藏独”分子堵住,车窗被这些失去理智的暴徒打碎。坐在车上的一名美国警察马上通过对讲机叫来20多名同行,他们手拉手组成一条通道把5名工作人员救了出来。由于庆典仪式现场还有工作要做,雷涛等人坚持要赶过去,美国警察坚决不让他们走,因为途中危险重重。直到接到指挥车的命令后,雷涛等人才在美国警察的保护下返回起跑现场。

事后,记者问雷涛当时怕不怕。他说,那时他心里只想到还有工作要做,其他都没多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