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象考成》,清代中期作品,作者不详。它是一部中国清代中期的一部以星表为主的工具书。。它也是清代由中国人独立考测﹑编算的第一部星表。表中较《仪象考成》新增163星﹐减去未观测到的6颗星﹐共收3﹐240星。

中文名

仪象考成

出版时间

公元1744年

主编

戴进贤

创作年代

清代中期

基本简介

中国清代中期的一部以星表为主的工具书。

增修

最初﹐钦天监西洋监正﹑日耳曼人耶稣会士戴进贤等奏请增修《灵台仪象志》星表部分﹐经批准后开始这项工作。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著手﹐到乾隆十七年完成。戴进贤是星表的实际主编﹐有26人参加编算工作。书成后送武英殿刊刻时﹐适值制造十年之久的大型天文仪器“玑衡抚辰仪”于乾隆十九年竣工﹐因此﹐在星表之前又增加有关“玑衡抚辰仪”的《仪说》上下卷﹐全书推定出版年份当在乾隆丁丑(公元1757年)。《仪象考成》全书共32卷﹐分为10册。星表中列有300个星座﹑3﹐083颗星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值(见天球坐标系)﹐以及每颗恒星的赤道岁差和星等。采用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冬至为星表历元。内容参用了当时出版不久的弗兰斯提德星表。

仪象考成

复测修订

八十多年后﹐钦天监又对《仪象考成》星表进行复测﹑修订﹐于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成书32卷﹐称为《仪象考成续编》。主编为当时的钦天监监正﹑协理国子监算学事务周余庆﹐有38人参与测算和编写。它是清代由中国人独立考测﹑编算的第一部星表。表中较《仪象考成》新增163星﹐减去未观测到的6颗星﹐共收3﹐240星﹐以道光甲辰(公元1844年)冬至为星表历元。与《仪象考成》相比﹐《仪象考成续编》虽然增星不多﹐变动不大﹐但提供了一批年代可靠的新测恒星坐标值﹐是今天仍在沿用的恒星中文名称的主要依据。

全天星表

乾隆四年(1739),戴进贤奏请增修《灵台仪象志》的星表部分,乾隆九年,钦天监发现黄赤交角比《灵台仪象志》出版时已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又奏请清政府重新测算星表,与研制玑衡抚辰仪同时进行,并于乾隆十七年(1752)由戴进贤主持编成《仪象考成》32卷,1756年刊行。乾隆曾亲自为之作序,说此事使“天官家诸星纪数之缺者,补之序之,紊者正之”。《仪象考成》首两卷介绍玑衡抚辰仪的性能和用法,后30卷是星表。其中载录传统星官277个共1319颗星,比《灵台仪象志》多16个星官109颗星,又增添了传统天文学中没有的星1614颗,南天极附近23个星官150颗星,合计共300个星官3083颗星。这是清代发表的又一份全天星表,据研究,它们主要是参照新出版的欧洲星表的数据编撰而成的。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政府决定重测星表。这时在钦天监中已无外国传教士,参加工作的全是中国官员,他们于道光二十五年完成了《仪象考成续编》32卷。续编中收入3240颗星,与《仪象考成》相比,新增163颗星,并删减了这次没有观测到的6颗星。中国天文学家独立测算完成的这一巨著,反映了中国天文学的进步。中国天文学家不仅独立承担了大量的观测工作,并根据新的观测结果对原有星表进行了修订,而且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例如,他们否定了认为恒星亮暗不同是由于恒星直径大小不同的说法,而以恒星离我们的远近距离来加以解释,并且提出恒星本身的变化也会造成恒星亮度的变化,从而纠正了传教士所传授的关于恒星等方面的错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