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色团(auxochrome):本身在200 nm以上不产生吸收,但其存在能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改变分子的吸收位置和增加吸收强度)的一类基团。

中文名

助色团

外文名

auxochrome

拼音

zhù sè tuán

类型

科学名粗

碱性助色团

-NHR,-NR2,-NH2

酸性助色团

-COOH, -OH, -SO3H

属性

基团

基本概念

auxochrome

分子中本身不吸收辐射而能使分子中生色基团的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并增强其强度的基团,如羟基、胺基和卤素等。当吸电子基(如-NO)或给电子基(含未成键p电子的杂原子基团,如-OH,-NH等)连接到分子中的共轭体系时,都能导致共轭体系电子云的流动性增大,分子中π→π*跃迁的能级差减小,最大吸收波长移向长波,颜色加深。这些基团被称为助色团。助色团可分为吸电子助色团和给电子助色团。

助色团的基本特点是在基团中最少还有一对孤对电子,使其可以通过共振来增大分子的共轭体系。如果助色团位于发色团的间位位置,则基本不影响分子的颜色。

助色团可以分为两类:

酸性助色团: -COOH,-OH,-SOH

碱性助色团:-NHR,-NH,-NR

概念

助色基团

是一种能使化合物产生电离作用的辅助原子团(酸碱性基团)。它能使染色的色泽进一步加深,并使其与被染色组织具有亲和力。

助色基团的性质决定染料是酸性碱性。碱性染料具有碱性助色基团,在溶媒中产生的带色部分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吻与组织细胞内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而显色。如细胞核内的主要化学成分脱氧化核糖核酸易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称嗜碱性。酸性染料具有酸性助色基团,在溶酶中产生带色部分为阴离子,易与组织细胞内带正电荷部分结合而显色,此性质被称为嗜酸性,如细胞浆内订成分为蛋白质,易与伊红或橘黄结合呈红色或橘黄色。

生色基

凡是能在一段光波内产生吸收的基团,就称为这一波段的生色基/发色团/发色基团。紫外光谱的生色基一般是碳碳共轭结构,含杂原子的共轭结构,能进行n-π*跃迁的基团,能进行n-σ*跃迁并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的原子或基团。常见的生色团有C=C-C=C,C=O,-COOH,C=C,Ph-,--NO,-CONH,-COCl,-COOR等。

助色基

具有非键电子的原子或基团与双键或共轭体系相连时,形成p-π共轭,结果使电子的活动范围增大,吸收向长波位移,使颜色加深。这种效应称助色效应。这种基团称为助色基。如:-X,-OH,-OR,-NH,-NR,-SR......等。

如:X-CH=CH-CH=O  X: -NR2 -OR -SR Cl Br

λmax(增值)nm: 95 50 85 20 30

紫外吸收光谱中,助色团是指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它们本身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不产生吸收,但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如-OH、-NR、-OR、-SH、-SR、-CL、-BR、-I等。

红移和蓝移

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造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变化,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吸收峰“红移”。能使有机化合物的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的基团(如助色团、生色团)称为向红基团。由于取代基或溶液的影响造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变化,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吸收峰“蓝移”。能使有机化合物的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的基团(如-CH3,-O-CO-CH3等)称为向蓝基团。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使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使吸收峰的摩尔吸光系数减小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溶剂效应

由于溶剂的极性不同引起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及形状产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溶剂效应。例如异丙叉丙酮分子中有π→π*和n→π*跃迁,当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时,π→π*跃迁的λmax=230nm,而用水作溶剂时,λmax=243nm,可见在极性溶剂中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红移了。而n→π*跃迁产生的吸收峰却恰恰相反,以正已烷作溶剂时,λmax=329nm,而用水作溶剂时,λmax=305nm,吸收峰产生蓝移。

又如苯在非极性溶剂庚烷中(或汽态存在)时,在230~270nm处,有一系列中等强度吸收峰并有精细结构,但在极性溶剂中,精细结构变得不明显或全部消失呈现一宽峰。

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是以波长λ(nm)为横坐标,以吸收度A(或透光率T)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

共轭效应

在单键、双键相互交替(以及其他类型)的共轭体系中,由于分子中原子间特殊的相互影响,使分子更加稳定,内能更小键长趋于平均化的效应。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

应用理论

染料的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经典发色理论

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

根据维特(O.N.Witt)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1876),有机化合物结构中至少需要有某些不饱和基团存在时才能发色,这些基团称之为发色基团,主要的发色基团有-N=N-、=C=C=、-N=O、=C=O等。

维特的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在历史上对染料化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个原因,维特的发色团与助色团这两个名称现在还在被广泛的使用着,不过它们的涵义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

1、发色体:含有发色团的分子称为发色体或色原体。

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少,颜色愈浅;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多,颜色愈深。以下情况可使颜色加深:

1)增加侧链内的烯基数目;

2)增加羧基的数目,特别是增加彼此直接联结的羧基;

3)以萘环代替偶氮染料中的苯环;

4)把一定的取代基加入分子内。

发色体对各种被染物质也不一定具有染色能力(或亲和力),能够作为染料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还应含有助色团。

2、助色团:能加强发色团的生色作用,并增加染料与被染物的结合力的各种基团。

主要的助色团有-NHR,-NH,-NR、-OH、-OR等。此外像磺酸基(-SOH)、羧基(-COOH)等为特殊助色团,它们对发色团并无显著影响,但可以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和对某些物质具有染色能力。

醌构理论

内容:染料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其分子中有醌结构存在。醌型结构可视为分子的发色团。

这个理论只能用来解释三芳基甲烷类及醌亚胺类染料,对于偶氮苯类的有色化合物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