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犀牛(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又称小独角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

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喜欢独来独往,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

中文名

爪哇犀

别名

小独角犀

体重

平均约1500千克,最大约2300千克

外文名

Javan rhinoceros

保护级别

IUCN 标准:极危(CR)

体长

250~350厘米

犀科

命名者及年代

Desmarest,1822

奇蹄目

动物界

亚目

角形亚目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独角犀属

爪哇犀

亚纲

兽亚纲

拉丁学名

Rhinoceros sondaicus

亚科

犀亚科

体征

爪哇犀皮肤呈灰色。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皮肤有厚摺。身体肥大,四肢短粗

亚种

3亚种

分布区域

印尼爪哇岛

食性

植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极危

外形特征

爪哇犀

爪哇犀皮肤呈灰色。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皮肤有厚摺。身体肥大,四肢短粗,显得很笨拙。雄犀有一只短小的角,雌犀通常无角。爪哇犀的体长250~350厘米,体重最重可以达到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

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爪哇犀和印度犀曾一度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事实上印度犀体形要大些,它的皮肤折叠稍微有异与爪哇犀,相对来说爪哇犀皮肤更加光滑。由于爪哇犀牛具有中药价值,因此被大量捕杀。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爪哇犀印度犀苏门答腊犀
外观

体长250~350厘米2.1~4.2米240~315厘米
体重平均约1500千克,最大约2300千克2~4吨500~1000千克
食性植食性植食性植食性
犀科犀科犀科
展开表格

生活习性

爪哇犀

要生活在印尼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爪哇犀草食性,有泥浴的习惯,胆子小。

爪哇犀牛喜欢独来独往,据说幼仔很早就单独生活。爪哇犀喜欢生活在野草密布、有大片芦苇的低地雨林环境中,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清晨和傍晚是采食的主要时间。爪哇犀很胆小谨慎,一旦有一点异常动静,它就会立马逃之夭夭。视力不佳,但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爪哇犀几乎从不主动攻击人,除非是近距离受到惊吓或正在抚养幼崽,它的活动范围一般在20平方英里之间。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十分清楚爪哇犀牛的习性,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数量极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住在保护区中,犀牛仍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单独栖息。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也有过50多年的记录。

生长繁殖

雌性

爪哇犀

成熟在三到四岁间,雄性成熟在六岁之后,雌性怀孕期是16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

爪哇犀从未在动物园中繁殖成功过,而且自1907年以后,再也没有在动物园展出过。

雌性怀孕期16个月,2~4月为生育高峰,每胎产一崽。幼崽和母亲一起生活2年左右。两次生育间隔最少3年。

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

分布范围

爪哇犀

爪哇犀的分部区原本非常广泛,远不只爪哇一地,在中国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但由于人类的不断摧残,印尼的爪哇岛成了它如今的唯一幸存地,越南的种群已在2010年因偷猎全部灭绝,是全球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三个亚种已有两个已经灭绝。

爪哇犀过去普遍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不丹、中国、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印度尼西亚)。三个亚种中已仅剩印尼亚种,且仅分布在爪哇岛的UdjungKulon国家公园(数量50只-60只)。最后一只印支亚种的爪哇犀牛2010年4月在越南国家公园被偷猎者杀害。印度亚种于上世纪60年代左右因过度偷猎和栖息地破坏而灭绝。

繁殖

2-4月是爪哇犀的生育高峰。雌犀成熟在三到四岁间,雄性成熟在六岁之后,爪哇犀怀孕期间是16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幼犀哺乳为1-2年。幼犀和母亲一起生活2年左右。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爪哇犀寿命最长的可达50多年。

亚种分化

印尼亚种\指名亚种(极度濒危)

印支亚种\越南亚种(2010年灭绝)

印度亚种\北部亚种(1960年左右灭绝)

印尼亚种\指名亚种

是爪哇犀牛的指名亚种,曾分布于印尼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现仅见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的UdjungKulon国家公园,约有50-60头左右,无人工养殖,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

印支亚种\越南亚种

体型较小,曾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马来西亚。1885年左右在中国境内绝迹。1930年至1932年在马来西亚、泰国绝迹。1988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和越南战争的迫害,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灭绝,战争结束后全球仅剩下越南南部有14头残存,之后因偷猎又不断减少。2004年因数量太少难以延续种群,被宣布功能性灭绝。2010年4月越南最后一只雌性犀牛在国家公园内被偷猎者杀害,2011年经过越南全境的考察证实越南的爪哇犀已全部灭绝。

印度亚种\北部亚种

体型较大,曾分布于印度、不丹、孟加拉国、中国、泰国和缅甸。1905年至1910年因过度捕杀在印度、不丹、孟加拉国等大部分国绝迹,1922年在中国境内灭绝,30年代在泰国绝迹后几乎难寻踪迹,只有极少数残存在缅甸,最终于60年代左右彻底灭绝。有些充满着不现实幻想的动物爱好者,依然不切实际地幻想缅甸还有一个小群体残存,但缅甸动荡的政治局势阻碍了考察证实,不过专家根据如今越南的偷猎现象依然严重分析,认为还有活体残存的可能性极小。

种群现状

爪哇犀

1922年,爪哇犀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头被杀。此后,再也没人在中国见到过犀牛。

由于大量捕杀,爪哇犀只分布在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和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越南亚种),数量非常稀少。越南战争后,越南境内的爪哇犀被认为灭绝。后来WWF在越南拍下了爪哇犀的照片,展示并证明了越南仍然存在爪哇犀,但专家估计全为雄性,如果估计正确,那么越南爪哇犀野外种群复兴的可能性将为0。或许会有1-2头未被拍下的雌性,但如果在这些年里它们被捕杀或死去,就能意味爪哇犀在越南境内分布的结束。而爪哇岛上的野生种群也可能因近亲繁殖的次数增加,而使幼犀先天缺陷增加或抵抗疾病能力低下,最终不能维持整个种群的延续。

2011年10月25日,WWF宣布越南的爪哇犀亚种灭绝。

截至2014年,爪哇犀只有在爪哇西部的乌戎古垄国家公园有50-60头,进入公园需要通行证。

截至2015年1月5日,只有35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里。

截至2015年9月10日,只有60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里。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China Key List —Ⅰ级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极危(CR)

在印尼林业部的支持下,APP与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签署一项协议,携手帮助推动印尼的犀牛保护行动计划。增强对现存爪哇犀的保护,帮助实现爪哇犀的数量增长目标,支持印尼的犀牛保护行动计划。

其他濒危犀牛

目前,犀牛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著名的犀牛如以下表格显示:

种类

濒危等级

印度犀易危
苏门答腊犀牛极危
北部白犀牛绝灭
南方白犀牛濒危
西非黑犀牛绝灭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