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壁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又称坞堡,起源于汉代的一种住宅形制,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坞主多为豪强地主,借助坞壁加强防御,组织私家武装。到黄巾大起义时,著名的坞壁有许褚壁、白超垒(坞)、合水坞、檀山坞、白马坞、百(柏)谷坞等等。

历朝历代以此为基础又有进一步发展。

中文名

坞壁

别名

坞堡

形成

王莽天凤年间

类型

民间防卫性建筑

产生及其特点

秦汉时代,乡、亭、里既是政府的基层行政组织,也是人民的生产生活单位,其外有城栅,内部设有公署监狱,置吏管理户籍课役,开闭扫除,逐捕盗贼等事。城内聚居与行政单位相统一,是其重要特点、对此,清代学者早有所论,当无疑义。

动乱时代,乡亭里成为掳掠财富与人口的目标,常遭兵燹。所以,城内百姓便在乡里大族率领下,逃往山林陂泽,聚众凭险自卫,从而形成“坞壁”。王莽末期,樊宏“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冯鲂“聚宾客,招豪杰,作营堑,以待所归”;第五伦聚众,“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褒见而异之,署为吏”,由此可知,坞壁早在王莽时代就已出现,此后,每逢大的战乱均可见到,如曹操部将李典和许褚原来都是坞壁主。这是坞壁出现的时代特点。

坞壁的分布范围极广,并不限于中原或汉族地区。马援“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邴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寺塔”。坞壁泛滥,莫过于五胡十六国时代。那些互不统属的民族,犹如一群追逐水草的野马,恣意纵横奔突,在如雨的铁蹄下,中原传统社会组织随着一个个城邑的陷落而分崩离析,失去任何保护的汉人几乎是出自求生的本能,纷纷逃离成为战场的乡里,辗转流徙于各地。他们在西晋残余将官或乡里豪强的统率下,结成一个个独立的组织,各自为战,力求自保。“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自卫性质的坞壁聚垒遍布于中国各地,这是坞壁在地域上广泛分布的特点。

坞壁

坞壁既是为逃避战乱而建,故大多设立于远离城邑的山林川泽地带。例如,洛水流经的檀山,“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一合坞,“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固。”此外,如云中坞、合水坞等坞名所示,坞壁一般建在易守难攻之地。《资治通鉴》“永嘉四年七月”条,胡三省注释坞壁道:“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未有朝命,故自为坞主”;《后汉书·刘玄传》“离乡聚”之李贤注也说:“离乡聚谓诸乡聚离散,去城郭远者”;以及李流起义时“三蜀百姓并保险结坞,城邑皆空”的事例所见,坞壁乃是从国家地方行政组织脱落出来的宗族流民自治组织,从秦汉的乡亭里到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实为动乱年代社会基层组织的一大演变。

作用和结构

坞壁,中国古代具有围墙的防御建筑,又称坞、营坞、坞候。汉武帝时,为防御匈奴,在北方及西北边塞上筑有大量坞壁。边塞的坞壁是一种较城、障为小的防御工事(有时大于小障),筑在亭、隧的外围。坞有时分为内坞与外坞,均有出入口,置门户,有卒守把。坞内有屯兵和居人的房舍。登亭、隧有称为坞陛的台阶。坞上并可举烽。东汉时,最多曾达616所。地方豪强也营建自己的庄院。地主坞壁建筑呈城堡式。周围为高墙,门上有门楼,四角有角楼,有的还有高层的楼橹建筑,门楼、角楼和楼橹乃至墙垣高处开有镃望孔或射孔。大门有卫士把守。坞内有坞主居所、卫士和奴婢仆隶乐队等的居处,还有仓廪、手工业作坊等。

魏晋时的发展

十六国砖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也称坞堡或壁垒。多择既有山林险阻,又可进行农耕的宜守宜农之地设置。比较常见的是采取血缘和地域的形式,以宗族与乡里作为团聚的纽带。世家大族或地方豪强自为坞主,或称宗主。他们以宗族乡里关系组织地方割据武装,被控制的宗人乡亲实际上是坞主的私人部曲。此外,也有以流民结集的方式出现的坞壁,坞主都由流民公推有才能或宗族势力相对强大者任之。坞壁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十六国和北魏的统治者,往往按坞主的实力大小,分别给予官职,大小坞壁又成为各级地方政权机构的治所。北魏前期,推行宗主督护制,更全面地承认了宗主们及其控制下的大小坞壁的合法地位。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三长代替了宗主;邻、里、党等地方基层组织也取代了大、小坞壁组织。唐以后,坞壁转入衰落,但并未根绝。

对社会的影响

当时北方城市因为战乱而荒芜,唯依靠堡坞务农以自给,所以堡坞在北方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农业占据经济生产的主要地位。南方则相反,商业与城市比较发达。因为堡坞是宗族乡党为单位,所以北朝重同姓,重宗法,大大加强了乡村豪族的地位,中央政府也要任用大批强宗大族以巩固政权,构成了南北朝时代门阀政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