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导电所属现代词,指的是在通常情况下气体的自由电荷极少,是良好的绝缘体。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气体中的分子发生了电离,它便可以导电。

基本介绍

气体导电(gaseous conduction)

气体分子发生电离而导电的现象叫气体导电或气体放电。气体导电可分为自激导电和被激导电两种情况。被激导电是指气体在电离剂(紫外线、X射线、火焰等)的作用下电离而导电的情况;自激导电也叫自持导电,是指气体因被击穿而导电的情况。自激导电时,即使撤除电离剂,导电过程仍然维持。参与自激导电的大量离子是由碰撞电离、二次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等原因而形成。自激导电因条件不同会有不同的导电方式,可分为:辉光放电、弧光放电、火花放电和电晕放电等。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是电中性的,但在地面

放射性元素

的辐照以及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等的作用下,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气体分子或原子被电离,即原来是电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为一个电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离子。此外,在有些灯管内,通电的灯丝也会发射电子。当在灯管两端的电极间加上一定的电压时,外加电压迫使这些电子和正离子各向阳极和阴极运动,不过此时灯管内的正离子和电子为数甚少,故所形成的电流十分微弱,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若灯管中的气体相当稀薄但不是真空,灯管两端电极上加的电压足够高,则电子在向阳极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大的动能,它们和中性气体相碰撞时,可以使中性分子电离,即所谓碰撞电离。同时,在正离子向阴极运动时,由于以很大的速度撞到阴极上,还可能从阴极表面上打出电子来,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电子发射。碰撞电离和二次电子发射使气体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在外电压作用下这些电子和正离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气体中就有了电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