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著名诗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台上隶属于北章村,由黄金台在此而得名),目前遗址尚存。

中文名

幽州台

别名

黄金台

所属地区

幽州(今北京大兴)

建造者

燕昭王

属性

招贤台

时代

战国时期

用途

招贤纳士

所在地

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可

金台夕照

燕京八景 易州八景 定兴八景之一

简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所说的古人,并不单单指燕昭王。这里的古人,是有着囊括所有唐朝之前的贤明君主、有为之士的气概的。这点,可以从诗的题目中推知一二:舍弃用更为明确的“黄金台”而取意境更为开阔的“幽州台”,对于久负盛名的诗人来说,不会是疏忽导致。幽州台还有个名字叫“蓟北楼”,诗人同时期作的《蓟丘览古》、《燕昭王》,就明确的以蓟北楼入诗。这里,怕是诗人更着力于“幽州”两字吧。

记载

以九州代指中国,自古有之。据《周礼·夏宫》载,天下共分: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和并州。周武王平殷后,封召公于幽州。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以及辽宁一带,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地界,后几度易名,在唐开国年间,被重新设置为幽州。

在这个与往昔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陈子昂想起姜尚受命于周室二代君主,成就伟业;想起燕昭王礼遇乐毅,使其连破齐国七十余城,垂名千古;想起太子丹知遇荆轲,壮士的绝唱似乎还在耳边;想起太宗启用敌臣魏征,终来贞观之治。而“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们,又遥遥无期,无法报效……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的措辞、句式,受《楚辞》的影响颇深。陈子昂似乎记起了屈原,在曾经同样因直谏而受到迫害的屈原身上,他照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这一瞬间,诗人的寂寞和先人的孤傲再次神交了。北方的苍茫和南国的旖旎,也在吟唱中接壤了。九州大地充溢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忍不住滴下的眼泪,正是比血还宝贵的英雄泪。这里,陈子昂仅用了前两句诗,就把时间感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这诗是从远古洪荒而来,绵延到地老天荒,永无绝期一般。

登幽州台歌

第三句俯仰天地,遥想宇宙,又把诗歌的背景辟至辽阔空旷的境地。最后一句,突然推出自己的孤独悲伤。这股无法抑制的情感,立刻充满了诗人前面铺垫的时空。这种遒劲的诗风,举重若轻的艺术手法,让人根本无力拒绝,只能心怀激动、感伤,最终甘心被这诗篇俘获吧。

来源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据清康熙十二年定兴县志记载:黄金台燕昭王筑,礼郭隗以致士。乐毅剧辛先后至。故址在县西三十里北章村。年华旷邈,风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触人远怀。不知乃自何人构为梵宇,缀以浮屠,则悬金区作布金地矣惜也。

当时台略成方形,占地约40亩,高约20米,台顶平台约15亩。台顶后建昭王殿,高约8米,两侧为招贤馆,东有钟鼓楼,钟高6尺,重约1吨。殿后为进院,内有观音殿;再后为三进院,内建药王庙、孙圣殿、露天石佛等。整个台上殿、堂、阁等建筑共25间有余,树木花卉盈庭。同时并建一寺,名隆兴,正殿前上嵌宝镜,内有僧侣数十人。殿前凿有一井,后人称金台古井,传说每值夕照,通过宝镜反射,井内呈现类松似柏的奇数影像,为定兴县八景之一—金台夕照(北京有同样的地名,但不应混淆)。

位置争议

一般史学界认为黄金台遗址主要有两处争议地点,即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和北京城东南,也有河北定兴县等说。其实河北定兴说和易县东南说是同一个地点,即现在的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此地原属易县,在易县东南部,距易县县城三十里,距燕下都武阳宫遗址十八里,后金大定六年定兴立县时割入定兴。不了解易县和定兴地理及历史沿革的人会以为河北定兴说和易县说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这是错误的。以下为史为乐主编的历史方舆学界重要权威《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黄金台”条内容:

①又称金台、燕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文选》 卷 28 《乐府·放歌行》: “将起黄金台”,李善注引王隐 《晋书》 曰:“段匹䃅讨石勒, 进屯故安县故太子丹金台。” 《清一统志· 顺天府三》 引 《上谷郡图经》: “黄金台在易水东南。燕昭王置千金台上,以延天下士。”《晋书》: 段匹䃅讨石勒, 屯故燕太子丹黄金台, 即此。

②在今北京城东南。清孙承泽 《天府广记》 卷37引梁任昉 《述异记》: “燕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亦曰招贤台。”《清一统志 · 顺天府三》: 黄金台,“按 《史记》:昭王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不言筑台。后汉孔融论盛宪书,始云昭王筑台以事郭隗,然亦无所谓黄金台也。至 《水经注》 及 《文选》 李善注引王隐《晋书》、隋 《上谷图经》,始有黄金台之名。然皆在今易州,惟 《述异记》 谓台在幽州,后人缘此以筑耳”。

分析:燕昭王礼郭隗以致士,筑黄金台,六国贤士皆从西、南来,则黄金台应在燕都蓟(今北京市西南部房山区)的西南为是,且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记载:“黄金台有二,故燕昭王所为乐、郭筑而礼之者,其胜迹皆在定兴。今都城亦有二,是后人所筑。”故“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说可能性更大,即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

典故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于是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此事参见器用部·珍宝“死骨千金”。《战国策》原文系“筑宫”,至孔融《论盛孝章书》始有“筑台”之说。指招贤之所。唐李白《南奔书怀》:“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另参见器用部·珍宝“黄金筑台”、人物部·圣贤“黄金台上客”、政事部·议政“尊隗”。

历史故事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据史料考证,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执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着手招徕人才。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公元前284年,乐毅率军联合各国攻齐,占领70余城。推测筑台时间起于公元前310年。当时只言筑台而无“黄金”二字,洎鲍明远(南朝宋文学家,即鲍照,史称鲍参军)《放歌行》“岂伊白壁赐,将起黄金台”始见黄金台之名。

历代诗句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清康熙《黄金台怀古》

“昭王礼贤士,筑馆黄金台。

矫矫昌国君,奋袂起尘埃。

市骏固有术,贵在先龙媒。

但得一士贤,可以收群材。

刘因

《黄金台》

“燕山不改色,易水无新声。

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

柳宗元

《咏史》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

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

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

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旧山万仞青霞外,望见扶桑出东海。

爱君忧国去未能,白道青松了然在。

此时闻有燕昭台,挺身东望心眼开。

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乐毅傥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南奔书怀》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甯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南朝宋鲍明远《

代放歌行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一作“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

“箭下妖星落,风前杀气回。

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

空嗟荐贤路,芳草满燕台。”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其一)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闲章句动风雷。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余力有琼瑰。”

陈昌时

《黄金台》

“峨峨燕中台,悠悠易上水。

怀哉燕昭王,招彼天下士。

士贵相知深,岂为多黄金。

筑台置黄金,自是君王心。”

明王

《黄金台》

“黄金此地能延士,极目平川夕照斜。

水绕易城流霸业,田连督亢属农家。

苍茫暝色烟中树,飘渺晴光雨外霞。

千古荒台遗旧址,西风残柳集寒鸦。”

岳正

《燕途怀古》

“督亢陂荒蔓草生,广阳宫废故城平。

秋风易水人何在,午夜芦沟月自明。

召伯封疆经几换,荆卿事业尚虚名。

黄金不置高台上,似怪年来土价轻。”

清蒋超《黄金台》

“鸡跖泉边草乱埋,荆高终不负燕台。

不知马骨埋何处,风雨蛟龙夜夜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