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河,亦名马峪河,为荆江河段分泄江流的主要河道之一,亦为“荆南四口”之首。松滋河自北而南流往湘鄂两省的松滋市、公安县和安乡县、澧县。

松滋河流经的松滋、公安、澧县、津市等地,皆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农业比较发达,工业生产也有一定规模。

在荆州市松滋河上设有杨家垱水站。

中文名

松滋河

别名

马峪河

流经区域

松滋市、公安县、安乡县、澧县

长度

24.5公里

成就

荆江河段分泄江流的主要河道之一

形成

长江干堤溃决形成的

河流介绍

其分江流之口,称松滋口,位于松滋市马峪河林场。河口至松滋大口为上游,亦称主流,长24.5公里,左岸有采穴河分泄松滋河水;在大口处分为东、西两支,俗称松东河、松西河。西支为主流,向南经新江口、窑子沟入公安县境,经狮子口、汪家汊、郑公渡、杨家垱至湖南澧县汇入澧水,注入西洞庭目平湖,全长134.79公里;西支于公安县刘家嘴、杨家垱分别有洈水河、瓦窑河汇入,在斑竹垱有苏支河分流入东支,至青龙窑又分为两支:一支称松滋西支或官垸河,另一支称中支或自治局河。东支经新场、沙道观、米积台入公安县境,经孟溪、甘厂、黄四嘴至新渡口入湖南安乡县境,汇入松虎洪道,注入西洞庭目平湖,全长117.35公里;东支在松滋与公安交界处有莲支河分流入西支,于中河口有扁担河与虎渡河相通,在公安县甘厂有瓦窑河与西支相串。

松滋河

河流形成

松滋河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干堤溃决形成的。当年洪水量级为千年一遇(枝城来量110000立方米/秒),洪水高出当地堤顶约5米,在庞家湾、黄家铺等地溃决,史称“庚午之灾”。当年堵塞黄家铺,庞家湾因灾民尽皆逃离,无力堵复。因堵复不坚,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黄家铺复溃,荆江南岸四口向洞庭湖分流的格局自此形成。时人杨昌金等以“民生困敝,堵两口无力,堵一口无益”为由,上吁官府留口待淤。当局为减轻洪水对江北的威胁,遂许。其后洪水泛滥达四五十年之久,生民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江水纵横县境八十余里,随湖、港低洼四处漫溢,无定轨可循。厥后,民垸四起,江水自新口(今大口)而入。至十九世纪初,始有定轨,东、西两支至此形成。”(1983年版《松滋地名志》)

水文情况

松滋河河床宽窄不一,干流进口处宽约650米,大口处两岸间距达1200米;西支进口处堤距宽约千米,新江口大桥处宽约650米,而谢家渡河床宽仅400米;东支进口处宽约600米,而沙道观大桥处仅为222米。

松滋河多年径流量为459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松滋江段来水平均径流量的10%,洪水期间,水面坡降约为万分之一,建国后最大流量为1981年的11030立方米/秒,每立方米洪水含砂量最大值为:西支13.4公斤,东支9.08公斤,年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约占入湖泥沙总量的四分之一。

松滋河自形成以来,每年汛期分泄长江洪水,削峰作用十分显著,洪水期间松滋河分流量约占荆江洪水流量的七分之一。荆江高水位时,松滋河每分流1000立方米/秒洪水,可使沙市水位降低约0.1米。清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如若不冲开松滋口分流,荆江大堤乃至江汉平原难免灭顶之灾。新中国成立之初,松滋河在荆江以南的四条分流河道中,分流长江洪水的能力仅次于藕池河。1959年调弦口封堵后,松滋河的分流量逐渐上升至首位。

自松滋河有水文记载以来,由于泥沙淤积,进口不断抬高,河流日渐萎缩,水位也随之抬高,分流泄洪能力逐渐衰减。分流能力的衰减尤以东支为甚。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两支的分流分沙比基本为四六开,其后,东支分流分沙比逐年减小。主要原因是:“松滋河东、西支分汊口上游河段,近几十年来发生了明显变化。上世纪40年代后期,右岸边滩、江心洲不断发育,逼主泓左移,右岸陈家咀受顶冲,岸线崩坍后退,主泓迅速向右岸过渡,1952-1979年间,西支主泓相应右移了约200米,西支入口段与松滋河干流的衔接更为平顺,干流主泓顺直地进入西支。相反,东支背流加剧,成为侧面分流,降为支汊的地位”。(张应龙、张美德《松滋河东支(沙道观)分流分沙变化分析》)荆南三口分流量总体来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相对而言,松滋河分流量近几十年基本稳定,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松滋河纵坡为1‰,而荆江多年来平均水面比降一般是0.4‰~0.5‰;二是松滋河在境内受洞庭湖水位抬高的影响在一般水位时并不明显,只要不与澧水发生恶性遭遇,并不影响松滋口的进流;三是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对松滋河的影响极其微小;四是松滋河进口河段河岸稳定,河床卵石显露,年际冲淤变化极小,过流稳定。

松滋河东、西两支过流能力,每年进出水量并不都是平衡的。这是因为该河与虎渡河、藕池河等的分流洪量不同,其东、西两支在下游互相交叉,与虎渡河在中河口又互相串通,因而经常发生互相顶托的情况,而且还受洞庭湖区澧水的影响,当澧水洪水与长江洪水不同步遭遇时,西支下段泄量大于东支下段泄量;反之,则小于东支下段泄量。

松滋河分流量逐年减小,特别是东支过流能力日渐萎缩,人类活动也是原因之一。松滋河形成初期,入湖口位于今澧松大垸,至1900年前后,由于泥沙淤积,洲滩段沿下延约40公里,到1954年再下延约30公里。从1976年至1988年的12年间,松滋河新河口、沙道观至官垸、自治局、大湖口之间河段共淤积泥沙7367万吨,年均淤积量567万吨,大量的泥沙淤积促使西洞庭湖解体,而且导致南洞庭湖由湖泊型向洪道型过渡,入湖口继续下延至沅江共双茶大垸东端。从1873年至今,松滋河入湖口由澧松大垸下延了130余公里。泥沙淤积使湖泊变为陆洲,围垸农垦不断拓展,客观上也加剧了这种态势。

泥沙淤积和围垦导致湖容减少,水位自然抬升,“小洪水,高水位,大防汛”这种不正确情况经常出现。因此,西洞庭湖成为江湖关系中各种矛盾交织激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该区域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和潜在威胁日趋严重,比其它区域的防汛抗洪更难应对,更为复杂,更具突发性。对于这种状况,人们深感焦虑和不安,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世纪50年代实施的松澧分流工程即为一例。该工程的设想:一是堵支强干,以水攻沙,即堵塞松滋河在湖南垸内的东、西两支,保留中支,使河道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减小泥沙的淤积量;二是堵支以后,原东、西支沿河堤防不再挡洪,减轻防汛负担;三是松、澧两水互相顶托的现象大大减少。但由于当年新展宽的洪道未达到预定的目标以及其它原因,该工程报废。1960年,湘、鄂两省经协商,同意刨开堵口,恢复原状。

通航情况

民国初期,松滋河常年通航。抗战时期,长江自岳阳以下经常封航,松滋河一度成为川、湘、鄂之间的重要航运线。上世纪初至60年代,每逢洪水季节,由武汉上行宜昌的船只不少都选择这条航线,既可避下荆江“九曲回肠”崩岸之险,又可缩短航程数十公里。而今,松滋河已成为一条季节性通航河流,冬春季,河床滩多水浅,通航期一般在5-10月间。上世纪50年代,汛期南来北往的船舶通行无阻,而今,西支河一般只能通过千吨以下船舶,而东支只能通过小型船只。上世纪70年代,西支河新江口有客轮直达沙市,现已被陆运所替代。有些年份,到9月或10月便断流,不仅使沿河许多依靠水运发展起来的集镇陷于困境,也给沿河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

流域介绍

西支河畔的南海镇,早在春秋时,此地建有郧城,亦名楚城,为楚昭王使郧公斗辛所筑,1870年大水时沉入小南海湖底。东支河边的米积台镇,其名的由来很有意思:因此处地势低洼,有一种专靠捕鱼为食的小鸟,叫“汩鸡子”,个头很小,呈灰褐色,潜入水中捕食一次可达十分钟之久,生活在湖泊、河港和塘堰,只能短距离飞行。后来这里成为大米集散地,时间一久,就演化为米积台了。

东支河东岸公安孟家溪镇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仅是荆州十大粮仓之一,而且还是明代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创始者“三袁”的故里。“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乃同胞兄弟,皆中进士,同为文学革新派,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文坛及其后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进步作用。东支河公安县境的分流河道官支河畔的毛家港镇,明清时属茅穗里,又名大贤里,为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觊高僧出生地。

清同治《公安县志·地舆志》载:“大贤里,智者生处,后人神之,因以名里”。1990年版《公安县志》载:“荆州碑曰,智觊禅师,初欲出家,母谓之曰:‘甘旨谁供耶?’师指茅为穗,化水为油,遂入天台山。”茅穗里因而得名。甘旨乃美食,又特指供养父母的食品。这意思是说:禅师当初想出家时,母亲对他说,你出家了,谁管我吃饭?儿子手指茅草即化为谷栗,指水即化为油脂,可谓取之不尽。其父陈起,南梁时曾受封益阳候,梁亡,家庭离散,生活困难,遂厌恶人世,出家长沙为僧。智觊高僧俗名陈德安(538—597年),智者乃隋炀帝杨广对他的尊称。约30岁时到浙江天台山定居授经,59岁时在金陵清凉山圆寂。智觊一生修筑大寺36处,如当阳的玉泉寺等。同时智觊还是一位政治活动能力非凡的宗教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