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是南朝齐武帝萧赜(ze阳平音)的年号,从公元483~493年,共11年;“永明体”就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新诗体。

典故出处

“永明体”这个称谓源出于《南史。陆厥传》:“永明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gu上音);汝南周顒(yong阳平音),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间,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产生条件

声韵的辨析

自《三百篇》启双 声之秘,而司马相如、扬子云益畅其旨。于是孙叔然(炎)制为反切(反,府远切;切,千结切),双声叠韵之理遂大显于斯世。(钱大昕《音韵答问》见《潜研堂文集》卷十五)

四声的区分

1、《文镜秘府论》: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

2、封演《闻见记》:魏时有李登,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

3、《南史·周顒传》:(周顒)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

4、封演《闻见记》:永明中,沈约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

原因:永明时竟陵王萧子良聚集了很多僧人造经呗新声,四声与佛经转读有关。(陈寅恪《四声三问》)

运用对象

“永明体”主要指五言诗,要求格律对偶,运用时应该避免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声病,它利用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将四声音调不同的文字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织起来,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这种方法和理论被称作“永明声律论”。

写作原理

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沈约。他历仕宋、齐、梁三朝,是名公巨卿兼文坛领袖,又著有《四声谱》,倡导声律理论。他认为历代文学,文体上虽有发展进步,声律上却未睹其秘;名篇佳作,多为自然天成,虽与音律暗合,实不知其所以然。沈约提出了具体的声律理论、写作法则及其原理,也就是四声法则。但是有学者认为,后世所常说的“八病之说“”恐非沈约创始“,而是后人根据沈约的理论整理延伸出来的。最早完整提出”八病“的是空海的《文镜秘府论》。其第四卷中谈到“文二十八种病”,当中前八种分别是:

平头(五言诗首句和次句的第一或第二字同声)

上尾(首句与次句的末一字同声)

蜂腰(一句中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

鹤膝(第一句和第三句末字同声)

大韵(同一联中用了和所押的韵同韵部的字)

小韵(同一联中有同韵部的两个字)

旁纽(一联有两字叠韵)

正纽(一联有两字双声)

作为对五言诗的写作要求,遵循“四声”,避免“八病”,这就是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所在。

产生原因

永明声律论的产生,既受佛学东渐,印度梵文佛经的影响,同时又受我国声韵学发展的影响,同时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独立,文章骈俪化,诗歌进入自觉创作阶段的时代需要和必然产物。

历史影响

“永明体”是第一次将四声原则运用到了诗歌领域,形成了五言新体诗,不仅与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不一的古诗不同,并且与汉魏时平整的五言古诗也不尽相同,故又称“新体诗”。永明新体诗是由汉魏古诗发展到唐代近体诗的过渡形式,对唐代近体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永明声律论和永明新体诗从产生到现在,文学界对他褒贬不一,南朝的两个文学评论大家对它的态度也不一致。《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表示赞许,而写《诗品》的钟嵘则表示反对。赞同者重在肯定声律论在我国文学史、诗歌史中的历史意义,反对者着眼于声律论对诗歌的束缚和因重格律所产生的形式主义的流弊,双方各执一词。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总的来说,永明体对后来唐朝近体诗的繁荣还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