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令也称为岁时、岁事、时节、时令等事,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集体性习俗活动。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该国较早出现的一部记载地域性岁时习俗的笔记小品,反映了古代的社会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各种岁时风俗活动的产生,显示了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探究其根源,即是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

中文名

岁时节令

反映

古代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包含

岁时、岁事、时节等

举例

除夕等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谓“除夕”。因是一年最后一天,外出之人一般回家团聚。在这天以前,即腊月二十三日晚设香案,祭灶神上天,到三十接回。二十四日若非“火日”,则打扫室内扬尘,以后几日,除清理环境卫生,洗刷灶具、家具、门窗板壁及衣被,还要备足柴、油、米、面、餐具,杀年猪,宰鸡鸭,生豆芽,打豆腐,熬糖(玉米板糖)、酿酒(玉米烧酒、柿子烧酒等),做甜酒(酒米、糯玉米粉)等。最后一天,女的忙做团年饭,男的忙着挂画贴对联、挂灯,除旧迎新。中堂安“香火”,设“天地君亲师位”(家神),侧墙贴“不忌童言”等条幅,大门两扇各贴“出门见喜、对我生财”。耳门贴上新春对联,畜圈一般贴“六畜兴旺”,粮仓粮柜贴“五谷丰登”等条幅。除夕之日,将熟猪头或刀头肉盛于盆内,插入燃香,由当家人敬奉山神和土地神。团年饭后,出门给祖坟送亮。

解放后,除夕之日除给祖坟送亮,其他敬土地神、迎送灶神等习俗已无。中堂的“天地君亲师位”改贴当代领袖像,两边条幅上写“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全靠共产党”者居多。“文化大革命”中常用“左”的口号作对联。1979年以后,春联以反映人们对政策拥护、改革开放、劳动致富的喜悦心情者居多。

除夕的午餐称“团年”、“团圆饭”。全家人尽可能不缺席,团聚就餐。就餐前,先点爆竹鞭炮、地炮(三眼炮),设香案摆酒菜,接祖先就餐。然后关上大门,全家人入席团年。满桌佳肴,酒席丰盛。长者上坐,晚辈下坐,满堂欢笑,缓吃慢喝,愈久愈好。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一家人都要洗澡,穿上新衣或净服、新鞋袜,围坐火炉边玩耍,通宵不眠,谓之“守岁”。深夜家长给小孩压岁钱。有的人户团年时间不一。江南人习惯在腊月二十八团年,黄州人半夜团年,已出嫁的女子不在娘家团年的习俗至今尚存。

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有吃“汤圆”、闹花灯、舞龙灯、样古史、禳神、打甑盖等习俗。

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五日。取百花盛开之意而得名。这天,农村家家用糯谷爆禾泡,以示丰登大熟之意。妇女围坐食擂茶,女孩子要在这天穿耳环孔。择此日结婚的多,取花好月圆、良辰美景为吉庆。晚上烧花灯(头年结婚的新妇,由娘家和内亲送来观音送子灯和麒麟灯,要在这天晚上烧去麒麟灯,而观音送子灯则待新妇生子后的次年花朝节晚上烧去)。

清明节

古以寒食后第二天(一说第三天)为清明节,今以日历所定节气日为准。家家户户都进行扫墓祭祖。旧时,以族或房支办酒筵,男丁参加宴会,名为祭祖食“清酒”。女人头戴扁柏或桃、柳枝。谷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立夏节

这天,腊味、盐蛋、米粉肉是不能少的,故有“腊杂节”之俗称。还有吃糯米糖、烹狗、炖鸡、吃补品的习惯,俗称“补夏”。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五月节”,又称“端阳”、“重午”。食粽子、麦糍(又叫煎鱼),喝雄黄酒,家家门窗上挂着葛藤捆卷的菖蒲、艾枝。县城有龙舟竞赛,各龙舟队在节前要向辖区内逐家发送糖、肉包子、粽子。

六月六

传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晒衣之日。群众习惯在这天翻箱倒柜,拿出久存珍贵的布料、毛毯、棉衣、衣服在院内晒或晾,可防虫蛀、霉变。此习俗延行至今。

月半农历七月十一至十五日均属七月半期。因习俗不同,具体时间不一,惟七月十二居多。月半是亡人节,“七月半,鬼乱窜”,群众祭祀时不入坟地,只在场院或道路旁用石灰或草木灰撒成圆圈,分别点请各祖先,焚烧纸钱,另外必须多画一圈,烧一堆孤魂野鬼钱,以免其争斗抢钱。镇坪群众对“过月半”特别重视,素有“年小月半大,放牛娃三天假”之说。因此,必置酒席,家人或请亲朋好友一道享用。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农历七月十二日,备办茶酒香烛供奉祖宗,名叫“接太公太婆回堂”。节日,将纸钱、金银锭装于大纸包内,纸包写明某祖受用、某寄字样,并祭以鸭血,入夜整包焚烧,俗称“烧包”。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最尚月饼,民俗多以饼相赠。夜晚,中老年盛行赏月,青少年有摸青(窃少许蔬菜瓜果),妇女们有“接月光”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有登高、饮茱萸菊花酒。至今吃油炸芋包、薯包的习俗仍旧盛行。

以上俗称“四时八节”。

其他节日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也有少数乡村二十四日过小年的。从前,节前之夜送灶群,自节日起不吃粥,不吃霉豆腐,妇女不入娘家,更不能在娘家住宿。

大年:即除夕,俗称“大年晡”。这天,贴门神、春联,点香烛,要备三荤三素酒茶鸡汤,敬祖先,俗称“上汤”。爆竹声中全家聚餐,名叫“食汤”、“食团圆饭”,家长给未婚嫁的儿孙发压岁钱。晚上,“点岁火”、“贴岁纸”(用红纸卷一张纸钱贴在房门、仓门、六畜门上)。要食压岁饭,坐通宵,名叫“守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俗称“大初一”。黎明前,鸣爆开大门,选择“大利方向”走第一步,名叫“出行”。有的村,全村男人聚集在一起喝果子酒,名叫“食发始酒”。早晨,各家吃油炸糯糍。在县城,早晨由长辈率儿孙到就近的寺庙祭拜神主。早饭后,各人互相串门道贺拜年。这天,多数人吃素。从初二起到上元节,家家互相设宴请客,名叫“请新年饭”。

农历正月初七日,客家人习惯吃羹汤。这天早餐,要吃用米、豆、花生、番薯、芋头、大蒜、生姜等共煮的羹汤。谷说:“吃了七种羹,汝仔赖子做零星。”意思是从这天起,大家要开始新的一年工作劳动了。

立春:旧时,要贴春联,点香烛敬神,俗说“迎春接福”。立春时刻鸣爆迎春。

春社:立春后第五年戊日,时在春分前后。祭祀土地神(俗称社分、福主)。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老官菩萨生日,民俗多集会唱戏。

补充

■岁时,即正月初一日晨,开门对东方作揖祝圣;归者跪拜尊长,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谓亲厚。过上九日谓迟年。妇女于夜间迎紫姑神,谓"请七姑娘"。

■正月十五夜,取衫树枝,于宅外烧之,谓"烧"。儿童大声呼逐,谓"赶毛九"。是夜,张灯结彩,演戏,玩花灯,舞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通宵达旦,城乡皆然,叫"闹元宵"。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会。

■二月十五,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于此时婚配。

■三月三日,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节"。清明插柳叶于门,谓之清,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丝棉五色纸制为彩幡,挂于祖坟顶,亲族为死者祭扫坟墓,叫"插青"或"挂青",意为挂念亲人。

■四月初八"浴佛节"。此日,农夫同中俱休息一日,是乡间古老劳动节。

■立夏日农家饮酒食肉,叫"助力"或"接力"。

■端午节,凡附近寺观,必印送张真人图像,至节日必悬挂堂中,小儿辈则以雄黄涂额,以"邪毒"。是日则食棕子饮菖蒲,系艾蒿悬于门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于澧水、水赛龙舟。端午节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人晒衣服,谓之"覃后哂,传说这天是明初土家首领覃后王殉难忌日,为土家族一大民族节日。

■七月七夕,妇女结彩绸对月穿织,陈瓜果于道以祀牛郎织女。

■七月中元,谓之过月半

■中秋节,土家族不兴赏月,汉人称之"守月花",吃月饼则是土汉共有的习俗。土家人对中秋别有特色,他们披着明媚的月光,去冬瓜园里偷瓜,给无生育之夫妇"送子"。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十月朔日,剪纸为衣,具酒馔奠于祖,曰送寒衣。

■十月十六日,俗谓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暧;若此日晴,则虿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结成索"等俗言同类。

■十一月十九日,为太阳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极恭敬。

■冬至节,白族称祭祖节。

■腊月初八,酿糯米酒,曰"腊八糟"。

■腊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炉神。

■腊月二十四,谓"过小年"。

■腊月二十七日,为打年粑节。

■腊月二十八日,为家神洗尘净身。

■除夕,谓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