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太守是对地方贤官吏的赞美。文章太守从欧阳修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扬州》一词中开始的。

中文名

文章太守

拼音

wén zhāng tài shǒu

出处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扬州》

释义

是对地方贤官吏的赞美。

语词的由来

太守最初是汉代一郡最高长官的官名,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官名为知府、知州,已不用太守的名称,但人们还将太守作为“雅称”来使用,已成为习惯。至于在太守前面加“文章”,以示对地方贤官吏的赞美,这大概是从欧阳修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扬州》一词中开始的。此词下阙说:“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文章太守”一词遂风行后世。

人物指定

这里的“文章太守”是谁?有人说是欧阳修自况,欧阳修当然不愧为“文章太守”。苏轼在欧阳修作此词二十多年后写的《西江月·平山堂》词中,就有“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的句子,很明确指的是欧阳修。但欧词中的“文章太守”,很难说是指欧阳修本人。一是欧公会不会公然以“文章太守”自居?二是送人赴扬州上任的词,会不会丢开对象而大谈自己?从整首词看,这里的“文章太守”指的是刘原甫,即是刘敞,这是有事实根据的。

刘敞(1019-1068),字原父(甫),号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学问渊博,知识面很广,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说刘敞和他的弟弟刘攽“都是博学者,也许在史学考古学方面算得北宋最精博的人”。《宋史·刘敞传》记载:欧阳修观书有疑问,就写信派人去问刘敞,刘当着送信人的面立即挥笔,解答不停手,欧阳修非常佩服他的博识。从这里可以看出,刘敞确实是一位渊博的学者。

刘敞又以文思敏捷著称。欧阳修在为他死后写的《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刘敞在宫中紫薇阁值班,一天快要下班了,忽然传来皇上的旨意,要撰写追封皇子公主九人的诏书,刘敞“立马却坐”,九篇制诏数千言一挥而就,文辞典雅,一一切合各人的身份。此事一直流传人口。这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情况当然不止一次,欧阳修誉为“挥毫万字”,不是一句泛泛的恭维俗套话。

至于“一饮千钟”,未见明文说到刘敞的酒量,大概总是能饮的。欧阳修却不善饮,尽管他自称“六一居士”,其中有“一壶酒”,只是说说而已。他在《醉翁亭记》中提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以作为他不能多喝的例证。词中的“一饮千钟”也只能指的是刘敞,虽然不免夸大或是为了形容他的豪放。

当时就有人说:“非刘之才不能当公之词”,准确地指出词中写的刘敞。

刘敞是宋仁宗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出知扬州的。他离开朝廷外任,一说是因有亲属在朝执政,因避嫌而求外调;一说是刘敞“望隆一时,而不容于朝,出知扬州”。欧阳修的送行词即作于这年年底,时欧阳修在朝任职翰林,年五十,自称“衰翁”,刘敞才三十出头,故以“年少”视之。

刘敞在扬州,有《游平山寄欧阳永叔内翰》诗:

芜城此地远人寰,尽借江南万叠山。

水气横浮飞鸟外,岚光平堕酒杯间。

主人寄赏来何暮,游子销忧醉不还。

无限秋风桂枝老,淮王仙去可能攀。

欧阳修也有《和刘原甫平山堂见寄》诗。扬州的平山堂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词中的“行乐直须年少”,自少不了赏心乐事在内,但绝不是指趁少年时寻欢作乐,而是别有深意。黄苏《蓼园词选》评云:“按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无事不须在少年努力者,现身说法,神采奕奕动人。”这是正确的理解。勤政爱民,有所作为,也是一种“行乐”。

扬州历史人物

“文章太守”当然要会写文章,而意义不仅在此,重要的是要写好为政、治理、亲民、廉洁的大文章,才是名副其实的“文章太守”。否则文章作得再好,却于事无成,甚至误国误民,何“文章”之有!如蔡京是进士出身,写得一手好字,为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又“喜为文词,作诗敏妙……文不加点,若夙构者”。他也做过扬州知州,因干了不少扰民的事,扬州人就从未把他纳入“文章太守”之列。欧阳修、刘敞、苏轼等却是文学有成就,政治有建树,名留史册,碑在人口,不愧为扬州历史上的“文章太守”。而且不论在什么地方,居什么职位,都是“文章太守”。

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山东德州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案发,因收受盐商价值万余之古玩,被拘系,病死扬州狱中。著有《雅雨堂诗文集》等,刻有《雅雨堂丛书》。纪晓岚长女嫁卢见曾之孙卢荫文。乾隆元年(1736),他被任命为两淮盐运使,来到繁华的扬州,负责管理两淮盐务。当时盐商骄纵奢靡,盐政积弊甚多,见曾欲加以整饬,为此得罪了盐商,被中伤陷害,于次年遭罢职,获罪流放边塞。后来重新起用,并于乾隆十八年再调任两淮盐运使,至二十七年告老还乡,前后任职时间长达十年。

卢见曾在扬州期间,凭借盐运使署的财力,疏通河流运道,支持城市建设,尤其是兴办书院,编刻图书,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效卓著。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南巡,又组织盐商兴建、修复了大量名胜景观,在蜀冈瘦西湖一带兴建了著名的北郊二十四景。乾隆二十年,主持修葺篠园,即三贤祠,祀奉宋欧阳修、苏轼和清康熙时王士祯三人,都是扬州历史上著名的文章太守。

他雅好文艺,结交了大批文人,不少经济窘困的寒士都得到过他的资助。他曾在盐运使署内建苏亭,以作文会之所,请郑板桥题额,卢氏并撰题一联:“良辰尽为官忙,得一刻馀闲,好诵史繙经,别开生面;传舍原非我有,但两番视事,也栽花种竹,权当家园。”他是把扬州当作自己的家园。公务之暇,常与诗人相酬唱,一时文宴盛于江南,吴敬梓、戴震、惠栋、郑板桥、金农、厉鹗、陈撰、陈章、沈大成等都是他的座上嘉宾。卢见曾主持扬州诗坛风会,风流文采,被誉为王士祯之后第一人,事实上他是扬州的又一位文章太守。乾隆二十二年三月三日上巳节,他主持虹桥修禊活动,即席赋七律四首,其一云:“绿游春水木兰舟,步步亭台邀逗留。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空怜强酒还斟酌,莫倚能诗漫唱酬。昨日宸游新侍从,天章捧出殿东头。”和者七千余人,编次得三百余卷,盛况空前。

卢见曾的先世为藏书世家。在扬州,他大力提倡学术文化活动,网罗藏书刻书名家,聘请知名学者如惠栋、沈大成、戴震、卢文弨等襄助,从事古籍的校雠、刊刻、流布工作。惠栋以其人品学识,深获卢氏信任与倚重,为其精心校勘《乾凿度》《唐摭言》《感旧集》等珍贵典籍,陆续辑刻成编,是为《雅雨堂丛书》,收书十三种一百三十八卷,所辑多为汉、魏经说与唐、宋笔记。每种书前有卢见曾所撰提要一篇,介绍其内容特点、版本源流、学术价值。所录书“皆世间罕见之本,卷帙宏富,楮墨精好,洵足珍秘”(法式善《陶庐杂录》卷四),校勘精良,保存了许多古籍珍本,学者称可与卢文弨《抱经堂丛书》、黄丕烈《士礼居丛书》媲美。其中如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摭拾汇载唐代科举制度以及诗人文士的遗闻轶事等,保存了不少诗人的零篇断句和其他文史掌故资料,弥足珍贵。但清以前仅有节刊本,全书仅靠抄本流传,《雅雨堂藏书》始录全本刊印。后来不少雅雨堂所刻精品被选收入《四库全书》,如《郑氏周易》《尚书大传》《经义考》等。除了自己编刻书籍,卢见曾还尽力帮助当时学者刊刻一些重要著作。如他助力补刊朱彝尊的学术名著《经义考》,使成完璧,居功甚伟。朱氏为清初大儒,《经义考》三百卷,洋洋大观,起初仅刊刻一百六十七卷,其孙稻孙求助于见曾,见曾阅后,十分称赏,倡导扬州的盐商捐资助刻。他自己首先慷慨捐出清俸,并嘱托马曰琯相助,马氏礼聘惠栋、陈章、沈大成、江昱等从事校订工作,逾年而刻成全帙,见曾并为其撰《序》,盛赞其书“论说有资于考镜,见闻可藉为参稽,较陈振孙之解题更加繁富,比晁公武之书志尤觉精详”。卢见曾倡导经史,复兴汉学,其幕府成为一时学术研究之中心,对于乾嘉扬州学术的勃兴有开拓与助推作用,他的刻书活动无疑也推动了扬州刻书事业的发展,使扬州成为全国知名的出版中心之一。

卢见曾为人豁达洒脱,不拘小节,所交多通才硕学,贫穷而工诗者,无不折节相交,并予以资助周全。如小说家吴敬梓常往来扬州,其创作《儒林外史》,得卢相助,后卒于扬州,亦因见曾倾力帮助,始得归葬南京。书法家蒋衡,今大明寺山门照壁“淮东第一观”即为其所书,他曾在扬州蕃釐观写十三经,历十二年始成。其书先归于盐务,得时任运使的卢见曾赏识,向两江总督高斌推荐,复命马曰璐出资数千金助其装潢,进呈御览,得到皇帝嘉赏。

卢见曾对扬州感情深厚,后来他从扬州退休归里之时,依依不舍,离别时赋诗数首,如其中一首曰:“平生回望更关愁,标胜家家醉墨留。十里林亭通画舫,一年箫鼓到深秋。每看绛雪迎朱旆,转似青山恋白头。为报先畴墓田在,人生未合死扬州。”

因为他惜才爱士,宾至如归,常慷慨馈赠,加上几次迎驾乾隆南巡,花费甚多,所费多从盐商提引中支销,官商难免有侵蚀之处,以致库帑有所亏空,加之有人诬陷,导致他受两淮盐引案的牵连,再次被捕下狱,死于狱中。家产籍没,子孙连坐。后大学士刘统勋上疏为其平反昭雪。

卢见曾多才艺,曾绘有《虹桥揽胜图》,著有《雅雨堂诗文集》以及传奇《旗亭记》《玉尺楼》等。他又热衷地方史志的编纂,主编《焦山志》《金山志》《平山堂志》等书,保存了大量地方史料,富有价值。

主要人物

1、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2、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3、南宋 姚勉《满江红(送郡守美任)》

万里西风,吹送到、五云鸾纸。□催促、文章太守,入朝花底。清节高横秋一片,仁风散作春千里。漾恩波、溶泳锦江中,深如水。

难卧辙,留行李。但侧听,星辰履。看麒麟案侧,即催荣侍。红药香中翻诏草,紫薇影畔裁诗绮。更宸旒、已自覆公名,金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