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老山自行车馆,是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为举办第29届奥运会而兴建的专业自行车比赛场馆,该馆拟提供一个可供6000观众观看场地自行车比赛的场所,并且能满足残奥会的使用要求。组委会在筹建的过程中,率先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它是北京对这次奥运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提醒奥运会的建造者要在这三个方面有所创造。

中文名

北京老山自动车馆

所属地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

场馆类型

自行车专业馆

竣工时间

2007年

动工时间

2004年10月30日

举行活动

第29届奥运会

场馆简介

场馆名称:老山自行车馆

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和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基地西侧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场地自行车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场地自行车

建筑面积(㎡):32920

固定座位数:3000个

临时座位数:3000个

建设开工时间:2004年10月30日

计划完工时间:2007年上半年

设计理念

北京老山自动车馆

“科技、绿色、人文”是一种十分全面的概括,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又互为补充。从构思的角度来看,“科技”与“绿色”,是一种理性选择的过程,而“人文”则是一种感性体验的过程。

“科技”与“绿色”是建筑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目标。因此,科技不是用来炫耀的奢侈品,而绿色也不是用来玩昧的装饰品,它们是为“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目标服务的适当手段。2008年奥运会老山自行车馆,在建筑环境控制、设备、材料、结构、赛后利用等方面都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本方案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运用了"科技"与"绿色''的设计理念,力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场馆特色

与环境共生

北京老山自动车馆

用地南侧山体对场馆及周边居民楼的夏季通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气流绕过山体在其北侧形成涡流,使建筑的南侧失去了入风的作用,甚至由于负压形成倒流,使自然对流无法形成。针对这一特殊地形,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给与改善:场馆的高度与体量尽可能加以控制,并使其体形流畅,减少对居民楼的负面影响;把场馆的主要入风部位从南侧移至符合涡流区气流方向的西南与东南两侧,在场地与建筑之间结合环形车道设计顺畅的下沉式风槽,增强局部风压;在建筑与山体之间的绿地密植大型乔木,缓和山体护坡的突变地貌,减小涡流区的范围;在建筑周围的场地种植小型树种,用树荫降低室外地面的温度,同时让西南、东南风顺畅地吹进建筑。

在建筑北侧加强外墙的保温处理,顶棚的双层聚碳酸脂阳光板在冬季可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种植屋面对于保持场馆的冬暖夏凉,滞留雨水自然蒸发,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设备控制

对建筑进行全面智能化的功能控制与环境控制。如建筑外墙进风部位可安装带有温度、风速感应装置的自动百页系统;在场馆顶部设多台带有消声减振装置的风机;围绕观众席底部设一道封闭式走廊,以风道或风机加压抽进新鲜空气通过观众席上的进风口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场馆内。这一过程在过渡季节风压与热压较大的天气中,可依靠自然对流完成。使用空调的季节,封闭走廊就成为了场馆的空调回风管道。

新型材料

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在建筑的各部位大量运用高科技新材料。例如屋面板选用智能调光的双层聚碳酸脂阳光板,在晴天的不同天光环境下,通过调节屋面板空腔内小百页的角度达到均匀进光的效果;在阴雨天,把小百页完全打开增大进光量,同时利用双层板间空气隔层内的隔音膜把雨水的撞击声降低;在夜间,把小百页带有反射涂层的一面朝向室内,利用其反射灯具的漫射光线来照明,消除眩光对体育运动的干扰。

建筑结构

重点在于创造一种简洁稳固结构体系。针对自行车馆的空间特点,我们选用了封闭式的空间网壳系统。该钢结构系统能有效降低结构高度,从而减少室内无用空间。它又是一种全封闭的整体系统,能比较自由地支承,不需要用巨大的混凝土支座来抵消侧力,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场馆亮点

自行车赛馆作为体育场馆的一种,应具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这种特征应能充分反映自行车运动的特点,从视觉上加强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认同,同时以其丰富的内涵拓展人们思想的外延。

北京老山自动车馆

速度

自行车馆应该表现的特征,就是自行车运动自身的特征。自行车运动是夏季奥运会中速度最快的运动,运动员在比赛中高速骑行所形成的速度感,正是自行车运动美的所在,把这一种速度感在建筑形像中表现出来,成了本方案造型设计的重点。

力量

对力量感的表现,着重表现的是内在的生命力。在我们的地球上,生命力普遍存在,我们可以把它赋予在建筑上,让建筑与自然界可以更好地沟通并融合为一体。在方案中,假想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在水份的滋养下冲破坚硬的壁垒向上荫发。

因此,构思了一个与地面十分贴近的方案,在外观上给人暗示一种向上的内力,这种内力为了向上突破把地面撕开一道道的裂缝。建筑虽然是平缓的伏于地面,仿佛是延绵山体的一部分,但却让人从无形的力中感受到运动与生命的蓬勃。

钢架巨顶

北京老山自动车馆

老山自行车馆的屋顶是一个弧形圆顶屋面,它的钢结构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从里向外逐圈延伸,从中心最小的“年轮”至最外的大圈跨度达60米。钢圈之间以无数钢架联结,这些鳞次栉比的钢架连接点钢球直径就有一米之多,整个钢屋面总重达到了1400吨。这样大跨度的钢屋顶是在高空完成焊接还是另有其法?

刚开始就如何吊装这个大屋顶曾有不同的方案。有人说干脆上脚手架,在高空完成焊接,这样就完全省去了吊装部分;也有人说可以在场外焊接完后一部分一部分吊装上去。然而这两个方案费时费力。如果采用脚手架的方案,就要从自行车馆内部进行,按照该馆的规模,要完成这项工程,馆内将完全被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填满。边西来说,租用如此大规模的脚手架既费事也费钱,所以这个方案没有被采纳。从自行车馆二层中心到屋面最顶点的高度达到了27,对于显然这样的高度,无论从馆内还是馆外进行吊装难度都是非常大的。

在困难面前总会有一些灵光闪现的时刻。自行车馆成弧形的形状启发了建设者们。这样的形状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像拎锅盖一样把它“拎”起来。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其实说“拎”并不确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拱”,而且是从地面一步一步地往上“拱”。这个方案确定后,工程师们把焊接的工作全部移到了地面。

在自行车中心原点的位置,钢屋面最中心钢圈开始了焊接工作。焊接完成后,它被拔杆吊升到一定高度,这个高度正好能够保证外围第二个钢圈的焊接工作在地面进行,并且里外钢圈焊连之后形成的弧度与设计弧度完全吻合。如此往复,最里层的拔杆被逐渐外撤,钢结构屋面在体积和重量也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整体高度也在不断升高。当最外一层钢圈焊接好后,整个屋面已经被升到离安装高度很近的位置了。

在不断的拔升过程中,钢屋面的面积和重量都在不断增加,边西来还记得,最后一次拔升的时候,整个工地的人全都上了,就连作行政的人员也加入其中。最终,这个巨型网壳钢屋面从馆内被一点一点的顶了上去。整个过程就像我们打开一把雨伞的过程,雨伞被撑开的过程就是巨型钢圈焊接和提升的过程。

科技之光

自行车馆的巨型圆顶以钢架搭建。整个屋面中间的部分另有一个类似“天窗”的穹顶,这个部分的屋面以透光性很好的聚碳酸酯板铺就。这一设计为场馆的节能和赛后利用提供了最好的硬件保证。

北京老山自动车馆

奥运会比赛由于比赛本身和电视转播的需要,对室内场馆的照明条件要求很高,老山自行车馆目前就已配备非常先进的照明设备。目前,该场馆大约已安装了300套照明灯。场地自行车赛道呈一定坡度的弧形,而不像田径跑道那样处于一个水平面,因此,每套灯内的反光照材质和角度都有所不同。这样的设计将使弧形赛道上每一个点的光都是均匀的。奥运会后,老山自行车馆将作为国家队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而平时的训练对光线的要求并不苛刻。这时,自行车馆圆顶上的“天窗”将大显身手。

圆顶中部采用的聚碳酸酯板不但透光性好,而且散光作用非常明显,这样,即使外面艳阳高照,透射性馆内的阳光也不会在赛道上形成斑驳的光点,充分保障运动员训练时的安全性——要知道,在赛道上,自行车选手可以骑出高达85公里的时速,要是被光线晃了眼,运动员很有可能发生危险。采用了这样的设计,运动员在平常的训练时既不用开启馆内大量的照明设备,又能保证安全,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层是这个建筑的核心层,2008年的场地自行车赛就将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是在一条椭圆形的赛道上进行的。老山自行车馆的赛道宽达11米,其中包括7米宽的比赛赛道和4米的安全通道,赛道从圆心向外扩散逐渐形成弧形坡度。按照国际自联的要求,整条赛道的坡度将在13度至47度之间。

老山自行车馆的赛道采用了德国舒尔曼公司的先进设计。这家公司目前已设计安装了全世界100多条最先进的室内自行车比赛赛道。老山自行车馆将采用该公司设计的椭圆形木制赛道。边西来说,这种椭圆形赛道既有冲刺的直道,又有弯度很大的弯道,可以使运动员完美展示冲刺技术和过弯技术。这种椭圆形的赛道设计已经在近几年的比赛中协助运动员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世界纪录。拥有这样一条赛道,老山自行车馆将跻身国际一流的室内自行车场馆之列。

除了一层以外,自行车馆的第三层也承担着后勤保障的重要功能。包括安保系统、监视系统等都将在这里安家。

赛后功能

在建筑平面功能组织方面,为了能够提供一个灵活的使用平台,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把赛后富余的辅助空间化零为整,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入口与交通流线尽量简洁直接,各种线路管网预留到位。使用功能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有:康体活动中心、体育用品商场、自行车文化博物馆、青少年极限运动的聚集地等。本方案把奥运会赛后的自行车赛场设计成一个市民康体中心,在无赛事期间提供各式服务,如康体、休闲、饮食、购物等。形成体育--休闲--商业的互动链。另外,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外广场与屋顶平台,把奥运赛时的室外广场及疏散平台变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园,进一步加强室外--室内的互动关系,使场馆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