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三游洞顶,临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有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三亭组合的亭阁,这便是“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朝,由峡州(今宜昌)太守朱庆基修建在大江边,为的是方便船夫和商旅休憩。景祐四年(1037年)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专为此亭撰写了《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宋代峡州三大胜境之一。

中文名

至喜亭

建筑用途

方便船夫和商旅休憩

地理位置

宜昌市

动工时间

宋朝

竣工时间

宋朝

建筑高度

18米

建筑特色

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三亭组合的亭阁

简介

重檐三叠

至喜亭,始建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任宜昌县令,峡州太 守朱庆基建此亭后,特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亭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的因素,宜昌西坝庙咀古建筑群被毁,至喜亭、至喜亭“匾额”和东湖知县林有席精美的八十个字的长联均先后被毁。新建的至喜亭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

至喜亭

青石雕花栏杆,通高1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竖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及古今诗画数十幅,登上至喜亭顶层,可饱览峡口胜景。

远眺葛洲坝

至喜亭上西眺可见长江雄姿:峰峦叠嶂中,长江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破门而出,出三游洞旁的峡口后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如今由于葛洲坝的修建,水位抬高了近30米,我们已难以体会当时人们看到峡口水位陡降时的震撼,却可远眺南津关外气势雄伟的葛洲坝。

名称的由来

欧阳修专门为至喜亭写有《峡州至喜亭》记。“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这是船工们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历尽千辛万苦,出峡之后心情舒畅的真实描写。“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受尽川江颠簸之苦,好不容易才到达夷陵城的舟人,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亭以“至喜”二字题名,可谓广泛地吸纳民意、体贴民情、表达了民心。

历史

至喜亭

史称“川鄂名胜”的峡州至喜亭,原为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所建,它位于宜昌古城西塞门外江津处,即今镇江阁附近,于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竣工落成。亭为峡州知州朱庆基所建,记为夷陵欧阳修所作,黄鲁直后书。这在当时峡州境内,特别是峡州首县夷陵城内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件。

至喜亭长联

永叔人到夷陵,交往的是夷陵人,看见的是风景如画的夷陵山水,欧阳修不知不觉地感到夷陵山美、水美、人更美。欧阳修两次以“至喜”分别命堂和亭,除了舟惧而后喜之外,就是作者至而后喜,再则是赞扬州官朱庆基亲政善政和二人志同道合之喜。

《东湖县志原序》对欧阳修的《至喜堂记》和《峡州至喜亭记》的历史功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如果没有欧公的“两记”等丰厚的文化遗存,古夷陵的历史将抽象空泛到难以考证的地步。

由于历史的久远,至喜亭被毁。但夷陵人一直不忘欧阳修,历代官吏多以修复欧公遗迹为要务。明

至喜亭

天顺六年(1462年),知州李芳在东山重建至喜亭;弘治五年(1492年),知州陈宣又改建城内学宫仪门外东傍,与“四贤堂”相对。到了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据《东湖县志》记载:东湖知县林有席题至喜亭“匾额”傍其楼柱,上书一副八十字的长联:

急峡高岗盘蜀道,自黄牛佐夏,山至此彝,水至此陵,思明德而赛神功,试看天际风帆,片片落迤西一坝;

雄藩重镇压荆门,溯白起开秦,郡还改府,州还改县,履开平而怀往迹,遥指江头云树,人人谈至喜有亭。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和修复力度。1983年,宜昌市政府按仿宋建筑模样,在下牢溪口三游洞望乡台顶部重建至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