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依据黄土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

中文名

黄土墚

外文名

loess ridge

别名

黄土梁

分布

陕西白于山、安塞、延安等地

概述

长条状的黄土丘陵

分为

平梁和斜梁

别称

黄土梁

特点

侵蚀而形成

释义

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主要是黄土覆盖在墚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

分类

顶面平坦的称为平顶墚,由黄土塬被沟谷分割而成;顶面倾斜的为斜墚,是黄土堆积在缓倾斜地面上的产物。按墚体规模大小分为长墚和短墚。前者见于六盘山以西陇中黄土区域,长度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后者以陕北众多,长度仅数百米。

按墚的相对高程顺序分为“头道墚、二道墚和三道墚”。头道墚的顶面代表黄土高原最高的黄土堆积面,常被分水鞍分隔为峁状,又称峁状墚。头道墚和长墚的下伏基岩面均为长条状丘陵,分水鞍是墚体遭受坡面水流侵蚀的产物。二道墚和三道墚都是沟谷从黄土堆积的古宽谷中下切而成,基本上与黄土下伏基岩面形态无关。它们是考证黄土地貌发育历史的重要线索。斜墚顶部的倾斜度一般为3~10°,墚坡为15~35°。墚坡坡面完整,其中上部常有细沟、浅沟等侵蚀形态,下部多被切沟分割破碎。黄土墚是黄土丘陵区重要的农、林、牧生产土地。受沟谷扩展影响,墚体面积日渐缩小。

特点及分布

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形态类型,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墚长一般可从上千米至十几千米。墚顶宽阔几十米到几百米,呈鱼脊状往两侧沟谷微倾,坡度一般在20°~ 30°之间。黄土墚是残塬进一步被侵蚀切割而成的,或黄土直接覆盖在古墚状地黄土墚形上。黄土墚也有宽窄之分,一般在陕北西部和陇东、陇中南部的黄土丘陵区,宽墚居多,即墚宽大于100米,小于100米者为窄墚。典型的黄土墚可见于陕西白于山、安塞、延安以及甘肃镇原等地。

内容

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梁顶倾斜3□~5□至8□~10□者为斜梁。梁顶平坦者为平梁。丘与鞍状交替分布的梁称为峁梁。平梁多分布在塬的外围,是黄土塬为沟谷分割生成,又称破碎塬。六盘山以西黄土梁的走向,反映了黄土下伏甘肃系地层构成的古地形面走向,其梁体宽厚,长度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六盘山以东黄土梁的走向和基岩面起伏的关系不大,是黄土堆积过程中沟谷侵蚀发育的结果。

黄土墚

黄土梁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依据黄土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前者顶部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公里。横剖面略呈穹形,坡度一般在1—5度,沿分水线的纵向斜度不过1—3度。梁顶以下,是坡长很短的梁坡,坡度大概在10度以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坡折。在梁坡以下,其坡度更大。后者是黄土高原常见的沟间地,梁顶宽度较小,呈明显的穹形。沿分水线有较大的起伏,梁顶横向坡度3—5度,纵向坡度8—10度。梁顶坡折以下直到谷缘的梁坡坡长很长,坡度变化于15—35度。梁坡的坡形随所在部位而有不同,在沟头的沟缘上方为凹斜形坡。在沟口两侧(梁尾)为凸形斜坡。梁坡以下,就是沟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