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545年—610年),本姓裛,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人。袭封临泾公。少好学,博览群书。

北周时,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后,授散骑常侍、秘书监。进爵奇章郡公。

开皇三年(583年),拜礼部尚书,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又奉敕修撰《五礼》百卷,从此儒家文化复兴。后牛弘又任吏部尚书,掌选举用人,倡先德行而后人才,众咸服之,史称大雅君子。牛弘生活俭朴,事奉皇帝尽礼,对待下属以仁厚,不善言谈而恪尽职守。政务繁杂,仍书不释手。大业六年(610年),死于江都。有文集传世。

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有三贤祠,其中供奉三位贤人就有牛弘。

中文名

牛弘

别名

牛里仁

出生日期

545

去世日期

610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隋代)

出生地

安定鹑觚(今陕西长武)

封爵

临泾公

追赠

开府仪同三司

职位

礼部尚书、上大将军、右光禄大夫

所处时代

隋朝

主要成就

主修开皇律

谥号

字号

字里仁

代表作品

《开皇律》12篇

人物生平

仕官北周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士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会富贵,好好养他。”他长大后,长满胡须,容貌魁伟,生性宽容,好学博闻。

在北周时,开始任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不久转任纳言上士,专管文牍,很有美名。迁为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后来袭封临泾公。

宣政元年(578年),转任内史下大夫,升任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

主修礼乐

隋朝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牛弘因文献典籍散失,上表朝廷,请求开民间献书之路。隋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赏缣一匹,一、二年间,文献稍稍齐备。牛弘晋爵为奇章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开皇三年(583年),授礼部尚书,奉命修撰《五礼》,写成百卷,通行于当代。牛弘请求按古代规矩修建明堂。隋文帝因国家刚刚草创,无暇制作,最后没接受他的建议。

开皇六年(586年),牛弘任太常卿。

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下诏改定雅乐,又作乐府歌词,撰定圆丘五帝凯乐,并议音乐之事。牛弘提出建议,请求十一月以黄钟为宫,十三月以太簇为宫,隋文帝说:“不必作旋相为宫。暂且作黄钟一均。”牛弘又呈上建议,请求正定新乐。隋文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下诏牛弘,让他与姚察、许善心、何妥、虞世基等人一起,正定新乐,这事记载在《音律志》里头。这以后议论修建明堂事,皇上诏令牛弘一条一条地呈上历史故事,议论明堂兴废的得失。隋文帝非常敬重他。

众人钦佩

当时杨素凭着才气和富贵看不起人,轻侮大臣,只有看见牛弘,没有哪回不肃然起敬的。杨素将要进攻突厥,到太常与牛弘话别。牛弘送杨素到中门,就停下了。杨素对牛弘说:“大将出征,所以来话别,为什么相送如此近呢?”牛弘拱拱手,就退回去了。杨素笑笑说:“奇章公可说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不久隋文帝授牛弘大将军、吏部尚书。当时隋文帝又令牛弘和杨素、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崔子发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论新法中杀人刑法的轻重。牛弘所提出的见解,众人都很佩服。

仁寿二年(602年),独孤皇后去世,自三公以下的大臣都不能决定安葬皇后的仪礼。

杨素对牛弘说:“您是老学者,时人都很仰慕,今天的事,就要请您决定了。”牛弘一点都不推让,一会儿,仪礼都安排好了,而且都有根有据。

杨素感叹道:“士族的礼乐制度都在牛公这里了,这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牛弘因为三年的守丧期,大祥、小祥祭礼的举行在时间和规格上都有所缩减,服丧十一个月便举行小祥之祭,无前例可循,把这告诉高祖,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确定服丧之礼,是从牛弘开始的。

牛弘在吏部,选举人才时,先看德行,后看文才,务在审慎。虽然选人稍缓,但他所进用的人,大多称职。吏部侍郎高孝基,善鉴赏,很机敏,清廉、谨慎无与伦比,但他爽俊有余,形迹似嫌轻薄,当时执政多因此而怀疑他。只有牛弘深知其真才,推心委任。隋代的选举到这时才最公允。当时人们更加佩服牛弘见识的远大。

杨广亲重

杨广为东宫太子时,几次给牛弘赠送诗书,牛弘也有诗书回答。到杨广继位后,曾赐牛弘诗道:“晋家山吏部,魏世卢尚书。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余。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一起被赐诗的,至于文词的赞扬,没有赐牛弘的诗这么美的。

大业二年(606年),升任上大将军。

大业三年(607年),改任右光禄大夫。随同杨广拜谒恒岳,坛场王圭币、土单..牲牢,都由牛弘决定。后下太行山,杨广曾把牛弘引到内帐里,赐他与萧皇后一起同桌饮食。他所受到的礼遇亲重就到了如此地步。

牛弘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受到了非常的待遇,承受大恩。你们这些子孙,应以诚实、敬职自立,以报答朝廷的大恩。”

大业六年(610年),随同隋炀帝巡幸江都,这年十一月,在江都郡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杨广伤悼痛惜不已,赠予甚多。归葬安定,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叫“宪”。

主要成就

牛弘是开创藏书史研究第一人,对隋代以前书籍亡佚进行了历史研究和总结,提出了著名的藏书“五厄论”,对后世的藏书文化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又着手整理皇室藏书,平陈以后,经籍渐备,然而检其所藏,多纸墨不精,书写亦拙劣,于是总集编次,存古本。召天下工书之士,如京兆韦霈、南洋杜頵等人,于秘书省内补续残缺,为正副三本,藏于宫中,其余存放秘书内三阁,凡3万余卷。与学者王劭等编撰有《开皇四年四部目录》、《开皇八年四部目录》、《开皇二十年四部目录》,对隋一代图书整理事业有贡献。擅长文学,通律令,授命主撰《大业律》18篇500条。

家族成员

长辈

祖父:裛炽,郡里任中正。

父:燎允,在北魏任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魏帝赐姓牛。[1]

子孙后代

牛弘共有子三人:长子牛方大生于南北朝时期576年,官至内史舍人,年仅44岁便英年早逝;次子牛方裕,在牛弘死后追随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投唐后在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七月,李世民下诏以大逆弑君之罪,将莱州刺史牛方裕等人尽行革职除名,流放边疆;三子牛方智,方智有七世孙中唐名相牛僧孺。[1]

人物评价

相公镇 牛弘墓

《隋书》:牛弘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汉之叔孙,不能尚也。绸缪省闼,三十余年,夷险不渝,始终无际。虽开物成务,非其所长,然澄之不清,混之不浊,可谓大雅君子矣。子实不才,崇基不构,干纪犯义,以坠家风,惜哉![1]

叶适:牛弘浅而不俗,柔而不弱,治世之中品耳。若言“书五厄”,则前葢未有能为此论也。然史谓大业之世,委遇弥隆,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其死在大业三年,使其少复延永,未知与苏威出处如何?士固有幸不幸,未可随事为定论也。

徐钧:射牛可怒理都然,三问何如一忍贤。底事妇言坚不听,为忧伤我弟兄天。

性格特征

牛弘荣宠当世,但车子、服饰都很一般,对上尽礼,对下尽仁,讷于言而敏于行。隋文帝曾让他宣布圣旨,牛弘到阶下,不能说话,退回拜见皇上,道歉说:“我都忘了。”隋文帝说:“传几句话,这只是点小才,你都不行,看来你不是当宰相的料子。”更加称赞他的质朴正直。大业年间,隋炀帝对他更加亲重。

牛弘生性宽厚,笃志于学,虽然公务繁杂,但是手不释卷。隋代旧臣,能始终得到信任的,只有牛弘一人而已。

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好喝酒,一喝就醉,曾因醉酒,射死了牛弘牛车上的牛。牛弘回家,他妻子对他说:“小叔射死了牛。”牛弘听了,无所怪闻,只说:“作菜吃。”牛弘坐定后,他妻子又说:“小叔忽然射死了牛,真是怪事!”牛弘说:“我已知道了。”他脸色不变,仍旧读书。他就是这样待人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