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宋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类型

托物言志

课本阶段

初一下

主题

励志

主题

情怀

主题

抱负

写景

写云

写景

登高

作品赏析

3849次播放04:13宋词-《登飞来峰》导读 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第三句“不畏”二字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是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3]

创作背景

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4][1]

作品评价

中山大学教授罗常培:王安石在立志改革的同时,也看到儒家顽固派必然会拼死反对。他在诗中把那些顽固派比作“浮云”,认为它虽然可以一时遮掩人们的眼目,终将在历史的长空中消失。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以后就表现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这是一首通过描绘风景来抒写抱负的诗。前两句竭力形容山塔的高耸,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后两句,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反映了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宽阔,不畏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 

天津大学教授刘永生:这是王安石早年的作品。作者登高望远,借景抒怀,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诗的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寄情放景,阐发出含蕴有哲理的认识。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这首诗,与唐人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却又是登上之感。可是两诗的艺术情趣是不同的,《登鹳雀楼》给人以力量的奋发,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而《登飞来峰》却给人以哲理的深思,激起人们对登棱观感助无穷品味。[7]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登飞来峰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李寅生 . 《登飞来峰》 . 成都市 :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9-01 . 197 .[3] 雷启洪 . 《登飞来峰》 . 南宁市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 . 10-12 .[4] 王运熙 . 《登飞来峰》 . 上海市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 216 .[5] 中山大学 . 王安石诗文选注 . 广州 :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5 . 20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