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

五言律诗

作品类型

触景生情

主题

思乡

主题

抒怀

主题

感伤

主题

典故

主题

孤独

写景

山林

写景

写水

动物

大雁

植物

梅花

月份

十月

作品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写见到的景物,委婉而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饱含的被贬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忧伤。

首联“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和由此联想到的事情。大庾岭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诗人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颔联“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大雁能够在这里停下来和诗人还要继续南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引发诗人无限的伤感,大雁尚且按时可以飞回北方,诗人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表达了诗人留恋与不舍的悲戚心情。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颈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黄昏到来,江潮刚刚落下,水面一片寂静;黄昏的树林里瘴气萦绕。这样寂静、荒凉的环境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感情。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写景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很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尾联“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五岭是那里最高的地方,站在山岭上还能最后一次回望北方家乡,待到翻过山岭,遍是丛林浓密,就看不到家乡了,不过应该能看到岭上的梅花,这对诗人也是一种慰藉。《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这时诗人内心的苦辣酸甜是一言难尽,无限凄凉油然而生。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诗人没有接续上文去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

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表达出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2]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南)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他却成了谪罪之人,被发配岭南,在人生道路上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诗是其中一首。[3][1]

作品评价

明代邢昉《唐风定》:凄咽欲绝。

清代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沉亮凄婉。

清代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四句一气旋折,神味无穷(首四句下)。[1]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

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被赐死于徙所,享年56岁。

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自然流畅,对律诗定型颇有影响。原集已佚,有辑本《宋之问集》二卷。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题大庾岭北驿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雅瑟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 北京 :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 26-27 .[3] 张国举 等 . 唐诗精华注译评 . 长春 : 长春出版社 ,2010 . 28 .[4] (清)蘅塘居士编选 . 唐诗三百首 . 南京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03 . 152 .[5] 于海娣 等 . 唐诗鉴赏大全集 . 北京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 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