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读音作xiàhóu(ㄒㄧㄚˋㄏㄡˊ)],汉族复姓之一。姓源流单纯,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后者在春秋时建立杞国。

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夏侯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60位,人口2万人。分布于山东曲阜、泗水、江苏南京一带。夏侯姓以后多省文简化为夏姓、侯姓,故此已相当少见。

中文名

夏侯

外文名

Xiahou

类型

中华姓氏

性质

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

得姓始祖

佗公

主要郡望

鲁郡 谯郡

主要堂号

谯国堂 鲁郡堂 汝阴堂 享诚堂 追远堂等

出处

《唐书·宰相世系表》

近代分布省份

江西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江苏省

近代名人

夏侯斌 夏侯文等

人口数量

约 3 万(未含简化[夏姓]者)

姓氏人口排名

第560位

拼音

Xià hóu

百家姓排名

413位

姓氏名人

夏侯婴,夏侯惇

姓氏源流

02:01【看鉴百家姓】曹操原本姓夏侯?DNA检测曹氏和夏侯氏相似度极高02:10决定曹魏兴衰的一方!堂堂皇姓,为何与宦官世家曹操关系甚好?

夏侯(Xiàhóu)姓源流单纯,源出有:

夏侯姓

源于姒姓夏后氏。以爵号为氏。夏侯氏为汉族复姓,周武王克商之后,封禹后裔东楼公于杞(今河南杞县)。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国,杞国杞简公的弟弟佗奔于鲁国,鲁悼公(前468年—前431年在位)因其为夏禹之后给以采地封他为侯爵,后人以爵号为氏称夏侯氏。得姓历史距今2400年左右。

得姓始祖

夏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大禹的后代,得姓始祖为佗公,得姓历史距今2400年左右。在曹魏时代,曹操与夏侯家族关系亲近。

得姓历史

夏侯姓当今人口总数约3万余人,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413位门阀,在复姓中排序为第5位。从《姓谱》和《唐书·宰相世系表》两书中的记载可以清楚了解到夏侯氏的历史渊源。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存在部分夏侯氏后人因某些因素简化夏姓的情况。可考证的例如夏(侯)显世系去侯称夏;再例如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高淳区夏侯元世系共计7个村庄约3000余人,如今大多为夏姓,仅极少数保留夏侯姓。

迁徙分布

夏侯氏的郡望为鲁国郡、谯郡。鲁国郡:西汉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到三国魏及晋代又改为鲁郡,其地相当于今山东曲阜、泗水一带。谯郡:东汉建安年间设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当代后人除安徽、山东二地之外,现大部分(约2万余人)居于江西吉安、赣州、分宜等地。

现今主要聚居地分布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吉州区、青原区、泰和县,赣州市兴国县,新余市分宜县,安徽省天长市,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南京市溧水区,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潍坊市、曲阜市、济宁市泗水县,广东省惠州市、东莞市;其他散居地国内有贵州省毕节市,湖南省常德市、永兴县,四川省汉源县,陕西省西安市,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台湾省台北市,国外有澳大利亚墨尔本、加拿大等地。

郡望堂号

郡望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谯郡:亦称谯国、谯国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堂号

谯国堂:以望立堂,亦称亳州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任城堂、汶阳堂。

汝阴堂:西汉时有夏侯婴,自幼年起就与汉高祖刘邦是好朋友。刘邦在沛起兵,任夏侯婴为太仆。夏侯婴随刘邦击项羽,入蜀,定三秦,立下大功,封为汝阴侯。夏侯氏因以“汝阴”为堂号。

家谱文献

谱名编撰方式及年份藏地备注
夏侯氏十三修族谱刻本/1990年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江西省吉水县、吉州区、青原区、泰和县、赣州兴国县相关村追远堂,始迁祖夏侯韶,唐代人。唐高宗龙朔至乾封间与兄联捷进士,初任太常寺卿、再接太州剌史、后改擢吉州刺史。八卷附一卷共九册。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天长盱眙夏侯氏族谱计算机排印本/2014年重修天长市/盱眙县相关村玉树堂,始迁祖夏侯崇,明代中期人。迁出地为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官田村,唐代夏侯韶后裔。
四川汉源夏侯氏宗谱计算机排印本/夏侯照综主编/2014年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始迁祖夏侯士仁(海山),清代康熙年间人。迁出地为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赤塘村,唐代夏侯韶后裔。
湖溪夏侯氏族谱计算机排印本/2005年阖族新修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池塘村承启堂,始迁祖夏侯隐。炎兴时擢进士第,官领豫章刺史。
濑水仙墟谯国夏侯氏宗谱刻本/清宣统元年江苏省南京溧水区和凤镇、高淳区相关村明经堂,始迁祖夏侯元,字子富。南宋乾道中登进士第,官拜节度使,后加封平定侯;是大宋郡马,赘濮王府安懿王之孙女濮郡主。其父夏侯源历官至兵部尚书。
展开表格

字辈排行

安徽阜阳夏侯氏字辈:“承训继先泽齐家宜正伦”。注:以夏侯夔为先祖,与侯氏字辈一致。

夏侯姓

安徽亳州夏侯氏字辈:“国志永兆宏时来润寿长家隆承福庆元善启”。注:以夏侯婴为先祖,与孙氏字辈一致。

浙江富春夏侯氏字辈:“志士光家国徽猷衍圣功立诚天助福惇德世恒隆庆本善庭起瑞从义宅钟思求荣祖道文学务先通”。注:以曹嵩为先祖,夏侯操(曹操)为始祖,与曹氏字辈一致。

地域字辈
江西省吉安市、赣州市通用文藻焕晋唐,佐命怀(仰)滕国,尚书崇祖昌,经师嘉大小,惠政颂棣棠,化洽生连理...以夏侯韶为始迁祖,唐朝贞观年间,韶公从长沙辗转到江西吉安任吉州刺史,后定居吉水水北。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文联族志成,安仁益传统,风情度锦月,丰年宏盛普...以夏侯隐为始迁祖,炎兴时擢进士第,官领豫章刺史。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启治智仁圣义忠和孝友维家政...以夏侯元为始迁祖,南宋乾道中登进士第,官拜节度使,后加封平定侯;是大宋郡马。
安徽省阜阳市承训继先泽齐家宜正伦...以夏侯夔为先祖。
安徽省亳州市国志永兆宏时来润寿长家隆承福庆元善启...以夏侯婴为先祖。

宗祠通联

四言

望出谯郡;

姓启侯爵。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夏侯姓的郡望和源流(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定秦入蜀;

受教说诗。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夏侯婴,从高祖击项羽,入蜀定三秦,屡有殊功。

下联典指汉·夏侯始昌,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授徒。

六言

世龙官历六郡;

始昌学通五经。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尚书夏侯亶,字世龙,谯人。官历六郡三州,所得禄赐,随散亲故。

下联典指汉代鸿儒夏侯始昌,武帝甚重之,官到太傅。

七言

开皇名图有三礼;

大历高士列十才。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学者夏侯朗,开皇时,曾绘《三礼图》。

下联典指唐代侍御史夏侯审,谯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八言

入蜀定秦,滕公辅主;

受书说礼,博士明经。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沛县人夏侯婴,曾任滕县令,楚人称令为公,故称滕公。从小与刘邦关系密切,跟随他起兵,转战各地,任太仆。后出击项羽,人西蜀,定三秦,屡立殊功,西汉建立后,封汝阴侯。惠帝、文帝时,继续官太仆。

下联典指西汉今文尚书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人。官长信少府、太子太傅。跟从夏侯始昌学习今文《尚书》,又跟从欧阳生问学,善于说礼,称“大夏侯”(夏侯建为“小夏侯”)。宣帝时,立为博士,以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曾受诏撰《尚书论语说》。

毁体全贞,盛传令女;

隔帘奏乐,雅号妓衣。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曹文叔妻夏侯氏夫死无子,断发割耳以示不嫁,其叔劝嫁,女又以刀割鼻。

下联典指梁·夏侯亶每有客,令妓隔帘奏乐,时人因谓帘为“夏侯妓衣”。

十言

秀矣丰仪,佥推连壁并美;

朗然日月,争夸倚玉同荣。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散骑常侍夏侯湛,字孝若,谯国人。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美容观,尝与潘岳同车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征西将军夏侯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曹爽辅政,玄为爽姑子,累迁散骑侍中护军。旋为征西将军,都督雍梁州诸军事。爽诛,徵为大鸿胪。

十一言

掞蔚春华,并安仁而称双璧;

丰碑惠政,偕昆季以号二难。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夏侯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美容仪,与潘岳(安仁)同车接茵,京师称之为“双璧”。

下联典指梁·夏侯亶,宽厚有器度,为安陆太守甚有威惠。其弟夏侯夔,爱重人士,时称“二难”。“二难”,称兄弟才德俱佳。

姓氏名人

年代都城姓名主要成就事迹
周朝东周战国前475-221年洛阳夏侯章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孟尝君(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舍人。
汉朝西汉前206-公元8年西安夏侯婴西汉沛县人,开国功臣。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
夏侯灶其父夏侯婴去世后,继承了汝阴侯爵位。死后谥号“夷侯”。
夏侯信夏侯婴玄孙之子,长安大夫。西汉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被汉宣帝刘询诏复家。
夏侯都尉西汉经学传述人。《尚书》夏侯氏学的第一代传授者。初,伏生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张生授夏侯都尉,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称大夏侯氏《尚书》。胜又传族弟建,称小夏侯氏《尚书》。
展开表格

传统文化

关联诗词

《山路吟》【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夙驾兮待明陟山路兮遐征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岚气清揽辔兮抑马踟蹰兮旷野旷野兮辽落崇岳兮嵬崿丘陵兮连离卉木兮交错渌水兮长流惊涛兮拂石[1]《江上泛歌》【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悠悠兮远征倏倏兮暨南荆南荆兮临长江临长江兮讨不庭江水兮浩浩长流兮万里洪浪兮云转阳侯兮奔驰起惊翼兮垂天鲸鱼兮岳跱縻芜纷兮被皋陆修竹郁兮翳崖趾望江之南兮遨目桂林桂林蓊郁兮鹍鸡扬音凌波兮愿济舟楫不具兮江水深沈嗟回盻于北夏何归轸之难寻《离亲咏》【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剖符兮南荆辞亲兮遐征发轫兮皇京夕臻兮泉亭抚首兮内顾按辔兮安步仰恋兮后涂俯叹兮前路既感物以永思兮且归身乎怀抱苟违亲以从利兮匪曾闵之攸宝视微荣之琐琐兮知吾志之愈小独申愧于一心兮惭报德之弥少
《秋可哀》【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屏絺绤于笥匣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映前轩之疏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春可乐》【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春可乐兮乐东作之良时嘉新田之启莱悦中畴之发菑桑冉冉以奋条麦遂遂以扬秀泽苗翳渚原卉耀阜春可乐兮乐崇陆之可娱登夷冈以回眺超矫驾乎山隅春可乐兮缀杂华以为盖集繁蕤以饰裳散风衣之馥气纳戢怀之潜芳鹦交交以弄音翠翾翾以轻翔招君子以偕乐携叔人以微行援若流之绿芰进樱桃于玉盘《秋夕哀》【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秋夕兮遥长哀心兮永伤结帷兮中字屣履兮闲房听蟋蟀之潜鸣睹游雁之云翔寻修庑之飞檐览明月之流光木萧萧以被风阶缟缟以受霜玉机兮环转四运兮骤迁衔恤兮迄今忽将兮涉年日往兮哀深岁暮兮思繁
《寒苦谣》【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惟立冬之初夜,天惨懔以降寒。霜皑皑怪被庭,冰溏瀩于井干。草槭槭以疏叶,木萧萧以零残。松陨叶于翠条,竹摧柯于绿竿。《长夜谣》【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披云兮归山垂景兮照庭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亭檐隅以逍遥兮盻太虚以仰观望阊阖之昭晰兮丽紫微之晖焕《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宣宗室舞》【年代】:唐【作者】:夏侯孜于铄令主,圣祚重昌。兴起教义,申明典章。俗尚素朴,人皆乐康。积德可报,流庆无疆。
《周诗》【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既殷斯虔,仰说洪恩。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鸡鸣在门。孳孳恭诲,夙夜是敦。《征迈辞》【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上伊关兮临川抚骏马兮授鞍中衢兮载叹敛鞚兮盘桓《宜男花赋》【年代】:魏晋【作者】:夏侯湛淑大邦之奇草兮,应则百之休祥。禀至贞之灵气兮,显嘉名以自彰。冠众卉而挺生兮,承木德于少阳。体柔性刚,蕙洁兰芳。结纤根以立本兮,嘘灵渥于青云。顺阴阳以滋茂兮,笑含章之有文。远而望之,烛若丹霞照青天。近而观之,晔若芙蓉鉴绿泉。萋萋翠叶,灼灼朱华。炜若珠玉之树,焕若景宿之罗。充后妃之盛饰兮,登紫微之内庭。回日月之晖光兮,随天运以虚盈。
《答潘岳诗》【年代】:魏晋【作者】:夏侯冲相思限清防,企伫谁与言。《咏被中绣鞋》【年代】:唐【作者】:夏侯审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沈醉也摩挲。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凤凰台》【年代】:明【作者】:夏侯泰数百年间彩凤来,只今山下有荒台。梧桐叶落苍筠老,春雨年年长绿苔。
《黄岭》【年代】:明【作者】:夏侯泰黄岭高朝拥,三峰玉削成。也知清淑气,毓秀在贤英。《药圃》【年代】:唐【作者】:夏侯子云绿叶红英遍,仙经自讨论。偶移岩畔菊,锄断白云根。《秋霁望庐山瀑布》【年代】:唐【作者】:夏侯楚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一带连青嶂,千寻倒碧流。湿云应误鹤,翻浪定惊鸥。星浦虹初下,炉峰烟未收。岩高时袅袅,天净起悠悠。傥见朝宗日,还须济巨舟。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