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是四川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宾)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申报的“四川清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四川清音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遗产序号:770 Ⅴ-77。

中文名

四川清音

代表人物

程永玲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Ⅴ-77

申报地区

四川成都

别名

唱小曲

流行地域

四川宜宾、泸州、成都及重庆等地区

发源地

成都、重庆

艺术类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始兴年代

明末清初(存疑)

遗产类别

曲艺

经典剧目

《昭君出塞》等

历史渊源

四川清音,历史渊源上溯至宋元明年间,源自塞北江南的杂曲、调腔和小曲、戏腔,与本土的巴渝蜀川的徒歌俚调交融衍生,有了清音早期词句及曲调的基本形态。

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19世纪末,清朝晚期,重庆开埠,自长江中下游入渝进川的商船歌伎,演唱小曲时调。文商官家等人打词编曲,唱小曲、唱月琴的曲艺形式渐次成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清音几乎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每次重庆举行文艺演出,清音都是主打曲目,半年演出高达500多场。

四川清音

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时调小曲及四川民歌发展而成。音乐十分丰富,计有100多支曲牌。如[赵调]、[背工调]、[满江红]、[打枣杆调]、[马头调]、[叠断桥]、[小桃红]、[银纽丝]、[梅花落]等等。音乐唱腔结构分曲牌和板腔两类。板腔类又有“汉调”和“反西皮”两种。传统的演唱方式为坐唱,即摆上一或两张八仙桌,演唱者面对听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数为女艺人),琴师坐在主唱者的左右两边,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这种方式主要是在茶楼、书馆里的演唱,另外还有沿街卖唱或到旅店客栈卖唱的。清代中期以后,四川清音卖唱的艺人很多,出现了“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楼旅店客盈门”的景象。清代吴好山在其《成都竹枝词》中写道:“名都真个极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四百余条街整饬,吹弹夜夜乱如麻”。四川清音就是在这样一种繁盛的境况中,造就出一代代的著名艺人。

四川“四川清音”源于何处,四川清音与重庆清音究竟有何不同,75岁的清音艺术家邓碧霞介绍,解放后,四川清音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发展逐渐出现分流。成都依然是以小调为主,而重庆以大调为主。由其演唱的《江竹筠》就是采用大调这种形式。

研究多年重庆清音的曲艺团老艺术家谭伯树表示,比起成都,重庆清音可查的史实更多。“成都不少老师辈的人物都是在清末时期,从重庆合川、江津等地到成都去的。”此外,更鲜为人知的是———“四川清音”这个称呼来源于重庆,而第一个站着唱清音的人也是重庆人!

四川清音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也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1930年,一位叫彭银安的保长以其特殊的势力与社会影响,在较场口附近创立了“清音改进会”,“以致‘月琴’曲种正式改名而亮出‘清音’的名号。”解放后,重庆成立“曲艺演唱生产组”(市曲艺团前身)在“大众游艺园”进行集训与演出,在偶然机会中,“四川清音”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

“当时,生产组每天都会表演包括清音在内的20多个节目,每天我们都会在宣传室的门口挂上当天演出的节目单,每个节目都在其前面写上了其来源地,比如山东大鼓、北京相声等。”最初,生产组只是在木牌上写出‘清音’二字作为表演节目,后来逐渐有人询问为何其他节目都有其归属的地方,唯独清音没有,生产组才在‘清音’前面加上‘四川’二字,从此,‘四川清音’才正式得名,并深入人心。

四川清音除有专业艺人外,还有许多业余爱好者,称为“玩友”。他们不但能唱,一般都能弹奏琵琶或月琴,有的弹奏水平还相当高。还有一些清音的玩友组织,他们为推动四川清音艺术的发展发挥了作用。五六十年代,四川清音进入剧场,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所取代。改为演员自己敲击竹节鼓打板演唱,配以小乐队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伴奏员兼演配角并参与合唱帮腔。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出现了反封建思想的曲目,如《妈妈好糊涂》《十想》《好丈夫》等。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庆、成都成立了“清音歌曲改进会”“清音职业下会”等行会组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清音出现了班社组织,有的以家庭为单位,有的是自由组合,3-8人不等。抗日战争时期,艺人编创了《五更叹国情》《上海大战》《送郎去当兵》等抗日题材的曲目。

琵琶弹唱是四川清音的一种演出形式。传统清音的演唱,多用月琴伴奏,直至1962年,李月秋在一次演出中怀抱琵琶,自弹自唱了清音曲目《春天来到川西坝》效果很好,之后女演员们就都纷纷练起了琵琶。后来创作的琵琶弹唱曲演出效果都很好。从此,琵琶弹唱在曲艺团才成为一种固定的演出形式。琵琶弹唱音乐创作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开始都使用四川清音曲牌,后受四川南坪民歌影响,大部分采用南坪调,但行腔上仍与清音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清音演员们整理传统曲目,也编创了《兰绣花》《黄继光》《丁佑君》《布谷鸟儿咕咕叫》等新曲目。“文革”期间四川清音一度停止演出,直到1977年四川省报送的四川清音《江姐上华蓥》《布谷鸟儿咕咕叫》等作品获文化部批准恢复演出,四川清音又回到观众之中。

艺术特色

演唱形式

最初多由女演员一人在茶馆书场表演,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清音进入剧场舞台,改坐唱为站唱,并有对唱、合唱或独唱加伴等形式。表演时演员左手打檀板,右手用筷子敲击竹鼓以控制节奏及演唱速度,伴奏乐器有檀板、竹节鼓、琵琶、月琴、二胡、高胡等。近年来又开唱长篇曲目如《白莲女杰》,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韵文、散文交错演唱。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四川清音的演唱形式过去都以女演员为主,男演员为辅,坐唱而不表演,演唱者自己弹奏乐器。一般是三至五人 一班,旧称“海湖班”。四川清音的曲目丰富,清末时约在400个以上,近年搜集到约200个曲本,内容大部分是幽怨思怀之曲,也有不少是应景词曲或咏唱传奇、小说中的人物故事。

月琴

四川清音音乐曲牌十分丰富,结构形式有单体、联曲体和板腔体。在润腔方面运用“哈哈腔”和“舌尖弹音”是其突出的特点。传统曲目有600多个,根据小说、戏曲改编的如《尼姑下山》、《小乔哭夫》、《断桥》、《思凡》、歌颂历史人物的如《花木兰》、 《昭君出塞》,吸收各地民歌的如《放风筝》、《小丈夫》、《金梅花》等,反映现实生活及革命历史题材的新曲目如《黄继光》、《丁佑君》、《江姐上华蓥》、《送公粮》、《小会计》、《赶花会》。著名清音艺人有陈琼瑞、李 月秋、黄德君、程永玲等。

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轻柔婉转,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誉称。四川清音代表曲目有《放风筝》、《断桥》、《秋江》、《绣荷色》、《黄继光》、《赶花会》等。

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

1957年出版的《清音曲词选》,选辑了部分优秀传统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四川清音的传统曲目做了整理工作,并编演不少新曲目。演唱形式改由女演员站唱,用檀板和竹鼓(支以鼓架)来控制节奏,辅以必要的表情动作,由演奏员兼任配角与合唱。著名演员李月秋曾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清音,获金质奖章。1958年宜宾“曲改会”艺人王纯熙演唱四川清音《歌唱英雄黄继光》(钟成修词,喻祖荣、韩绍武改编编曲),首开男性演唱清音。

音乐曲调

琵琶

清音的音乐曲调,分大调、曲牌、小调3类。大调有8个,即〔勾 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调〕、〔反西皮调〕、〔滩簧调〕。曲牌有〔半边月〕、〔平板〕、〔夺子〕、〔叠断桥〕、〔罗江怨〕等;小调有〔鲜花调〕、〔玉娥郎〕、〔四季调〕等。音乐结构有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和单曲体3种。

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轻柔婉转,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誉称。

代表曲目

四川清音传统曲目有600多个,根据小说、戏曲改编的如《尼姑下山》《小乔哭夫》《断桥》《思凡》等;歌颂历史人物的如《花木兰》《昭君出塞》等;吸收各地民歌的如《放风筝》《小丈夫》《金梅花》等;反映现实生活及革命历史题材的新曲目如《黄继光》《丁佑君》《江姐上华蓥》《送公粮》《小会计》《赶花会》等。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四川清音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四川清音被视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流行歌曲,50年代,李月秋从莫斯科捧回金质奖章,一时间喜欢清音和学唱清音的人遍布各地。然而随着曲艺生存环境和观众欣赏习惯的改变,和众多“非遗”一样,四川清音也在时间的洗涤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尴尬。同时,人才的缺失也成为四川清音难以传承的原因。

传承意义

四川清音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技艺的实践、经验的传授、理论的总结以及科学的提升,才能使重庆地区四川清音后继有人,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只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深入实践,积累总结,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四川清音传承的有效性和多样性,为四川清音的传承保护开辟新的途径,让珍贵的传统艺术世代相传。

人才紧缺

人才最缺,一代比一代差,露脸越来越少,和众多非遗一样,四川清音也在时间的洗涤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尴尬。“如今,在孕育了清音的巴蜀大地上,拿得出手的清音演员屈指可数,演出次数也越来越少。电视上偶尔还可见清音露脸,但那些韵味与风情,却早已被淹没在电脑合成的伴奏带、花哨的伴舞与服饰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灯光之中。”谭伯树翻出一份精心整理的“重庆清音艺人师承关系表”,指着从1930年到2000年不断缩小的框架结构,叹了口气,“这里面的好多人都不在人世了,还有一些,本是唱清音的好料子,最后也没能坚持下来,走了另外的路。”

申遗

四川清音

四川已将四川清音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地区的清音是四川清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有共性也有个性,融合起来才能完整。“比如,川剧和蜀绣,申报非遗后,都在其后面括号内用‘四川’或‘重庆’二字加以区分。”虽然对于同一项目各个地区有不同的特色,但在申报之时仍旧要以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准,重庆这次入选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就有四川竹琴,其实这是万州的。而这样的现状似乎有望得到转机。“曲艺团已将四川清音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先是通过市级非遗,再通过国家级,这样清音就会得到保护了。”

2008年6月7日,四川清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站唱演出

清音传统的演唱方式为坐唱,即摆上一张或两张八仙桌,演唱者面对听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琴师坐在主唱者的左右两边。1952年重庆接待苏联文化代表团演出中,邓碧霞演唱传统名曲《悲秋》时,将竹鼓放在专制的竹架上,改坐唱为带表演的站唱,首创四川清音新的表现形式,为全川清音艺人所效仿。后来,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代替。

“第一次站着唱清音,手脚还不知道往哪里放呢!”回忆起1952年的那场表演,已经75岁的邓碧霞老人仍旧兴奋不已。之所以想到“站起来唱”,主要是觉得“坐着唱不好看,表演动作也不方便。

代表艺人

李月秋

李月秋,1925年生,四川成都市人。7岁拜师学唱四川清音,12岁出师后便在书场茶馆演唱,受到听众的赞誉。50年代后就职于成都市曲艺团,从事四川清音的演唱。她擅唱的曲目有《绣荷包》、《秋江》、《尼姑下山》。1957年她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了《小放风筝》、《忆娥郎》获得金质奖章。她的嗓音清脆,演唱柔媚秀丽,亲切委婉,对曲目内容的表述细腻,富有生活情趣。她将前辈创造的“呵呵腔”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哈哈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如《布谷鸟儿咕咕叫》所用的“哈哈腔”,就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程永玲

言传身教

程永玲,1947年生,四川江津人。1958年就读于成都市戏剧学校曲艺班,从师李月秋,毕业后到成都市曲艺团演唱清音。她擅长演唱小调曲目,她的音色甜美,清新俏丽,既保持了李月秋的风格,又有自己的特色。她曾赴南斯拉夫参加国际艺术节,并去奥地利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1987玲被任命为成都市曲艺团团长。程永玲先后获得了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省、市青年和妇女组织授予的“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并先后当选为中国曲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曲协名誉主席。

艺术流派

四川清音内在川内流传地域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的演唱风格,历史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分别为“上河调”“中河调”“下河调”。“上河调”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一带,语言平和柔美,民风淳和悠闲。因此,作为“茶馆艺术”之一的四川清音,受此坏境影响,形成行腔华丽、委婉流畅、表演细腻的演唱风格。“中河调”流行于以宜宾、泸州为中心的川南一带。其特点为:唱腔工稳质朴,简练朗快:强调句读清晰、吐字清楚,旋律较少使用加花装饰。“下河调”流行于重庆、万县(万州)等原川东一带。特点为:唱腔豪迈刚健,却又不失华婉转,既讲究板眼的工稳,又重视对曲调的装饰。在声乐艺术上,真假声交替应用,演唱音域较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四川清音“三大流派”逐渐融合。解放后,四川清音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发展逐渐出现分流。成都以小调为主,而重庆以大调为主。

流行地区

四川清音主要流行于四川省(尤其是宜宾、泸州、成都等地)和重庆市一带。

曲艺价值

四川清音其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价值:四川清音艺术是巴蜀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从现存的四川清音曲目中,可以了解到巴蜀大地的风土民情、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可以说四川清音以它特有的方式记载和传承了巴蜀历史文化,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和传承的。

其二,艺术价值:从四川清音曲牌中,可以看到它与省外许多地方的民歌小调的血缘关系,四川清音还与四川扬琴和川剧相互影响,在吸纳融合了其他艺术精华后最终成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曲艺品种,这正是它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其三,在继承的基础上研究、传承四川清音艺术,这是持续发展曲艺事业的需要,这也是它的价值之所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