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约有300多个民族及742种语言及方言。大约99%的居民为蒙古人种(即黄种人),非常少数是棕种人,一般分布在该国的最东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接壤的地方)。

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为南岛语族后裔,所使用的语言可追朔至发源于台湾的原始南岛语系,另一个较大族群为美拉尼西亚人,居住于印度尼西亚东部。爪哇族为最大族群,占印度尼西亚42%的人口,在政治及文化上皆居优势地位,巽他族、马都拉族及马来族为最大的非爪哇族群,印度尼西亚华人则是具有影响力的少数族群,仅占约3-4%的人口,但国家大多数商业及财富都由印度尼西亚华人掌控,但此情况也造成许多负面观感,并发生排华运动。

印度尼西亚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体现在强烈的地区身分上。社会整体尚属和谐,惟社会、宗教及族群上的紧张曾引起暴力行为。

中文名

印度尼西亚人

外文名

Indonesians(英)

释义

印度尼西亚各族人民

人种

蒙古人种

包括

300多个民族

分布与起源

印尼副总统与马鲁古地方官员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占14%;马都拉族(Madura),占7.5%,这几个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及附近的马都拉岛上。其他较大的民族还有苏门答腊岛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达克族(Batak)、亚齐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尼亚斯族(Nias)、门达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岛上的达雅族(Dayak)、班查尔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苏拉威西岛上的望加锡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纳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岛上的巴厘族(Bali),龙目岛上的萨萨克族(Sasak),马鲁古群岛商的马鲁古族(Maluku)。马来族(melayu)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分布最广泛,在苏门答腊东部沿海,加里曼丹岛沿海以及两岛之间的海上各岛都有马来族居住。

除新几内亚岛上的部分民族外,如今印尼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是外来移民的后代。最早来到印尼的移民是维达人,他们大概在第四纪冰河时代迁徙至印尼群岛。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批亚洲大陆南部的蒙古利亚族群迁徙至印尼群岛,这些民族被称为原始马来人,他们定居在沿海地带,并将维达人排挤到深山内地。现代苏门答腊的巴达克族、加里曼丹的达雅族和苏拉威西的托拉查族都是原始马来人的后裔。公元前300—前200年间,从亚洲大陆南部又来了一批移民。考古学家将他们称作新马来人,其身材特征和原始马来人相同。他们在印尼群岛定居后,同化融合了一部分原始马来人,并将另一部分排挤至内地。如今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巴厘族、马来族等民族都是新马来人的后代。

语言

印度尼西亚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为由通用于廖内群岛、柔佛和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语为基础所发展的语言,基本词汇与语法结构和马来语相同。学校内广泛教授印度尼西亚语,因此几乎所有印度尼西亚人皆能说印度尼西亚语,在商业、政治、国家媒体、教育及学术等各方面。印度尼西亚语的概念由国家主义者于1920年代提倡,于独立宣言中明订为官方语言并定名为Bahasa Indonesia。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至少都能使用数百种方言及地区语言中的一种,且通常为母语。由于爪哇族为最大族群,因此爪哇语为最广泛使用的方言。而在巴布亚,在270万人口中即有超过270种的巴布亚及南岛语系语言。

宗教

比邻而居的清真寺和教堂

印度尼西亚无国教,但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潘查希拉,印度尼西亚建国五项基本原则,第一条),不然将被视为共产党(在印度尼西亚,共产主义等相关行为,是非法的)。虽然印度尼西亚宪法明定宗教自由,但政府仅承认6种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儒教。印度尼西亚虽然不是伊斯兰国家,但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86.1%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大多数穆斯林属逊尼派,基督教约占9%,印度教3%,佛教、儒教和原始拜物教约占2%,大多数印度教徒为巴厘人,大部分佛教徒为华人。虽然印度教及佛教为少数宗教,但皆影响印度尼西亚的文化。由于穆斯林商人的影响,伊斯兰教最初于13世纪采行于北苏门答腊,至16世纪成为各地区的优势宗教。天主教则由早期葡萄牙殖民者及传教士传入;而新教则于荷兰殖民时期由荷兰加尔文主义及信义宗传教士于殖民期间传入。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所信仰的宗教,如爪哇阿邦安伊斯兰教、巴厘印度教及达雅克基督教,一般较少注重宗教正统性,而具有本土化特色。

国服和礼服

苏西洛总统一家身穿印尼国服

印尼政府规定凡参加全国性重大节庆、外事活动和社交活动的官员必须穿国服。印尼的国服是根据爪哇地区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服装特点制定而成的。男士头戴黑色无檐北芝(peci)帽,上身穿巴迪(batik)长袖上衣或西装,下身穿西裤,脚穿皮鞋。女士梳发髻插头饰,上身穿格巴雅(kebaya)长袖衬衫,肩披长披肩,下身穿纱笼(sarung),脚穿高跟凉鞋。

主要民族

爪哇族

爪哇日惹建于九世纪的佛教古迹婆罗浮屠

爪哇族是印尼最大的民族,主要居住在中爪哇和东爪哇地区。爪哇族历史悠久,曾建立过印尼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王朝——满者伯夷帝国和马打蓝帝国,至今仍保留了不少礼仪传统。大约公元九世纪,爪哇族在梵文的基础上创造了古爪哇文,也因此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爪哇文化是印尼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印尼文化的代表。而爪哇族的文化素质也较高,印尼当今的军政要员、文化名人等多出自爪哇,从历届总统、副总统到内阁部长、军队的将领和各省的高官中,爪哇人都占绝对多数。

爪哇族古代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信奉印度教和佛教。伊斯兰教传入后,大部分改宗伊斯兰教。爪哇穆斯林分为桑特里和阿班甘两种,桑特里是正统穆斯林,阿班甘则带有浓厚本土色彩,在很多方面仍然受印度教等前伊斯兰因素影响。阿班甘穆斯林占爪哇人口的大多数。带有迷信色彩的巫术在爪哇农村也相当流行。

巽他族

巽他族舞蹈

巽他族主要居住在西爪哇,与爪哇族比邻而居,历史上曾建立巴查查兰王国、万丹王国等封建王国。巽他族受印度文化影响不及爪哇族深厚,因此伊斯兰信仰较爪哇族更接近中东正统伊斯兰教。巽他族的文学历史悠久,印尼“班顿”诗就出自于此。亦能歌善舞,昂格隆及格查比是巽他族最喜欢最富民族特色的乐器。米南加保族

米南加保族

米南加保族居住在苏门答腊西部的巴东高原,以农业和经商为主,有离乡谋生的传统,经济文化较发达。米南加保人至今仍在家庭中保持母系社会传统。[1]是印尼唯一保留母系制传统的民族,流行入赘结婚。母亲在家庭事务中占有主导和支配作用,父亲只有发言权而无裁决权。舅父在米南加保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有权参与姐妹家庭中各种问题。米南加保人大多数是穆斯林,他们历来重视教育,是印尼文化素养最高的民族。在印尼近现代政治名人及学者中,米南加保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少现代著名文学作品都出自米南加保作家之手。米南加保族还擅长烹饪,巴东菜是印尼最著名的菜系。亚齐族

班达亚齐女市长

亚齐族居住在苏门答腊北端的亚齐特别行政区,以务农为主,少部分以放牧为生。亚齐是伊斯兰教传入印尼的门户,绝大多数亚齐人信奉伊斯兰教,是印尼最虔诚的穆斯林,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严格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准则,就连房间里的装饰物都是古兰经的节录。他们严格履行伊斯兰教五功和教义,按时做礼拜。自从2001年开始自治以来,亚齐特区开始实行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法在亚齐具有国家法律地位。婚丧仪式及财产继承等,均按伊斯兰教规举行和分配;违法行为亦按伊斯兰教规裁决和处罚,民事纠纷由伊斯兰教法庭审理。村村都有伊斯兰教小学,城镇有伊斯兰教中学,省会有伊斯兰教学院。

亚齐族男人平时很少待在家里,要么在工作,要么聚集在清真寺里,子女的家庭教育主要由母亲承担。亚齐族讲究男女平等,妇女与男人享有同等权利和地位。亚齐人善于交际,崇尚节俭,平时喜欢穿黑衣服。

巴厘族

巴厘舞蹈

巴厘族是巴厘岛的主要居民,大部分是十二、三世纪由爪哇迁徙至巴厘岛的。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但他们信奉的印度教不同于印度的印度教,而带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并融合了部分佛教教义,被称为巴厘印度教。该宗教渗透到巴厘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巴厘岛神多、庙多、宗教仪式多和节日多的特点。巴厘人擅长舞蹈和雕刻,这些艺术起初只是用于祭神,带有宗教性质,后来才发展到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巴厘舞蹈成为印尼舞蹈的代表,巴厘木雕则成为闻名世界的手工艺品。巴布亚人

巴布亚儿童在圣诞树旁玩耍

印尼最东端的领土是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半部的巴布亚地区,该地区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接壤,地理上归属大洋洲,行政区划上被划分为巴布亚省和西巴布亚省。当地土著居民为巴布亚人,属澳大利亚人种,总人口269万,分为310多个部落,使用巴布亚诸语言,83%信奉基督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大部分巴布亚人保留崇拜祖先和图腾的传统,迷信精灵和巫术。

在西方殖民者到达之前,新几内亚岛一直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当地居民以部落为单位聚居,过着原始的生活,文身彩面,穿草裙,用树叶、羽毛、猪牙、鸟爪等来装饰自己,以藤本植物织成席墙覆以茅顶居住,使用简陋的陶器和石器。现在大部分巴布亚人已经融入现代社会,但部分山区仍存在原始部落,较著名的部族有达尼族、阿斯马特族、科罗威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