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节,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1987年秋,由中国政府批准,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艺术节,原则上每三年举行一届,节期为15或20天。中国艺术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所在省、市的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2019年5月31日,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文化和旅游部于2022年9月1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并予以备案。

中文名

中国艺术节

外文名

China Art Festival

举办时间

每三年举行一届

创立时间

1987年

届数

12届

节名题词

邓小平

举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

简介

邓小平同志1987年7月8日为中国艺术节题写节名

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艺术节的工作。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艺术节题写了节名,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出席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并为第三、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题词,李鹏、李瑞环、李岚清、丁关根、李铁映、万里、薄一波等领导同志都曾经为艺术节题词或出席艺术节活动。艺术节名誉主席、主席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中国艺术节是中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

作用

中国艺术节作为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文艺事业不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好形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振奋民族精神的好形式。

1987年至2010年,中国艺术节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九届。每一届艺术节都以绚丽多姿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辉煌成就,展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成果,热情讴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历届艺术节

第一届

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杨尚昆在开幕式前会见部分演员

1987年9月5~24日在北京体育馆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引起了轰动,首都体育馆的开幕式强调了大阵容、大场面,在3000名乐队演奏的《中华大乐》、千人大合唱,犹如“全运会”,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跟踪报道艺术节活动;为满足各省市单位上台表演的需要,共安排了180场表演,北京市民欣赏了来自祖国各地不同民族的艺术表演,大开了眼界。第二届

第二届中国艺术节1989年9月在北京举行,它作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为国庆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以展示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工作者的成就为侧重点,名家荟萃,新秀辈出,各个艺术种类、各种艺术流派争辉竞艳,不同风格的艺术新秀、新苗共展风采。

第三届

第三届在中国春城——云南昆明举办。1992年在昆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有36台文艺节目入选,有6个外国艺术团体(墨西哥国家民间歌舞团、朝鲜艺术团、埃及舞蹈团、缅甸、老挝、泰国艺术团)参加,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也派团参加。昆明早春二月已是鲜花怒放,春意正浓的季节,春城360万各族人民载歌载舞,迎来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召开。国内外艺术团体的精彩艺术表演给观众带来了节日的欢快。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园园,以孔雀开屏与云南山茶花为衬托,孔雀的56片钥毛象征56个民族大团结,吉祥物取名园园,喻示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大团结,双孔雀比翼齐飞,在春城掀起了一阵艺术节的联欢热潮,是云南省最具民族气氛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民族艺术活动。

第四届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于1994年8月18日至28日在甘肃兰州举行。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团结·改革·繁荣”,宗旨是“荟萃艺术精品,弘扬民族文化”,期间共有29台正式参演剧(节)目和13台祝贺演出剧(节)目登台亮相,西北各省均组织了一台歌舞节目参演。这是一次西部艺术的大展览,精品荟萃,异彩纷呈。

第五届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1997年10月在四川成都举行,本届艺术节突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主题,近30台艺术精品直接深入到工厂、农村、军营、校园演出。本届艺术节正式参演、祝贺演出剧(节)目共52台,演出106场,直接观众达15万人次。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以“欢庆十五大、迎接新世纪”为主题,参演剧目大部分为全国比赛或国际比赛以及“文华奖”的获奖剧目,充分体现了艺术节作为国家最高水平艺术活动的特点,同时有近30台艺术精品直接深入到工厂、农村、军营、校园演出,用艺术形式表现全国人民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昂首阔步奔向21世纪的豪迈情怀。本届艺术节在充分展示优秀民族艺术的同时,还邀请了德国室内音乐会、以色列芭蕾舞剧等国外优秀节目参演。

第六届

2000年在江苏南京举行,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有105台剧节目参加演出,其中参评剧目62台,祝贺演出30台,国外及港台地区交流演出8台,群众文艺演出5台。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都有剧节目参演。参演剧节目门类齐全,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儿童剧、音乐、舞蹈、曲艺、木偶、杂技等表演艺术领域。国内参演剧节目大多是从国庆50周年展演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一批获得“文华大奖”等多种奖项的剧目,如话剧《生死场》、舞剧《阿炳》、歌剧《原野》、人偶剧《鹿回头》、京剧《骆驼祥子》等,这些剧目都做了进一步的加工、提炼和修改,艺术上更加成熟。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推出8个较大规模的艺术展览展示,还举办“全国雕刻艺术大奖赛”、“全国刺绣艺术大奖赛”、“2000国际工艺美术发展高层论坛”等活动。江苏省纪念馆与历史博物馆等也将组织各类特色馆藏精品的展览陈列活动。

第七届

2004年在浙江杭州举办。七艺节期间,除了51台文华奖参评剧目演出102场外,组委会邀请的41台省内外、港澳台地区和外国祝贺演出剧目演出场次也近130场。在17天的时间里,浙江各地还举办了60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及24个美术、书法、摄影和文物、博物等各种文化艺术门类的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和交流项目。

"七艺节"的演出活动 包括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各种形式的舞台艺术,艺术品种、参演团体都比以往更为丰富多样;既全面展示了我国内地艺术成就,又努力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特邀五大洲39个国家的嘉宾和6个国家的演出团体前来参加艺术节或进行祝贺演出。还首次在艺术节上齐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演出团体前来演出,体现了中华艺术的大团圆。

第八届

开幕式表演

举办时间:2007年11月5日到2007年11月20日;

举办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黄石市、襄樊市、荆门市。武汉市为主会场。其余城市为分会场。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规模:邀请宾客16000左右。其中国内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参演团演职人员10000 人(以参加评奖演出和展览演出的100 个、平均每团100人计算)。国内群众文化专场演出演职人员600人。港澳台及国外参演团体演职人员、嘉宾约1700人。国外友好城市、姊妹城市嘉宾300人。新闻记者约600人。专家、评委及其他人员约2800人。另各省、市、自治区、部队自费观摩人员约10000人;参加经贸活动人员约10000 人。

第九届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0至25日

举办地点:主会场:广州;分会场:深圳、佛山、东莞、中山。中国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2010年5月10至14日,地点: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5月25日,第九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颁奖晚会在广州大剧院隆重举行。会上,“群星奖”、“文华表演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大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十届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会场为济南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主办城市为济南市。

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以“发展先进文化、繁荣文艺事业、促进文明进步”为主题,以“政府主导、文化惠民、突出特色、全民参与、开放创新、务实节俭”为原则。山东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艺术节。

“十艺节”期间,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5个市举办“文华奖”全国新创作剧目评比和节目展演,其他市举办“群星奖”评选、“文华表演奖”全国优秀演员比赛和专业艺术门类单项比赛,并举办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评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形成以五个市为重点,全省办节的格局。[1]

第十一届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6年在陕西举办。开幕式拟定在延安举行。把开幕式放在延安,是因为这里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地,颇有意义。闭幕式则会在西安举行。届时,陕西省各市都将成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分会场。为了体现中国艺术节的权威性和独特性,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名称也将回归为“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

第十二届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2019年5月20日——6月2日在上海举办。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逐梦新时代——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为主题。艺术节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和“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的办节原则,将展示近年来中国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2]

第十三届

2019年5月31日,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同意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备案通知》(国清组函〔2019〕65号),同意文化和旅游部于2022年9月1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并予以备案。

2022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在官网上公布关于印发《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的通知。在京津冀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主体活动拟安排在2022年9月1日至9月15日,整体活动持续至2022年底。[3]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各项筹备工作正在开展,2022年9月首次联合京津冀三地共同举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