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卡,是藏族弓拉弦鸣乐器。历史悠久,来源于古代波斯,最早只用于古典歌舞“囊玛”的伴奏,未在民间流行。20世纪50年代改革制成高、中、低音系列根卡。音色富有浓厚的高原风味,已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深受藏族人民喜爱,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等地。

中文名

根卡

出现地区

西藏

乐器类型

弓拉弦鸣乐器

弦数

3

结构组成

根卡的琴筒呈峻罈形,是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的,前口小蒙羊皮或鱼皮,后口为一较大出音圆孔,外壳绘有藏族

适用领域

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

历史

古籍记载

勤劳的藏族人,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据古籍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藏族音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就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并有了较完美的歌舞艺术。唐代称藏族为“吐蕃人”,当时汉藏两族关系密切,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的养宗室女文成公主来到拉萨,与藏族领袖松赞干布结婚时,李世民皇帝还特地派了一个庞大的乐队随她进藏。这个乐队遗留下来的乐器,有些至今仍被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里,由于西藏气候干燥,乐器并无多大损坏。这些乐器色泽鲜艳、制作精美,共有五十多件,据说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里面也杂有藏族的古代乐器,其中就有根卡。50年代初,每年藏历二月三十日的亮宝节活动时,珍藏于大昭寺的根卡等乐器,已成为巡游展示的宝物之一。

历史较为悠久,根卡除作为宝物珍藏于大昭寺外,在拉萨布达拉宫达赖歌舞队的乐队中,也仅使用一支根卡,在过去的历史中,它并未在藏族民间流行。古老的根卡,形制较为独特别致,它和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流行的艾捷克非常相像,也与毗邻我国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吉查克琴和南高加索以及中东各国的卡曼贾琴相似,它们同是起源于公元10世纪的波斯拉弦乐器卡曼贾。据西藏大学艺术系教师、原西藏地方政府达赖宫廷歌舞队队长巴桑顿珠称:在原西藏地方政府保存的有关宫廷歌舞队的历史资料中,曾记载着根卡系五世达赖时期(1642年—1682年)与嘎尔歌舞同时从西藏西部的拉达克王国向东传至拉萨的。据此,根卡于17世纪传入我国西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根卡被占据

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根卡被上层统治者据为己有,只用来演奏宫廷古典音乐“囊玛”,供他们少数人享用。据说在达赖的仪仗队中也使用根卡。藏族的古典歌舞“囊玛”,就是在宫廷古典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只用一支扎木年伴奏,到了18世纪初第六世达赖后期,已使用根卡参加伴奏。19世纪时,因西藏战争频繁、灾荒连年而歌舞萧条,20世纪初的十三世达赖后期以来,又因“囊玛”再次衰退,而使根卡濒于失传的境地。直到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藏族的音乐工作者才使它摆脱了布达拉宫的束缚,开始走向民间,展示它旺盛的青春。

根卡的演奏

演奏技巧有拨弦、跳弓等,并能奏出和弦。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藏族古典歌舞和民间乐队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但由于传统的根卡在结构上有较大的缺陷,不仅音量小,中间的琴弦发音也微弱,只适于在室内演奏。演奏时坐势,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能奏和弦、跳弓和拨弦等。右手有长弓、跳弓、顿弓、碎弓、拨弦等弓法,左手有和音、泛音、颤音、揉音等技巧。用于独奏、重奏、乐队合奏或歌舞、藏戏伴奏。

结构

传统的根卡

改制的根卡剖面图

传统的根卡造型非常别致,它和新疆维吾尔族流行的艾捷克非常相像,也与中亚乌兹别克、土克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和南高加索以及中东各国的卡曼贾琴相似,它们同是起源于古代波斯的拉弦乐器。

根卡的琴箱呈峻罈形,是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的,前口小蒙羊皮或鱼皮,后口为一较大出音圆孔,外壳绘有藏族风格的深色图案花纹。琴杆为上粗下细的圆锥体,无指板。琴头顶端和弦轴顶端都雕成葫芦形。琴头、琴杆和琴箱笔直相连,犹如一把带柄的宝剑插在西瓜上。有3 条琴弦。琴箱底部有一铁柱支撑琴身,适于席地坐奏。

改革的根卡

改革的高音根卡,全长78 厘米,琴箱和琴杆用色木制作,箱体用16 块木板拼合车旋而成。琴杆缩短,增加了指板。增大了共鸣箱和皮膜面积,改蒙蟒皮,并在共鸣箱内近后口处设置内皮膜,以增加共鸣,使音量显著增大,3 条琴弦发音均匀,便于下把位按弦和演奏技巧的发挥。由于琴座改成月牙形,还利于将琴置于腿上坐势演奏。

根卡的定音

琴弦按五、四度关系定音,常定为e1、b1、e2,有效音域在三个八度以上。它保持着传统根卡的民族风格和音色,音响宏亮,音色清柔动听,富有浓厚的高原韵味。适于独奏、重奏和参加乐队合奏,或为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堆谢伴奏,擅长演奏民族民间曲调和外国乐曲。与它配套的还有中、低音根卡,它们已成为藏族新型民族乐队中的主要拉弦乐器。

种类

在西藏民族乐队中,已使用系列根卡乐器,它包括有高音、中音和低音根卡三种,它们已成为藏族民乐队中的主要拉弦乐器。

高音根卡

1958年,北京乐器研究所姚文林所长,在传统根卡的基础上,改革制成高音根卡。全长67厘米,琴箱、琴杆均采用色木制作,琴箱用16块木板条拼接胶粘后车旋而成。缩短了琴杆,增加了指板,琴箱前口改蒙蟒皮为面,并在琴箱内腔近后口处设置内皮膜,两皮膜间置有音柱,以增加共鸣,使音量显著增大。张三条钢丝弦,用小提琴弓在弦外拉奏。由于琴座改为弯月形,可左右转动,利于将琴置于腿上以坐姿演奏,它保持着传统根卡的民族风格和音色特点,音响洪亮、音色清柔动听,更富有浓厚的高原韵味。??

50年代中期,西藏歌舞团陈大林、张祥生等音乐家,先将传统根卡用于乐队演出,后于1963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改革根卡,制作出高音、中音根卡,并广泛地用于音乐演出中。他们的高音根卡,全长77厘米。琴箱呈横置的小坛,琴箱前口蒙以蟒皮,面径12.6厘米,往后渐大,坛底最大处直径16.5厘米,坛底为木制底板,中央开锥形音孔,外径5.2厘米。琴杆设有乌木指板,板长35.2厘米。琴头置三轴,张三条小提琴弦,琴弓用小提琴弓。琴箱下设木制弯月形底座,用金属杆与琴箱相连。置琴于左腿上坐奏,音色清亮优美,可奏多种双弦和音。?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有一间改革乐器陈列室,在玻璃橱窗里,并列着两支高音根卡。其中一支琴箱呈坛形,箱长13.5厘米,箱壁用色木板条拼粘而成,坛底也用色木制作,箱前口蒙蟒皮为面,面径12厘米,坛底最大处直径17.2厘米,底板中央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孔径5.6厘米,改革者在琴箱内腔近出音孔处,设置横断面内皮膜,将内腔分为前、后两腔,前腔的箱壁两侧,各开有由五个小孔组成的花朵状音窗,两皮膜间支有音柱,蟒皮的振动通过音柱传导到内皮膜上引起共振而增强音量。琴头、琴杆用一整块色木制成,长67厘米。琴头为圆柱形,顶端呈葫芦状,下开长方形弦槽,两侧置三个弦轴。弦轴花梨木制,轴长13厘米,轴顶亦为葫芦形。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上窄下宽,其上粘有红木按弦指板。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马高2.5厘米。张三条钢丝弦。琴底设木制缚弦和弯月形木制可调琴座。此琴为1958年北京乐器研究所改革之高音根卡,选料考究,制作精良。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支高音根卡,则为西藏歌舞团改革之作。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根卡竖立于左胸前,琴底的弯月形琴座置于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均可用于按弦,右手执小提琴弓于弦外拉奏,演奏中琴体转动较小,主要靠右手运弓调整马尾擦弦角度。根卡按五度关系定弦,高音根卡常定弦为:d1、a1、e2,音域d1—e3。高音根卡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丰富,右手有长弓、跳弓、顿弓、碎弓、拨弦等,左手可奏双音、和弦、泛音、颤音、揉音等,凡一般拉弦乐器的弓、指法和换把等,都可用于根卡之上。可以独奏、重奏、合奏或为古典歌舞“囊玛”、民间歌舞“堆谐”和藏戏“堆嘎”伴奏,擅长演奏藏族或各民族曲调,富有浓郁的高原风味。较著名的乐曲有:《阿玛勒火》、《仲巴囊松》和《啥林林萨拉拉》等。

中音根卡

20世纪60年代,中国音乐工作者对根卡进行改革,制成3弦的中音根卡中音根卡定弦为:g、d1、a1,音域g—a2。中音根卡音色柔和浑厚。共鸣箱为半球形,用羊皮蒙面。琴头和琴杆成直线,琴头上雕塔式装饰。弦轴与小提琴弦轴相同。琴杆正面为指板,用小提琴弦。

低音根卡

继1958年改革制成高音根卡后,姚文林在保持根卡造型风格的基础上,将规格尺寸放大并改革共鸣箱的结构设计,又研制成功皮面和木面两种低音根卡。

皮面低音根卡,共鸣箱与高音根卡相同,所异之处是在前口皮膜的里面装置了一个皮膜控制器,可以减轻或消除噪音和调整音色;在琴马与皮膜之间垫有圆形桐木薄板,以扩大琴马压力面积和增加皮膜弹性,防止气候潮湿时皮膜发软塌陷;在系弦板与皮膜之间塞以圆木球一枚,可加强皮膜的弹性;在共鸣腔四周和后音窗周围分别开4个~6个花朵形出音孔,以开放音量,减少闷音。木面低音根卡,共鸣箱前口蒙以梧桐木或白松木薄板,板面呈拱形,中央略厚,四周较薄,为使其易于振动发音,在板里四周开有环形凹槽。低音根卡全长150厘米、琴头长24厘米、琴杆长60厘米、琴箱长26厘米、最大外径46厘米、前口直径34厘米、后出音孔直径22厘米,张四条琴弦。

演奏时,宜采用坐姿,奏者坐于椅凳上,将三脚形可旋转琴架支于地面,琴体直立于奏者左侧。也可采用马头琴的演奏形式,将琴箱靠于左腿内侧,琴杆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在弦外拉奏,亦可弹奏。音域两个多八度。音色浑厚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