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族是是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头、蓄须,魁梧的身材,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锡克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中文名

锡克族

所属地区

印度北方地区

解释

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

婚俗

提倡一夫一妻制

典型标志

身材高大,包头、蓄须

民族简介

锡克人在印度10亿人口中只占20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当年锡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个分支,后来在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锡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着包头蓄发传统的锡克男子。锡克人包头的风俗和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有关。当时,有包头习惯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许其他教徒包头。但剽悍尚武的锡克教徒却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头以示抗议。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头,而锡克人却执著如故。

锡克族人有些很独特的优点,心气很高,对自己要求也很高,很多信念和重视忠义的东方人比较接近,由于终生不剪头发,而又要行动方便,成年锡克男子一般都将头发用布层层围起,绕成一个像“大磨盘”的头包。据称他们用的头布一般都有将近13米,绝对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当然晚上休息时,锡克人也要将包头布打开,并隔三差五地清洗长发。记者曾看见过一个打开头布的锡克老人,当时的感觉真是“白发三千丈”。

锡克族

包什么颜色的头布,锡克人一般没有强求,因人喜好而异。不少讲究的锡克人很会通盘考虑,往往将包头布与身上的服饰有机搭配起来:穿牛仔裤休闲装时用一种颜色,穿西服时换另外一种。由于印度政府充分尊重锡克教徒包头的习惯,因此锡克男人骑摩托车可以不戴头盔,参军也不用戴制式军帽,只要在包头布上别上军徽就行。锡克族人是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部分人分布在北方邦、拉贾斯坦邦、查谟和克什米尔(印占区)、马哈拉斯特拉邦、中央邦、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另有部分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伊朗、阿富汗斯坦、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斐济。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但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使用旁遮普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其文字用锡克师尊创制的古鲁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体字母。原信印度教。自15世纪末叶旁遮普高僧那纳克师尊创立锡克教以后,才出现锡克人之称。因强烈的宗教意识和较活跃的政治组织,锡克人正在形成一个单独民族。现代锡克人男人都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布。青年人尤爱将头巾缠成船形。大多数人以农业为主,少数人从事放牧。

婚俗

锡克教教规禁止教民吸烟;提倡一夫一妻制;不崇拜偶像;教民必须蓄长发、戴发梳、佩短剑、戴手镯、穿短裤、着长衫,并且随时准备战斗。

婚姻对锡克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婚姻仪式主要包括订婚和婚礼两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婚礼仪式十分庄重和神圣的,男女双方互换戒指定下婚约。订婚的女孩坐在一个专门的房间里,打扮得十分漂亮。身穿粉红色旁遮普服装,手臂上戴着粉红色手镯,双手涂着美痕蒂(Mehndi),表情怡然自得。

男女双方的家长同订婚男孩一起站在为举行订婚仪式而搭设的平台上。教士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为订婚男孩和女孩祈祷。台上台下所有的人都肃立静听,半个小时后,教士祈祷结束。教士返回庙,新娘在两位伴娘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出来。

男孩和女孩都在平台中央坐好后,双方的亲戚开始为他们戴上用钱串在一起的花环,先给男孩戴,给男孩戴的又多又大。之后,又给女孩戴,不过给女孩戴的比给男孩戴得要小得多,也少得多。戴完花环后,亲戚们开始以家庭为单位走上平台,走到订婚男女背后祝贺。如果送一些钱,就用钱在男女双方的头上划个圈,要划两三次,以表示驱邪和祝福的意思。赠礼仪式之后,所有的人都开始活跃了起来,十分热闹。在喜庆气氛中,人们跳起了旁遮普传统舞蹈——彭格拉(bhangra),节奏急快、有力,把人们的欢乐推向高潮。

举办婚礼时,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宝剑。燃放鞭炮,跳彭格拉舞,同时还伴有鼓乐声。新郎要进入结婚场地与新娘会合,在此之前要履行一项仪式,是在双方最主要的男性亲属之间进行的,锡克人称为“男眷会面”(Male Milni)。新娘一方的男性亲属要与新郎一方的男性亲属行见面礼,女方亲属要给男方亲属卢比,拿着卢比在头上划圈,表示吉祥的意思。教士为会面祈祷。此后,就是新郎官的“剪彩进入仪式”。所谓“剪彩进入仪式”,就是新娘的姐妹们在门口扯起一条红丝绳,要由新郎从中间剪断,才可以进入。但新郎要进入,有一个条件,新郎要给新娘的姐妹们钱。

新郎在座位上坐好后,新娘便在她的母亲、女性长辈、伴娘及其姊妹的陪同下缓缓走进举行婚礼的场地。当要走上平台时,新郎走下台来,牵起新娘的手,一步步把新娘领上平台。这时一对新人才开始举行一系列仪式。互相为对方戴上花环,用勺子给对方喂食物。新娘的叔叔还专门给新娘和新郎喂食物。在这些仪式结束之后,亲戚、朋友们便走上台为一对新人祝福。

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是到锡克教庙里举行宗教性的婚礼。人们来到寺庙,首先要脱掉鞋子,然后才能进入庙里。婚礼在乐声中开始举行。新郎和新娘要在《古鲁·格兰特·萨哈卜》(Sri Guru Granth Sahib)前叩头,以示忠贞。《古鲁。格兰特。萨哈卜》是锡克教的“圣经”,也是锡克教徒的古鲁,是永远活着的古鲁。“古鲁”是对十位祖师的尊称,也就是祖师之意。但自第十位祖师格宾德。辛格之后,祖师的位置没有再传给任何一位锡克教徒,而是把圣典《古鲁。格兰特。萨哈卜》尊为锡克教徒永久的祖师。《古鲁。格兰特。萨哈卜》便是新郎和新娘的证婚人。新郎和新娘在《古鲁。格兰特。萨哈卜》前叩头完毕后,新娘的父亲把一个藏红色长围巾的一端放在新郎肩上,另一端放在新娘手里,紧紧地连在一起。新郎和新娘双双跪在《古鲁。格兰特。萨哈卜》面前,由教士进行祈祷:“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寻求神的保佑”。然后开始进行阿南德。卡拉支婚礼(Anand Karaj)仪式。阿南德。卡拉支婚礼仪式是锡克教第四位祖师拉姆达斯制定的婚礼仪式,也是1909年10月22日印度帝国议会通过的锡克人法定婚姻仪式。祖师拉姆达斯(Ramdas)为阿南德。卡拉支谱写了一支四节乐曲的圣歌,称为拉婉(Lavan)。首先由教士来宣读第一节的内容,宣读完毕,乐手们开始演奏拉婉。拉婉演奏的同时,新娘在新郎的牵引下围绕着《古鲁。格兰特。萨哈卜》缓慢地走一圈。走完之后,新娘和新郎再向《古鲁·格兰特。萨哈卜》叩头。之后,新娘和新郎双双坐在《古鲁。格兰特。萨哈卜》前面听教士祈祷。在此之后,乐曲响起,新娘和新郎一起站起来,再绕着《古鲁。格兰特。萨哈卜》缓慢地走—圈。以同样方式,新娘和新郎要绕着《古鲁。格兰特。萨哈卜》缓慢地走四圈。

拉婉每一节都有不同的含义:第一节拉婉的意思是,婚姻是永远不可拆散的,是永恒的。不要反对这桩婚姻,但可以进行调整。新郎和新娘在一生中都应始终不变,甘苦与共,共同履行家庭的责任;第二节拉婉的意思是,新郎和新娘应互相爱慕、互相敬重,通过无私的劳动和牺牲来提升彼此的爱。即使会有痛苦的存在,面对痛苦,双方要认为这是对他们爱的一种考验,痛苦可以加深彼此的爱;第三节拉婉的意思是,人类的爱要由神的爱所代替。神的爱注入新郎和新娘的思想中,并吸引着他们,神的爱在他们心中升起;第四节拉婉的意思是,新郎和新娘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完美的结合。这种完美结合是神的恩赐。新郎和新娘在走完四圈之后,颂唱圣歌,祈祷,并从《古鲁。格兰特。萨哈卜》中随意找出一段圣歌进行诵唱。整个婚礼仪式十分安静、祥和、神圣,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神圣的乐曲之中

锡克人的婚姻制度是一种神圣的制度。锡克人认为婚姻与食物、水、空气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婚姻可以保持人精神状态的正常、人种的正常延续,而且婚姻有利于人健康的社会生活。每一个健康的人,一旦成年,都必须结婚。

锡克族

对于锡克人来讲,婚姻是双方精神上的结合、统一。婚姻上的结合是由神在天堂里安排的,只有这种由神安排的婚姻才是完美的。这种精神上统一原则的信仰在锡克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精神上统一的婚姻必须在锡克教寺庙中进行,在锡克教寺庙之外是不能举行任何婚礼的。

锡克人的婚姻是一项宗教事务,它既不是一项契约,也不是一项世俗事务。婚礼必须在圣典《古鲁。格兰特。萨哈卜》面前进行,自从锡克人把这种不同于印度教的婚姻仪式固定下来之后,这种婚姻仪式便成了锡克人的一种习俗。

锡克教虽然教义中规定所有的人不分种姓、都是平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种姓制度依然十分的牢固,不属同一种姓的人是不能结婚的。此外,女方要送给男方很多的彩礼和嫁妆,如果女方家里很穷的话,置办嫁妆的费用便成了一个大问题。举办婚礼要花费一大笔钱,如果不把婚礼举办得体面的话,则女方的父母会很没有面子。

特点

勤劳

舞蹈

锡克人曾长期受到歧视,但他们凭借个人的勤奋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总能找到适合的职业,用自己的行为维护了尊严。80%多的锡克人住在印度旁遮普邦,那里是印度最繁荣的邦之一,农民的人均收入接近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上世纪60年代末,印度政府在全国多个地区推行“绿色革命”,结果只有旁遮普邦最成功,这可以说与勤劳的锡克人不无关系。鄙视乞丐

在印度生活,人们时刻要和乞丐打交道。在印度的乞丐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要饭是神赋予穷人的权利,同其它工作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锡克人里没有乞丐。锡克人从心底里鄙视乞丐,认为那不符合本教教义。他们不仅自己不从事“乞丐行业”,也从不向乞丐施舍,认为乞丐是依附在社会躯体上的毒瘤,应该铲除。所以,乞丐们都害怕锡克人,从不向他们伸手要钱。

团结互助

锡克人不允许看见教友落魄而不闻不问。倘若一家锡克人遭遇天灾人祸倾家荡产,周围的锡克人都会伸手相助,绝不会眼看着他们沦为乞丐。锡克人非常团结,维护教徒的利益,如果一条街有10家商店,其中一家是锡克人开的,尽管这家店小、货品不全,但附近的锡克人还是只去这家店买东西,不去其它店购物。他们宁愿被人指为保守、狭隘,也不愿“肥水流入外人田”。

保护弱小

舞蹈

锡克教主张宗教宽容,反对种姓制度和烦琐的教规,反对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提倡平等友爱和尊重劳动,从而受到下层百姓的欢迎。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教规执行起来已经不那么严格,但尊重劳动和保护弱小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每一个锡克人的行为方式。肤色白皙

锡克人被公认为印度人中最高大漂亮的民族,每年印度的选美冠军经常被锡克男女包揽。大部分聚居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邦。

骁勇善战

这是锡克人的传统,酷爱参军,非常勇敢。

正直

锡克人非常正直,对偏门左道,偷骗撒谎等绝对看不过眼,如果在印度有游客被人纠缠,站出来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通常都是锡克人,其他印度人都不敢和锡克人对峙。

积极教规

锡克教反对偶像崇拜,和烦琐的祭祀仪式。寺庙里不供奉任何神,只供奉圣典。锡克教反对种姓制度,呼吁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之分,不是主张人们逃避社会,而是要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劳动。锡克教有4项严格教规:禁止吸烟;婚姻神圣,一夫一妻;不拜偶像;终身遵守5K。

历史沿革

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后期,由鼻祖那纳克在印度旁遮普创建。其教义提倡人人平等、友爱,强调现实,反对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同时也反对妇女戴面纱和幽居深闺等。锡克教的经典是《阿迪·格兰特》。

锡克教徒十分敬重该教的首领和祖师,尊称他们为“古鲁”,即“师尊”。锡克教为了对抗莫卧尔王朝的压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

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锡克教徒中很少有乞丐,因为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互为兄弟,其寺庙就是该教的慈善中心。

五宝

锡克教流行于印度旁遮普地区,大约有两千万教徒。锡克人随身携带“5宝”,也叫“5k”,分别是:木梳(Kanga)、贴身短裤(Kachha)、手镯(Kara)、锡克短刀(Kirpan)、头发(Kesh)。

“五K”是指锡克教徒区别于其他宗教教徒的五种外在标志,因为每一种标志的印地语拼音都以“K”打头,故简称为“五K”。“五K”的习俗是锡克教第十代祖师戈宾德。辛格(公元1666—1708年)倡导的。

意思是木梳 kanga用来梳头发;贴身短裤的穿着它用来提醒锡克人不要婚外恋;手镯kara提醒锡克人不要干坏事;锡克短刀kirpan提醒锡克人随时和罪恶作斗争;头发提醒锡克人锡克瓦河神(Wahe Guru)造出的留有长发的形象是神自己的形象,也是真正的人的形象。

丧葬

锡克教诞生于印度中世纪,锡克人创立了该教各种独特的仪式,其中丧葬仪式是锡克人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举行的仪式。锡克教中,死亡被看作是一种解脱,一个人死后便与神永久融为一体。

锡克人死后,亲人们要轻声地反复吟诵神的名字“哇呵古鲁哇呵古鲁”。身体被洗干净后,佩戴发梳、短剑和铁手镯,穿好短裤,与他的长发和胡子一起构成一个卡尔萨战士的标志,并且要换一个崭新的头巾。穿戴整齐后,尸体被放到一个担架上。所有的亲人吟诵阿尔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