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洛涧——刘牢之败前秦军处,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

洛涧又名洛水,按史书上常见的洛水有三,一即洛涧,一为今河南洛河,一为今陕西北洛河。

中文名

清洛

原名

清洛涧

别名

洛河、洛水、洛涧

地理位置

安徽淮南市

发源地

安徽合肥

相关文章

《聊斋志异》胭脂楼记之洛涧

洛涧

美丽的清络河滨

洛涧,原名清洛涧,亦曰洛河、洛水,至市境名为洛涧,当地居民称做窑河。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前哨战--洛涧之战即发生于此。《晋书·刘牢之传》载:前秦苻坚遣梁成率五万人屯洛涧,谢玄遣刘牢之以精卒五千拒之。牢之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趁夜渡水,斩梁成及其弟梁云等秦将,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奔溃,争赴淮水,抛尸一万五千具。秦晋洛涧之战,晋广陵相刘牢之以五千之卒大败前秦五万之众,为晋军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洛水

洛水沿途风景

亦作雒水,出陕西雒南县冢岭山,东南流合丹水,东经河南卢氏、洛宁,至宜阳县受涧河,又经洛阳县纳瀍水,偃师县受伊河,至巩县东北洛口入于黄河, 《书禹贡》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周礼职方》“豫州,其川荥雒,”按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谓汉以火电厂德忌水,故洛去为雒,其实伊雒之积式,与渭洛之洛,本是二字,魏黄初时始改伊雒之雒亦为洛,诏以汉德忌水为辞,颇似汉改而魏复古者,其实非也,段玉裁有伊雒字古不作洛考,见《经韵楼集》。源出陕西安边县东南白于山,东南流经保安、甘泉,南流入富县,纳沮水,又南流至朝邑南,合渭水,东入于河,一名北洛水,《周礼职方》“雍州,其浸渭洛,”按洛河旧受漆沮水入渭,故洛与漆沮二名可以通称,自郑渠废后,二水隔绝,明时洛水尝改流入河,后复故,并筑堤障之,《清一统志》按周礼雍州浸曰渭洛,史记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汉志洛水出北地归德县北蛮夷中入河,韦昭以为三川之一,其源流绵远,与泾渭等,水经注推动洛水篇,惟沮水渭水注中各一见,余虽散见他书,源流不能明晰。

秀丽的洛水风光

在山东莒县西北四十里,出檀特山阴,东南流入于沭。即洛涧,源出安徽合肥县界,北流经定远县西九址里与寿县接界,谓之阎润水,又北流至怀远县西南七十里入淮,谓之洛口,东晋地苻坚入寇,其将梁成等屯洛涧,栅淮以遏东兵,为刘牢。[1]

涧河

涧河风光

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县杨村附近纳依河后称伊洛河,在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全长453千米。大致以洛宁的长水为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峡谷和盆地之间,多险滩急流;范里至长水一段,两岸悬崖陡壁,谷深在200米左右;出长水后,洛河脱离山区,水面渐宽,水中多沙洲。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24条。其中最著名的是涧河。

洛河

黄河下游北岸支流。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渭河的下游支流。上源称头道川,发源于陕西省西北部的定边县南梁山,向东南流经吴旗县于川口附近有支流周河汇入,在甘泉县拆向南流,于黄陵附近又有支流葫芦河汇入后流向东南到大荔县南的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长达660公里。洛河又称北洛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大。下游平原地区,有灌溉工程,农业比较发达

文献

《聊斋志异》胭脂楼记之洛涧

洛涧偶遇

聊斋胭脂楼记之洛涧

是夏日里最热的时候,但这条官道两旁的相思木正长得繁盛无比,阳光筛下来,只如点点碎金,走在树下,便如同初夏的清晨,仍有薄薄凉意。

一个女子抱膝坐在树下,白衣如雪,腰间垂挂着胭脂红璎珞的白玉佩,然而她只抬头望着头顶细碎的蓝天,神情淡漠,不知在想些什么。能如此安静的一个人倒是少有的,但她也不是刻意遣开他们,只是秋节将至,回去的时候总不能两手空空罢……她微微侧了侧身子,是时日太长的缘故么,即使是四百岁一度的秋节也让她厌倦了。呵,迢迢无期呢,把什么都看透了,愈觉得不过如此,那么冷淡,可终岁不起微澜……

她站起来,向路的那头望了望——仍是看不见一个人,然而她微微点头,将挂在树桠上的一只烟雨黄的葫芦取下来。

情定洛涧

该来的果然来了,她也不过尽自己的本分,明知道是劝不住的,然而到底也要试一试……

他已经走了很长的路,然而还要继续走下去。

不能停下,他明白,早一刻便多一刻希望——他从来没想过事情会这样,否则,当初他一定会阻止他。两个人在乡下一起教书又有什么不好?岂不是也如陶渊明,悠然南山,也有菊花杯,两、三盏淡酒也是一生了。但他实在该早看出来的,他根本就不是能够甘于平淡安和的一个人,即使是他酒醉时候写的那些句子都是凛然有气的,他的心,原本就不在僻静的乡下……

他微微叹了口气。马已经卖了作路费,行李中能够换钱的也都换了,现在只有靠自己的双腿了。一路上只吃最简单的饭食,喝泉水,夜来便宿在山野中,运气好的话也许有破庙——但他都不在乎,他只要赶到京城去,也许,万事还有转圜的余地,天子脚下,总有人肯听他申诉罢……他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做,但也许根本只是误传,他那样相信侠义天下笔墨乾坤的人如何会因为一杯茶打翻在衣袖上就去杀那个失手的茶楼伙计?……对,也许根本只是误传,或者是有人嫉妒他的才学所以才故意陷害?也许……而且无论如何,他是他的朋友……

他低头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条路也许是他走过的最舒服的一段,没有阳光逼照下来,相思木有隐隐的清香——但他快步赶路衣衫也都尽湿了,而且渴:水囊早空了,而这路边竟是连一点水声都听不到……他抬起头来,那一瞬间他几疑自己眼花:相思木下站着一个白衣的女子,腰间垂挂着胭脂红璎珞的玉佩,手中拿着一只烟雨黄的葫芦,正静静的看着他。

他怔一怔,低头欲作不见。

“我姓苏。”那女子突然说,淡漠的神色,然而语气却是平和。

他只好停下来,见礼道:“在下宋洛涧。”

那女子淡淡一笑道:“宋公子过来喝杯水么?”

洛涧微微顿了顿道:“可在下与苏姑娘素昧平生……”

“我住在那边山里。”那女子指了指那边的密林道:“家父说这段路没有水源,因此在这里舍水给路人行个方便。”

洛涧一怔,便即明白,想来她父亲是个归隐山林的贤者,所以能如此设想周到,女儿亦是不同于寻常山野女子。

“宋公子可是要到京城里去?”

“……是,”洛涧想起方才向人问路的事,遂道:“苏姑娘可知前面有条近道,从‘玉清宫’过,可是比官道快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