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亚洲陆生动物杂食性简介黑琴鸡(学名:Lyrurus tetrix),又称乌鸡、黑野鸡[2]。中等体形,平均体长大约为55厘米[11]。大小似家鸡。雄鸟几乎全黑,翅上有特别明显的白色块状斑,尾呈叉状,外侧尾羽长而向外弯曲。雌鸟体形稍小,大部分棕褐,而具黑褐色横斑,翅上白色块状斑不明显,尾亦呈叉状,但叉裂不大,外侧尾羽不向外弯[1][3]

黑琴鸡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欧洲西部及北部至西伯利亚、北朝鲜等地;在中国境内分布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尤其是阿尔山、札兰屯、乌尔其汗以西的大兴安岭林区和新疆天山山脉[2]

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LC)物种[10]

2021年2月1日,黑琴鸡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

中文名

乌鸡

别名

松毛鸡

体重

雄性907~1360克,雌性680~907克

中文学名

乌骨鸡

动物界

鸡形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原鸡属

雉科

拉丁学名

Lyrurus tetrix

亚门

脊椎动物动物亚门

原产地

亚洲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体长

雄性体长540~610毫米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乌鸡黑鸡五黑鸡
外观

体长雄性体长540~610毫米、雌性体长446~490毫米约48厘米-
食性杂食性杂食性杂食性
雉科雉科雉科
鸡形目鸡形目鸡形目
雄性成鸟

黑琴鸡体羽几乎全为黑褐色;头、颈、下背及腰等的羽毛宽缘以金属光泽,在颈部更显辉亮;翅上覆羽大部分是黑褐色,大覆羽和初级覆羽的基部为白色,形成白色块状斑,大覆羽的羽端也是白色,内侧大覆羽的两翈(xiá)具有棕褐色虫蠹(dù)状的细斑;飞羽暗褐色,羽干白色,其外翈具白色云石状边缘;内侧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基部也是白色,但不外露。尾部是黑褐色,中央尾羽的末端沾一点灰白色,外侧三对尾羽长而呈镰刀状,并向外弯曲。尾上覆羽黑褐色,微杂以淡棕褐色虫蠹斑。腹部黑褐,肛周羽具白色先端,尾下覆羽、腋羽及翼下覆羽均为白色。覆腿羽前后不同,前半面褐而具白色点斑和端斑,后半面白色较多。体长540~610毫米,嘴峰29~32毫米,翅263~283毫米,尾190~258毫米,跗蹠(fū zhí,指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48~55毫米[1][3]

雌性成鸟

黑琴鸡上体包括尾及两翼的覆羽大都呈棕褐与宽阔的黑褐色横斑相间,头和颈部黑褐色斑纹较细,羽色较淡;从腰部到尾部的羽端为黑白色缀以黑点,翅上中覆羽的羽端为白色缀以黑点,大覆羽基部和先端也是白色,构成小块状斑;飞羽暗褐,外翈有灰白色云石状斑,羽端微白;次级飞羽基部白色,但不外露。下巴和喉几乎是纯棕白色;胸棕褐具黑褐横斑,羽端灰白;两侧胁骨也是一样,但黑斑较宽,羽缘灰白部分缀以黑点;腹部黑褐,羽端灰白;尾下覆羽白,具稀疏而宽阔的黑褐横斑,黑斑前缘沾棕;尾呈叉状,但外侧尾羽不向外弯曲。体长446~490毫米,嘴峰20~28毫米,翅232~237毫米,尾139~150毫米,跗蹠48~49毫米[1][3]

黑琴鸡形态特征图

幼鸟

第一年幼鸟:与雄性成鸟相似。区别在头和后颈残留有稚羽的淡棕褐色横斑和灰白色羽端,颈侧和喉亦具淡黄白斑点;三级飞羽散缀以淡棕黄波状细纹;尾上覆羽亦然,外侧尾羽与中央尾羽几等长,尾羽只112毫米[1][3]

第二年幼鸟:淡棕褐色斑纹渐少,尤其是尾上覆羽;头黑色,金属光泽较差。尾黑褐色,中央尾羽具白色狭边,尾长177毫米,外侧长于中央,并向外弯曲[1][3]

第三年幼鸟:尾上覆羽的淡棕褐色斑几乎消失,但在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上还留有极少虫蠹细斑;金属光泽很发达[1][3]

新疆亚种

新疆黑琴鸡体羽的黑褐色较暗,头、颈、下背及腰等部羽色深蓝带绛红色光泽[1]

东北亚种

东北亚种与北方亚种相似,体羽亦为黑褐色、但略带棕色,头、颈、下背及腰部羽色深蓝带绿金属光泽[1]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欧洲西部及北部至西伯利亚及北朝鲜[2]

中国分布: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尤其是阿尔山、札兰屯、乌尔其汗以西的大兴安岭林区和新疆天山山脉[2]

中国境内有三个亚种,即新疆亚种、东北亚种、北方亚种。新疆亚种:分布于新疆西部塔城、喀什及北部阿勒泰(留鸟);在国外见于苏联阿尔泰地区及蒙古西北部。东北亚种:分布于中国的小兴安岭及苏联乌苏里边区。北方亚种: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根河、大黑河、呼伦贝尔、伊图里河等地(留鸟)。国外分布在贝加尔及蒙古北部[1]

黑琴鸡分布图

栖息环境

黑琴鸡主要栖息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也见于幼林及被林间空地(漫生灌丛的采伐地、朽木、倒木)所分割的岛屿状小片林地,以及有茂密灌丛的沿河地带。一年四季随着食物和环境的变化,其栖息地也会发生改变[1][3][7]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黑琴鸡为定居性鸟类。冬季因觅食而有游荡,尤其是栖住在山地的。大兴安岭的黑琴鸡冬季常进行数百公里的季节性觅食游荡,游荡路线不定。黑琴鸡善跑,飞翔力也强,在树上取食有各种各样的姿势。警觉性不高,在树上时有人走到树下也不会走。秋季幼鸟长大后,离开繁殖地,开始游飞,没有一定的路线方向。在严寒的冬天,黑琴鸡整夜和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均钻在雪里避寒[3][7]

觅食行为

黑琴鸡的主要食物为各种树芽及枝条。乔灌木的嫩枝、叶、芽、花、果实和浆果(如越桔)等是主要食料;昆虫及杂草种子、谷粒等为辅助食料。夏季兼食昆虫,主要在夏季3个月捕食动物性食物。秋季以食浆果为主,冬季常进行数百公里的季节性觅食游荡,游荡路线不定。在树上取食有各种各样的姿势[3]

社群行为

秋季,幼鸟已能独立觅食时也不离开母鸟,形成家族小群,逐渐聚成大群,一大群常由几个或十几个家族构成、数量多时可达数百只。冬季,大群又开始分散成几只或十几只鸟组成的小群。群体的数量变动与觅食条件、栖息环境有密切联系[3]

生长繁殖

发情期

黑琴鸡图片

黑琴鸡约一年性成熟,繁殖时一雄配多雌。黑琴鸡多在4月初到中旬发情,有个别的在3月末。发情时鸟群拆散,交尾的地点一般选择杨、桦的疏林地或森林边缘,树林的绿荫处,林中旷地、有零星树木和灌丛的林间空地、伐迹地、森林沟谷,有时也在离林较近的田野和草地、沿河的有林地带或草甸上。早晚发情,黎明时较多,雄鸟几只或十几只飞到交尾地点后,开始鸣叫,发出求偶时特殊而高吭的叫声。尾羽垂直向上展开呈扇状,翅膀下垂,头颈下俯靠近地面,直冲前跑,有时左右摆动头部,不时地跳起来与其他雄鸟搏斗。由于觅偶相斗,互相追逐跑成一圈,俗称“跑圈”。跑圈时雄鸟“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地叫,并由口内吐出白沫,时而雌鸟跟随其后,发出“沙一沙一”之声,雌鸟的尾往下扣,尾尖拖地,挺胸前进,并啄食雄鸟吐出的白沫[1][2][3]

产卵期

黑琴鸡5月上旬至5月底雌鸟在交尾地点附近营巢产卵。巢筑在白桦、山杨、松林或是椴树林附近等隐蔽的地方,有些直接置于树下或灌丛下,也有些在倒木旁或草丛中。黑琴鸡的营巢很简陋,为不大的坑穴,穴深30厘米,巢深5~10厘米,巢径15~25厘米,巢内铺有枯枝、落叶、干草和羽毛等。卵数4~13枚居多。卵呈淡赭色,具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点,也有无斑的。卵重27.6~6克,孵卵期19~25天[1][3]

育雏期

黑琴鸡刚孵出的雏鸟为黄色,与雌鸟相似,肩羽与背羽有宽阔的中央纵纹,1~2天后幼鸟即能到处奔跑觅食,10天后幼鸟已能拍动双翅,一月后能短距离飞行[1][3]

物种保护

致危原因

黑琴鸡图

在河北围场坝上地区,黑琴鸡致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偷猎捕猎行为:由于黑琴鸡本身的生物学习性使其极易被猎杀。黑琴鸡喜欢在林缘成群活动,并在树上觅食,目标醒目;加之其生性不甚机敏,对人不甚畏惧,因此,黑琴鸡很容易遭到成群猎杀[6]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由于黑琴鸡栖息地与当地林场林地重叠,在促进森林生长的同时,却破坏了黑琴鸡的栖息环境[6]

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与日俱增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项目严重干扰着黑琴鸡的栖息和繁殖,导致黑琴鸡的数量不断减少[6]

保护措施

加紧并切实履行自然保护区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立即禁止保护区内的一切采集活动和旅游活动,切实履行自然保护区职能并加快保护区的建设[6]

杜绝偷捕偷猎行为。继续加强执法、严格执法,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促进黑琴鸡种群的生存[6]

协调林业生产与黑琴鸡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的关系,将林业生产对黑琴鸡的影响降到最低,以促进黑琴鸡种群的发展[6]

建立人工饲养种群,开展黑琴鸡种群和栖息地监测研究,加强黑琴鸡分布区非法狩猎的管理、加强黑琴鸡栖息地保护管理[9]

种群现状

2007年12月利用样线法对河北围场坝上地区的黑琴鸡冬季种群密度进行了专项集中调查。通过直接统计法和雪地足迹链调查法调查,统计得出黑琴鸡越冬期种群密度为3.26只/km²,每公里平均遇见率为0.33只/km²。同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相比,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围场坝上地区仍是黑琴鸡种群数量较高的分布地区。但将本次调查与1990年春至1992年秋黑琴鸡种群数量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黑琴鸡遇见率已下降近60%,河北围场坝上地区黑琴鸡种群密度已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保护形势严峻[6][8]

保护级别

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LC)物种[10]

2021年2月1日,黑琴鸡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