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名医别录)别称:檗木(神农本草经),黄檗木(本草纲目),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东北各省),关黄柏(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柏(南方各地)。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

木栓层是制造软木塞的材料。木材坚硬,边材淡黄色,心材黄褐色,是枪托、家具、装饰的优良材,亦为胶合板材。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含油7.76%,可制肥皂和润滑油。

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中文名

黄柏

黄柏属

别名

黄檗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芸香目

外文名

Amur Corktree Bark

黄檗

分布区域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

芸香科

拉丁学名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保护级别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亚科

飞龙掌血亚科

亚目

芸香亚目

形态特征

树高10-20米,大树高达30米,胸径1米。枝扩展,成年树的树皮有厚木栓层,浅灰或灰褐色,深沟状或不规则网状开裂,内皮薄,鲜黄色,味苦,粘质,小枝暗紫红色,无毛。叶轴及叶柄均纤细,有小叶5-13片,小叶薄纸质或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12厘米,宽2.5-4.5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一侧斜尖,或为圆形,叶缘有细钝齿和缘毛,叶面无毛或中脉有疏短毛,叶背仅基部中脉两侧密被长柔毛,秋季落叶前叶色由绿转黄而明亮,毛被大多脱落。[1]

黄柏

花序顶生;萼片细小,阔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紫绿色,长3-4毫米;雄花的雄蕊比花瓣长,退化雌蕊短小。

果圆球形,径约1厘米,蓝黑色,通常有5-8(-10)浅纵沟,干后较明显;种子通常5粒。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主要分布区位于寒温带针叶林区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为湿润型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冬季长而寒冷,极端最低温约-40℃,夏季较热,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萌发能力较强,能在空旷地更新,而林冠下更新不良。

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适生于土层深厚、湿润、通气良好的、含腐殖质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壤质土。在河谷两侧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在沼泽地、粘土上和瘠薄的土地上生长不良。黄檗在东北林区,常散生在河谷及山地中下部的阔叶林或红松、云杉针阔叶混交林中;在河北山地则常为散生的孤立木,生于沟边及山坡中下部的杂木林中。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海拔上限(米):北部垂直分布700,在南部可达1500。

主产于东北和华北各省,河南、安徽北部、宁夏也有分布,内蒙古有少量栽种。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也有,也见于中亚和欧洲东部。

多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山区河谷沿岸。适应性强,喜阳光,耐严寒,宜于平原或低丘陵坡地、路旁、住宅旁及溪河附近水土较好的地方种植。

保护现状

濒临原因

渐危种。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是中国的珍贵药材树种。由于过度采伐,资源越来越少,很易陷入濒危状态。由于国家保护部分地区的黄檗的数量开始增加,不过多数是不到十年的小树。

本种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期气候有科学价值。木材纹理美观,切面有光泽,材质坚韧,耐水湿及耐腐性强,不翘不裂,多用来制造枪托;树皮木栓可作软木塞、浮标、救生圈或用于隔音、隔热、防震等;内皮可作染料及药用;叶可提取芳香油;花是很好的蜜源;果实含有甘露醇及不挥发的油分,可供工业及医药用。[1]

保护措施

尚无具体保护措施,对现有资源特别是母树应加以保护,进行繁殖栽培,扩大其资源。可以根据其利用种子繁殖的特点来进行嫁接,利用技术扩大其生长的范围,扩大繁殖量。[1]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1]

栽培技术

繁殖

用种子繁殖。以秋播为宜,使种子在低温下自然催芽。但春播时应在秋冬季将种子层积。造林时采用混交林或密植,有利于主干生长。亦可试行扦插法。[1]

定植

定植15~20年采收,5月上旬至6月上旬,用半环剥或环剥、砍树剥皮等方法剥皮。多用环剥,可在夏初的阴天,日平均温度在22~26℃左右,此时形成层活动旺盛,再生树皮容易。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刀在树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围绕树干坏割一圈,再纵割一刀,切割深度以不损伤形成层为度,然后将树皮剥下,喷10×10-6吲哚乙酸,再把略长于树段的小竹竿缚在树段上,以免塑料薄膜接触形成层,外面再包塑料薄膜两层,可促使再生新树皮;第2、3年连续剥皮,但产量略低于第1年。注意剥皮后一定要加强培育管理,使树势很快复壮,否则会出现衰退现象。

贮藏

剥下的皮,趁鲜刮掉粗皮,晒至半干,再叠成堆,用石板压平,再晒至显黄色为度,不可伤及内皮,刷净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霉变色。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剥下树皮,除去粗皮(栓皮),晒干,切丝。中药生用或盐炙用(黄柏100公斤,盐2.5公斤)。蒙药切碎,生用。

分布范围

产于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等省区。西藏德庆、达孜等地有栽培。在吉林垂直分布达海拔250米,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达1000-1200米,在河南、陕西等地达1500米,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达3300米。河北兴隆、山西太行山区、陕西秦岭以北渭河流域及云南澜沧江流域山谷中有天然森林。淮河以北、华北地区石炭岩山地、阳坡及平原多选用造林。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华北地区。

下级分类

侧柏

侧柏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

柏科Cupressaceae侧柏属

别名:扁柏、柏、柏刺、柏树、柏香、柏香树、柏油、柏枝树、柏子壳、柏子树、扁柏叶、扁伯、扁桧、扁松、扁竹叶、伯树、侧柏叶、干头柏、哈布他盖-阿日查、黄柏、掬、片松、千头柏、砂金柏、塔仁、香柏、香槲树、香柯树、香树、岩柏、圆柏、阿彼、阿日查、阿日琴-那布其、柏仁、柏叶、柏枝叶、柏子、柏子仁、丛柏叶、热阿休、术格巴、同很、子孙柏。

柏木

柏木

黄柏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柏科Cupressaceae柏木属

别名:柏树、垂丝柏、扫帚柏、白木树、柏、柏木树、柏青树、柏树子、柏香、柏香树、柏枝树、扁柏、材柏、垂柏、吊柏、吊吊柏、钓鱼柏、花香柏、黄柏、康柏、密密柏、宋柏、梭罗柏、唐柏、香柏、香柏树、香扁、香扁柏、缨络柏、璎珞柏、柏枝、侧柏、川柏、吊柏枝、香柏叶、mourning-cypress。

大果圆柏

大果圆柏

大果圆柏

Sabina tibetica Kom.

柏科Cupressaceae圆柏属

别名:西藏圆柏、黄柏、藏桧、甘川圆柏、松潘圆柏、西康桧、西康圆柏、秀巴。

沈氏十大功劳

沈氏十大功劳

黄柏

Mahonia shenii W.Y.Chun

小檗科Berberidaceae十大功劳属

别名:北江十大功劳、光叶十大功劳、黄柏、黄连木、全缘十大功劳、全缘叶十大功劳、土黄连、无刺十大功劳、黄连、十大功劳。

阔叶十大功劳

阔叶十大功劳

阔叶十大功劳

Mahonia bealei(Fort.)Carr.

小檗科Berberidaceae十大功劳属

别名:土黄柏、八角刺、八角羊、刺黄柏、刺黄檗、刺黄连、刺黄芩、大黄柏、大老鼠黄、大猫儿刺、功劳木、功劳叶、黄柏、黄柏刺、黄连木、黄天竹、黄杨木、黄杨散、阔叶功劳、老鼠刺、老鼠黄、木黄连、鸟不宿、伞把黄连、山黄连、山黄苓、山黄芩、十大功劳、土黄檗、土黄连、土黄芩、羊角黄连、羊角莲、刺叶十大功劳、润叶十大功劳、山黄柏、洋天竹、Beale's barberry。

台湾十大功劳

台湾十大功劳

黄柏

Mahonia japonica(Thunb.)DC.

小檗科Berberidaceae十大功劳属

别名:华南十大功劳、部瓜山树、黄柏、老鼠王、猫儿头、十大功劳、日本十大功劳、莿黄连、龟壳莿葱、阔叶十大功劳、老鼠刺、天鼠刺、土黄柏、土黄连。

鸡脚连

鸡脚连

黄柏

Berberis paraspecta Ahrendt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

别名:黄柏。

短柄小檗

短柄小檗

黄柏

Berberis brachypoda Maxim.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

别名:毛叶小檗、刺黄柏、短柄小蘖、黄柏、黄柏刺黄柏、三颗针、短柄小蘗、伏牛花、黄皮刺、毛叶小蘖、铜针刺。

安徽小檗

安徽小檗

黄柏

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

别名:安徽小蘗、刺黄柏、黄柏、黄山小檗。

直穗小檗

直穗小檗

直穗小檗

Berberis dasystachya Maxim.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

别名:刺黄柏、黄檗、黄刺皮、吉尕尔、密穗小檗、密穗小蘖、山黄檗、珊瑚刺、直穗小蘖、黄柏、蜜花小檗、直立小檗、直穗小蘗。

首阳小檗

首阳小檗

首阳小檗

Berberis dielsiana Fedde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

别名:大黄连、黄柏、黄檗、黄檗刺、黄蘗刺、黄菜、黄刺檗、黄皮针刺、首阳小蘖、酸不酱、长穗小檗、刺黄檗、狄氏小蘖、第氏小蘗、黄蘗、黄刺、黄皮刺。

细叶小檗

细叶小檗

黄柏

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

别名:三颗针、针雀、酸狗奶子、北常山、波氏小檗、常山、刺刺溜、刺刺榴、刺黄柏、刺黄连、刺溜溜、狗奶子、古音-苏、红狗奶子、红粳米、剌黄檗、泡小檗、泡小蘗、雀心、三棵针、三颗叶、生刺、酸醋溜、酸梗米、酸狗奶子省心、酸粳米、土常山、希日-毛都、细叶小蘗、细叶小蘖、小檗、小叶狗奶子、靴袜、刺黄檗、黄刺皮。

黄芦木

黄芦木

黄柏

Berberis amurensis Rupr.

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

别名:阿穆尔小檗、刺檗、刺刺溜、刺黄柏、刺黄檗、刺黄连、刺蘖、大叶刺檗、大叶小檗、大叶小蘗、大叶小蘖、东北大檗、狗奶根、狗奶子、黄柏、黄檗、黄栌木、黄绿棒子、剌黄檗、三棵针、三颗叶、三颗针、三叶刺檗、山黄柏、酸醋溜、陶木-希日-毛都、小檗、阿穆尔小壁、阿穆尔小蘗、阿穆尔小蘖、刺黄莲、大檗、大叶小檗碱、东北小檗、东北小蘗、狗奶果、黄刺蘗、黄卢木、黄芦刺、黄蘖、灰枝小蘗、灰枝小蘖、吉日瓦、卵叶小檗、山石榴、小蘗、小蘖

黄檗

黄檗

黄柏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芸香科Rutaceae黄檗属

别名:黄柏、檗木、檗皮、蘗木、关黄柏、关黄檗、好布鲁、黄(皮)椤、黄柏栗、黄柏树、黄被椤、黄波罗、黄波萝、黄波椤、黄波椤树、黄玻罗、黄菠萝、黄菠萝树、黄伯栗、黄檗木、黄蘗、黄蘖、黄皮树、元柏、阿穆尔黄檗、川黄柏、黄、黄柏皮、黄柀椤、黄襞、黄波罗树皮、黄檗树、山黄柏、秃叶黄檗、希日-毛都、Amur corktree

川黄檗

川黄檗

黄柏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芸香科Rutaceae黄檗属

别名:黄皮树、檗木、川黄柏、华黄柏、黄柏、黄柏皮、黄柏树、黄栢、黄檗、黄檗树、黄蘖、黄皮、黄皮柏、灰皮蘗、灰皮树、灰色檗、蘖木、小黄连树、元柏、华黄桕、小黄莲树。

主要价值

木材淡黄褐色,富树脂,材质细密,纹理斜行,耐腐力强,比重0.58,坚实耐用。可供建筑、器具、家具、农具及文具等用材。种子与生鳞叶的小枝入药,前者为强壮滋补药,后者为健胃药,又为清凉收敛药及淋疾的利尿药。常栽培作庭园树。

医药价值

名家论述

1、《医学启源》:黄檗,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无力,于黄芪汤中加用,使两膝中气力涌出,痿软即时去矣二制治上焦,单制治中焦,不制治下焦也。

2、李杲:黄檗、苍术,乃治痿要药,凡去下焦湿热作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并小便不利及黄涩者,并用酒洗黄檗、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凡小便不通而口渴者,邪热在气分,肺中伏热不能生水,是绝小便之源也,法当用气味俱薄淡渗之药,猪苓、泽泻之类,泻肺火而清肺金,滋水之化源。若邪热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乃《素问》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法当用气味俱厚,阴中之阴药治之,黄檗、知母是也。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坚如石,脚腿裂破出水,双睛凸出,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治满利小便渗泄之药服遍矣,予诊之曰,此乃毒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者。洁古老人言热在下焦,但治下焦,其病必愈。遂处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药,黄檗、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碾,肉桂一钱为引,熟水丸如芡子大,每服二百丸,沸汤下,少时如刀刺前阴火烧之状,溺如瀑泉涌出,床下成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内经》云,热者寒之,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檗之苦寒泻热补水涸燥为君,知母之苦寒泻肾火为佐,肉桂辛热为使,寒因热用也。

3、《本草衍义补遗》:檗皮,走手厥阴,而有泻火补阴之功。配细辛,治口疮有奇功。

4、朱震亨:黄檗,走至阴,有泻火补阴之功,非阴中之火,不可用也。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

5、《汤液本草》:黄檗,足少阴剂,肾苦燥,故肾停湿也,栀子、黄芩入肺,黄连入心,黄檗入肾,燥湿所归,各从其类也。《活人书》解毒汤,上下内外通治之。

6、《医学入门》:黄檗,治眼赤、鼻皶、喉痹及痈疽发背,乳痈脐疮亦用。东垣云,泻下焦隐伏之龙火,安上出虚哕之蛔虫,单治而能补肾不足,生用而能补阴痿厥,凡下体有湿,瘫痪肿痛,及膀胱有水,小便黄,小腹虚痛者,必用之,兼治外感肌热,内伤骨热,失血遗精阴痿。抑考黄连入心,栀、芩入肺,黄柏入肾,肾苦燥停湿,柏味微辛而能润燥,性利下面能除湿,故为肾经主药。然《本经》谓其主五脏热者,盖相火狂越上冲,肠胃干涸,五脏皆火,以上诸症,皆火之所为,湿亦火之郁而成也,用以泻火则肾水自固,而无狂越漏泄之患,所谓补肾者,亦此意也。丹溪谓肾家无火,而两尺脉微或左尺独旺者,皆不宜用,惟两尺脉俱旺者最宜。

7、《纲目》:古书言知母佐黄檗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黄檗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盖黄檗能治膀胱命门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肾水之化源,故洁古、东垣、丹溪皆以为滋阴降火要药,上古所未言也。盖气为阳,血为阴,邪火煎熬,则阴血渐涸,故阴虚火动之病须之,然必少壮气盛能食者,用之相宜,若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盛者,久服则有寒中之变。近时虚损及纵欲求嗣之人用补阴药,往往以此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盖不知此物苦寒而滑渗,且苦味久服,有反从火化之害,故叶氏《医学统旨》有四物加知母、黄檗,久服伤胃,不能生阴之戒。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

8、《本草经疏》:黄檗,主五脏肠胃中结热。盖阴不足,则热始结于肠胃;黄疸虽由湿热,然必发于真阴不足之人;肠痔漏,亦皆湿热伤血所致;泄痢者,滞下也,亦湿热干犯肠胃之病;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皆湿热乘阴虚流客下部而成;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皆阴虚血热所生病也。以至阴之气,补至阴之不足,虚则补之,以类相从,故阴回热解,湿燥而诸证自除矣。乃足少阴肾经之要药,专治明虚生内热诸证,功烈甚伟,非常药可比也。

9、《本草正》:黄檗,性寒润降,去火最速,丹溪言其制伏龙火,补肾强阴,然龙火岂沉寒可除,水枯岂苦劣可补,阴虚水竭,得降愈亡,扑灭元阳,莫此为甚,水未枯而火盛者,用以抽薪则可,水既竭而枯热者,用以补阴实难,当局者慎勿认为补剂。予尝闻之丹溪曰,君火,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按此议论若有高见,而实矫强之甚。夫所谓从其性者,即《内经》从治之说也,《经》曰:正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者,谓以水制火,以寒治热也;从治者,谓以火济火,以热治热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岂以黄连便是正治,黄柏便是从治乎?即曰黄连主心火,黄柏主肾火,然以便血、溺血者,俱宜黄连,又岂非膀胱、大肠下部药乎?治舌疮口疮者,俱宜黄拍,又岂非心、脾上部药乎?总之,黄连、黄柏均以大苦大寒之性,而曰黄连为水,黄柏非水,黄连为泻,黄柏为补,岂理也哉?

10、《药品化义》:黄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至踵,沦肤彻髓,无不周到,专泻肾与膀胱之火。盖肾属寒水,水多则惭消,涸竭则变热。若气从脐下起者,阴火也。《内经》曰,肾欲坚,以苦坚之,坚即为补,丹溪以此一味名大补丸,用盐水制,使盐以入肾,主降阴火以救肾水。用蜜汤拌炒,取其恋膈而不骤下,治五心烦热、目痛口疮诸症。单炒褐色,治肠红痔漏,遗精白浊,湿热黄疸。又膀胱热,脐腹内痛,凡属相火,用此折之,肾自坚固,而无旁荡之患。因味苦能走骨,能沉下,用酒拌炒,四物汤调服,领入血分,治四肢骨节走痛,足膝酸疼无力,遍身恶疮及脚气攻冲。呕逆恶心,阴虚血热,火气于足者,盖此一味,名潜行散,能散阴中之火,亦能安蛔虫,以苦降之之义也。

11、《本经逢原》: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12、《长沙药解》:黄柏,泄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伤寒。乌梅丸用之治厥阴伤寒,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食即吐蛔,以木郁则虫化,郁冲而生上热,黄柏泄郁升之上热,而杀蛔虫也。白头翁汤用之治厥阴病热利下重者,以木郁则利作,郁陷而生下热,黄柏泄郁陷之下热,而举重坠也。《金匮》栀子柏皮汤用之治太阴病,身黄发热者;大黄硝石汤用之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者;以乙木湿陷,不能疏泄,郁生下热,传于膀胱,水窍不开,溢于经络,则身黄腹满而发热,黄柏泄湿热而清膀胱也。阳衰土湿,乙木不达,抑遏面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泄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最泻肝、肾、脾、胃之阳,后世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误人多。

13、《得配本草》:以黄柏补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阴火,火清则水得坚凝,不补而补也。盖阴中邪火,本非命门之真火,不妨用苦寒者除之,若肾中真水不足,水中之真火虚浮于上,宜用二地以滋之,水足火自归脏也。如误服知、相,水愈燥而火愈炎,反成孤阳飞越,莫可救矣。命门之火,安其位为生生之少火,出其位则为烁阴食气之壮火,是畏火也,非急除之不可,川柏、丹皮在所必需。然少火出位,失水之源,用川柏之苦燥,不若丹皮之辛润,为无伤于真阴也。

14、《本草求真》:黄檗,昔人同知母用于六味丸中,名为知檗八味丸,又用知、檗各一两,酒洗焙研入桂,名为滋肾丸,谓其可滋真阴,此说一出,而天下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破。返知黄檗性禀至阴,味苦性寒,行隆冬肃杀之令,故独入少阴泻火,入膀胱泻热。凡病人团火亢而见骨蒸劳热,目赤耳鸣,消渴便闭,及湿热为病而见诸痿瘫痪,水泻热利,黄疸水肿,痔血肠风,漏下赤白,与乎诸痛疮痒,蛔虫内攻,诊其尺果洪大,按之而有力,可炒黑暂用,使其湿热顺流而下,阴火因而潜伏,则阴不受煎熬,而阴乃得长矣,非谓真阴虚损,服此即有滋润之力也。故于实热实火财宜,而于虚热虚火,则徒有损而无益。阴寒之性,能损人气,减人食,命门真元之火,一见而消亡,脾胃运行之职,一见而沮丧,元气既虚,又用蓄寒,遏绝生机,莫此为甚。

15、《重庆堂随笔》:黄檗之功,昔人已详之矣,或竟视力毒药,痛戒勿用,毋乃议药不议病之陋习耶?《经》言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凡下部不坚之病多矣,如茎痿、遗浊、带漏、痿躄、便血、泻痢诸症,今人不察病情,但从虚寒治之,而不知大半属于虚热也。盖下焦多湿,始因阴虚火盛而湿渐化热,继则湿热阻夫气化,反耗精液,遂成不坚之病,皆黄檗之专司也,去其蚀阴之病,正是保全生气,谁谓苦寒无益于生气哉盖黄檗治下焦湿热诸证,正与蛇床子治下焦寒湿诸证为对待。

化学成分

树皮含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蝙蝠葛碱和N-甲基大麦芽碱等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最高,药根碱最低。木质部、根皮也含有这些生物碱。树皮还含有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交酯和黄柏酮酸等二萜内酯类成分以及β-谷甾醇、菜油甾醇、η-脱氢豆甾醇等植物甾醇类成分。

黄檗树皮含小檗碱(berberine)约1.6%,并合少量黄柏碱(phellodend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白栝楼碱(candic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胍(guanidine);另含柠檬苦素(limonin)即黄柏内酯(obaculactone),黄柏酮(obacunone)及γ-β-谷甾醇(γ-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7-去氢豆甾醇(7-dehydrostigmasterol),白鲜交酯(dictamnolide),黄柏酮酸(obacunonic acid),青萤光酸(lumicaeruleic acid),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γ-羟基丁烯内酯衍生物(黄柏)Ⅰ、Ⅱ(γ-hydroxybutenolidederivatives Ⅰ、Ⅱ),牛奶树醇-B(hispiol B),小檗红碱(berberrubine)。根皮中分离出小檗碱约9%,尚有药根碱,白栝楼碱,黄柏碱。果实中含少量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另含挥发油约2.16%,油中主要成分为月桂烯(myrcene)约92%,还有少量甲基王酮,微量甲基庚酮以及可能是牻牛儿醇的物质。此外还含有南美花椒酸胺(herculin),5,5’-二甲基糠醛醚(5,5’-dimethylfurfural ether)。叶含黄酮类化合物达10%,从中分离出黄柏甙(phellamurin,鲜叶中约1%),去氢黄柏甙(amurensin,鲜叶中约0.04%),黄柏环合甙(phellodendroside,干叶中约0.14%),黄柏双糖甙(dihydrophelloside),去氢黄柏双糖甙(phelloside),去甲淫羊霍异黄酮次甙(nor-icariside),异黄柏甙(phellavin),去氢异黄柏甙(phella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黄柏的叶还含有生物碱。此外还含有多糖,多糖经水解后阿拉伯糖含量约22%-23%,鼠李糖约30%,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约占47%左右。另外还分得α-(1-4)-链(半乳糖醛酸)半乳糖[α-(1-4)-linked(galactosyluronic acid)galactose]。[1]

药理作用

抗菌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H37Rv)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1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1:1黄柏液,用灌肠法可治疗菌痢,一般2-4天可痊愈。黄柏理疗液用直流电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1]

抗真菌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镇咳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降压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Xylopinin)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抗滴虫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抗肝炎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免疫功能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抗溃疡

黄柏提取物(去小檗碱)100mg/kg皮下注射,100、1000mg/kg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其它

黄柏碱和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出现振幅慢波。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对离体兔肠,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黄柏内酯则抑制肠管。在带有胰瘘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g/kg)时,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据称黄柏酮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黄柏对孑孓(10ppm在18小时内可杀死62%)、家蝇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作用。

黄柏流浸膏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2.7g/kg。黄柏碱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9.5mg/kg。黄柏果挥发油灌胃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683±0.656g/kg。

黄柏、黄芩、黄连。三药都是苦寒的药品,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柏泻肾火而退虚热,且能除下焦湿热;黄芩则以清肺热为专长,又能安胎;黄连泻心火而除烦,善止呕逆。这是三药不同之处。因此,一般所谓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的说法,就是根据黄芩清肺火、黄连止呕逆、黄柏泻肾火的特点而来的。但是,临床上作为清热解毒药应用时,芩、连、柏三药都是通用的,没有上述这样严格的区分。

黄檗煎剂对葡萄球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堇色毛菌、多种表皮癣菌、许兰氏毛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此外也能抑制肺炎双球菌。黄檗所含的小檗碱不论体内体外均能增强狗白细胞吞噬作用。黄檗所含小檗碱、黄柏碱、黄柏内酯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所含小檗碱增加离体家兔肠管的收缩幅度,黄柏酮使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而黄柏酮使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而黄柏内酯则使肠管弛缓。黄檗提取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代谢机能降低。所含内酯化合物可抑制由电刺激引起的蛙神经肌肉效应。乙醇提取物能升高家兔血糖,一般给药后2~3小时逐渐出现高血糖症。黄檗小白鼠腹腔注射LD50为2.7克/公斤,黄柏碱小白鼠腹腔注射LD50为69.5毫克/公斤。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